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悬浮-乳液耦合聚合制备大粒径核-壳结构PS/PMMA复合粒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震乾 包永忠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8-212,共5页
采用在苯乙烯(St)悬浮聚合不同时期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乳液聚合组分的悬浮-乳液耦合聚合方法,制备大粒径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研究发现:在St悬浮聚合初期和宏观成粒基本完成的聚合后期滴加MMA乳液聚合组分,分别得到由初级粒子凝并... 采用在苯乙烯(St)悬浮聚合不同时期滴加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乳液聚合组分的悬浮-乳液耦合聚合方法,制备大粒径核-壳结构复合粒子。研究发现:在St悬浮聚合初期和宏观成粒基本完成的聚合后期滴加MMA乳液聚合组分,分别得到由初级粒子凝并的非核-壳结构粒子和核-壳结构不完整的复合粒子,粒径分布较宽;在St悬浮聚合中期滴加MMA乳液聚合组分,MMA和PMMA乳胶粒子易于向PS粒子扩散或粘并,制备得到平均粒径大于100μm、粒径分布窄和核-壳结构良好的PS/PMMA复合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乳液耦合聚合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核-壳结构 粒径及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丙烯酸丁酯的细乳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戚栋明 包永忠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459-2463,共5页
为了调控含纳米SiO_(2)的丙烯酸丁酯细乳化后液滴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研究了细乳化体系组成和超声分散条件对细乳化液滴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发现存在使细乳化液滴粒径及粒径分布趋于稳定的临界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随着十二烷基硫酸钠(S... 为了调控含纳米SiO_(2)的丙烯酸丁酯细乳化后液滴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研究了细乳化体系组成和超声分散条件对细乳化液滴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发现存在使细乳化液滴粒径及粒径分布趋于稳定的临界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随着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乳化剂浓度增加,液滴粒径减小,而十六烷浓度对液滴粒径影响较小;随着BA分散液中纳米SiO_(2)质量分数和BA分散液/水质量比的增加,液滴平均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这是由于纳米SiO_(2)粒子吸收了部分超声波能量,同时改变了分散相特性所致.当放置或聚合温度在65℃以下时,细乳化液或相应的聚丙烯酸丁酯/纳米SiO_(2)复合乳胶能稳定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乳化 液滴 纳米SiO_(2) 丙烯酸丁酯 粒径及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介质中单分散PMMA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夏秋燕 罗元香 应三九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2-875,852,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球的结构组成、表面形貌、粒径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系统地研究了单体...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球的结构组成、表面形貌、粒径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系统地研究了单体、引发剂、铜离子用量及其加入时间对单体转化率、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初期引入Cu2+会导致PMMA微球粒径分布变宽,粒径大小不均匀。而聚合反应进行2h后加入Cu2+能够得到粒径约为300nm,球形度好,表面光滑,大小均匀的单分散PMMA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球 单分散 粒径及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