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收获机型与作业参数下机收作业对玉米粒收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侯梁宇 王浥州 +2 位作者 鹿鸣 马立婷 兰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74-177,共4页
通过设置不同收获机型和作业参数下的大田粒收测试,探究机械作业对玉米粒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备纵轴流式脱粒滚筒装置的玉米粒收机收获作业时籽粒破碎率平均值为5.23%,比配备横轴流式脱粒滚筒装置的玉米粒收机低2.63百分点;当滚... 通过设置不同收获机型和作业参数下的大田粒收测试,探究机械作业对玉米粒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备纵轴流式脱粒滚筒装置的玉米粒收机收获作业时籽粒破碎率平均值为5.23%,比配备横轴流式脱粒滚筒装置的玉米粒收机低2.63百分点;当滚筒转速由650 r/min降至400 r/min时,籽粒破碎率由22.78%降至5.47%。不同机型玉米粒收机收获作业时,配备纵轴流式脱粒滚筒装置的玉米粒收机脱粒效果更好,籽粒破碎率更低,不同作业参数下机收作业对玉米收获质量影响最大的是滚筒转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机械 机型 作业参数 获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区籽粒机收玉米标准及育种模式探讨 被引量:26
2
作者 郭庆辰 康浩冉 +4 位作者 王丽娥 刘洪泉 陈艳花 白光红 窦秉德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期159-162,共4页
基于隆平华研种业的育种实践和农业部关于籽粒机收玉米的现行标准,提出了机收净籽粒和机收干籽粒的品种标准,机收净籽粒和干籽粒的水分分别控制在20%和16%以内,破碎率控制在3%和1%以内。并阐述了实现这个育种目标的杂交模式。通过试验... 基于隆平华研种业的育种实践和农业部关于籽粒机收玉米的现行标准,提出了机收净籽粒和机收干籽粒的品种标准,机收净籽粒和干籽粒的水分分别控制在20%和16%以内,破碎率控制在3%和1%以内。并阐述了实现这个育种目标的杂交模式。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认为早熟和脱水快是机收玉米的首要核心性状,抗倒抗病是机收玉米的必要支持性状;实现机收丰产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玉米种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收玉米 含水量 破碎率 标准 杂优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籽粒机收玉米育种探讨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庆辰 白光红 +2 位作者 刘洪泉 吴鹏昊 窦秉德 《农业科技通讯》 2015年第9期7-11,共5页
为了实现玉米机收籽粒,解放农村劳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一系列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被成功选出。通过测试分析其籽粒水分含量,结合这些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关中平原乃至新疆高产实践中的表现发现,品种明显早熟,为籽粒充分脱水提供了充足的... 为了实现玉米机收籽粒,解放农村劳动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一系列籽粒机收玉米新品种被成功选出。通过测试分析其籽粒水分含量,结合这些品种在黄淮海地区、关中平原乃至新疆高产实践中的表现发现,品种明显早熟,为籽粒充分脱水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苞叶较少,穗轴较细,籽粒穗上着生较松、易脱粒,脱水速度较快,满足机收条件;品种抗倒伏倒折、抗病尤其抗青枯;株型紧凑、叶间距大、上部叶片渐小、雄穗分枝少、群体通透性强,表现高产稳产。分析认为引入欧系材料,并采用美系×欧系的杂优组配模式,可能是品种多抗高产且可籽粒机收的遗传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收玉米 脱水性 抗倒性 抗青枯病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研系列籽粒机收玉米品种在陕西省的品比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五志 王丽娥 +3 位作者 李向宏 赵小峰 窦秉德 郭庆辰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9期63-65,共3页
为了探讨华研系列籽粒机收玉米在关中平原夏播玉米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与前茬油菜或小麦轮作、实现双料籽粒机收的可能性,安排了华研种业组配的部分组合在陕西西安进行品比试验,并从技术上对油菜-玉米机械化轮作、小麦-玉米机械化轮作的可... 为了探讨华研系列籽粒机收玉米在关中平原夏播玉米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与前茬油菜或小麦轮作、实现双料籽粒机收的可能性,安排了华研种业组配的部分组合在陕西西安进行品比试验,并从技术上对油菜-玉米机械化轮作、小麦-玉米机械化轮作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华研组合SX6和GD39产量超越对照品种华美1号;华研玉米具有较强的脱水性,且抗倒抗病性较强;预计粒收玉米将首先与粒收油菜轮作,实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收玉米 含水量 产量 粮油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周年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 被引量:11
5
作者 周宝元 陈传永 +5 位作者 孙雪芳 葛均筑 丁在松 马玮 王新兵 赵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59-1972,共14页
在保证周年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探索同时实现冬小麦与夏玉米机械直接收获籽粒(简称“双粒收”)以及冬小麦节水的种植模式,对提高黄淮海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意义重大。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山东胶州、河北... 在保证周年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探索同时实现冬小麦与夏玉米机械直接收获籽粒(简称“双粒收”)以及冬小麦节水的种植模式,对提高黄淮海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种植模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意义重大。本研究于2018—2020年在山东胶州、河北大名和河南新乡开展田间试验,设置传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CK)和实现双季籽粒机收的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TR),研究其周年产量、气候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TR模式通过小麦极晚播(11月中旬)和玉米极晚收(11月上旬)对周年气候资源进行再分配,从而导致作物产量变化。