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稻米粒重形成规律与结实期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
9
1
作者
朱碧岩
程方民
+1 位作者
吴永常
方辉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52-56,共5页
多品种,多播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粒重形成的动态过程可用二次曲线模型来表征,且齐穗后20d内是粒重形成及其温度影响的主要时段;温度对粒重有效积累天数及速率的影响存在相互补偿作用,在补偿作用达到平衡时粒重达最大值,此时温度...
多品种,多播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粒重形成的动态过程可用二次曲线模型来表征,且齐穗后20d内是粒重形成及其温度影响的主要时段;温度对粒重有效积累天数及速率的影响存在相互补偿作用,在补偿作用达到平衡时粒重达最大值,此时温度为粒重积累的适宜温度;结实期高(低)温一般要经历9~12d的连续作用才能看出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粒重
粒重形成
结实期温度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对玉米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董炳友
王丽君
+3 位作者
崔丽雅
田秀平
杨克军
向春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12-15,共4页
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用量下2个玉米杂交种后期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氮营养,可使玉米的收获指数与氮收获指数增加。适宜的氮用量有利于玉米营养体碳氮向籽粒运输。玉米杂交种龙单13和克单8的粒重形成所需氮素40.10%...
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用量下2个玉米杂交种后期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氮营养,可使玉米的收获指数与氮收获指数增加。适宜的氮用量有利于玉米营养体碳氮向籽粒运输。玉米杂交种龙单13和克单8的粒重形成所需氮素40.10%~59.88%来源于营养体的氮素再转移,40.12%~59.90%由后期根系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营养
碳氮代谢
粒重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干旱对冬小麦粒重形成的影响及灌浆特性分析
被引量:
64
3
作者
吴少辉
高海涛
+1 位作者
王书子
段国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9-51,64,共4页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 ,以豫西地区种植的 6个主要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 ,用 L 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拟合 ,并推导出一系列次级参数 ,用相关与逐步回归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灌浆参数与粒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干旱条件下 ,冬小麦的平均...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 ,以豫西地区种植的 6个主要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 ,用 L 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拟合 ,并推导出一系列次级参数 ,用相关与逐步回归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灌浆参数与粒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干旱条件下 ,冬小麦的平均灌浆时间 T相对缩短 ,平均灌浆速率 R相应增加 ;籽粒灌浆速率对小麦粒重形成作用显著 ,而灌浆持续时间与粒重形成无显著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干旱胁迫
粒重形成
灌浆特性
籽粒灌浆模型
方程参数
阶段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春季不同时期低温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粒重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5
4
作者
马泉
张玉雪
+6 位作者
陶源
苏盛楠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朱新开
郭文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为探讨春季低温导致小麦粒重下降的生理机制,以春性品种扬麦16和半冬性品种徐麦30为材料,分别于倒二叶出生期、孕穗期和开花期对小麦进行人工气候室低温处理,研究不同时期低温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及强、弱势粒粒重形...
为探讨春季低温导致小麦粒重下降的生理机制,以春性品种扬麦16和半冬性品种徐麦30为材料,分别于倒二叶出生期、孕穗期和开花期对小麦进行人工气候室低温处理,研究不同时期低温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及强、弱势粒粒重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低温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温处理开始至结束后3d持续下降,结束后6〜9 d逐渐回升,两品种在低温处理结束当天和处理后3 d均以孕穗期低温处理下SPAD值降幅最大。不同时期低温处理显著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并影响花前干物质转运和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孕穗期、开花期低温处理相比,倒二叶出生期低温处理显著降低小麦花前干物质转运量,但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千粒重降幅最小,扬麦16和徐麦30分别仅为4.49%和4.20%。不同时期低温处理下小麦强势粒粒重的降幅均小于弱势粒,倒二叶出生期低温处理下弱势粒粒重降幅显著低于孕穗期和开花期低温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低溫胁迫下小麦平均千粒重和强势粒粒重相关性不显著(r=0.319,P>0.05),但与弱势粒粒重显著相关(r=0.691,P<0.05)。综上,春季低温胁迫主要通过影响小麦开花前后的光合作用和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限制弱势粒的灌浆充实,最终导致粒重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春季低温
强弱势粒
粒重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稻米粒重形成规律与结实期温度的关系
被引量:
