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营凹陷盐22块沙四上亚段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被引量:44
1
作者 袁静 杨学君 +3 位作者 路智勇 陈武杰 樊海琳 袁凌荣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5-824,共10页
在岩芯观察和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利用粒度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盐22块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中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包括:"上拱弧形"、"... 在岩芯观察和沉积相分析基础上,利用粒度分析资料对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盐22块沙四上亚段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体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近岸水下扇砂砾岩中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包括:"上拱弧形"、"简单一段式"、"准牵引流型"等3种基本类型和"近似上拱弧形"、"台阶状多段式"、"低斜率两段式"、"低斜率三段式或多段式"等4种主要过渡类型。内扇亚相以泥石流(碎屑流)沉积作用为特点,其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为"宽缓上拱弧形";中扇亚相以碎屑流和颗粒流沉积作用为主,辫状沟道微相中下部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以"近似上拱弧形"为主,顶部砂岩表现为"准牵引流型";外扇亚相发育牵引流和颗粒流沉积,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为"低斜率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一跳一悬夹过渡三段式"和"较高斜率上拱弧形"。总体上,从内扇到外扇亚相,随流体性质由泥石流(碎屑流)向牵引流逐渐演化,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会依次出现"宽缓上拱弧形"、"较高斜率上拱弧形"、"简单一段悬浮式"、"低斜率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或"一跳一悬夹过渡段三段式",相邻典型曲线间有复杂的过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砂砾岩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沙四上亚段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凹陷古近系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被引量:110
2
作者 袁静 杜玉民 李云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 ,利用惠民凹陷古近系主要取心井粒度分析资料绘制大量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将主要碎屑岩沉积环境的粒度概率曲线特征总结为 :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为典型的两段式或三段式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有“一跳一悬夹过...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 ,利用惠民凹陷古近系主要取心井粒度分析资料绘制大量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将主要碎屑岩沉积环境的粒度概率曲线特征总结为 :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为典型的两段式或三段式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有“一跳一悬夹过渡”式和“低斜多段”式 ,河口坝有“高斜两跳一悬夹过渡”式和“一跳一悬夹过渡”式 ;扇三角洲平原主要表现为“上拱弧形”、较典型的两段式或三段式、“细粒高悬加过渡”式 ,水下辫状河道有一段式、两段式、三段式、多段式和具有两个跳跃次总体的复杂两段式和三段式 ,河口坝具有“低斜三段”式、“高斜多跳一悬”式和“高斜一跳一悬夹过渡”式 ;滩坝沉积物总体特征是“高斜多跳”式 ;风暴沉积物具有“高斜多跳一悬”式、多段式和“高斜一段”式 ;湖底扇中扇辫状沟道沉积有“低斜一段”式或“宽缓上拱形”和“低斜多段”式。图 7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民凹陷 古近系 沉积环境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邑洼陷南斜坡沙河街组三角洲沉积微相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国光 王艳忠 +2 位作者 操应长 王淑萍 宋玉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0-32,共3页
利用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能够准确地识别沉积微相,有效地解决其在划分沉积微相时的多解性问题。在大量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临邑洼陷南斜坡沙河街组三角洲沉积不同微相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该区三角洲... 利用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能够准确地识别沉积微相,有效地解决其在划分沉积微相时的多解性问题。在大量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临邑洼陷南斜坡沙河街组三角洲沉积不同微相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组合特征。该区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微相为典型两段式和宽缓上拱式组合;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低斜多跳一悬式和高斜两跳一悬式组合;三角洲前缘河流作用强于波浪作用的河口坝为两跳一悬式和低斜多跳一悬式组合,波浪作用强于河流作用的河口坝为高斜两跳一悬式和滚动、跳跃、悬浮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河街组 三角洲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组合特征 临邑洼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碎屑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被引量:29
4
