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粒铁尾矿中低品位硫磷资源综合回收试验研究
1
作者 李建娟 谢海云 +3 位作者 陈海君 郭图悦 冯梦菲 刘殿文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025年第1期75-80,96,共7页
河北邯郸某细粒铁尾矿中含有低品位硫铁矿和磷灰石等有用矿物,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针对含S 1.12%,含P_(2)O_(5)2.20%的铁尾矿,在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硫磷顺序优先浮选工艺,考察矿浆pH值、抑制剂、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铁尾... 河北邯郸某细粒铁尾矿中含有低品位硫铁矿和磷灰石等有用矿物,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针对含S 1.12%,含P_(2)O_(5)2.20%的铁尾矿,在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硫磷顺序优先浮选工艺,考察矿浆pH值、抑制剂、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铁尾矿中硫、磷浮选回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硫浮选最佳条件为pH=6~7、H_(2)SO_(4)用量600 g/t、捕收剂丁基黄药和乙基黄药用量各50 g/t,磷浮选最佳条件为pH=10、Na_(2)CO_(3)用量800 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为200 g/t、捕收剂油酸钠用量为750 g/t。经过一粗一扫三精的浮选闭路试验流程,可以获得S品位41.28%、回收率为88.83%的硫精矿和P_(2)O_(5)品位31.11%、回收率78.62%的磷精矿,实现了该铁尾矿中低品位硫磷矿物的有效分离和高效回收。研究结果为类似细粒铁尾矿中低品位硫、磷资源的综合回收提供了一定借鉴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铁尾矿 黄铁矿 磷灰石 硫磷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细粒铁尾矿制备细骨料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郑永超 倪文 +2 位作者 张旭芳 王海霞 杨菁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1-153,共3页
将某-0.074 mm占74.5%的细粒铁尾矿按0.045 mm分级,通过热活化处理改善-0.045 mm尾矿的反应活性,并将其制备成复合胶凝材料,然后与+0.045 mm尾矿制备成细骨料混凝土。制品尾矿掺量达到70%,28 d抗压强度达到99 MPa。
关键词 粒铁尾矿 分级 热活化 细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土镍矿直接还原生产含镍粒铁脱硫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毛瑞 张建良 +2 位作者 黄冬华 庞清海 焦克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3,78,共6页
以红土镍矿为原料,配加还原剂、熔剂和添加剂制成含碳球团,在高温下进行还原和熔分,制取含镍粒铁。对红土镍矿制取粒铁过程的脱硫机理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试验分析了还原熔分温度、时间、石灰石添加量和MnO添加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 以红土镍矿为原料,配加还原剂、熔剂和添加剂制成含碳球团,在高温下进行还原和熔分,制取含镍粒铁。对红土镍矿制取粒铁过程的脱硫机理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试验分析了还原熔分温度、时间、石灰石添加量和MnO添加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还原熔分温度、时间、石灰石添加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粒铁硫含量和脱硫率,但效果不显著;MnO添加量对脱硫效果影响显著,当MnO添加量从0增加至3%时,粒铁的硫含量由0.13%降至0.06%,脱硫率由51.4%增至77.6%,脱硫效果明显提高,且添加MnO对粒铁中Ni、Fe品位和Ni、Fe回收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镍矿 含碳球团 直接还原 粒铁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铁尾矿的沉积特性与基本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晓霞 陈之祥 +1 位作者 邵龙潭 田筱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20-1227,共8页
尾矿的沉积与固结过程是形成强度和确定变形量的重要依据。为探求尾矿沉积过程中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演变规律,揭示尾矿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和变形特征,结合现场溜槽试验,对细粒铁尾矿的沉积坡度、以及沉积过程中的应力、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 尾矿的沉积与固结过程是形成强度和确定变形量的重要依据。为探求尾矿沉积过程中应力和孔隙水压力演变规律,揭示尾矿料的强度形成机理和变形特征,结合现场溜槽试验,对细粒铁尾矿的沉积坡度、以及沉积过程中的应力、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的演变规律进行了监测。同时,采用十字板剪切仪确定了沉积完成后尾矿的剪切强度。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沉积断面尾矿料的颗粒级配和渗透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尾矿沉积速率的演变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研磨极其均匀的尾矿料的堆积形式和渗透特性与尾矿料的水力特性存在差别;受尾矿颗粒相对密实度较大、颗粒分布均匀等因素影响,增加尾矿料的可透水边界较施加外荷载,更能提升尾矿料中有效应力的形成速率;尾矿料表层硬化和封闭微孔隙引发了上层滞水入渗困难,应采用必要的引水导流措施降低高势能流体对筑坝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铁尾矿 溜槽试验 沉积特性 孔隙水压力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山店细粒铁尾矿固化造块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周曼 李铁一 +3 位作者 刘正强 罗文斌 雷国元 虞志平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5-168,共4页
