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辅助化疗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乳腺癌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7
1
作者 樊美荣 欧阳涛 +4 位作者 何英剑 李哲轩 高学硕 张青云 徐国宾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于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接受新辅助化疗的30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Wilcox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NLR与患者...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于北京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接受新辅助化疗的30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Wilcox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分析NLR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NLR与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病理性完全缓解(p CR)的关系,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评价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 p CR+组(n=62)和p CR-组(n=242)患者NLR中位数分别为1.76和1.72,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临床分期(TNM)(P<0.05)和p CR(P<0.05)均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与乳腺癌患者五年无病生存期无明显相关性(HR=0.842,95%CI=0.566~1.255,P>0.05)。结论 NLR在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预测及预后方面未发现其价值。TNM分期和p CR是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评价慢性肾脏病患者炎症状态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国娟 黄雯 陈燊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8期482-485,共4页
目的明确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炎症的关系,为临床监测CKD患者的炎症状态提供一个简便的途径。方法以64名透析前CKD3-5期患者及72名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为观察对象,以2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 目的明确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炎症的关系,为临床监测CKD患者的炎症状态提供一个简便的途径。方法以64名透析前CKD3-5期患者及72名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为观察对象,以22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血常规及血生化,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血液学指标之间的差异。根据NLR中位数将透析前CKD患者及HD患者分别分为2组,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2组患者之间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血浆白蛋白(ALB)等指标之间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来分析NLR与其它变量之间相关的关系。结果透析前CKD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NLR及hs CRP分别为1.76±0.61×109/L,2.78±1.75及4.95±5.31 mg/L,HD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NLR及hs CRP分别为1.53±0.48×109/L,3.73±1.75及12.02±9.84m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P<0.05),其中HD患者上述三值显著高于透析前CKD患者(P<0.05);透析前CKD患者ALB为29.91±6.83 g/L,HD患者ALB为35.39±5.61g/L,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透析前CKD患者NLR≥2.25与NLR<2.25组者相比,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HD患者NLR≥3.5组ALB、TG分别为33.65±4.69g/L,1.43±0.53mmol/L,显著低于NLR<3.5组(P<0.05),hs CRP为19.81±14.80mg/L,显著高于NLR<3.5组(P<0.05)。HD患者NLR与ALB呈负相关(r=-0.294,P=0.014),与hs CRP呈正相关(r=0.317,P=0.008),而透析前CKD患者NLR与ALB及hs CRP均无相关性。结论在HD患者中,NLR可以作为一个反映系统炎症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血液透析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徐林 陶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8期692-695,共4页
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分为AMI组和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 目的 评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在我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分为AMI组和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分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结果 ①与冠心病组相比,AMI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Neu)水平(t=-10.501,P<0.01)及NLR水平(t=-10.695,P<0.01)明显升高,淋巴细胞(Lvm)水平(t=2.603,P=0.01)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NLR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16,95%CI 1.313~3.411,P=0.002).③NLR取3.528作为预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界值时,曲线下面积0.869(95%CI 0.824~0.915),灵敏度为0.831,特异度为0.771,P<0.01.结论 NLR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可以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房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广龙 仲昭澎 +2 位作者 伯平 高竣迪 穆军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后新发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 目的 初步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术后新发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35例由单一治疗组行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F分为AF组与非AF组,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EuroSCOREⅡ评分、手术前后超声学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第1 d的NLR,分析不同组别NLR值及其他因素与术后新发AF之间的关系。