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烧复合伤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对粒-巨噬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郭朝华 罗成基 +3 位作者 孔佩艳 周燕虹 邹仲敏 施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65-68,共4页
为了进一步阐明放射损伤复合烧伤(放烧复合伤)时骨髓造血基质细胞支持粒-巨噬系祖细胞造血能力的变化,采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融合培养和粒-巨噬系祖细胞集落(CFU-GM)培养的方法,观察了5Gy照射复合15%Ⅲ度烧伤时基质细胞对支持CFU-G... 为了进一步阐明放射损伤复合烧伤(放烧复合伤)时骨髓造血基质细胞支持粒-巨噬系祖细胞造血能力的变化,采用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融合培养和粒-巨噬系祖细胞集落(CFU-GM)培养的方法,观察了5Gy照射复合15%Ⅲ度烧伤时基质细胞对支持CFU-G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单纯5Gy照射,单纯烧伤及放烧复合伤后,其骨髓基质细胞支持正常粒-巨噬系祖细胞造血的能力明显下降,以伤后3-5天最为显著,伤后10天仍未恢复至正常;②当骨髓基质细胞和粒-巨噬系祖细胞均受到致伤因素作用时,单纯照射及放烧复合伤组的CFU-GM形成能力下降更为明显,至正常对照组的10%以下,单纯烧伤组也有明显下降,但恢复较快;③在本研究所涉及的各种情况下,损伤的效应均有伤后3-5天达最低值的规律,之后可不同程度地恢复。实验结果提示,在上述损伤因素的作用下骨髓基质细胞的功能确已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在治疗由此所引起的造血功能障碍时,同时加强促进基质细胞修复的措施,可能会取得更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烧复合伤 辐射损伤 烧伤 骨髓基质细胞 -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Rg1和Rb1对骨髓粒-巨噬系祖细胞增殖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牛泱平 金锦梅 +2 位作者 高瑞兰 谢桂丽 陈小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用体外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技术 ,观察人参皂甙Rg1和Rb1对正常人粒 巨噬系祖细胞(CFU GM )的刺激增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Rg1浓度为 2 .5 ,5 ,10和 5 0 μg ml时CFU GM集落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提高率分别为 (39.8... 用体外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技术 ,观察人参皂甙Rg1和Rb1对正常人粒 巨噬系祖细胞(CFU GM )的刺激增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Rg1浓度为 2 .5 ,5 ,10和 5 0 μg ml时CFU GM集落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提高率分别为 (39.8± 3.6 ) % ,(70 .6± 6 .8) % ,(6 3.0± 6 .4 ) %和 (6 0 .8± 5 .9) %。Rb1浓度为 0 .5 ,2 .5 ,5 ,10和 5 0 μg ml时CFU GM集落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提高率分别为 (2 4 .5± 2 .3) % ,(45 .6± 4 .7) % ,(5 4.6± 6 .1) % ,(6 5 .1± 6 .3) %和(5 8.3± 5 .7) %。高浓度 (5 0 μg ml)不显示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说明 ,Rg1和Rb1对CFU GM具有明显的刺激增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RG1 人参皂甙RB1 -祖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对家兔粒-巨噬系祖细胞动员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叶铁真 吴梓梁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68-73,共6页
以体外半固体琼脂培养方法观察了家兔循环血CFU-GM的一般特性及丹参注射液对家兔CFU-GM的动员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家兔循环血CFU-GM正常值为9.10±7.45(范围0~27.33)CFU-GM/1×10~6MNC,其数量无明显性别差异,亦无明显日间周期... 以体外半固体琼脂培养方法观察了家兔循环血CFU-GM的一般特性及丹参注射液对家兔CFU-GM的动员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家兔循环血CFU-GM正常值为9.10±7.45(范围0~27.33)CFU-GM/1×10~6MNC,其数量无明显性别差异,亦无明显日间周期性变化;丹参注射液可升高循环血CFU-GM数量;当给药剂量1g/kg,连续给药8d后,循环血CFU-GM数量达高峰,为对照组的6.18倍。作者分析,丹参注射液对家兔CFU-GM动员作用的机理可能包括改善骨髓造血微循环、促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并向外周血迁移等,确切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丹参具有毒性小、安全范围大、来源方便等优点,以其作为造血祖细胞动员剂,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祖细胞 造血祖细胞动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病人骨髓粒-巨噬细胞系祖细胞的特点
4
作者 高清平 李秀珍 +3 位作者 梅广义 陈济民 夏虹 王巧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08-109,共2页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后天的细胞膜缺陷性疾病。这种缺陷累及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还累及骨髓造血祖细胞。本实验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PNH病人骨髓粒-巨噬细胞系祖细胞(CFU—GM)的增殖能力;骨髓细胞经新鲜酸化A...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后天的细胞膜缺陷性疾病。这种缺陷累及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还累及骨髓造血祖细胞。本实验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PNH病人骨髓粒-巨噬细胞系祖细胞(CFU—GM)的增殖能力;骨髓细胞经新鲜酸化AB型血清处理后培养的CFU—GM的增殖能力;以及CFU—GM对粒-巨噬细胞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反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细胞祖细胞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转导的人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明 毛宁 +4 位作者 巴德年 张明伟 张学敏 周生 杜德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8-143,共6页