以金山店细粒铁尾矿为固化对象,以经激发剂Y、Z激发的工业固体废弃物X为固化剂,研究了固化剂配方、陈化温度、养护方式、成型压力等工艺技术条件对固化块的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的合理配方为X、Y、Z的质量比=8:3.7... 以金山店细粒铁尾矿为固化对象,以经激发剂Y、Z激发的工业固体废弃物X为固化剂,研究了固化剂配方、陈化温度、养护方式、成型压力等工艺技术条件对固化块的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的合理配方为X、Y、Z的质量比=8:3.7:1,固化剂与尾矿质量比为12.7:87.3适宜的陈化温度为30℃,高压蒸养(180℃、1MPa)最有利于提高固化块的抗压强度和耐水性、自然养护效果最差,固化块适宜的成型压力为2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铁尾矿 固化 养护方式 抗压强度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铁尾矿深度浓缩絮凝沉降试验 被引量:8
6
作者 赵德贵 朱磊 +1 位作者 孙志飞 宋立民 《现代矿业》 CAS 2018年第11期144-146,共3页
为了合理高效沉降包钢白云鄂博西矿选矿厂微细粒铁尾矿,采用高分子阴离子絮凝剂对该微细粒铁尾矿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剂,9. 5%质量浓度的微细粒铁尾矿经两次絮凝沉降后可实现70%以上质量浓... 为了合理高效沉降包钢白云鄂博西矿选矿厂微细粒铁尾矿,采用高分子阴离子絮凝剂对该微细粒铁尾矿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剂,9. 5%质量浓度的微细粒铁尾矿经两次絮凝沉降后可实现70%以上质量浓度的浓缩尾矿,并根据不同矿浆温度下的试验得出絮凝剂单耗为36~41 g/t,从而为该微细粒铁尾矿的高浓度堆存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铁尾矿 絮凝剂 沉降试验 浓缩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粒铁尾矿制备再生骨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潘经文 夏令 +3 位作者 宋少先 赵云良 李洪强 朱江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2-236,共5页
为解决工业固废铁尾矿难以利用的问题,开展了细粒铁尾矿制备再生骨料的工艺研究。以水泥为凝胶材料,通过水化反应粘结细粒铁尾矿和黄砂,并优化物料配比、养护方式和搅拌工艺,得到合格的骨料。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铁尾矿... 为解决工业固废铁尾矿难以利用的问题,开展了细粒铁尾矿制备再生骨料的工艺研究。以水泥为凝胶材料,通过水化反应粘结细粒铁尾矿和黄砂,并优化物料配比、养护方式和搅拌工艺,得到合格的骨料。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铁尾矿75%、黄砂10%、水泥15%,三乙醇胺用量为水泥的0.01%。在成型压力为20 MPa、成型水分为13%的条件下,采用高速混合机的二次搅拌、覆膜养护,试样的28 d抗压强度可达33.760 MPa;再生骨料的坚固值、压碎值、有机物含量达到国家相应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铁尾矿 再生骨料 水泥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细粒铁尾矿浆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牛福生 武佳慧 +4 位作者 于晓东 石肖 张亚强 郭建波 张宝宏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7-51,60,共6页
针对细粒铁尾矿浆难以沉降的特点,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细粒铁尾矿浆絮凝沉降条件。根据Design-Expert 8.0软件中的Box-Behnken试验方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得到细粒铁尾矿浆絮凝沉降浊度模型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适宜的絮凝沉降条件为... 针对细粒铁尾矿浆难以沉降的特点,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细粒铁尾矿浆絮凝沉降条件。根据Design-Expert 8.0软件中的Box-Behnken试验方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得到细粒铁尾矿浆絮凝沉降浊度模型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适宜的絮凝沉降条件为:无机絮凝剂FeCl3用量113.44 mg/L、有机絮凝剂PAM用量0.61 mg/L、搅拌速度440.57 r/min,在该条件下进行絮凝沉降,预测矿浆浊度11.45NTU,实测矿浆浊度12.38NTU,结果误差较小,模型准确度较好。结合模型方差分析、可信度分析、因素相互作用分析,证实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细粒铁尾矿浆絮凝沉降条件合理可行,可为细粒铁尾矿浆的高效处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曲面法 絮凝沉降 粒铁尾矿浆 浊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山微细粒铁尾矿浓缩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华娟娟 《现代矿业》 CAS 2021年第6期147-149,152,共4页
为了实现梅山铁矿微细粒尾矿(-400目84.61%)的高效沉降,对山东某公司絮凝剂与现场絮凝剂进行了药剂溶解难易度、药剂种类、药剂用量、加药临界点以及药剂粘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用量均为150 g/t的情况下,用3#絮凝剂出现了明显的絮... 为了实现梅山铁矿微细粒尾矿(-400目84.61%)的高效沉降,对山东某公司絮凝剂与现场絮凝剂进行了药剂溶解难易度、药剂种类、药剂用量、加药临界点以及药剂粘度对比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用量均为150 g/t的情况下,用3#絮凝剂出现了明显的絮凝沉降效果,絮凝沉降速度较快,用1#絮凝剂则未出现明显絮凝现象;②3#絮凝剂絮凝临界点用量164.71 g/t,1#絮凝剂絮凝临界点用量205.88 g/t,在沉降速度非常接近的情况下,3#絮凝剂较1#絮凝剂用量少41.17 g/t;③3#絮凝剂粘度值2.9 mPa·s,1#絮凝剂粘度值4.7 mPa·s,低粘度的3#絮凝剂的使用有利于后续湿尾综合利用产品的脱泥脱水;④工业生产用量可通过工业试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粒铁尾矿 絮凝剂 沉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连续离心分离技术回收细铁尾矿中铁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禄政 熊大和 +1 位作者 任南琪 赵鑫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57-1261,共5页
