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粗粒化模型对有机溶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1
作者 许佩军 唐媛媛 +5 位作者 张静 张知博 王昆 邵颖 沈虎峻 毛英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39-1846,共8页
在基于Boltzmann分布对四种基本构象进行MonteCarlo取样后,通过与全原子模型的范德华势比较得到了Gay-Berne(GB)参数.又在对用量化计算得到的分子体系的电势进行电荷、偶极矩和四极矩的拟合后,得到了电多极展开势(EMP)参数.利用得到的... 在基于Boltzmann分布对四种基本构象进行MonteCarlo取样后,通过与全原子模型的范德华势比较得到了Gay-Berne(GB)参数.又在对用量化计算得到的分子体系的电势进行电荷、偶极矩和四极矩的拟合后,得到了电多极展开势(EMP)参数.利用得到的粗粒化参数,基于粗粒化模型,对CHCl3及四氢呋喃(THF)两种有机溶剂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MDS),并将结果同全原子模拟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用粗粒化模型从整体上能重复全原子模型的模拟结果,但在某些细节的计算与全原子模型有偏差,其原因可能是目前工作仅考虑了单位点情况,为此今后在对具有复杂结构的分子进行粗粒化模拟时还应考虑合理放置及增加相互作用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化模型 Gay-Berne势 电多极展开势 径向分布函数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石墨烯的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型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庆生 尚军军 刘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98-1804,共7页
为了有效研究多层石墨烯等石墨烯集合体的力学性能,避免由于实验难度大、全原子计算成本高等带来的困难,基于Tersoff势函数提出一种可用于计算大规模石墨烯的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该方法计算时只需输入原子坐标,大大减少了模型的数据处... 为了有效研究多层石墨烯等石墨烯集合体的力学性能,避免由于实验难度大、全原子计算成本高等带来的困难,基于Tersoff势函数提出一种可用于计算大规模石墨烯的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该方法计算时只需输入原子坐标,大大减少了模型的数据处理,提高了计算效率.通过与全原子模型计算结果比较,本文提出的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方法可以准确预测多层石墨烯的拉伸破坏性能,对制备高性能石墨烯纤维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石墨烯 粗粒化模型 分子动力学模拟 力学性能 破坏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拉伸变形的粗粒化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兰兰 陈硕 +1 位作者 刘俊彦 尚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44-1750,共7页
采用最近提出的一种红细胞膜粗粒化网络模型研究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该模型中细胞膜由非线性弹簧连接构成的网状结构组成,弹簧选用蠕虫链模型.系统的自由能考虑面内自由能、弯曲自由能、红细胞表面积和体积控制势能.经过粗粒化参... 采用最近提出的一种红细胞膜粗粒化网络模型研究红细胞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该模型中细胞膜由非线性弹簧连接构成的网状结构组成,弹簧选用蠕虫链模型.系统的自由能考虑面内自由能、弯曲自由能、红细胞表面积和体积控制势能.经过粗粒化参数处理,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红细胞在拉力作用下的变形.对模型中量纲一参数与真实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讨论,对弯曲势能及面积、体积控制势能所对应的粒子点上的受力进行分析,并验证前人的计算与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红细胞膜粗粒化网络模型能有效地模拟红细胞的变形,但红细胞的变形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不断完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变形 粗粒化模型 耗散子动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肽协同作用下淀粉样成核的粗粒化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吴雪鹏 吴凯 修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6-241,254,共7页
目的探究考虑协同作用的多肽构象转变能力对多肽成核及相关产物的影响。方法基于淀粉样多肽的两态(可溶态和β纤维化态)粗粒化模型,分别考虑协同作用(局域浓度)对多肽构象转变能力的两种影响(抑制和促进构象转变),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分... 目的探究考虑协同作用的多肽构象转变能力对多肽成核及相关产物的影响。方法基于淀粉样多肽的两态(可溶态和β纤维化态)粗粒化模型,分别考虑协同作用(局域浓度)对多肽构象转变能力的两种影响(抑制和促进构象转变),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分析多肽间协同作用对淀粉样成核的调控。结果对于协同作用抑制多肽构象转变的情况,淀粉样成核只在一定多肽浓度区间内、具有特定大小的寡聚体内才易发生,且出现通路寡聚体和非通路寡聚体共存的现象;而对于协同作用促进多肽构象转变的情况,观察到在低至4μmol/L生理浓度下,体系仍然可以形成原纤维。结论本文引入局域浓度对淀粉样多肽构象转变的影响,使多肽的粗粒化模型更加接近真实情况,观察到一些此前未见报道的新奇现象。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淀粉样多肽的纤维化机制,并为面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多肽 多肽聚集 淀粉样成核 纤维 粗粒化模型 蒙特卡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非均匀功能化纳米粒子的可编程自组装行为 被引量:2