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从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了人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cDNA。DNA序列测定证实此片段为完整的GM-CSF cDNA。应用DNA重组技术,将此cDNA重组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neo上,以Lipofectin介导转染... 利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从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克隆了人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cDNA。DNA序列测定证实此片段为完整的GM-CSF cDNA。应用DNA重组技术,将此cDNA重组于逆转录病毒载体pDORneo上,以Lipofectin介导转染病毒包装细胞PA317,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选取高滴度病毒上清感染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经G418筛选获抗性克隆,PCR方法鉴定重组载体整合于CHO细胞的基因组DNA中。用CFU-GM集落形成实验检测GM-CSF活性,证实转染后的CHO细胞有GM-CSF的稳定、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落刺激因子 基因克隆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与骨髓粒系造血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惠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细胞因子在造血调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其对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与调控的机理,可以进一步阐明造血细胞生成的机制,并为与造血功能障碍有关的许多疾病提供新的诊断和治疗思路;同时,通过监测血液或体液中某种细胞因子的水平,... 细胞因子在造血调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其对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与调控的机理,可以进一步阐明造血细胞生成的机制,并为与造血功能障碍有关的许多疾病提供新的诊断和治疗思路;同时,通过监测血液或体液中某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可以更进一步了解其生物效应,或人为地控制体内某些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可以为与造血功能障碍有关的许多疾病探索开发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段。本文仅就血清GM—CSF水平测定及其与骨髓粒系造血关系的文献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造血 细胞因子 造血细胞增殖 治疗思路 胎肝细胞 细胞 造血祖细胞 细胞分化 造血细胞 集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增殖和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薇 李传昶 卢光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研究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体内对树突状细胞(DC)增殖和活化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GM-CSF处理组和对照组,致死量γ射线照射后移植入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骨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HSC),GM-CSF处理组隔天... 目的:研究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体内对树突状细胞(DC)增殖和活化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GM-CSF处理组和对照组,致死量γ射线照射后移植入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的骨髓来源的造血干细胞(HSC),GM-CSF处理组隔天皮下注射0.1μg直至处死,对照组隔天皮下注射PBS。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和比较两组移植后1,2,3及4周小鼠脾脏内DC的数目、活化状态和随时间变化的DC动力学。结果:移植后各时间点GM-CSF处理组小鼠脾脏内DC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最大高出倍数为5倍;GM-CSF处理组DC的CD40,CD80和CD86均高于处理组;骨髓移植后第1周,小鼠脾脏内即出现HSC来源的DC,第2周数目开始上升,至第3周达到高峰,第4周开始下降。结论:GM-CSF对体内HSC分化为DC具有促进作用,并且可促进体内DC的成熟与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细胞 树突状细胞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8
作者 汲言山 沈倍奋 +5 位作者 王文香 陈兴 胡美茹 黎燕 王建安 马贤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65-368,共4页
粗-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主要是刺激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大量增殖。其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小。本文先从正常人外周血细胞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PCR扩增克隆了GM-CSF之cDNA。以DNA序列分析证实与文献... 粗-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主要是刺激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大量增殖。其临床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小。本文先从正常人外周血细胞中提取总RNA,经逆转录——PCR扩增克隆了GM-CSF之cDNA。以DNA序列分析证实与文献一致。再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定向改造编码成熟GM-CSF基因的5′端:换成大肠杆菌偏性密码,并避免起始点周围形成强二级结构,把终止密码子换成TAA。将改造后的基因克隆到载体pBV220中,转化受体菌HB101,经42℃诱导高效表达出GM-CSF。