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粗状假丝酵母产脂肪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林林 辛嘉英 +1 位作者 张颖鑫 张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3-185,共3页
利用粗状假丝酵母发酵生产脂肪酶,通过对粗状假丝酵母胞外脂肪酶发酵过程的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出产脂肪酶的最佳条件:碳源为聚乙烯醇乳化的橄榄油和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和尿素,酵母浸出液4.5g/L,MgSO4.7H2O0.4g/L,K2HPO43.5g... 利用粗状假丝酵母发酵生产脂肪酶,通过对粗状假丝酵母胞外脂肪酶发酵过程的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出产脂肪酶的最佳条件:碳源为聚乙烯醇乳化的橄榄油和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和尿素,酵母浸出液4.5g/L,MgSO4.7H2O0.4g/L,K2HPO43.5g/L;反应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7.0,接种量为10%,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24h。在此发酵条件下,发酵液的最高酶活达到12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状假丝酵母 脂肪酶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状假丝酵母(Candida valida T2)生产脂肪酶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8
2
作者 肖海群 段学辉 牛春铃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2-66,共5页
对粗状假丝酵母产生脂肪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脂肪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桐油15mL/L,黄豆粉30g/L,糊精10g/L,硝酸铵10g/L,MgSO4·7H2O1g/L,K2HPO42g/L,Tween800.5g/L;最佳培养为温度30℃、发酵液起始pH6,摇瓶... 对粗状假丝酵母产生脂肪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脂肪酶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桐油15mL/L,黄豆粉30g/L,糊精10g/L,硝酸铵10g/L,MgSO4·7H2O1g/L,K2HPO42g/L,Tween800.5g/L;最佳培养为温度30℃、发酵液起始pH6,摇瓶发酵脂肪酶活力达到1467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状假丝酵母 脂肪酶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状假丝酵母产酶能力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熊杰 张亚平 +2 位作者 胡文革 李扬 王仿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1-693,共3页
对一株产脂肪酶粗状假丝酵母(ACCC20231)产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初始pH值6.0、30℃下培养31h该菌出现最高酶活。对其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确定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粉2%,蛋白胨1%,(NH4)2SO40.1%,MgSO40.5%,以1%棉子... 对一株产脂肪酶粗状假丝酵母(ACCC20231)产酶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初始pH值6.0、30℃下培养31h该菌出现最高酶活。对其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确定最适培养基组成为麦芽粉2%,蛋白胨1%,(NH4)2SO40.1%,MgSO40.5%,以1%棉子油作为诱导剂,优化后该菌株产酶能力明显提高,达6.2U·m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状假丝酵母 脂肪酶 发酵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状假丝酵母产脂肪酶催化特性及水解猪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董恒涛 吴晓英 +1 位作者 刘仁春 林影 《饲料工业》 2008年第12期8-11,共4页
通过比较,研究了粗状假丝酵母诱变株产脂肪酶催化水解不同底物的相对活力,包括低级酯、脂肪酸甘油酯和天然油脂。并对粗状假丝酵母产脂肪酶催化水解猪油反应中的pH值、温度、时间、加酶量、乳化剂用量和Ca2+浓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p... 通过比较,研究了粗状假丝酵母诱变株产脂肪酶催化水解不同底物的相对活力,包括低级酯、脂肪酸甘油酯和天然油脂。并对粗状假丝酵母产脂肪酶催化水解猪油反应中的pH值、温度、时间、加酶量、乳化剂用量和Ca2+浓度等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pH值为7.5、温度为45℃、水解反应时间为72h、加8ml粗酶液、2%油的乳化剂、Ca2+浓度为75mmol/l时,猪油有最佳水解率。通过对该酶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得出其水解反应的米氏常数Km为12.25×10-3mol/l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11.14μmol/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粗状假丝酵母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