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5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纳米抗体的筛选与初步评价
1
作者 刘娇 陈蕾 +5 位作者 秦慧 康庆琳 李格格 杨志新 杜鹏 周春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1-599,共9页
目的筛选对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具有中和活性的重链抗体重链可变区(VHH),即纳米抗体。方法采用皮下单次注射人源GM-CSF 0.5 mg的方法免疫骆驼,免疫5次后采集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抽提总mRNA,逆转录后PCR扩增获得VHH基因... 目的筛选对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具有中和活性的重链抗体重链可变区(VHH),即纳米抗体。方法采用皮下单次注射人源GM-CSF 0.5 mg的方法免疫骆驼,免疫5次后采集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抽提总mRNA,逆转录后PCR扩增获得VHH基因;将VHH克隆到pADSCFV-S噬菌体载体,电转化TG1感受态细胞,构建VHH免疫库;固相包被重组人源GM-CSF对免疫库进行筛选,将获得的特异性结合人源GM-CSF的VHH基因通过酶切连接克隆到pABG真核表达载体,通过人胚肾上皮细胞293F细胞表达制备VHH-Fc样品。采用ELISA检测候选VHH-Fc分子与GM-CSF的响应曲线探究其结合活性,检测候选VHH-Fc与不同抗原的结合显色值初步确定其特异性;采用生物膜干涉(BLI)技术测定候选VHH-Fc与GM-CSF结合的亲和力;采用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候选VHH-Fc对GM-CSF的抑制率曲线,确定其中和活性;采用蛋白质稳定性分析系统Uncle检测其热稳定性;小鼠尾静脉注射VHH-Fc 100μg,ELISA定量检测血清VHH-Fc浓度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曲线。结果免疫5次后骆驼血清抗人GM-CSF抗体滴度高于1∶800000,构建的VHH库库容量约为5.55×10^(7)。筛选获得5个特异性结合人源GM-CSF的VHH-Fc候选分子,其中22N10可有效中和GM-CSF的促细胞增殖活性半数抑制浓度为17.23 nmol·L^(-1),与人源GM-CSF相互作用的亲和力为1.97×10-8 mol·L^(-1),可阻断GM-CSF与其受体GM-CSFRα的结合,热稳定性良好(溶解温度Tm1=59.2℃),小鼠体内半衰期为87.2 h,体内稳定性良好。结论获得靶向人源GM-CSF的候选VHH新分子22N10,在小鼠体内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抗体 菌体展示 中和活性 真核表达 特异性 集落刺激因子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
2
作者 许译文 李晶莹 +3 位作者 刘林鑫 徐英娇 聂敏海 刘旭倩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65-570,共6页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OSCC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牙龈组织和OSCC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CSF蛋白的表达情况。将HSC-4细胞分为...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OSCC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牙龈组织和OSCC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MCSF蛋白的表达情况。将HSC-4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未转染处理)、shNC组(转染无序列质粒载体病毒)和shMCSF组(转染沉默MCSF质粒载体慢病毒),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中MCSF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MCSF蛋白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HSC-4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UNEL细胞凋亡实验检测HSC-4细胞凋亡能力,采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检测HSC-4细胞增殖能力。结果MCSF在OSCC组织和HSC-4细胞中高表达,在正常牙龈组织和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中低表达。shMCSF组HSC-4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较shNC组减弱,shMCSF组HSC-4细胞凋亡能力较shNC组增强(P<0.05)。结论MCSF在OSCC中表达升高,并可促进OSCC细胞迁移和增殖,减少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口腔鳞状细胞 迁移 凋亡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愈汤合增液汤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上皮性卵巢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影响
3
作者 李安 孙丹邈 张璐璐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圣愈汤合增液汤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rhG-CSF)对上皮性卵巢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外周血象影响。方法选取上皮性卵巢癌患者70例,按入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探讨圣愈汤合增液汤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rhG-CSF)对上皮性卵巢癌化疗后骨髓抑制及外周血象影响。方法选取上皮性卵巢癌患者70例,按入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化疗后预防性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或rhG-CSF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圣愈汤合增液汤口服治疗,观察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程度及化疗前1 d、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时外周血象。结果治疗组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水平,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下降,且对照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圣愈汤合增液汤联合rhG-CSF能够降低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发生,改善化疗后外周血细胞下降情况,促进血细胞水平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愈汤 增液汤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上皮性卵巢癌 骨髓抑制 外周血象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外周血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表达的研究