表达产物约占全菌蛋白的20%,初步纯化和复性后比活性】1×10~7U/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落刺激因子 基因表达 聚合酶链反应 造血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红系血细胞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付莉 张宇明 +3 位作者 刘健峰 韩芬 柳璐 全宏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4-97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肺泡和肝脏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早期红系造血祖细胞[用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表示]和晚期红系造血祖细胞[用晚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表示]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3种不同部... 目的:探讨腹腔、肺泡和肝脏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小鼠早期红系造血祖细胞[用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表示]和晚期红系造血祖细胞[用晚期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表示]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3种不同部位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对BFU-E和CFU-E集落数的影响。结果与结论:3种培养上清液均能促进BFU-E和CFU-E的分化与增殖,而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上清液的上述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小鼠 腹腔细胞 肺泡细胞 KUPFFER细胞 早期红造血祖细胞 晚期红造血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巴桑母酥油丸对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粒-巨噬系造血功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10
作者 黄晓芹 卫莉玲 +1 位作者 黄茜 降央泽仁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藏药巴桑母酥油丸对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粒-巨噬系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理。方法60Coγ射线照射和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方式制造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模型,采用外周血细胞计数、造血祖细胞集落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目的探讨藏药巴桑母酥油丸对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粒-巨噬系造血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理。方法60Coγ射线照射和环磷酰胺腹腔注射方式制造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模型,采用外周血细胞计数、造血祖细胞集落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灌胃不同浓度巴桑母酥油丸后不同时间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骨髓粒-巨噬系(CFU-GM)造血祖细胞集落产率、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M-CSF R)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灌胃14 d后,中、高剂量组的白细胞数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中剂量巴桑母酥油丸灌胃14 d后,骨髓CFU-GM集落产率、GM-CSF mRNA和GM-CSFR mRNA也显著高于空白组、生理盐水组。结论适当浓度的巴桑母酥油丸可以通过上调骨髓GM-CSF、GM-CSFR mRNA表达、促进CFU-GM增殖分化,进而促进放射线-化学复合损伤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提前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桑母酥油丸 -化疗 小鼠 细胞 -祖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后骨髓造血祖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宗鸿 郑以州 +4 位作者 张益枝 陈桂彬 李莉 孙娟 储榆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05-408,共4页
为更好地评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程度,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动态观察了48例接受IBT的SA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晚期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mBFU-E)及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 为更好地评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程度,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动态观察了48例接受IBT的SA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晚期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mBFU-E)及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水平变化。结果表明,IST前所有SAA患者骨髓mBFU-E及CFU-GM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IST后1年,29例有效者骨髓mBFU-E及CFU-GM水平显著增高,增高程度与其临床疗效相关;12例mBFU-E及10例CFU-GM水平恢复正常,其中8例患者mBFU-E及CFU-GM水平同时恢复正常。这表明SAA确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造血功能衰竭与异常免疫关系密切,若去除这种异常,造血功能可获得部分甚至完全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骨髓造血祖细胞 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集落形成单位 造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GM-CSF基因修饰的骨髓细胞对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楠 王庆余 +1 位作者 刘昕 罗成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5-59,共5页
