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度计算研究综述 被引量:54
1
作者 李道国 苗夺谦 +1 位作者 张东星 张红云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2,共12页
粒度计算 GrC(Granular Computing)是信息处理的一种新的概念和计算范式,覆盖了所有有关粒度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的研究。它是词计算理论、粗糙集理论、商空间理论、区间计算等的超集,也是软计算科学的一个分支,已成为模糊的、不... 粒度计算 GrC(Granular Computing)是信息处理的一种新的概念和计算范式,覆盖了所有有关粒度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的研究。它是词计算理论、粗糙集理论、商空间理论、区间计算等的超集,也是软计算科学的一个分支,已成为模糊的、不完整的、不精确的及海量的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和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粒度计算的发展动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粒度计算的主要理论模型与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计算 计算理论 粗糙集理论 商空间理论 区间计算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商空间理论(模糊粒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07
2
作者 张铃 张钹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0-776,共7页
把商空间模型推广到模糊粒度世界,并给出了两个基本结论.一个结论是,下面4种提法等价:(1) 在论域X上给定一个模糊等价关系;(2) 给定X的商空间上的一个归一化等腰距离;(3) 给定X的一个分层递阶结构;(4) 给定一个X的模糊知识基.另一个结论... 把商空间模型推广到模糊粒度世界,并给出了两个基本结论.一个结论是,下面4种提法等价:(1) 在论域X上给定一个模糊等价关系;(2) 给定X的商空间上的一个归一化等腰距离;(3) 给定X的一个分层递阶结构;(4) 给定一个X的模糊知识基.另一个结论是,所有模糊粒度世界全体,构成一个完备半序格.这些结论为粒度计算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数学模型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商空间理论 人工智能 粒度计算 问题求解 粗糙集理论 模糊集理论 商空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粒度计算的防空体系结构超网络模型 被引量:20
3
作者 邹志刚 刘付显 +1 位作者 孙施曼 朱法顺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35,共12页
提出一种防空体系结构超网络模型。通过将作战对象和连接方式分别抽象为不同信息粒度,给出了防空体系结构的粒度表示;在此基础上,构建防空体系结构分层粒度下的'二层四网'超网络架构;并在架构内,分析防空体系结构内部各功能网... 提出一种防空体系结构超网络模型。通过将作战对象和连接方式分别抽象为不同信息粒度,给出了防空体系结构的粒度表示;在此基础上,构建防空体系结构分层粒度下的'二层四网'超网络架构;并在架构内,分析防空体系结构内部各功能网络的信息流交互关系。通过扩展粒度计算方法,从纵向研究粗细粒度视角下的防空体系结构分层转化关系,从横向研究防空作战功能网络之间'反射工作流'映射机制,构建出防空体系结构超网络模型。最后通过案例验证了模型能有效揭示防空体系结构内部运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空体系结构 粒度计算 超网络 信息流 反射工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度计算的指控系统效能测度的探索性建模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修保新 刘振亚 +1 位作者 张维明 刘忠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3-128,共6页
分析了探索性分析模型的粒度原理,建立了基于粒度计算的指控系统效能测度的探索性分析模型,重点研究了探索性分析模型的建立,属性函数的构造和探索因子集的粒度获取方法,并结合多兵种联合作战案例,对使命完成时间测度进行了探索性分析,... 分析了探索性分析模型的粒度原理,建立了基于粒度计算的指控系统效能测度的探索性分析模型,重点研究了探索性分析模型的建立,属性函数的构造和探索因子集的粒度获取方法,并结合多兵种联合作战案例,对使命完成时间测度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实验表明,基于粒度计算的探索性建模方法能够通过粒度的转换降低问题的复杂度,并在不同粒度层次上实现对问题描述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控系统 效能测度 粒度计算 探索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度计算理论的知识融合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蒋黎黎 梁坤 叶爽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697-3700,共4页
为了解决分布和多源知识的融合与创新问题,提出受控分众分类法,分类结果提高了知识资源的标注精度,降低了知识组织成本。此外,为了消除本体模块间的异构,构建语义一致的领域本体,将粒度计算理论引入知识融合领域,提出微商空间法,对本体... 为了解决分布和多源知识的融合与创新问题,提出受控分众分类法,分类结果提高了知识资源的标注精度,降低了知识组织成本。此外,为了消除本体模块间的异构,构建语义一致的领域本体,将粒度计算理论引入知识融合领域,提出微商空间法,对本体模块进行分解与重构,结果使得构建的领域本体更加简洁和语义一致。最后,采用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利用Protégé本体编辑工具对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论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融合 粒度计算 受控分众分类法 微商空间理论 WEB2 0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粒度计算的文本聚类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霞 尹怡欣 +1 位作者 于海燕 赵海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53-55,共3页
