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粒白血病伴贫血的疗效及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晓炜 李彦卿 刘江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7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白血病)伴贫血的疗效及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6月确诊并治疗的慢粒白血病伴贫血患者82例,依据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应... 目的:探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白血病)伴贫血的疗效及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6月确诊并治疗的慢粒白血病伴贫血患者82例,依据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研究组联合应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CSF)。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下的营养状况量化评分水平差异;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相关实验室指标:红细胞(RBC)计数、红细胞比容(Hct)及血红蛋白(HGB)水平变化差异。结果:研究组缓解比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研究组疗效更高。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节点下的营养状况量化评分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相关实验室指标:RBC、Hct及HGB水平均比对照组更高(P均<0.05)。结论:给予慢粒白血病患者联合使用G-CSF及rHuEPO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RBC、Hct、HGB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卓丽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5期149-151,共3页
目的研究地西他滨联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系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40例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AG方案治疗,观... 目的研究地西他滨联合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系集落刺激因子(C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40例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CAG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以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bFGF、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bFGF、VEGF水平分别为(98.50±7.64)、(102.78±7.16)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17.79±8.11)、(115.84±7.8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7<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00,P=0.028<0.05)。观察组患者的6个月存活率为95.00%(19/20),高于对照组的70.00%(14/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7<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为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手段,安全有效,且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白血病 地西他滨 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系集落刺激因子方案 不良反应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G方案治疗初治诱导失败和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预后
3
作者 王永欣 黄延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6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FLAG)方案治疗初治诱导失败和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70例初治诱导失败和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根据不同疾病状态分为初次诱导失败组(25例)、再次诱导失败组(18例)、早期复发... 目的探讨粒系集落刺激因子(FLAG)方案治疗初治诱导失败和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70例初治诱导失败和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根据不同疾病状态分为初次诱导失败组(25例)、再次诱导失败组(18例)、早期复发组(7例)、晚期复发组(20例),根据危险分层分为预后良好组(15例)、预后中等组(46例)和预后不良组(9例)。给予所有患者FLAG方案进行治疗,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1年后生存情况。结果7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者38例,部分缓解(PR)者12例,总有效率为71.43%(50/70)。初次诱导失败组CR率为76%(19/25)高于再次诱导失败组的39%(7/18)、早期复发组的29%(2/7)和晚期复发组的45%(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较好组CR率为67%(10/15)与预后中等组的59%(27/46)均高于预后不良组的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初次诱导失败组的生存率为92%(23/25)高于再次诱导失败组的33%(6/18)、早期复发组的57%(4/7)和晚期复发组的60%(1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较好组生存率为73%(11/15)与预后中等组的59%(27/46)高于预后不良组的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LAG方案治疗初治诱导失败和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确切,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方案 初治诱导失败 难治复发急性髓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停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天新 黄强 +3 位作者 孙酬经 王文松 钱美华 蓝建平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0期1394-1395,共2页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诱导分化治疗 临床观察 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 反应停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促红细胞生成素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性白血病研究进展
5
《现代医院》 2007年第6期104-104,共1页
英国医学研究会于2002年开展的AML15研究无疑是目前关于年轻AML患者的最重要研究。Burner在2006ASH年会上报告了该研究的初步结果。其诱导方案包括: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阿糖胞苷+依托泊甙或去甲氧柔红霉素+氟达拉宾+粒... 英国医学研究会于2002年开展的AML15研究无疑是目前关于年轻AML患者的最重要研究。Burner在2006ASH年会上报告了该研究的初步结果。其诱导方案包括:柔红霉素+阿糖胞苷,柔红霉素+阿糖胞苷+依托泊甙或去甲氧柔红霉素+氟达拉宾+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粒系集落刺激因子 阿糖胞苷 医学研究会 氟达拉宾 依托泊甙 A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