4
作者 刘晓丹 栗霄立 +3 位作者 李艳秋 王禹 佐楠 王力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4-555,共2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M-CSFR)在狼疮性肾炎(LN)发病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对32例LN病人、15例正常人的外周血GM-CSFR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LN外周血单核细胞GM-CSF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M-CSFR)在狼疮性肾炎(LN)发病中的意义。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对32例LN病人、15例正常人的外周血GM-CSFR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LN外周血单核细胞GM-CSFR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外周血中性粒细胞GM-CSFR表达水平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GM-CSFR表达水平与蛋白尿程度呈正相关。结论:GM-CSFR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及LN的肾脏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及其受体在牙周炎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湛济帆 田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9-205,共7页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组织损伤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反应介导,而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机械清除菌斑和结石为主,免疫疗法在牙周临床中应用很少。因此,对牙周炎免疫治疗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巨... 牙周炎是一种影响牙齿周围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周组织损伤主要由宿主的免疫反应介导,而目前临床治疗牙周炎主要以局部机械清除菌斑和结石为主,免疫疗法在牙周临床中应用很少。因此,对牙周炎免疫治疗的研究就显得极其重要。巨噬细胞参与宿主免疫反应的关键环节,通过识别、吞噬和清除外来病原体和异物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是通过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CSF-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 stimulation factor-1 receptor, CSF-lR)信号轴介导的巨噬细胞炎性调控、破骨细胞骨吸收调控进行的。本综述将CSF-1/CSF-1R信号轴在牙周炎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以期为后续研究及牙周炎的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 细胞 破骨细胞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程瑞杰 方勇 +1 位作者 俞为荣 王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42只,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腹腔麻醉后在糖尿病小鼠背部中线两侧各制作0.8 cm×0.8 cm创面,左侧创面外用GM-CSF凝胶(GM...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42只,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腹腔麻醉后在糖尿病小鼠背部中线两侧各制作0.8 cm×0.8 cm创面,左侧创面外用GM-CSF凝胶(GM-CSF处理组),右侧创面则给予不含药物的凝胶(对照组)。在创面形成后不同时相点,分别测量计算两组糖尿病小鼠创面的愈合率;组织M asson染色观察创面再上皮化程度和胶原纤维的沉积情况;碱性水解法测定反映局部胶原蛋白合成量的指标羟脯氨酸水平。结果GM-CSF处理组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从创面形成后3 d起两组差异显著(P<0.01);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显示,GM-CSF处理组创面形成后不同时相点的再上皮化速率和胶原纤维沉积均较对照组明显加快;创面形成后3 d起,GM-CSF处理组羟脯氨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论糖尿病小鼠创面外用GM-CSF凝胶,可诱导创面再上皮化和胶原蛋白合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糖尿病 创面愈合 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及其基因表达 被引量:10
7
作者 舒邓群 茆达干 +3 位作者 曹少先 吴志敏 陈荣达 杨利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4-240,共7页