采用SLon实验型连续式离心机(简称SLon实验型离心机),以高梯度磁选细粒赤铁矿尾矿得到的磁性产物(52.42%Fe)为试样,在给料体积速率为(24.5±0.4)L/min、给料固体浓度为20%和水束流冲击压力为0.45MPa的条件下,研究转鼓转速和水束流... 采用SLon实验型连续式离心机(简称SLon实验型离心机),以高梯度磁选细粒赤铁矿尾矿得到的磁性产物(52.42%Fe)为试样,在给料体积速率为(24.5±0.4)L/min、给料固体浓度为20%和水束流冲击压力为0.45MPa的条件下,研究转鼓转速和水束流往复速度对连续离心分离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转鼓转速和水束流往复速度分别通过改变颗粒受离心力和流膜流动特性影响分离结果;当转鼓转速为450r/min和水束流往复速度为36mm/s时,铁精矿的铁品位和铁回收率分别为62.32%Fe和65.02%,说明应用SLon离心机分离提纯高梯度磁选细粒赤铁矿尾矿得到的磁性产物,再富集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离心分离 薄流膜分离 高梯度磁分离 粒铁尾矿 铁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硬度对细粒赤铁矿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龙伟 张芹 +3 位作者 向贵锋 张进 潘登 曾睿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4-137,共4页
为研究水硬度对细粒赤铁矿沉降效果的影响,以巴西某细粒赤铁矿精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水的硬度对赤铁矿沉降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PAM用量、矿浆p H值、温度等因素对于钙镁离子和赤铁矿作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钙镁离子对赤... 为研究水硬度对细粒赤铁矿沉降效果的影响,以巴西某细粒赤铁矿精矿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水的硬度对赤铁矿沉降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PAM用量、矿浆p H值、温度等因素对于钙镁离子和赤铁矿作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钙镁离子对赤铁矿的沉降有促进作用,随着水硬度的增加,促进效果增强,p H=12时,水的硬度对赤铁矿沉降的影响最大,赤铁矿沉降率最高;PAM用量较低时,钙镁离子和PAM对赤铁矿的沉降都具有促进作用,二者表现为协同作用;高PAM用量条件下,二者表现为拮抗作用;升高温度,有利于细粒赤铁矿的沉降。试验结果对提高赤铁矿精矿沉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铁精矿 絮凝剂 水硬度 沉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粉尘碳热快速还原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旭 刘承军 《工业加热》 CAS 2009年第1期30-32,共3页
通过减重焙烧实验研究了不同配碳量和焙烧温度条件下转炉粉尘碳热快速还原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配碳量的增加,转炉粉尘的还原度先升高而后降低,当配碳质量分数为20%时,转炉粉尘的还原度达到最大值。1 400~1 500℃内转炉粉尘碳热快... 通过减重焙烧实验研究了不同配碳量和焙烧温度条件下转炉粉尘碳热快速还原过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配碳量的增加,转炉粉尘的还原度先升高而后降低,当配碳质量分数为20%时,转炉粉尘的还原度达到最大值。1 400~1 500℃内转炉粉尘碳热快速还原过程与挥发分的挥发主要集中于球团入炉前200 s。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转炉粉尘达到最大还原失重率所需的时间明显减少,1 500℃条件下仅需15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粉尘 含碳球团 碳热还原 粒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渣球团还原-熔分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志杰 魏国 +1 位作者 刘占华 曹志成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马弗炉模拟转底炉,在1 400℃下焙烧还原由铜渣、还原煤、石灰石等原料制备的含碳球团,还原熔分生成粒铁和渣,再通过人工挑选的方式实现渣和粒铁的分离。研究了焙烧时间、碱度、助熔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还原熔分效果... 在实验室条件下使用马弗炉模拟转底炉,在1 400℃下焙烧还原由铜渣、还原煤、石灰石等原料制备的含碳球团,还原熔分生成粒铁和渣,再通过人工挑选的方式实现渣和粒铁的分离。研究了焙烧时间、碱度、助熔剂种类和用量等因素对还原熔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时间40 min、球团碱度0.42、球团外配助熔剂Ca F_22%时,可获得铁回收率91.71%、TFe品位95.22%、S含量0.37%的高品质粒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焙烧 球团 粒铁 碱度 助熔剂 还原 熔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庄铁矿低浓度、细粒尾矿脱水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齐美超 钱士湖 +3 位作者 吴红 李保健 石刚 潘猛 《现代矿业》 CAS 2019年第12期148-150,175,共4页
为消除低浓度、细粒尾矿对充填系统的不利影响,开展了尾矿浓密沉降试验以及尾矿压滤脱水、过滤脱水试验,可获得含水率低于20%的滤饼,为下一步设备选型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粒铁尾矿 絮凝沉降 压滤脱水 陶瓷过滤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山降磷超细粒尾矿沉降试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欧张文 勾金玲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9期124-126,共3页