9
1
作者
朱碧岩
程方民
吴永常
方辉
机构
西北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52-56,共5页
文摘
多品种,多播期的试验结果表明,粒重形成的动态过程可用二次曲线模型来表征,且齐穗后20d内是粒重形成及其温度影响的主要时段;温度对粒重有效积累天数及速率的影响存在相互补偿作用,在补偿作用达到平衡时粒重达最大值,此时温度为粒重积累的适宜温度;结实期高(低)温一般要经历9~12d的连续作用才能看出其效果。
关键词
稻米
粒重
粒重形成
结实期温度
水稻
Keywords
rice,seed weight,dynamic change,temperature effect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对玉米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董炳友
王丽君
崔丽雅
田秀平
杨克军
向春阳
机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黑龙江省鸡西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出处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12-15,共4页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0230)。
文摘
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用量下2个玉米杂交种后期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的氮营养,可使玉米的收获指数与氮收获指数增加。适宜的氮用量有利于玉米营养体碳氮向籽粒运输。玉米杂交种龙单13和克单8的粒重形成所需氮素40.10%~59.88%来源于营养体的氮素再转移,40.12%~59.90%由后期根系供应。
关键词
玉米
氮营养
碳氮代谢
粒重形成
Keywords
maize
nutrition
C and N metabolism
grain filling
分类号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干旱对冬小麦粒重形成的影响及灌浆特性分析
被引量:
64
3
作者
吴少辉
高海涛
王书子
段国辉
机构
洛阳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9-51,64,共4页
基金
河南省重点攻关课题 (9910 10 3 )
文摘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 ,以豫西地区种植的 6个主要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 ,用 L ogistic方程对籽粒灌浆过程拟合 ,并推导出一系列次级参数 ,用相关与逐步回归等分析方法对不同灌浆参数与粒重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干旱条件下 ,冬小麦的平均灌浆时间 T相对缩短 ,平均灌浆速率 R相应增加 ;籽粒灌浆速率对小麦粒重形成作用显著 ,而灌浆持续时间与粒重形成无显著相关关系 ;
关键词
冬小麦
干旱胁迫
粒重形成
灌浆特性
籽粒灌浆模型
方程参数
阶段参数
Keywords
winter wheat
water stress
grain filling
grain weight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春季不同时期低温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粒重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15
4
作者
马泉
张玉雪
陶源
苏盛楠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朱新开
郭文善
机构
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太仓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太仓市城厢镇农业技术服务站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6-235,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107)
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20319)
+5 种基金
扬州市优秀青年基金项目(YZ2017098)
江苏省自主创新专项[CX(18)1002]
扬州大学创新基金项目(2019CXJ096)
扬州大学科技创新项目(X20200600)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扬州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XKYCX20_020)。
文摘
为探讨春季低温导致小麦粒重下降的生理机制,以春性品种扬麦16和半冬性品种徐麦30为材料,分别于倒二叶出生期、孕穗期和开花期对小麦进行人工气候室低温处理,研究不同时期低温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和转运及强、弱势粒粒重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低温对叶片SPAD值的影响均表现为低温处理开始至结束后3d持续下降,结束后6〜9 d逐渐回升,两品种在低温处理结束当天和处理后3 d均以孕穗期低温处理下SPAD值降幅最大。不同时期低温处理显著降低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并影响花前干物质转运和花后干物质积累。与孕穗期、开花期低温处理相比,倒二叶出生期低温处理显著降低小麦花前干物质转运量,但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千粒重降幅最小,扬麦16和徐麦30分别仅为4.49%和4.20%。不同时期低温处理下小麦强势粒粒重的降幅均小于弱势粒,倒二叶出生期低温处理下弱势粒粒重降幅显著低于孕穗期和开花期低温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低溫胁迫下小麦平均千粒重和强势粒粒重相关性不显著(r=0.319,P>0.05),但与弱势粒粒重显著相关(r=0.691,P<0.05)。综上,春季低温胁迫主要通过影响小麦开花前后的光合作用和同化物向籽粒的转运,限制弱势粒的灌浆充实,最终导致粒重下降。
关键词
小麦
春季低温
强弱势粒
粒重形成
Keywords
Wheat
Low temperature in spring
Superior and inferior grain
Grain weight formation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稻米粒重形成规律与结实期温度的关系
朱碧岩
程方民
吴永常
方辉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氮对玉米碳氮代谢与粒重形成的影响
董炳友
王丽君
崔丽雅
田秀平
杨克军
向春阳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干旱对冬小麦粒重形成的影响及灌浆特性分析
吴少辉
高海涛
王书子
段国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
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春季不同时期低温对小麦光合特性和粒重形成的影响
马泉
张玉雪
陶源
苏盛楠
李春燕
丁锦峰
朱敏
朱新开
郭文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