探索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修饰的骨髓细胞促进照射鼠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的可行性。通过基因转移造血细胞进行骨髓移植的小鼠模型动态观察移植鼠外周血细胞数量、肝脾及骨髓形态学,CFU-S,CFU-GM及血清GM-CSF活性的变... 探索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修饰的骨髓细胞促进照射鼠骨髓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的可行性。通过基因转移造血细胞进行骨髓移植的小鼠模型动态观察移植鼠外周血细胞数量、肝脾及骨髓形态学,CFU-S,CFU-GM及血清GM-CSF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计数,CFU-S及脾脏CFU-G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各组间骨髓CFU-GM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织学显示实验小鼠肝脾造血组织明显增多,而各组间骨髓象改变不大,并且血清GM-CSF活性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提示,给γ射线照射小鼠移植GM-CSF基因修饰的骨髓造血细胞能显著加快造血恢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基因转移 骨髓移植 造血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血小板生成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巨核祖细胞的作用
13
作者 梅巍 贾志凌 杨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36-238,共3页
应用重组血小板生成素(rTpo)对1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进行CFU-MK和CFU-GM培养。研究结果表明:①Tpo 10ng/ml为CFU-MK培养的最佳浓度;②AA患者CFU-GM和CFU-MK增殖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③AA患者CFU-MK增殖较CFU-GM更低(CFU-M... 应用重组血小板生成素(rTpo)对1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进行CFU-MK和CFU-GM培养。研究结果表明:①Tpo 10ng/ml为CFU-MK培养的最佳浓度;②AA患者CFU-GM和CFU-MK增殖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③AA患者CFU-MK增殖较CFU-GM更低(CFU-MKx 3.2,CFU-GMx 17.5);④Tpo对骨髓小剂量照射后CFU-MK的增殖有促进恢复,对血小板的减少起到积极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 祖细胞 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及其功能鉴定 被引量:10
14
作者 于哲 范清宇 +1 位作者 张婷 刘云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7期588-591,共4页
目的 :以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为来源 ,建立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DC)的方法 ,并进行表型鉴定及功能检测。 方法 :从大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出造血干细胞 ,加入rGM CSF、rIL 4和nrhTNF α培养 1 2天获得大量DC ,经标抗大... 目的 :以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为来源 ,建立体外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cells,DC)的方法 ,并进行表型鉴定及功能检测。 方法 :从大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出造血干细胞 ,加入rGM CSF、rIL 4和nrhTNF α培养 1 2天获得大量DC ,经标抗大鼠OX6 2单抗免疫磁珠分离纯化后的DC ,进行形态学观察、表型检测及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分析。 结果 :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经诱导培养 1 2天后 ,倒置显微镜和电镜下显示典型的DC形态和超微结构 ;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细胞表面抗原高表达 ,其中OX6 2为 6 2 .1 9% ;MHCⅠ为 70 .4 0 % ;MHCⅡ为 78.2 8% ;CD80为 5 5 .5 8% ;CD86为 6 8.38% ,是典型的大鼠DC表型特征 ,同种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显示 ,DC具有高效的刺激T淋巴细胞活化增殖的能力。 结论 :大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可成功诱导为具有典型形态特征及功能的DC ,为进一步研究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造血细胞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5
作者 章卫平 王健民 +5 位作者 童书鹏 宋献民 钱宝华 周虹 李红梅 丁晓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939-942,共4页
目的 :探讨造血生长因子 (HGFs)对健康供者外周血干细胞 (PBSC)的动员作用 ,并比较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单用及 G- CSF联合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的动员效果。 方法 :5 2例健康供者分成 G- CSF单用组 (34例 )及与GM... 目的 :探讨造血生长因子 (HGFs)对健康供者外周血干细胞 (PBSC)的动员作用 ,并比较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单用及 G- CSF联合粒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的动员效果。 方法 :5 2例健康供者分成 G- CSF单用组 (34例 )及与GM- CSF合用组 (18例 ) ,分别采用 G- CSF(5 μg· kg- 1· d- 1 )及 G- CSF(3μg· kg- 1· d- 1 ) +GM- CSF(2 μg· kg- 1· d- 1 ) ,连续皮下注射 5~ 6 d动员 ,采集 PBSC。动员前后动态检测外周血及采集物 MNC、CD34 +细胞、CFU- GM计数。 5 2例血液病患者接受上述供体动员之 PBSC并行异基因 PBSC移植 (Allo- PBSCT)。 结果 :动员后 CD34 +细胞及 CFU- GM分别较动员前增加10 .83及 8.7倍 ,并在第 5~ 6天达到高峰 ;G- CSF单用及与 GM- CSF合用均可有效动员 CD34 +细胞和 CFU- GM,但合用较单用更有效 (P<0 .0 5 ) ;所有患者接受 Allo- PBSCT后均满意获得造血重建 ;随访观察至今应用 HGFs对健康供者无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采用中小剂量 G- CSF单用和与 GM- CSF合用均能安全、有效动员健康供者 PBSC,但以合用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生长因子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外周血 造血细胞 动员 健康供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CSF在造血功能低下时的应用效果及机理初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家佩 胡维明 +2 位作者 齐淑华 赵士富 张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200-205,共6页