梅山铁矿为改善降磷再选尾矿超细粒级尾矿的沉降性能,在对超细颗粒尾矿性质研究的基础上,以梅山降磷超细粒尾矿为原料进行了静态沉降试验,对絮凝剂的种类、分子量、用量、加入方式等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合理的添加絮凝剂改善了超细... 梅山铁矿为改善降磷再选尾矿超细粒级尾矿的沉降性能,在对超细颗粒尾矿性质研究的基础上,以梅山降磷超细粒尾矿为原料进行了静态沉降试验,对絮凝剂的种类、分子量、用量、加入方式等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通过合理的添加絮凝剂改善了超细粒级尾矿的沉降性能,提高了超细粒级尾矿的沉降速度,同时为探索其后续的综合利用途径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粒铁尾矿 沉降速度 压缩区浓度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mk3——新千年的先进炼铁工艺 被引量:3
16
作者 多久也 根上 +1 位作者 郑绥旭 孙立晏 《国外金属矿山》 2002年第1期57-69,共13页
根据位于明尼苏达州锡尔弗贝的北岸矿业公司的工厂中粒铁生产条件及可能的发展前景 ,神户ITmk3工艺要在那里付诸实施 ,这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特别是在明尼苏达州。介绍了工艺的前期研究和开发的背景材料 。
关键词 炼铁工艺 炉料 ITMK3 工艺 粒铁产品 直接还原铁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into a Feature Selection Method for Hyperspectral Imagery Using PSO and SVM 被引量:9
17
作者 YANG Hua-chao ZHANG Shu-bi DENG Ka-zhong DU Pei-ju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4期473-478,共6页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is not the same as that of conventional multi-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We propose,a novel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hy... Classification and recognition of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is not the same as that of conventional multi-spectral remote sensing images. We propose,a novel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method for hyperspectral images by combining the global optimization ability of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lgorithm and the superior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a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Global optimal search performance of PSO is improved by using a chaotic optimization search technique. Granularity based grid search strategy is used to optimize the SVM model parameters. Parameter optim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SVM are addressed using the training date corre-sponding to the feature subset. A false classification rate is adopted as a fitness function. Tests of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are carried out on a hyperspectral data set.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s are also compared among different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s commonly used today.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hybrid method has a higher classification accuracy and can effectively extract optimal bands. A feasible approach is provided for feature selec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hyperspectral image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feature ext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IO-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differentiating metastatic from hyperplastic lymph nodes: A study in rabbits
18
作者 吴元魁 许乙凯 +3 位作者 黄其鎏 张嘉宁 吴凤林 刘杏元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3年第4期218-221,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of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 (SPIO) in MR imaging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hyperplastic and metastatic lymph node. Methods: Animal models of malignant lymph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of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 (SPIO) in MR imaging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hyperplastic and metastatic lymph node. Methods: Animal models of malignant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established in 6 New-Zealand rabbits by a