采取三元杂交猪的外周血,提取单核细胞总RNA,采用RT-PCR克隆猪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DNA(GenBank登录号为DQ108393)。以pcDNA3.1(-)为质粒载体,构建猪GM-CSF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GM-CSF,对克隆片段进行测序,并进行不同物种... 采取三元杂交猪的外周血,提取单核细胞总RNA,采用RT-PCR克隆猪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DNA(GenBank登录号为DQ108393)。以pcDNA3.1(-)为质粒载体,构建猪GM-CSF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GM-CSF,对克隆片段进行测序,并进行不同物种间同源性的比较。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蛋白的特异性。序列分析表明,GM-CSF的cDNA开放阅读框为435 bp,编码144个氨基酸和大部分信号肽,与用作PCR引物设计的参考序列比较,其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7.5%,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5.1%,同绵羊、人、牛、小鼠和犬的GM-CSF序列比较,其核苷酸的同源性分别为86.2%、80.5%、81.7%、69.7%和81.8%,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78.5%、71.3%、70.3%、55.9%和71.5%。Western blotting证实目的基因可以在真核细胞中特异性的表达GM-CSF蛋白。以上结果表明,猪的GM-CSF基因被成功克隆,它存在着种属特异性。这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作用特别是利用GM-CSF增强DNA疫苗的免疫效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生长抑素融合表达质粒对断奶仔猪生长及相关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舒邓群 茆达干 +2 位作者 陈荣达 吴志敏 杨利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2-96,共5页
选择40头断奶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DNA疫苗pcS/2SS、pGM-CSF/SS和pGM-CSF+pcS/2SS,分析这些DNA疫苗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相关激素分泌的影响... 选择40头断奶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Ⅳ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DNA疫苗pcS/2SS、pGM-CSF/SS和pGM-CSF+pcS/2SS,分析这些DNA疫苗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和相关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与Ⅱ组和Ⅳ组相比,Ⅲ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8.37%(P〉0.05)和17.2%(P〈0.05),饲料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4.8%和6.7%。Ⅱ组、Ⅲ组和Ⅳ组血浆中GH的含量有升高的趋势。Ⅱ组IGF-Ⅰ的含量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Ⅲ和Ⅳ组在第2周后处于较低的分泌水平,Ⅲ组IGF-Ⅰ的峰值高于其他组。Ⅰ、Ⅱ和Ⅳ组T3的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而Ⅲ组呈上升趋势,免疫后第8周,Ⅲ组的T3分泌水平显著高于Ⅱ和Ⅳ组(P〈0.05),而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Ⅰ组T4的含量不断降低,而Ⅱ、Ⅲ和Ⅳ组有不断升高的趋势,Ⅱ组和Ⅲ组T4的分泌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述结果表明,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SS DNA疫苗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pGM-CSF/SS的免疫效果要优于pGM-CSF+pcS/2SS共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 生长抑素(SS) 生长激素(GH) IGF-Ⅰ 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 被引量:19
9
作者 邱学文 王甲汉 +1 位作者 杨磊 任加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95-1197,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同体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试验组采用rhGM...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治疗烧伤后残余创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同体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20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试验组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空白基质安慰剂治疗,试验周期为21d。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和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不同时相点的创面愈合率、总有效率。结果:用药后不良反应轻微。试验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2.6d(95%可信区间11.9~13.3d),较对照组(16.8d,95%可信区间16.1~17.5d)明显缩短(P<0.01)。用药6、12d后,试验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3±13)%、(91±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6±11)%、(73±14)%,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13.00%、91.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7%、53.33%,P<0.05);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局部应用rhGM-CSF凝胶能促进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并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兰海霞 博晓真 新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895-896,共2页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单核细胞 活化细胞 体内激活 特异性抗体 中性粒细胞 细胞毒效应 效应因子 免疫活性 研究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提高微粒皮移植成活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朱永翠 汪虹 +3 位作者 陈斌 胡东升 李德隆 何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07-1410,共4页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凝胶是否能提高脱细胞猪皮覆盖微粒皮移植成活率。方法:将18只实验兔随机分成3组,在每只兔背部两侧各切掉约5 cm×5 cm大小的全层皮肤,左右部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M-CSF)凝胶是否能提高脱细胞猪皮覆盖微粒皮移植成活率。