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黄海中部泥质区YE-2孔8.4kaBP来的沉积特征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利波 杨作升 +4 位作者 赵晓辉 邢磊 赵美训 Yoshiki Saito 范德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共11页
对取自南黄海中部泥质区YE-2钻孔的6.1m岩心进行了年代学、沉积学、微体古生物学和U3K7′海表温度分析,结果显示,该孔沉积物基本类型为黏土质粉砂,8400aBP来的沉积环境可分为3段:8.4~6.9kaBP为砂含量达13%的滨岸浅水环境;6.9~6.1kaBP... 对取自南黄海中部泥质区YE-2钻孔的6.1m岩心进行了年代学、沉积学、微体古生物学和U3K7′海表温度分析,结果显示,该孔沉积物基本类型为黏土质粉砂,8400aBP来的沉积环境可分为3段:8.4~6.9kaBP为砂含量达13%的滨岸浅水环境;6.9~6.1kaBP为砂含量8%的滨岸浅水向稳定浅海过渡的环境;6.1~0kaBP为基本不含砂的黏土质粉砂稳定浅海环境。表层海水温度(SST)在滨岸浅水阶段较低,平均约14.2℃;在第2阶段从6.9kaBP开始增加,最高达18.1℃,指示了黄海暖流的入侵;6.4kaBP增温结束后,浅海阶段SST稳定在15~16℃之间,同时有3个SST平均为13.9℃的短暂低温期,大致为5.7~5.2、3.7~3.2和2.3~1.8kaBP。在稳定浅海环境的黏土质粉砂地层中发现了罕见的3个砂质粉砂质粗粒级夹层,大致形成于6.0、3.9和2.5kaBP,其粒度具有风暴沉积特征,重矿物表现出变质岩特点,U3K7′-SST和黏土矿物指示其沉积环境的温度偏高。上述特征与岩心其他所有层位差异较大,显示了异地搬运的特征,可能为风暴沉积。根据AMS14C测年,不考虑风暴沉积,YE-2岩心的沉积速率在50.7~75.6cm/ka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沉积 古环境 U37K′-SST 粗粒级夹层 南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