5
作者 谷梦鑫 张良顺 林嘉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9-274,共6页
DNA非均匀功能化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可编程原子等价物,在多层次自组装结构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构建了DNA非均匀功能化纳米粒子的粗粒化模型,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其自组装过程。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互补DNA序列间发生杂化反应,纳米... DNA非均匀功能化纳米粒子作为一种可编程原子等价物,在多层次自组装结构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构建了DNA非均匀功能化纳米粒子的粗粒化模型,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其自组装过程。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互补DNA序列间发生杂化反应,纳米粒子形成三维网络状和支化超结构;通过构建纳米粒子自组装结构的几何模型,能够正确预测纳米粒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其分布;通过调节互补的DNA功能化纳米粒子的化学计量比,显著地改变了自组装超结构和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粗粒化模型 DNA可编程自组装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的U形管冲蚀磨损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景银 许磊 +1 位作者 陈文飞 包士毅 《高技术通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5-554,共10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CFD-DEM)和切向撞击能模型(SIEM)来研究气固两相流中高速煤粉颗粒冲击导致的U形弯管冲蚀磨损问题。分析了颗粒粒径、气体流速、固体颗粒形状对其冲蚀磨损特性的影响,并验证粗粒化模型应用于此磨损过程的准...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CFD-DEM)和切向撞击能模型(SIEM)来研究气固两相流中高速煤粉颗粒冲击导致的U形弯管冲蚀磨损问题。分析了颗粒粒径、气体流速、固体颗粒形状对其冲蚀磨损特性的影响,并验证粗粒化模型应用于此磨损过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U形弯头的冲蚀磨损位置主要有3处;磨损率随粒径的增大呈现整体减小的趋势;U形管拱背磨损率随气速的增加而增大,且前2处磨损率峰值位置随气速的增加向入口方向偏移;长椭球对U形管造成的磨损最严重,扁椭球次之,球形最轻;粗粒化CFD-DEM能够基本准确预测U形管冲蚀磨损,且显著降低计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法(CFD-DEM) U形管 冲蚀磨损 形状 粗粒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晶态与非晶态聚合物的微观变形机理 被引量:2
7
作者 颜世铛 段芳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采用粗粒化聚乙烯醇模型,应用大规模分子动力学分别模拟半晶态和非晶态聚合物的单轴拉伸变形,探究两者潜在的变形机理。半晶态聚合物的应变软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晶区,而应变强化过程主要体现在非晶区。晶区在屈服点发生滑移,初始滑移形成... 采用粗粒化聚乙烯醇模型,应用大规模分子动力学分别模拟半晶态和非晶态聚合物的单轴拉伸变形,探究两者潜在的变形机理。半晶态聚合物的应变软化过程主要发生在晶区,而应变强化过程主要体现在非晶区。晶区在屈服点发生滑移,初始滑移形成使晶区变化需要的拉伸力变小,而发生应变软化。随着应变的增大,各分子链段协同作用使二者分子链的解缠结达到最大,取向趋向于拉伸方向,从而使拉伸应力增大发生应变强化。重要的是还得到半晶态聚合物中的非晶区,表现出与非晶态聚合物相似的应力-应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晶态聚合物 非晶态聚合物 分子动力学模拟 粗粒化模型 变形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大分子自组织坍塌行为的研究
8
作者 李德昌 季葆华 +1 位作者 黄永刚 黄克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0-49,共10页
目的研究生物分子链的自组织坍塌过程;探讨分子序列的组分、温度和链的柔性对生物分子自组织过程的影响。方法基于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均匀分子链和非均匀分子链的自组织坍塌过程。结果发现链的非均匀性会使链的平衡结构产生... 目的研究生物分子链的自组织坍塌过程;探讨分子序列的组分、温度和链的柔性对生物分子自组织过程的影响。方法基于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均匀分子链和非均匀分子链的自组织坍塌过程。结果发现链的非均匀性会使链的平衡结构产生微观网络结构,而链的柔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链的整体构型。在链的刚性比较小的时候,均匀链和非均匀链都倾向于演化为团状结构。链的刚性比较大的时候,分子链演化为棒状和环状结构。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对均匀链的平衡构型影响较小,而对非均匀链的平衡构型影响较大。结论建立的粗粒化模型对于研究生物大分子的自组织过程,以及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和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大分子 粗粒化模型 分子动力学 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