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池流域宝象河水库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记录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艳 王延华 +2 位作者 叶斌 孙恬 张茂恒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2,共6页
沉积物粒度特征不仅能指示沉积物的来源和迁移方式,还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区域暖湿变化。为研究滇池流域宝象河水库沉积物粒度的垂向变化特征及其记录的环境变化信息,以滇池宝象河水库岩芯沉积物粒度为研究对象,利用Sahu判别式对沉积... 沉积物粒度特征不仅能指示沉积物的来源和迁移方式,还可以揭示不同历史时期区域暖湿变化。为研究滇池流域宝象河水库沉积物粒度的垂向变化特征及其记录的环境变化信息,以滇池宝象河水库岩芯沉积物粒度为研究对象,利用Sahu判别式对沉积物沉积环境进行了判别,并用粒径—标准偏差法分析沉积物中的环境敏感组分。研究结果表明:(1)宝象河水库岩芯沉积物中粗粉砂质(16~64μm)含量最高,为39.6%;黏土质(<4μm)和细粉砂质(4~16μm)含量相当,合计50.3%;砂质(>64μm)含量最低(10.1%)。不同粒级组分随着深度变化而变化,黏土质和细粉砂质含量随埋藏深度而增加,粒径在16μm以上的粗颗粒随埋藏深度而减小。(2)沉积物粒度基本参数特征表明沉积物分选性差,偏度属于极负偏或负偏,峰态为中等峰态或峰态宽平,平均粒径介于5.56~6.94μm。(3) Sahu判别式判别沉积环境推断入库河流不连续。粒径—标准偏差法提取宝象河水库沉积物中的敏感组分结果揭示研究区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有变高的趋势。B组分对沉积环境变化响应敏感,并且降水量对研究区沉积物粒径的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粒度 Sahu判别式 粒度—标准偏差法 宝象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