结果 两组之间在年龄、术前EuroSCOREⅡ评分及术后NLR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F组的年龄[(65.7±6.7)岁比(61.7±9.1)岁]、EuroSCOREⅡ评分[(2.9±2.5)分比(2.2±1.2)分]及术后NLR水平[(14.7±10.8)mm比(11.3±5.7)mm]均高于非AF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6.9±3.3)个月,无新增死亡病例,1例患者术后半年因“病窦综合征”行人工起搏器置入,其余患者无再发AF。结论 NLR作为一种新型的炎症评价指标,与AF的发生密切相关,术后NLR越高,OPCABG术后发生AF的概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半乳糖凝集素3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冠心病并发心房颤动关系及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金艳 尹育华 +6 位作者 刘建伟 娄丽华 杨晓云 郝璐璐 王静雅 刘彦超 王春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心病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及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3月承德市中心医院134例冠心病无房颤(冠心病组)与134例冠心病并发房...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心病并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及对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3月承德市中心医院134例冠心病无房颤(冠心病组)与134例冠心病并发房颤患者(房颤组)进行双中心前瞻性研究,比较两组RDW、Gal-3、NL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并发房颤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RDW、Gal-3、NLR及三者联合评估房颤价值,应用Spearman分析RDW、Gal-3、NLR与房颤症状严重程度关系。结果房颤组RDW为(13.59±0.76)%,Gal-3为(57.23±15.08)pg/ml,NLR为(2.87±0.51),高于冠心病组的(12.46±0.88)%、(49.66±11.95)pg/ml、(2.19±0.67)(P<0.05);校正了冠心病病程、CCS心绞痛分级后,RDW、Gal-3、NLR仍与冠心病并发房颤显著相关(P<0.05);RDW、Gal-3、NLR以及三者联合评估冠心病并发房颤的AUC分别为0.746、0.750、0.729、0.912;RDW(r=0.750)、Gal-3(r=0.660)、NLR(r=0.743)与房颤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RDW、Gal-3、NLR与冠心病并发房颤有关,并与房颤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有关,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患者并发房颤的标志物,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布宽度 半乳糖凝集素3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冠心病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范婧尧 王晓 +1 位作者 周生辉 聂绍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STEMI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采用Gensini评...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危重症中心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STEMI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采用Gensini评分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分析不同程度冠脉病变患者的基线资料特点。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LR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行冠脉造影的STEMI患者277例.按GS评分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分(GS≤56)及高分(GS〉56)两组。GS高分组入院NLR值较高,与低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ROC曲线分析提示,NLR为7.96时对GS评分的预测性最强。NLR≤7.96组与NLR〉7.96组相比,G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NLR是严重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9,95%CI1.03-1.17,P=0.007)。结论STEMI患者人院NLR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是严重冠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GENSIN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方厚民 杨锋 +1 位作者 李建荣 罗骏 《现代医院》 2018年第9期1308-1310,1314,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PCI术后根据冠状动脉复流情况分为无复流和复流组,对比观察两组临床基本...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确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PCI术后根据冠状动脉复流情况分为无复流和复流组,对比观察两组临床基本特征、PCI术情况、血液指标,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相关性。结果无复流组冠状动脉病发生率、再灌注时间显著高于复流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NLR水平显著高于复流组,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复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发现,冠状动脉病病史、再灌注时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LR均为无复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无复流的危险性随NLR水平上升而上升(OR=3. 78,95%CI:2. 50~5. 06)。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具有相关性,能够客观预测此类患者PCI术后无复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CI 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足溃疡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孙丹丹 唐阳 +1 位作者 鲁丽 蒋书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其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DFU 176例的临床资料。收集入院时NL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分析不同DFU病情、下...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其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DFU 176例的临床资料。收集入院时NL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分析不同DFU病情、下肢缺血及感染程度NLR水平。根据随访6个月时转归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FU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对DFU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病情严重程度、下肢缺血程度、感染程度加重NLR水平逐渐升高(P<0.01)。176例随访6个月后溃疡预后不良60例(34.09%)。NLR>6.58、CRP>58.35 mg/L是DFU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NLR以7.17为临界值预测DFU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高于CRP(P<0.01)。