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度和形貌及粒度分布对RDX安全和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宋小兰 李凤生 +3 位作者 张景林 郭效德 安崇伟 王毅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8-172,共5页
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和筛分法,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及溶剂与非溶剂温度差,制备了不同粒度、形貌和粒度分布的RDX粉末。利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了相应表征;利用撞击和摩擦感度试验、慢烤试验及DSC测试... 采用溶剂/非溶剂法和筛分法,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及溶剂与非溶剂温度差,制备了不同粒度、形貌和粒度分布的RDX粉末。利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其进行了相应表征;利用撞击和摩擦感度试验、慢烤试验及DSC测试分别研究了不同粒度、形貌及粒度分布的RDX样品的安全性能和热分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粒度、形貌及粒度分布是影响RDX安全和热分解性能的重要因素。随着粒度的减小,RDX的机械和热感度显著降低。另外,窄粒度分布的RDX样品普遍具有更低的机械感度,而宽粒度分布的RDX样品通常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X 推进剂 粒度及粒度分布 形貌 安全性能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粒度仪测定环索奈德粒度分布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沈丹丹 曾令高 +1 位作者 许娟 肖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8期946-952,共7页
目的建立激光粒度仪测定环索奈德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马尔文2000激光粒度仪,以浓配法配制供试品溶液,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1%(W/W)吐温20,分散介质水500mL,遮光度界限为10%~15%,泵转速为2000r/min,超声能量为12.5,超声定时120s... 目的建立激光粒度仪测定环索奈德粒度分布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马尔文2000激光粒度仪,以浓配法配制供试品溶液,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01%(W/W)吐温20,分散介质水500mL,遮光度界限为10%~15%,泵转速为2000r/min,超声能量为12.5,超声定时120s,样品测量时间10s,样品测量快照10000,背景测量时间10s,背景测量快照10000。结果3批样品中环索奈德粒径分布特征值d0.1、d0.5和d0.9平均值分别为1.215、2.726和5.734μm,平均标准差分别为0.086、0.186和0.251μm,测定结果与显微镜法基本一致。结论本法快速、简便、重现性好、精密度高,适用于微粉化活性成份环索奈德的粒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索奈德 马尔文激光粒度 粒度及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卤石原矿品位对其冷分解结晶氯化钾过程影响浅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凯花 范雨薪 +3 位作者 杨静 赵文立 贾原媛 王彦飞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8,共10页
光卤石冷分解结晶是国内生产氯化钾的主要工艺,但随着光卤石原矿品位的下降,原有技术生产的氯化钾产品出现了粒度变小、易聚结、纯度差且收率低等问题,已成为困扰氯化钾行业发展的难题。对比了不同地区钾盐原矿品质,结合Na^(+)、K^(+)、... 光卤石冷分解结晶是国内生产氯化钾的主要工艺,但随着光卤石原矿品位的下降,原有技术生产的氯化钾产品出现了粒度变小、易聚结、纯度差且收率低等问题,已成为困扰氯化钾行业发展的难题。对比了不同地区钾盐原矿品质,结合Na^(+)、K^(+)、Mg^(2+)∥Cl^(-)-H_(2)O四元体系及其子体系的热力学相平衡规律,概述了原矿品质对分解结晶过程析盐规律的影响,从分解-结晶耦合过程动力学角度,总结了不同品位光卤石冷分解结晶制备氯化钾过程的产品粒度及形貌调控关键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合产品现行标准,提出低钠光卤石、含钠光卤石和高钠光卤石的新分类方法和对应的工艺选择策略,并对不同品位光卤石原矿的冷分解结晶新工艺进行展望,以期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卤石 氯化钾 冷分解结晶 水盐体系相平衡 粒度及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魔芋葡甘聚糖与大豆蛋白复配体系粒径与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建华 张巧芬 +3 位作者 张桂云 庞杰 林常青 高小梅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0,共6页
为了寻找调控多糖和蛋白质稳定体系的手段,研究不同强度的超声(0、120、200、280 W)对魔芋葡甘聚糖(KGM)-大豆分离蛋白(SPI)复配体系粒径大小、ζ-电位和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超声处理使KGM-SPI体系颗粒变小,ζ-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为了寻找调控多糖和蛋白质稳定体系的手段,研究不同强度的超声(0、120、200、280 W)对魔芋葡甘聚糖(KGM)-大豆分离蛋白(SPI)复配体系粒径大小、ζ-电位和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超声处理使KGM-SPI体系颗粒变小,ζ-电位的绝对值增大。而流变学分析表明KGM-SPI体系为假塑性流体,适度超声处理会使KGM-SPI体系的k值增大、n值减小,储能模量(G′)及损耗模量(G″)增加,促使KGM-SPI凝胶的强度增强,形成弹性体系,而过度超声处理会使其体系k值减小、n值增大,降低其黏弹性。从温度扫描看,超声改变了体系的耐温性,且200 W超声处理优于120 W处理,而280 W处理最差。这表明适宜强度的超声处理有利于复合体系凝胶性能和耐温性得到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处理 魔芋葡甘聚糖 大豆分离蛋白 粒度及粒度分布 流变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