方法:将18只实验兔随机分成3组,在每只兔背部两侧各切掉约5 cm×5 cm大小的全层皮肤,左右部位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将取下皮肤的1/10制成微粒皮回植于创面,实验组覆盖涂有rh GM-CSF凝胶的脱细胞猪皮;对照组部位单纯覆盖脱细胞猪皮。打包固定。3组分别于术后第1、2、3周3个时间点拆包观察猪皮外观及创面愈合情况,并在对称部位取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CD31,以评估创面修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周实验组创面上皮化明显多于对照组,第2周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第3周实验组创面基本愈合,对照组仍有残余创面,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31及PCNA,3组CD31显示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实验组均多于对照组(P<0.01);PCNA表达的阳性率第1周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第2、3周已愈合的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愈合的组织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用rh GM-CSF凝胶可加速创面的新生血管化及再上皮化进程,从而提高微粒皮移植的成活率,提高创面的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微粒皮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 细胞猪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联合纳米银对深Ⅱ°烫伤治疗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景哲 陈凤平 +2 位作者 冯欣姝 温海玲 耿琪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87-2390,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纳米银对深Ⅱ°烫伤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建立深Ⅱ°烫伤模型,分为4组,A组(30只):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30只):纳米银覆盖,C组(30只):rhGM-CSF涂抹,D组(30只)...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联合纳米银对深Ⅱ°烫伤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建立深Ⅱ°烫伤模型,分为4组,A组(30只):凡士林纱布覆盖,B组(30只):纳米银覆盖,C组(30只):rhGM-CSF涂抹,D组(30只):rhGM-CSF+纳米银覆盖,伤后第1、4、7、10、14、21天,观察创面愈合,计算愈合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第10天各组开始愈合,愈合过程A组炎症反应明显,B、C组适中,D组适度;创面愈合率,第10、14、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水平,A组第21天达峰值为(25.76±1.46)pg/mL,B、C、D组第14天达峰值[(29.73±1.58),(38.91±2.38),(43.54±1.28)pg/mL],第4、7、10、14、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水平,各组均在第21天达峰值[(0.72±0.14),(0.93±0.13),(1.18±0.16),(1.50±0.15)ng/mL],第7、10、14、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M-CSF联合纳米银,促进深Ⅱ°烫伤创面愈合,并且优于rhGM-CSF、纳米银单独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纳米银 VEGF 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转化家蚕BmN细胞表达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曦 赵越 +3 位作者 周文林 曹广力 薛仁宇 贡成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2-307,共6页
为了建立稳定转化家蚕细胞持续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体系,构建了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带有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hGM-CSF)和新霉素抗性基因(neo)表达元件的转基因载体pigA3GFP-IE-neo-FH-hGM-CSF-polyA-fib-L-intron1,以及带... 为了建立稳定转化家蚕细胞持续表达外源基因的技术体系,构建了基于piggyBac转座子的带有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hGM-CSF)和新霉素抗性基因(neo)表达元件的转基因载体pigA3GFP-IE-neo-FH-hGM-CSF-polyA-fib-L-intron1,以及带有hGM-CSF和吉欧霉素(zeocin)抗性基因的昆虫细胞转化载体pIZT-IE-hGM-CSF,分别转染家蚕卵巢BmN细胞,并以含相应抗生素G418或zeocin的培养液筛选,得到稳定的转化细胞系FH-hGM-CSF和IE-hGM-CSF。ELISA检测结果显示,hGM-CSF在FH-hGM-CSF和IE-hGM-CSF转化细胞系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534 55 fg/个细胞和2.227 38 fg/个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GYBAC转座子 pIZT/V5-His载体 家蚕BmN细胞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活性测定标准品的研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阳 饶春明 +3 位作者 张翊 郭莹 丁有学 王军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 :建立效价测定用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国家标准品。方法 :标准品按WHO有关要求进行制备、分装、冻干、检测 ,用GM CSF国际标准品为标准进行协作标定。结果 :冻干重组GM CSF标准品经检测外观 ,无菌实验合格 ... 目的 :建立效价测定用的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国家标准品。方法 :标准品按WHO有关要求进行制备、分装、冻干、检测 ,用GM CSF国际标准品为标准进行协作标定。结果 :冻干重组GM CSF标准品经检测外观 ,无菌实验合格 ,水分为 0 .93% ,加速热稳定实验表明其生物学活性在温度为 - 2 0℃ ,4℃和 2 5℃ ,37℃条件下 2 3个月保持稳定。该标准品经 3家实验室协作标定共 2 1次测定 ,几何平均效价为 1.77× 10 5IU/支。