作者 袁文芳 陈世悦 +1 位作者 曾昌民 鄢继华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8,共7页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主要取心井的粒度分析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的粒度概率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发育的沉积相有扇三角洲、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每一种沉积相又分为几种沉积亚...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主要取心井的粒度分析资料,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的粒度概率曲线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该地区发育的沉积相有扇三角洲、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每一种沉积相又分为几种沉积亚相类型;该地区碎屑岩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主要包括:“上拱弧形”式、一段式、两段式、三段式、多段式、复杂两段式和复杂三段式、“低斜多段”式、“高斜多跳一悬”式和“高斜多跳一悬夹过渡”式、“高斜多跳”式、“宽缓上拱”式等,每种沉积亚相类型对应其独特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该研究成果可为新探区的沉积环境判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三系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粒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二门油田核二段沉积微相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祺 陈振林 汤济广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4期24-27,共4页
在岩心观测的基础上,利用主要取心井的粒度分析资料,系统总结了下二门油田核二段三角洲前缘—浊积体沉积不同微相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水上分流河道微相为典型的两段式、一跳一悬加过渡式、复杂三段式和高斜多跳一悬加过渡;河口坝为... 在岩心观测的基础上,利用主要取心井的粒度分析资料,系统总结了下二门油田核二段三角洲前缘—浊积体沉积不同微相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水上分流河道微相为典型的两段式、一跳一悬加过渡式、复杂三段式和高斜多跳一悬加过渡;河口坝为高斜多跳一悬式、高斜一跳一悬加过渡和高斜两段式;远砂坝为两段式;前缘席状砂为高斜两段式和一跳一悬加过渡式;浊积体沉积为"宽缓上拱"式、"低斜多段"式和低斜一段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二门油田 核二段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粒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永北地区沙河街组三段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及沉积环境意义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铸坤 李宇志 +3 位作者 操应长 王艳忠 杨田 赵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0-240,共11页
沉积水动力条件是沉积相研究的基础,粒度分布特征是分析水动力条件的关键。在岩心精细观察描述和相分析基础上,利用大量粒度分析资料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永北地区沙河街组三段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及其与水动力机制的对应关系进... 沉积水动力条件是沉积相研究的基础,粒度分布特征是分析水动力条件的关键。在岩心精细观察描述和相分析基础上,利用大量粒度分析资料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永北地区沙河街组三段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及其与水动力机制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砂砾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包括泥石流型、高密度浊流型、低密度浊流型和牵引流型4种基本类型和泥石流-低密度浊流过渡型和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过渡型2种过渡类型。泥石流型包括宽缓上拱式和弧线-直线复合式,反映泥石流沉积特点,多发育在近岸水下扇主水道和扇三角洲平原。高密度浊流型包括悬浮一段式和低斜两段式,反映高密度浊流沉积特点,多发育在近岸水下扇水道、扇三角洲水上及水下分流河道内。低密度浊流型为低斜两段式和低斜两跳一悬式,反映低密度浊流特点,主要发育在近岸水下扇主水道间、辫状水道间。牵引流型包括高斜两段式、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一跳一悬夹过渡式及两跳一悬式,反映牵引流沉积特点,在近岸水下扇扇中、扇三角洲前缘最发育。泥石流-低密度浊流过渡型为台阶状多段式,反映泥石流向浊流逐渐转化,仅发育在扇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高密度浊流-低密度浊流过渡型为一跳一斜加过渡式,反映浊流浓度降低的过程,只在近岸水下扇外扇深切水道内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近岸水下扇 扇三角洲 沉积环境 沙河街组 永北地区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南洼陷下第三系碎屑岩粒度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书峰 吴建政 《海洋地质动态》 2008年第5期1-5,共5页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临南洼陷主要取心井段的粒度资料,对临南洼陷下第三系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的粒度概率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发育的沉积相有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洪积扇相及湖泊相,每种沉积相又分为几种沉积亚相... 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利用临南洼陷主要取心井段的粒度资料,对临南洼陷下第三系碎屑岩主要沉积环境的粒度概率曲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主要发育的沉积相有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洪积扇相及湖泊相,每种沉积相又分为几种沉积亚相类型;研究区下第三系碎屑岩粒度累积曲线特征主要包括:"上拱弧形"式、两段式、三段式、多段式、复杂两段式和三段式、"低斜两段"式、"一跳一悬夹过渡"式、"高斜多跳一悬"式,每种沉积亚相类型对应其独特的粒度概率累积曲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南洼陷 下第三系 沉积环境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白垩系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 被引量:5
8