结论DFU患者短期预后不良风险高,NLR能反映其病变程度,且早期预测预后不良的价值高于CR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 感染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及疾病活动度监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姜潇 孙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0期32-33,共2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及疾病活动度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12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病例组,122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根据改良的Mayo评分系统分为活动组(59例...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及疾病活动度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12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病例组,122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患者根据改良的Mayo评分系统分为活动组(59例)和缓解组(62例)。检测各组血常规,比较各组NLR、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计数。结果活动组外周血NLR、N计数均明显高于缓解组、对照组;L计数低于缓解组、对照组(P〈0.05)。构建ROC曲线,AUC及95%CI分别为0.801(0.722~0.880),cutoff值取2.68提示UC活动时,敏感性为74.1%,特异性为72.9%。结论 NLR可作为临床诊断UC及判断疾病活动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静军 周林 耿秀琴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8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以该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2型DN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另选同期收治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性...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以该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2型DN患者50例为观察对象,另选同期收治的50例单纯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BMI)等基本资料,比较各项实验室生化指标水平,并作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2型DN组在性别、年龄及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DN组患者的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尿ACR及NLR水平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尿ACR、NLR水平的升高均是老年2型D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2型DN患者的尿ACR、NLR水平存在明显的高表达,尿ACR、NLR水平的升高会增加2型DN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邵旭武 王岳松 +3 位作者 张先林 董学滨 王学忠 章萍 《淮海医药》 CAS 2014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8例,入院后即刻抽静脉血查血常规,按中性粒细胞/淋...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预测价值。方法入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18例,入院后即刻抽静脉血查血常规,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对两组MIRI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高NLR组MIRI发生率明显高于低NL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显示NLR是MIR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入院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是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靠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纤维蛋白原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评估胃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仕锋 金春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1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FBG)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检测评估胃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普通外科行胃癌切除术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术前纤维蛋白原(FBG)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检测评估胃癌切除术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盘锦辽油宝石花医院普通外科行胃癌切除术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术前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赋值分组,FBG正常为0分,FBG升高为1分,低NLR为0分,高NLR为1分,分为A组(F-NLR=0分)、B组(F-NLR=1分),C组(F-NLR=2分)。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临床病理特征,Log-rank方法比较各组患者术后5年总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术前NLR与T分期(P=0.011)、N分期(P=0.018)、TNM分期(P=0.009)、术前CEA水平(P=0.013)和FBG水平(P=0.018)相关。高NLR组5年生存率为56.1%,低NLR组为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高FBG组5年生存率为55.3%,FBG正常组为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F-NLR分值越高,T分期(P=0.019)、N分期(P=0.030)、TNM分期(P=0.002)和术前CEA水平(P=0.014)等越高。F-NLR分值为0、1、2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80.8%、61.4%和38.5%(P<0.001)。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FBG和NLR均升高是根治性胃癌切除术患者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BG和NLR联合检测可以评估胃癌切除术预后,较单独应用FBG和NLR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纤维蛋白原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营养状态与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甘言刚 赵明明 冯锦红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1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to-lymphocytes ratio,NLR)、营养状态与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的关系,同时分析影响AAC的危险因素。方法选...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to-lymphocytes ratio,NLR)、营养状态与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的关系,同时分析影响AAC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至2020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MHD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用腹部侧位X线平片检查患者AAC的情况。