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粒径匹配复合剂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试验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于斌
韩立军
朱叶卫
董岩峰
张瑞晶
薛守洪
-
机构
北京国电电力有限公司萨拉齐电厂
-
出处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55-162,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66013)。
-
文摘
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炉内燃烧脱硫方式,受到脱硫剂石灰石煅烧特性、孔结构及氧化钙烧结的影响,通常难以实现环保超低排放要求,为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干法脱硫效率低的弊端,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eO_(2)-MnO_(2)-Fe_(2)O_(3)复合剂,以水玻璃或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进行黏合,并经高速混合机混合、旋转式颗粒机加工制粒以及球形抛丸机抛丸处理得到∅0.8~1.2 mm球状复合剂,该复合剂比表面积55~68 m^(2)/g,堆积密度1.80~2.10 g/cm^(3),抗压强度2.8~3.1 MPa。该复合剂与原煤、石灰石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进行燃烧深度脱硫中试试验,结果表明,添加CeO_(2)-MnO_(2)-Fe_(2)O_(3)复合剂后,烟气中SO_(2)浓度比传统使用石灰石脱硫剂时明显降低,钙硫比均为2.5工况下燃烧温度850、880、920℃时,烟气中SO_(2)浓度比原煤+石灰石工况分别减少22.1%、22.8%、19.0%,说明CeO_(2)-MnO_(2)-Fe_(2)O_(3)复合剂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脱硫具有明显的催化促进作用。但受CaSO_(3)逆向分解、催化剂CeO_(2)比表面积下降以及脱硫产物CaSO_(4)堵塞孔隙等因素影响,脱硫效率在920℃时先增加后下降。添加复合剂CeO_(2)-MnO_(2)-Fe_(2)O_(3)后,对烟气中NO_(x)浓度影响不大,燃烧后灰渣微观形貌为块状、不规则状,灰渣中含O、Ca、Si、Al、Fe、S、Na、Te等元素,与未添加复合剂时类似。另外,CeO_(2)-MnO_(2)-Fe_(2)O_(3)复合剂粒径与固硫剂石灰石粉粒径相匹配,在燃烧过程中可随烟气经旋风分离器进气固分离后又返回炉膛,利于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时循环使用。
-
关键词
粒径匹配复合剂
CeO_(2)-MnO_(2)-Fe_(2)O_(3)
循环流化床锅炉
深度脱硫
灰渣
-
Keywords
particle size matched complex agent
CeO_(2)-MnO_(2)-Fe_(2)O_(3)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CFB)
deep desulfurization
combustion ash
-
分类号
TK223.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
-
题名非均质条件下孔喉尺度弹性微球深部调驱研究
被引量:27
- 2
-
-
作者
姚传进
雷光伦
高雪梅
李蕾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64,115,共4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孔喉尺度弹性微球渗流机理的实验和模拟研究"(11CX06025A)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创新工程资助项目"弹性微球体系渗流特征及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CXZD11-04)
-
文摘
针对孔喉尺度弹性微球调驱技术设计原理的特殊性,引入粒径匹配系数,通过非均质平行填砂管岩心实验,研究了不同粒径匹配关系下弹性微球的封堵性能以及渗透率级差对剖面改善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弹性微球调驱现场试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佳的粒径匹配系数范围内,岩心的残余阻力系数和封堵率最大,封堵效果最好;弹性微球可选择性优先封堵高渗透层,使高、低渗透管的分流率均趋于50%,对渗透率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渗透率级差对弹性微球调驱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较佳的粒径匹配系数范围和较低的渗透率级差条件下,弹性微球的剖面改善能力较好。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粒径匹配系数为1.52和渗透率级差为3.1的条件下,弹性微球可对吸水剖面进行有效控制,调剖目的层67小层和65小层的剖面改善能力高达98%;运用粒径匹配系数和渗透率级差指导弹性微球深部调驱现场试验具有科学性。
-
关键词
非均质
弹性微球
粒径匹配系数
封堵性能
渗透率级差
深部调驱
-
Keywords
heterogeneous
elastic microspheres
particle-pore size matching factor
sealing property
permeability ratio
field test
-
分类号
TE357.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乳状液在储层中的注入性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徐金涛
岳湘安
宋伟新
张德鑫
苏群
刘凯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
-
文摘
制备了一种稳定的水包油型乳状液体系,开展了此乳状液在30 cm长均质柱状岩芯的渗流实验,模拟乳状液在不同渗透率模拟储层中运移的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平均粒径为3.673μm的乳状液在渗透率0.6~1μm^2的岩芯中注入性和调驱能力都较好;当乳状液平均粒径与孔道平均直径的比值dr≤0.33时,乳状液的注入性较好,当dr〉0.33时,随着dr的增大,乳状液的注入性迅速变差。
-
关键词
乳状液
注入性
渗透率
粒径匹配
阻力系数
-
Keywords
emulsion
injection
permeability
particle size match
resistance coefficient
-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Q423.92
[化学工程]
-
-
题名油田含油污泥调剖体系封堵能力研究
被引量:7
- 4
-
-
作者
芦英俊
欧阳峰
王营营
-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2-85,共4页
-
文摘
对油田采出液改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的物理性质、污泥颗粒粒径与地层孔喉匹配关系和调剖体系适应性等进行了研究。纯梁采油厂含油污泥粒径分布在7μm左右,分选性好,便于携带进入地层,可以作为油藏深部调剖大剂量调剖剂使用。对含油污泥进行了岩心封堵性实验和调剖体系优选实验:当孔喉直径/颗粒粒径在5.0~9.0时,对岩心的封堵率最高。
-
关键词
污泥调剖
岩心实验
粒径匹配
-
Keywords
sludge profile control
core experiment
particle size matching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