与CK比,TR处理冬小麦由于其生物量、穗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导致平均减产9.2%;但夏玉米中晚熟品种由于其粒重和收获指数显著提高而平均增产8.1%,且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为14.1%~16.8%。另外,TR处理冬小麦季耗水量和周年总耗水量分别比CK减少15.3%和6.0%,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5.2%和8.4%;冬小麦季产值和经济效益显著降低,但夏玉米季产值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8.7%和16.2%,周年经济效益增加5.6%。极晚播冬小麦+极晚收中晚熟夏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的建立,可同时实现冬小麦节水和夏玉米籽粒低水分机械收获,同时保证了较高周年产量和经济效益,为黄淮海区冬小麦-夏玉米两熟模式全程机械化水平提升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夏玉米模式 产量 水分生产效率 光能生产效率 温度生产效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技术试验与验证 被引量:1
6
作者 郑铁志 王东旭 张锦川 《农机科技推广》 2020年第6期56-58,60,共4页
近年来,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迅猛,短短十年左右时间,主产区玉米机收水平已超过了50%,个别农机化程度较高省份甚至超过了80%.伴随着籽粒收获机械的日臻成熟和适于籽粒收获品种选育的不断跟进,“粒收玉米”也已开始受到了广大农民... 近年来,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迅猛,短短十年左右时间,主产区玉米机收水平已超过了50%,个别农机化程度较高省份甚至超过了80%.伴随着籽粒收获机械的日臻成熟和适于籽粒收获品种选育的不断跟进,“粒收玉米”也已开始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关注和青睐,特别在东北玉米主产区,“粒收玉米”俨然已经成为玉米深加工企业眼中的“新星”.吉林省作为我国玉米种植面积第二大省份,仅2019年新增玉米籽粒收获机就达113台,总量超过了320台,籽粒机收面积超过了60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主产区 玉米机械化 粒收玉米 玉米获机 品种选育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安阳玉米机械粒收影响因素初探
7
作者 董文恒 卢道文 +6 位作者 牛永锋 宋俊乔 李永江 张莹莹 张盼 张晓辉 芦连勇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9期125-127,共3页
为明确河南安阳影响玉米机械粒收的主要因素,2019年在河南省安阳永和镇通过春播与夏播玉米试验比较不同品种机械粒收籽粒含水量、破碎率、杂质率。结果表明,春播玉米籽粒含水率收获时较传统夏播季平均降低了10.8%~19.0%,籽粒破碎率春播... 为明确河南安阳影响玉米机械粒收的主要因素,2019年在河南省安阳永和镇通过春播与夏播玉米试验比较不同品种机械粒收籽粒含水量、破碎率、杂质率。结果表明,春播玉米籽粒含水率收获时较传统夏播季平均降低了10.8%~19.0%,籽粒破碎率春播玉米收获为1.5%~3.5%,较传统夏播季大幅降低,符合《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条件(GB/T 21962-2008)》国家标准,可以实现机械粒收。夏播玉米品种收获时籽粒含水率过高,导致的高破碎率是限制该区域机械粒收的主要因素,急需筛选出早熟、脱水快的品种适宜夏播玉米籽粒机收,尽早实现夏播玉米机械粒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机械 安阳 破碎率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种期对粒收春玉米生长发育与阶段热量资源匹配的影响
8
作者 戎美仁 胡树平 +8 位作者 高聚林 王富贵 于晓芳 孙继颖 青格尔 屈佳伟 马达灵 梁红伟 王志刚 《北方农业学报》 2022年第3期32-43,共12页
【目的】通过分析播种期对粒收春玉米阶段生长发育与热量资源匹配的影响,明确适期早播实现粒收春玉米增产和热量资源协同的机理,为促进粒收春玉米优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晚熟品种郑单958为共性对照,以经鉴选适宜当地种植的5... 【目的】通过分析播种期对粒收春玉米阶段生长发育与热量资源匹配的影响,明确适期早播实现粒收春玉米增产和热量资源协同的机理,为促进粒收春玉米优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晚熟品种郑单958为共性对照,以经鉴选适宜当地种植的5个粒收春玉米品种为参试品种,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东温凉旱作区、大兴安岭南温暖旱作区、西辽河平原温热灌溉区、燕山北部丘陵温热灌溉区、土默川平原温热灌溉区、河套平原温热灌溉区六大生态区进行播种期联网试验,分析播种期对粒收春玉米阶段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解析影响粒收春玉米阶段生长与热量因子的关系。【结果】适期早播使粒收春玉米出苗提前,春季有效积温利用率提高1.5个百分点;花后生长持续天数平均延长2 d,花后积温分配增加1.5%~3.1%,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提高3.9%,干物质积累速率提高9.5%,促进了籽粒灌浆,增加了穗粒数和千粒重,并提前3~5 d成熟。适期早播下,日较差每升高1℃,干物质积累量增加0.4 t/hm^(2);日均温每升高1℃,千粒重平均可增加21.1 g,同时增产0.9 t/hm^(2)。【结论】适期早播使日较差与花粒期干物质积累匹配利用更为充分,在粒收春玉米早播增产9.9%的前提下,全年积温利用率提高1.1~2.8个百分点,为后期籽粒脱水争取了43.7~130.9℃的脱水积温,实现了高产高效、高质量籽粒直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播种期 生长发育 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平华研玉米杂交组合在宁夏对比试验
9
作者 王丽娥 杨国虎 +1 位作者 窦秉德 郭庆辰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0期150-152,共3页
为了探讨山东隆平华研种业有限公司籽粒机收系列玉米组合在西北春播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潜力,进一步开拓宁夏黄河灌区粒收玉米市场,安排了该公司部分组合在宁夏永宁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GD6产量超越对照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且华... 为了探讨山东隆平华研种业有限公司籽粒机收系列玉米组合在西北春播区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潜力,进一步开拓宁夏黄河灌区粒收玉米市场,安排了该公司部分组合在宁夏永宁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GD6产量超越对照品种郑单958和先玉335;且华研玉米具有较强的脱水性和抗倒抗病性;分析认为,粒收玉米将首先在春播区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收玉米 含水量 产量 宁夏黄河灌区 春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