实验均数的 95 %可信区间为(1 6 4~ 1.90 )× 10 5IU/支 ,单次实验的 95 %参考值范围为 (1.2 3~ 2 .34 )× 10 5IU/支 ,平均可信限率为 6 .96 2 %。结论 :该批重组GM CSF国家标准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可作为国家标准品使用 ,效价定为 1.8× 10 5IU/支 ,编号为 98/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 国家标准品 活性测定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治疗老年患者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的效果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丰 杨芬 +2 位作者 海恒林 孙建梅 陈王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4期16-18,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治疗老年患者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的疗效。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解放军第98医院消化...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治疗老年患者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的疗效。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解放军第98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6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5)。观察组患者采用rhGM-CSF凝胶外敷,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凡士林油膏外敷,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不同时间点创面愈合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愈合时间为(5.5±2.3)d,对照组为(8.9±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4,P=0.043)。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治疗期间,两组患者愈合率随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两组处理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rhGM-CSF凝胶剂与凡士林油膏对患者创面的疗效不同。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hGM-CSF凝胶剂能显著促进老年腹泻致肛周皮肤糜烂创面的愈合,安全有效,方便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老年腹泻 肛周糜烂 创面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生长抑素融合表达基因疫苗的免疫对断奶仔猪某些代谢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舒邓群 陈荣达 +2 位作者 茆达干 吴志敏 杨利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3-696,共4页
选择40头断奶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其中1组为对照组。2~4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基因疫苗pcS/2SS、pGM—CSF/SS和pCM—CSF+pcS/2SS。研究这些基因疫苗对断奶仔猪血浆代谢物浓度... 选择40头断奶的长×大二元杂交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其中1组为对照组。2~4组分别口服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基因疫苗pcS/2SS、pGM—CSF/SS和pCM—CSF+pcS/2SS。研究这些基因疫苗对断奶仔猪血浆代谢物浓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和pcS/2SS基因疫苗免疫组仔猪血浆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pGM—CSF+pcS/2SS免疫组呈现下降的趋势。融合表达质粒pGM—CSF/SS的免疫则可提高血浆葡萄糖的浓度;血浆游离脂肪酸的分泌水平各免疫组间无明显差异;血浆尿素氮的浓度pGM—CSF/SS免疫组有上升的趋势。在第2周、4周和6周血浆尿素氮的浓度高于其它3个组(P〉0.05)。pcS/2SS免疫组则随免疫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对照组和pGM—CSF+pcS/2SS免疫组一直保持比较平稳的态势。结果表明。GM—CSF提高了SS基因疫苗的免疫效果。pGM—CSF/SS要优于pGM—CSF+pcS/2SS共同免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生长抑素 融合表达质粒DNA疫苗 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蛋白结构预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窦永喜 才学鹏 景志忠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4-478,482,共6页
GM-CSF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用PHA与LPS体外联合刺激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RT-PCR技术成功克隆了猪GM-CSF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与NCBI/GenBank上登载的序列有两个碱基不同;将猪与人、牛、羊、狗、猫、鼠等... GM-CSF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用PHA与LPS体外联合刺激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RT-PCR技术成功克隆了猪GM-CSF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与NCBI/GenBank上登载的序列有两个碱基不同;将猪与人、牛、羊、狗、猫、鼠等动物的GM-CSF基因序列相比较,其一致性分别为82.1%8、5%、88.1%、82.8%、83.7%、70.5%,在氨基酸水平上一致性为70.3%7、0.9%7、8.1%、70.3%7、1.9%、54.4%。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软件,对猪GM-CSF的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猪GM-CSF为一结构松散的球状蛋白分子。