典型的文本聚类算法是一种硬划分,但是实际上由于中文文本的多样性和大量性更适合进行软划分,模糊集理论的提出为这种软划分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传统的模糊聚类方法大都是通过对隶属度的矩阵逐步迭代得到模糊等价矩阵或模糊划分的方... 典型的文本聚类算法是一种硬划分,但是实际上由于中文文本的多样性和大量性更适合进行软划分,模糊集理论的提出为这种软划分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传统的模糊聚类方法大都是通过对隶属度的矩阵逐步迭代得到模糊等价矩阵或模糊划分的方法实现聚类,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存储空间。基于模糊粒度计算的文本聚类算法是在文档集合的模糊粒度空间上给定一个归一化的距离函数d(di,d)j,对距离小于粒度dλ的文本进行动态聚类。通过实验证明此方法在解决文本聚类问题时具有降低计算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适于大量文本的聚类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粒度计算 文本聚类 归一化距离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计算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道国 苗夺谦 杜伟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960-964,共5页
介绍了粒度计算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基础,详细论证了基于词计算理论的一种粒向量空间,研究了基于这种粒向量空间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工神经网络的时效性、知识表达的可理解性,并能增强人工神经网络的功能.
关键词 粒度计算 计算理论 粒向量空间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度计算的鲁棒性组织设计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修保新 张维明 +1 位作者 刘忠 阳东升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4221-4225,共5页
介绍了面向使命的组织和组织设计,讨论了组织的鲁棒性设计问题。分析了组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使命参数不确定性,定义了使命邻域的概念来设计不确定使命环境。通过扩展基于粒度计算的组织设计方法,提出了鲁棒性组织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包括... 介绍了面向使命的组织和组织设计,讨论了组织的鲁棒性设计问题。分析了组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使命参数不确定性,定义了使命邻域的概念来设计不确定使命环境。通过扩展基于粒度计算的组织设计方法,提出了鲁棒性组织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平台集粒化阶段和决策分层阶段。讨论了两个阶段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平台集粒化方法。案例分析和对比试验表明文中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设计 粒度计算 鲁棒性设计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空间理论(粒度计算方法)实现高精度模糊控制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持健 李旸 张铃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37-39,45,共4页
该文应用商空间(粒度计算)理论,给出了高精度模糊控制器的实现方法。通过系统控制粒度的不断改变,采用粗粒度粗调、细粒度细调的方法,系统可以兼顾理想的稳态和瞬态性能指标。实践证明以上观点正确。
关键词 模糊控制 商空间理论 粒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度计算的覆盖算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姝 张燕平 张铃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5-227,共3页
为了更好地解决高维海量数据的分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粒度计算的覆盖算法。该算法以粒度计算为理论依据,指出在分析研究某一问题时,可以适当将其属性、论域或者结构粗化,求得某个商空间,在该商空间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对其研究,对某些... 为了更好地解决高维海量数据的分类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粒度计算的覆盖算法。该算法以粒度计算为理论依据,指出在分析研究某一问题时,可以适当将其属性、论域或者结构粗化,求得某个商空间,在该商空间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对其研究,对某些在同一个粗粒度世界无法识别或者彼此特征区别很弱的对象可以换一个粒度世界对其分析,从而全面了解整个问题;以构造性学习算法——覆盖算法为具体实现工具,得到多个商空间中的结果,最终由商空间理论中的函数合成法获得完整结果。实验证明这种基于粒度计算的覆盖算法在解决分类问题时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计算 商空间 覆盖算法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的粒度计算的软件体系结构模型:EGSA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长云 李赣生 李莹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1-275,共5页
