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侏罗世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成因——以大兴安岭北段潮满林场地区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喜洹 崔锡彪 +5 位作者 陆胜 王野 李新鹏 孙江军 陈旭峰 温丹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1,I0002,I0003,共17页
以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地块北缘潮满林场地区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调查、岩石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分析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年代学等特征,探讨成因及构造环境... 以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地块北缘潮满林场地区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调查、岩石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分析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年代学等特征,探讨成因及构造环境。结果表明:潮满林场地区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Ⅰ型花岗岩特征,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SiO_(2)的质量分数为68.92%~72.44%,Na 2O的质量分数为4.65%~4.85%,K_(2)O的质量分数为3.33%~4.41%,Al_(2)O_(3)的质量分数为15.25%~16.75%,里特曼指数为0.95~2.84;稀土元素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01.24~152.40)×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其中富集Rb、Th、Ce、Zr等元素,相对亏损Ta、Nb、P、Ti等元素。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浆来源于新增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早侏罗世(192.1±1.6)Ma。研究区早侏罗世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形成环境为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碰撞作用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该结果为研究大兴安岭北段潮满林场地区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构造背景和年代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早侏罗世 潮满林场地区 大兴安岭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错龙错晚三叠世粗粒巨斑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昭雄 张彤 +2 位作者 黄波 汤晶 杨蕻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02-1212,共11页
对出露于冈底斯中带偏西部错龙错地区原划为早白垩世的粗粒巨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粗粒巨斑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212.6±2.7Ma,属晚三叠世。岩石为高钾钙碱性... 对出露于冈底斯中带偏西部错龙错地区原划为早白垩世的粗粒巨斑二长花岗岩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粗粒巨斑二长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212.6±2.7Ma,属晚三叠世。岩石为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具高SiO_2、K_2O的特征。Al_2O_3含量为13.18%~16.26%,铝饱和指数A/CNK为0.96~1.33(平均值为1.11),为准铝质-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在182.99×10^(-6)~324.34×10^(-6)之间,轻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δEu值变化于0.38~0.57之间,具明显的负Eu异常。微量元素富集K、Rb、Th和相对亏损Ba、Nb、Sr、P、Ti,具有类似造山后花岗岩的微量元素特征。该类岩石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应为班公湖-怒江洋壳南向俯冲有关的由挤压向伸展转变的同碰撞向后碰撞的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斑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后碰撞 错龙错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区细粒二长花岗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陶继雄 王弢 +2 位作者 陈郑辉 唐伟 王任飞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25-1530,共6页
中蒙边境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床是内蒙古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一个规模较大的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区内发育的隐伏细粒二长花岗岩与钼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有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为了揭示本区成矿规律... 中蒙边境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乌兰德勒钼铜多金属矿床是内蒙古二连-东乌旗成矿带上新发现的一个规模较大的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表明,区内发育的隐伏细粒二长花岗岩与钼铜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有密切的时空、成因联系。为了揭示本区成矿规律,对细粒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单颗粒SHRIMP锆石U-Pb测年,获得^(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1.3±1.6Ma(MSWD=1.7),该年龄与矿石中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134.1±3.3Ma基本一致,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地质勘查成果表明,矿床的形成主要与隐伏的燕山期细粒二长花岗岩有着密切关系。上述同位素年龄的获得,为本区成矿规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单颗锆石SHRIMPU-Pb年龄 乌兰德勒 蒙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白沙地区晚侏罗世高分异Ⅰ型细粒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孔文 郭敏 +5 位作者 林杰春 胡启锋 王邱春 汤珂 周晗 黄一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26-944,共19页
受东西向佛冈-丰良断裂控制的佛冈复式岩体形成于多期次和不同来源的岩浆侵入作用。白沙地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位于佛冈岩体北缘,是佛冈岩体的一部分,成因目前还不明确。文章以该岩体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 受东西向佛冈-丰良断裂控制的佛冈复式岩体形成于多期次和不同来源的岩浆侵入作用。白沙地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位于佛冈岩体北缘,是佛冈岩体的一部分,成因目前还不明确。文章以该岩体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组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白沙地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55.6~157.1 Ma,表明其侵位于晚侏罗世。岩体具高硅(w(SiO2)=70.74%~77.47%)、富碱(w(Na2O+K2O)=5.78%~8.62%)、低磷(w(P2O5)=0~0.10)等特征,富集Rb、Th、U、K、Pb、Nd、Zr和Hf等元素,亏损Ba、Nb、La、Ce、Sr、P、Eu和Ti等元素。岩石总体上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La/Yb)N=0.94~54.69,1个为0.94),具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07~0.57,n=6),个别正Eu异常(1.00~1.16,n=3)。岩体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高分异I型花岗岩。岩体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库拉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作用和菲律宾地块与南中国-印支地块的岩石圈消减作用下,岩石圈伸展-减薄,导致地幔物质上涌,在高温条件热流作用下幔源物质诱导下地壳中-元古代物质部分熔融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黑云母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年龄 高分异Ⅰ型花岗岩 粤北白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陆川-博白成矿带多期次岩浆活动与钨钼成矿作用
5
作者 王志强 陈斌 马星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351-,共1页
<正>广西陆川-博白成矿带是华南西南部重要的钨钼成矿带。在该带中先后发现了米场、安垌、油麻坡、三叉冲等与白垩纪复式花岗岩关系密切的中-大型钨钼矿。米场粗粒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和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别形成于113.7... <正>广西陆川-博白成矿带是华南西南部重要的钨钼成矿带。在该带中先后发现了米场、安垌、油麻坡、三叉冲等与白垩纪复式花岗岩关系密切的中-大型钨钼矿。米场粗粒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和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分别形成于113.7±0.3 Ma和107.6±0.3 Ma;三叉冲斑状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101~104 Ma;油麻坡花岗闪长岩和白云母花岗岩分别形成于109.0±0.3 Ma和10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带 云母花岗岩 钨钼矿 花岗闪 黑云母花岗岩 岩浆活动 广西陆川 云母 底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北广山-漓渚铁多金属成矿区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
6
作者 张建芳 解怀生 +1 位作者 龚瑞君 许新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55-156,共2页
广山-漓渚铁多金属成矿区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钱塘台褶带南侧的常山-诸暨台隆北东端(朱安庆等,2009),区内燕山期构造及岩浆作用广泛发育,成矿类型主要有矽卡岩型(铁、铁锌、铜多金属、铅锌多金属)矿床、沉积-改造型钼矿床、
关键词 多金属成矿区 广山 花岗岩 酸性岩 震旦系 控矿构造 地层 骆家门组 铜铅锌 赋矿层位 矿床 矿藏 白云质灰岩 石灰岩 粉砂岩 碎屑岩 坞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