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评估患者营养状况。根据是否发生腹主动脉钙化将患者分为非钙化组和钙化组。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AA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72例MHD患者,钙化组37例,非钙化组35例。与非钙化组相比,钙化组年龄、糖尿病患病率、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C反应蛋白(C-creative protein,CRP)、NLR均明显升高(t/Z/χ^(2)值分别为3.194,4.766,2.698,2.587,2.943;P值分别为0.002,0.029,0.007,0.010,0.004),白蛋白(Z=﹣2.947,P=0.003)、GNRI(χ^(2)=﹣2.475,P=0.016)明显降低。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AC与年龄、PTH、NLR、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3,0.320,0.307,0.293;P值分别为0.003,0.006,0.009,0.010),与白蛋白(r=-0.350,P=0.003)、GNRI(r=-0.263,P=0.026)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77,95%CI:1.017~1.141,P=0.012)、糖尿病(OR=4.545,95%CI:1.032~20.007,P=0.045)、NLR(OR=2.463,95%CI:1.317~4.608,P=0.005)为AAC的危险因素,白蛋白水平升高则为AAC的保护性因素(OR=0.870,95%CI:0.771~0.982,P=0.024)。结论NLR及营养不良与MHD患者AAC相关。年龄、糖尿病、白蛋白水平及NLR是AAC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营养 腹主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建峰 武艺 +2 位作者 郝鹏 罗鸿宇 华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326-330,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宣武医院心脏科门诊新发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宣武医院心脏科门诊新发未经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计算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定义LVH为:女性患者LVMI≥110g/m2,男性患者LVMI≥135g/m2。根据LVMI将入选者分为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组(LVH组,n=198)和高血压无左心室肥厚组(non—LVH组,n=282)。同时均检测生化指标及血常规指标。应用SPSS软件分析NLR与高血压患者LVH的相关性。结果①与高血压无LVH组比较,高血压合并LVH组NL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关性分析显示,NLR水平与LVMI呈正性相关(r=0.411,P〈0.05)。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收缩压、空腹血糖、血尿酸及血肌酐等因素后,NLR仍是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50,95%CI1.720±3.210,P〈0.05)。结论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NLR与无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比较明显升高。NLR升高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左室心肌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替比夫定治疗基因B型慢性乙型肝炎早期病毒学应答的相关性分析
15
作者 程琳琳 《北方药学》 2018年第10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替比夫定治疗基因B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早期病毒学应答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83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1×105拷...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与替比夫定治疗基因B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早期病毒学应答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83例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1×105拷贝/m L并应用替比夫定治疗的基因B型CHB患者,评估临床疗效,并对NLR及其他单因素与病毒降低幅度进行Pearson积差相关性分析。结果:(1)替比夫定治疗后,83例CHB患者的病毒载量较基线下降幅度≥1×1g拷贝/m L的有80例,有57例下降幅度≥2×1g拷贝/m L,有3例HBV DNA≤500拷贝/m L,且CHB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及HBV DNA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CHB患者HBV DNA下降幅度与基线NLR水平呈正相关(r=0.234,P<0.05);调整了性别、年龄、HBe Ag和治疗时间后,基线NLR水平与病毒降低幅度仍呈正相关(r=0.226,P<0.05)。结论:NLR水平变化与替比夫定治疗的基因B型CHB患者的病毒降低幅度呈正相关关系,高基线NLR水平预示着较好的早期病毒学应答,可能有利于指导CHB患者的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替比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患者eGFR的相关性:基于NHANES数据库的横断面分析
16
作者 贾淳钰 王淦淦 +3 位作者 王佳慧 陈罡 郑可 李雪梅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9-385,共7页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确诊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比较合并/未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NLR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NLR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5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CKD 190例(22.2%),未合并CKD 667例(77.8%),且与后者比较,前者的NLR显著升高(2.94±1.69比2.36±1.98,P<0.001),eGFR显著降低[(43.54±12.79)mL/(min·1.73 m^(2))比(92.50±18.20)mL/(min·1.73 m^(2)),P<0.001]。按NLR四分位数分组分析后发现,随NLR增大,糖尿病患者eGFR逐渐下降[Q1组:(87.05±24.93)mL/(min·1.73 m^(2));Q2组:(83.68±24.98)mL/(min·1.73 m^(2));Q3组:(83.10±26.26)mL/(min·1.73 m^(2));Q4组:(72.55±28.15)mL/(min·1.73 m^(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eGFR呈弱负相关(r=-0.15,P<0.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表明,NLR与糖尿病患者eGFR存在独立的负相关性(OR=0.403,95%CI:0.210~0.772,P=0.006)。