猪GM-CSF基因的成功克隆及其编码蛋白结构的预测为开发高效、低毒且性质稳定的猪GM-CSF产品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结构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温茜 马骊 +2 位作者 苏瑾 罗微 王小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构建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GM-CSF)工程菌,通过摸索其变、复性和纯化条件,得到高纯度高比活的重组mGM-CSF蛋白。方法以本实验室构建的hIL-2/mGM-CSF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为模板,PCR扩增mGM-CSF基因,克隆入pET-11c表达载体,... 目的构建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GM-CSF)工程菌,通过摸索其变、复性和纯化条件,得到高纯度高比活的重组mGM-CSF蛋白。方法以本实验室构建的hIL-2/mGM-CSF融合蛋白表达载体为模板,PCR扩增mGM-CSF基因,克隆入pET-11c表达载体,转化BL21,构建BL21/pET-11c/mGM-CSF工程菌,用本所专利方法提取包涵体,在含低浓度盐酸胍的复性液中复性,采用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结果工程菌采用TH肉汤培养,32℃、0.1mmol/LIPTG双重诱导,表达量达菌体蛋白总量的60.6%。提取包涵体在含1.5mol/L盐酸胍的谷胱甘肽复性液中复性效果最好,比活达4.2×106U/mg。经过亲和层析一步纯化,目的蛋白纯度达95%,比活与标准品相当。结论构建了高效表达mGM-CSF的工程菌,建立了其复性和纯化工艺,为进一步研究DC、GM-CSF体内抗肿瘤功能奠定了基础,并可为IL-2/GM-CSF双功能分子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白介素-8、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分泌水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起 刘瑞风 +2 位作者 王丽 张开明 尹国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45-547,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白介素(IL)-8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差异,揭示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异常。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 目的:通过比较银屑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白介素(IL)-8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的差异,揭示银屑病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的异常。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患者与对照组骨髓单一核细胞,通过贴壁法培养骨髓基质细胞,收集传至3代后又培养72 h的骨髓基质细胞及培养上清,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标志物,并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8和GM-CSF的水平。结果:90%以上分离培养的细胞表面高表达CD29,而CD34、CD45及人白细胞抗原(HLA)-DR表达阴性,即骨髓基质细胞纯度在90%以上;患者组骨髓基质细胞分泌IL-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GM-CSF的分泌水平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IL-8存在异常,表明患者骨髓造血微环境可能存在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骨髓基质细胞 白介素-8 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凝胶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夏卫东 陈光夷 +3 位作者 戴文统 赵胜 李粟 林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98-150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应用于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M-CSF)凝胶应用于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1年4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伤口中心行中厚皮移植的74例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所有患者均予积极血糖监测,药物控制血糖,适当的抗炎、补液、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按术后供皮区处理方式的不同,将供皮区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的患者设为rhGM-CSF组(38例),将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36例)。分别计算2组患者治疗后第8日和第14日供皮区愈合率及供皮区完全愈合时间,比较rhGM-CSF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治疗前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供皮区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8日和第14日,rhGM-CSF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53±19)%、(92±14)%,高于对照组的(35±18)%和(7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59,P=0.000;t=-3.462,P=0.000)。rhGM-CSF组供皮区完全愈合时间为(14±3)d,较对照组的(16±3)d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52,P=0.000)。rhGM-CSF组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低于治疗前(Z=-3.491,P=0.000),但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无临床意义。结论·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中厚皮移植术后供皮区使用rhGM-CSF凝胶,能够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并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皮肤移植 重组人粒细胞-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供皮区创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