针对目前软件体系结构理论基础及ADL的不足 ,尤其是不支持体系结构风格自动发现的缺陷 ,通过对传统的粒度计算进行扩展 ,使其能处理粒度间结构关系 ,建立了软件体系结构模型EGSA(ExtendedGranularComputing BasedSoftwareArchitectureMo... 针对目前软件体系结构理论基础及ADL的不足 ,尤其是不支持体系结构风格自动发现的缺陷 ,通过对传统的粒度计算进行扩展 ,使其能处理粒度间结构关系 ,建立了软件体系结构模型EGSA(ExtendedGranularComputing BasedSoftwareArchitectureModel) .EGSA可表达结构多维语义 ,支持体系结构分层构造、属性分析 ,并考虑了结构信息对复合构件属性的影响 ;通过解码和模糊集运算 ,EGSA具备自动发现新的体系结构风格的能力 .EGSA是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工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体系结构 粒度计算 信息粒度 模糊集 二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粗糙集的粒度计算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昳 苗夺谦 冯琴荣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2-145,共4页
粒度计算是一种新的智能计算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具体可行的粒表示模型和不同粒的推理方法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模糊粗糙集纳入粒度计算这种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处理复杂信息系统,求解复杂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粒度计算是一种新的智能计算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具体可行的粒表示模型和不同粒的推理方法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模糊粗糙集纳入粒度计算这种新的理论框架,对于处理复杂信息系统,求解复杂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利用笛卡尔积,构建了模糊关系下的信息粒;然后给出不同粒度下模糊粗糙算子的表示方法,进而形成一个分层递阶结构;最后考虑了对于模糊信息系统粒度粗细的选择问题,并给出一个实例,从而为粒度计算提供一个具体而实用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粗糙集 粒度计算 分层递阶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度计算的特征选择方法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丽君 苗夺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5,39,共3页
从粒度计算的划分模型出发,重新定义了相容决策表的约简,并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粒度计算的属性约简算法。该算法以信息熵作为启发信息,通过逐渐增加属性构成条件属性集相对于决策属性的约简,再通过删除约简中的所有不必要属性,得到最小... 从粒度计算的划分模型出发,重新定义了相容决策表的约简,并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粒度计算的属性约简算法。该算法以信息熵作为启发信息,通过逐渐增加属性构成条件属性集相对于决策属性的约简,再通过删除约简中的所有不必要属性,得到最小约简。该算法有效地降低了计算属性约简的时间复杂度,可以用于较大规模数据集的特征选择。在5个公开的基因表达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了该算法能找到高区分能力的特征子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计算 粗糙集 约简 特征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立权 方宏彬 +1 位作者 汤旭清 张铃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5期1-3,67,共4页
粒度计算是一种用来处理不完全、不可靠、不精确、不一致和不确定知识的工具,它象一把大伞,覆盖了所有有关粒度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工具的研究,已成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重要热点。从人类智能特点出发,分析了粒度的特征,提出了商空... 粒度计算是一种用来处理不完全、不可靠、不精确、不一致和不确定知识的工具,它象一把大伞,覆盖了所有有关粒度的理论、方法论、技术和工具的研究,已成为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重要热点。从人类智能特点出发,分析了粒度的特征,提出了商空间理论的粒度计算模型。介绍了粒度计算的主要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计算 商空间 粗糙集 模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度计算和面向使命的组织适应性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修保新 张维明 +1 位作者 刘忠 阳东升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6-170,共5页
介绍了面向使命的组织和组织设计,讨论了组织的适应性设计问题和组织适应性的代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粒度计算的组织适应性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包括3个阶段:任务集和平台集粒化阶段、粒内规划阶段和决策分层阶段;并给出了平台集粒化... 介绍了面向使命的组织和组织设计,讨论了组织的适应性设计问题和组织适应性的代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粒度计算的组织适应性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包括3个阶段:任务集和平台集粒化阶段、粒内规划阶段和决策分层阶段;并给出了平台集粒化的具体方法。案例分析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使命 组织设计 粒度计算 适应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备信息系统中基于相容粒度计算的知识获取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蒙祖强 史忠植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z1期264-267,共4页