unilateral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VX2 carcinoma cells, and models of hyperplastic lymph nodes were induced in another 6 rabbits by a unilateral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egg yolk emulsion. MR images of the lymph nodes were obtained before and 12 h after interstitial injection of SPIO. Image result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pathological findings. Results: On unenhanced images,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hyperplastic and metastatic lymph nodes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SPIO,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both hyperplastic and metastatic lymph nodes remained unchanged on T1-weighted SE images. On T2-weighted SE images,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hyperplastic lymph nodes decreased heterogeneously, while that of all metastatic ones remained unchanged. On T2-weighted GRE images, the signal intensity of hyperplastic lymph nod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homogeneously, while that of 4 metastatic ones remained unchanged and that of the rest 2 decreased heterogeneously. Conclusion: SPIO-enhanced MR imaging may enable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hyperplastic and metastatic lymph n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 laboratory neoplasm metastasis contrast agent lymph nod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mixing and segregation behaviors in particulate fluidized bed system for mineral processing 被引量:3
19
作者 Sahu S.N. Sahu A.K. Biswal S.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3期459-464,共6页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mixing and segregation behaviors in a mineral processing operation, present study aimed on the hydrodynamics of solid–liquid fluidization.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a fluidization column w...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mixing and segregation behaviors in a mineral processing operation, present study aimed on the hydrodynamics of solid–liquid fluidization.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a fluidization column with tapings at different height of the bed to collect the sample. The binary particles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are hematite(4800 kg/m3) and quartz(2600 kg/m3) at different size fractions in the range of average size 87×10^(-6)m to 400×10^(-6)m. It is observed that for various binary mixtures, both quartz and hematite particles share the equal composition by mass(50%) at a particular height of fluidized bed, referred as ‘‘locus point'' of mixing.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mixing zone volume will increase for a continuous fluidized bed plant operation.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number of locus points varies from 1 to 3 signifying their dependency on the size ratios of binary mixture. Whenever, the difference in terminal velocity between quartz and hematite particles approaches to zero, mixing is enhanced.Further, the present study is extended to find the segregation index for the different size ratios of quartz and hematite particles. It is evident that depending on the size ratios, various regions such as complete segregation, partial mixing and complete mixing can be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solid fluidization Mixing Segregation Locus point Mineral process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