重组人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连续5天注射对射线及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造血功能低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疗效与病因、用药途径、用药时机和剂量有密切关系。GM-CSF对7Gy照射小鼠的疗效优于对环磷酰胺致伤小鼠的疗效;腹腔注射的疗... 重组人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连续5天注射对射线及环磷酰胺所致小鼠造血功能低下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疗效与病因、用药途径、用药时机和剂量有密切关系。GM-CSF对7Gy照射小鼠的疗效优于对环磷酰胺致伤小鼠的疗效;腹腔注射的疗效优于皮下注射的疗效;先于环磷酰胺给GM-CSF的效果略胜于同时起用;剂量过大有相反作用,故而提出必须重视GM-CSF的合理使用。文中讨论了GM-CSF通过体内包括造血微环境在内的复杂造血调节网络,主要在造血祖细胞水平影响其增殖分化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祖细胞 Γ线照射 环磷酰胺 造血功能低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保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态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秀丽 汪闻裕 李璐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9-72,共4页
本文对4℃条件下不同时间保存后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hematopoietic stem cells,PBHSC)数进行了动态观察。在本实验中以定向造血祖细胞(CFU-GM)作为观察PBHSC的指标。结果表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PBHSC集落数逐渐下降;... 本文对4℃条件下不同时间保存后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hematopoietic stem cells,PBHSC)数进行了动态观察。在本实验中以定向造血祖细胞(CFU-GM)作为观察PBHSC的指标。结果表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PBHSC集落数逐渐下降;0小时与24小时保存后的干细胞数无显著差异;24小时与48、72、96、120小时保存后的干细胞数有高度显著差异;48小时与72、96、120小时保存后的干细胞数无显著差异。同时发现,红细胞的存在有利于PBHSC的4℃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细胞 祖细胞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对造血基质细胞造血调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谭鹤长 雷军 +1 位作者 蒋德昭 王绮如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造血基质细胞 -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CSF基因转导对人乳腺癌细胞免疫原性及致瘤性的影响
19
作者 赵明 毛宁 +3 位作者 巴德年 黄英 张明伟 杜德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72-376,共5页
应用重组GM-CSF逆转录病毒感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获得稳定分泌GM-CSF的细胞株(MCF-GM)并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MCF-GM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增殖周期中G_0/G_1期DNA含量百分比升高。^(51)Cr-4小时释放实验表明,MCF-GM细... 应用重组GM-CSF逆转录病毒感染人乳腺癌MCF-7细胞,获得稳定分泌GM-CSF的细胞株(MCF-GM)并对其生物学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MCF-GM细胞生长速度减慢;细胞增殖周期中G_0/G_1期DNA含量百分比升高。^(51)Cr-4小时释放实验表明,MCF-GM细胞对LAK细胞杀伤作用的敏感性显著降低。RNA杂交分析发现,MCF-GM细胞c-myc基因mRNA水平显著下降。结果还显示,MCF-GM细胞表面HLA-Ⅰ类抗原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数升高,而其表面HLA-Ⅱ类抗原表达无明显变化。本研究为GM-CSF应用于瘤苗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落刺激因子 基因转导 乳腺癌细胞 免疫原性 致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小鼠CFU-GM及WEHI-3B细胞增殖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7
20
作者 蒋德昭 谢祁阳 王绮如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用体外半固体集落培养方法 ,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 ( 10 - 8~ 10 - 4 mol·L- 1 )对BALB/c小鼠骨髓粒 巨噬系祖细胞 (CFU GM)及骨髓单核系白血病干细胞 (WEHI 3B细胞系 )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 ,姜黄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CFU GM和WEHI... 用体外半固体集落培养方法 ,观察不同浓度姜黄素 ( 10 - 8~ 10 - 4 mol·L- 1 )对BALB/c小鼠骨髓粒 巨噬系祖细胞 (CFU GM)及骨髓单核系白血病干细胞 (WEHI 3B细胞系 )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 ,姜黄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CFU GM和WEHI 3B细胞增殖 ,其半抑制剂量 (IC5 0 )分别为 1.0 36× 10 - 5 mol·L- 1 和 1.2 2 0× 10 - 6 mol·L- 1 。表明姜黄素对WEHI 3B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对C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祖细胞 WEHI-3B细胞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