研究在不完备信息系统(incomplete information system,IIS)中的知识获取已经成为近期粒度计算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为探索一种高效的知识获取方法,基于相容粒度计算的基本原理,针对不完备信息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完整的知识获取算法.... 研究在不完备信息系统(incomplete information system,IIS)中的知识获取已经成为近期粒度计算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为探索一种高效的知识获取方法,基于相容粒度计算的基本原理,针对不完备信息系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完整的知识获取算法.该算法包括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算法和系统中对象的约简算法.其主要特点是在由完全覆盖构成的粒度世界中去研究知识的表示和获取问题,其基本粒就是最大相容类.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和实验分析,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容粒度计算 不完备信息系统 知识获取 约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一致决策系统中基于粒度计算的广义决策规则获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蒙祖强 周石泉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8-202,共5页
由于数据中存在噪声等主观和客观原因,不一致数据的出现和存在已变得十分普遍,因此需要发展一些能够直接分析和处理不一致数据的方法和技术。研究了不一致决策系统中的广义决策规则获取问题,基于粒度计算探讨了决策规则获取的基本原理,... 由于数据中存在噪声等主观和客观原因,不一致数据的出现和存在已变得十分普遍,因此需要发展一些能够直接分析和处理不一致数据的方法和技术。研究了不一致决策系统中的广义决策规则获取问题,基于粒度计算探讨了决策规则获取的基本原理,据此给出了计算所有极小广义决策规则集的一般方法。该方法不需要构造分辨矩阵,且可以并行执行,从而可降低空间开销和提高计算效率。此外,可对该方法进行拓展,以用于计算其他类型的极小决策规则集。这为不一致决策系统中的规则获取提供了一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获取 不一致决策系统 粒度计算 广义决策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度计算及其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丽娟 李舟军 陈火旺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8-180,共3页
粒度计算涵盖了所有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使用粒度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工具。本文首先简要地介绍了粒度计算的基本思想、基本问题以及它的三个主要模型(模糊集、粗糙集和商空间),然后综述了粒度计算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
关键词 粒度计算 数据挖掘 模糊集 粗糙集 商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度计算的数据分类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高平安 蒙祖强 蔡自兴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0,共4页
基于粒度计算在理论上对数据分类问题进行建模研究。引入全粒度空间的概念,给出了集合的粒度表示、概念学习在粒度计算理论中的解释,从而得到数据分类问题的机理分析;最后导出了基于数据分类的知识发现模型,为知识发现面临的问题提供解... 基于粒度计算在理论上对数据分类问题进行建模研究。引入全粒度空间的概念,给出了集合的粒度表示、概念学习在粒度计算理论中的解释,从而得到数据分类问题的机理分析;最后导出了基于数据分类的知识发现模型,为知识发现面临的问题提供解决的理论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类 粒度计算 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粒度计算的频繁模式挖掘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刚 吴跃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0-1623,共4页
针对经典频繁模式挖掘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粒度计算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该算法借助复合粒度计算方法双向搜索频繁模式,即首先通过二进制的按位取反运算获得复合粒度内涵的像,然后构建复合粒度计算发现频繁模式。虽然该... 针对经典频繁模式挖掘算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粒度计算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该算法借助复合粒度计算方法双向搜索频繁模式,即首先通过二进制的按位取反运算获得复合粒度内涵的像,然后构建复合粒度计算发现频繁模式。虽然该算法需要产生候选项,但它只需扫描一次数据库,减少了I/O开销;算法通过线性数组存储复合信息粒度减少了内存使用。理论分析和实验比较表明,其效率优于经典的频繁模式挖掘算法,且内存利用率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繁模式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复合粒度 粒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