结论NLR与糖尿病患者的eGFR呈负相关,具有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及CKD风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NHANES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魏广坤 陈艳军 +3 位作者 程冰冰 仝昊 陈升阳 胡水全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术后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纳米刀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术后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纳米刀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外周静脉血NLR值,以NLR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病例分为低NLR组(NLR≤4.8,22例)和高NLR组(NLR>4.8,23例),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探究NLR是否为影响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低NL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94d,而高NL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6d(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P<0.001)、糖类抗原19-9(CA19-9)(P<0.001)、肿瘤部位(P=0.030)、分化程度(P=0.006)、术后30dNLR(P<0.001)、TNM分期(P=0.016)与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术后生存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术后NLR、肿瘤标志物CA19-9是局部进展期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后高NLR对于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术后患者的生存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NLR在临床中易于检验,可以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局部进展期 纳米刀消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刘谊蓉 田得宽 +1 位作者 王婷婷 冯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6月于西宁... 目的探究血小板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6月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D治疗的DN患者。收集患者入院后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患者2年内生存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ROC曲线分析血小板相关参数、NLR对DN患者PD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3例患者,其中生存组66例,死亡组17例。相较于死亡组,生存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NL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更低(t=6.071、5.093、3.730、3.604、19.166、23.365,P<0.001、<0.001、<0.001、0.001、<0.001、<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水平PLT(OR=1.879,95%CI:1.355~2.607,P<0.001)、MPV(OR=2.063,95%CI:1.504~2.828,P<0.001)、PDW(OR=1.998,95%CI:1.449~2.755,P<0.001)、NLR(OR=1.828,95%CI:1.282~2.606,P=0.001)、Scr(OR=2.924,95%CI:1.712~4.993,P<0.001)、BUN(OR=2.746,95%CI:1.653~4.561,P<0.001)为DN患者PD后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PLT(AUC=0.714,P=0.007)、MPV(AUC=0.788,P<0.001)、PDW(AUC=0.750,P=0.002)、NLR(AUC=0.741,P=0.002)可作为DN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指标,四者联合预测(AUC=0.838,P<0.001)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4%、88.2%。结论MPV、PDW、PLT、NLR、Scr、BUN水平为DN患者PD后死亡的影响因素。MPV、PDW、PLT、NLR表达水平能有效预测行PD治疗的DN患者生存情况,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血小板参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甜 伍杨 +4 位作者 何喜梅 万立平 王学良 苑书婷 席春生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4期290-293,共4页
近年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已被公认为一种新型预测生物标志物,由于其创伤小、经济、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等优点,在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预后指标中广泛应用。血液透析... 近年来,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已被公认为一种新型预测生物标志物,由于其创伤小、经济、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等优点,在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预后指标中广泛应用。血液透析(haemodialysis,HD)作为危重症或晚期肾病患者延长寿命的治疗手段,不可避免会导致很多并发症,因此及时识别和治疗HD相关并发症至关重要。有研究发现在HD相关并发症中NLR似乎具有一定的识别和预测能力,故本综述通过总结当前HD患者相关并发症中NLR研究进展,为临床医生评估HD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并发症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玲华 楼晓莉 +4 位作者 姜雅斯 杨丽慧 郭四平 彭浩 郝永岗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PA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74例急性PAD患者。根据90 d改良后Rankin评分(mRS)0~2分为预后良好组,3~6分为预后不良组;使用l... 目的研究影响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PAD)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74例急性PAD患者。根据90 d改良后Rankin评分(mRS)0~2分为预后良好组,3~6分为预后不良组;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A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根据病变部位供血动脉所起源颅内大动脉分为前循环(n=101)、后循环组(n=73),分析前循环、后循环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显示年龄增长(OR=1.071,95%CI:1.012~1.133)、入院NIHSS评分升高(OR=2.764,95%CI:1.868~4.089)、患糖尿病(OR=3.301,95%CI:1.009~10.79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升高(OR=2.601,95%CI:1.150~4.482)是PA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提示NIHSS评分以及NLR升高相较于年龄增高以及患糖尿病病史预测PAD患者不良预后的AUC更大,总体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提示其预测不良预后的价值可能更高。前循环组中LYM下降及NLR上升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后循环组中NE上升、LYM下降以及NLR上升均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P<0.05)。结论基线NLR及NIHSS评分升高,高龄及糖尿病病史可能是PAD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NLR可作为预测PAD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供血区梗死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CISS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