作者 周洪锋 吴海红 +4 位作者 杨禹希 向红英 高吉宏 贺昊文 赵旭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7,共13页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 在岩心观察和粒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录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对二连盆地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下白垩统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沉积特征、分布规律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巴音都兰凹陷B51井区阿四段发育砂砾岩相、砂岩相、粉砂岩相、泥岩相等四大类,可进一步划分为13个小类,粒度概率累计曲线表现为悬浮一段式、低斜两段式、高斜两段式、滚动-跳跃-悬浮三段式4种类型,具有箱形、钟形、漏斗形、指形、平直形5种测井相标志,发育前积、丘状、杂乱状、亚平行状4种地震相。(2)研究区阿四段扇三角洲前缘发育水下分流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和远砂坝6种沉积微相,纵向上可分为Ⅰ,Ⅱ,Ⅲ共3个砂组,Ⅱ砂组和Ⅲ砂组沉积时期,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分布广泛,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发育;Ⅰ砂组沉积时期,湖盆范围最大,砂体变细、变薄。(3)研究区阿四段自下而上表现为水进沉积序列,发育退积型扇三角洲前缘,预测B51-71井区和B51-74井区发育的水下分流主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为利储集相带,B51-19井区发育的河口坝为较有利的储集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前缘 沉积特征 水进-退积旋回 粒度概率累计曲线 测井相标志 地震相 水下分流河道 河口坝 阿四段 白垩系 巴音都兰凹陷 二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欢喜岭地区沙三段大凌河油层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树彬 庄升 李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13,共4页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欢喜岭地区沙三段大凌河油层主要为一套近岸水下扇的陆相断陷湖盆沉积.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沉积序列和测井等特征,可以划分出扇根、扇中和扇端3个亚相.对欢喜岭地区大凌河油层近岸水下扇体的沉积构造、粒度概率曲线、重...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欢喜岭地区沙三段大凌河油层主要为一套近岸水下扇的陆相断陷湖盆沉积.根据岩性组合特征、沉积序列和测井等特征,可以划分出扇根、扇中和扇端3个亚相.对欢喜岭地区大凌河油层近岸水下扇体的沉积构造、粒度概率曲线、重矿物以及电性等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显示在扇中亚相和扇端亚相识别出扇根主河道、扇中分流水道微相、扇中水道间微相、扇中前缘微相和扇端席状砂微相5个沉积微相.受基底构造和主干断层断裂坡折带的控制,近岸水下扇在平面上具有分带性,沉积砂体平面呈扇状展布,砂体延伸较远,砂层厚度较大,沉积砂体属近源快速堆积型,垂向上由多个叠置的近岸水下扇扇体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岸水下扇 沉积特征 大凌河油层 粒度概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密度浊流的沉积成因及控制因素——以东营凹陷广利油田纯化镇组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顺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31,i0003,i0004,共4页
低密度浊流作为重力流向牵引流演变的过渡流体,其沉积物颗粒的支撑机制、搬运方式在不同沉积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沉积形成的砂岩在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分选特征以及沉积结构等方面变化较大。从沉积物重力流成因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低... 低密度浊流作为重力流向牵引流演变的过渡流体,其沉积物颗粒的支撑机制、搬运方式在不同沉积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沉积形成的砂岩在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分选特征以及沉积结构等方面变化较大。从沉积物重力流成因机制的角度分析了低密度浊流流体性质的演化规律;针对低密度浊流沉积的特点,提出了按岩石类型分析砂岩沉积结构的方法。根据低密度浊流的理论研究成果、沉积物颗粒的搬运方式及其沉积序列实例综合分析,指出低密度浊流首先体现出紊流的性质,沉积混合砂岩,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呈向上凸的弧形;然后沉积不等粒砂岩;最终演变为牵引流,沉积细砂岩、粉砂岩等细粒岩石,粒度概率累积曲线主要呈两段式。文章总结了低密度浊流的主要沉积特征及其形成的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 低密度浊流 牵引流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混合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馆陶组三段沉积微相类型及空间展布 被引量:5
11
作者 国景星 郭卫萍 +1 位作者 刘斌楠 曹铮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66-75,共10页
针对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各断块地层单元划分不一致,沉积相认识存在分歧等问题,依据旋回级次、旋回性质等,将馆陶组三段划分出2个四级旋回、4个五级旋回、16个六级旋回;并以岩芯及室内分析资料、测井资料等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岩石类型... 针对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各断块地层单元划分不一致,沉积相认识存在分歧等问题,依据旋回级次、旋回性质等,将馆陶组三段划分出2个四级旋回、4个五级旋回、16个六级旋回;并以岩芯及室内分析资料、测井资料等为主要依据,综合分析岩石类型、粒度及结构特征、垂向粒序变化、层理构造类型及自然电位曲线形态等。结果表明:惠民凹陷大芦家地区馆陶组三段主要发育冲积扇及辫状河;冲积扇主要发育辫流砂岛、辫流沟道、辫流带、漫流席状砂、远端砂丘等微相;辫状河主要发育心滩,辫状河道充填,天然堤、漫滩和道间洼地沉积,泛滥平原沉积,废弃河道等微相;2个四级旋回的沉积相类型及空间展布特征相似;第Ⅰ五级旋回在研究区中偏西部属冲积扇沉积,主要发育辫流砂岛、辫流沟道、辫流带微相,在东部属扇前平原沉积;第Ⅱ五级旋回早期以辫状河沉积为主,河道规模较大,仅在第Ⅱ1六级旋回的东北部位见冲积扇的辫流砂岛及辫流沟道微相;第Ⅱ五级旋回中期属辫状河沉积,河道规模减小,2个河道群自NW向SE方向流动;第Ⅱ五级旋回晚期河道规模更小,逐渐向曲流河沉积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冲积扇 辫状河 旋回 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自然电位 馆陶组 惠民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