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铁地板型材粒子阻尼技术减振降噪设计
1
作者 汤晏宁 戴宇 +1 位作者 肖望强 邵堃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5-150,242,共7页
高铁速度的提升使得高铁振动噪声问题越来越严重,而高铁地板型材作为振动噪声传递路径的重要一环,成为减振降噪设计的关键。本文通过引入粒子阻尼技术对高铁地板型材进行减振降噪设计,首先建立地板型材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以及谐响... 高铁速度的提升使得高铁振动噪声问题越来越严重,而高铁地板型材作为振动噪声传递路径的重要一环,成为减振降噪设计的关键。本文通过引入粒子阻尼技术对高铁地板型材进行减振降噪设计,首先建立地板型材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以及谐响应分析,为后续减振设计提供依据;随后对粒子阻尼器外观进行设计,并建立粒子阻尼器离散元模型,通过离散元模型分析不同粒子阻尼器配置参数对于系统耗能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优粒子阻尼器配置参数;接着进行激振实验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效果与仿真效果趋势基本一致,证明离散元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对地板型材安装最优配置粒子阻尼器进行隔声实验,实验效果良好,证明粒子阻尼器对地板铝型材的有效性和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铁型材 粒子阻尼 离散元 减振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外车门粒子阻尼器减振隔声研究
2
作者 刘浩楠 戴宇 肖望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794,共7页
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时,由于外界气流路面激励等因素,外车门会产生巨大的振动与噪声,其直接影响动车乘坐的稳定性以及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针对外车门背板薄壁结构在前五阶模态频率处振动巨大的现象,将粒子阻尼应用于外车门振动噪声抑制。首... 动车组在高速运行时,由于外界气流路面激励等因素,外车门会产生巨大的振动与噪声,其直接影响动车乘坐的稳定性以及列车运行的安全性。针对外车门背板薄壁结构在前五阶模态频率处振动巨大的现象,将粒子阻尼应用于外车门振动噪声抑制。首先通过建立外车门粒子阻尼器的离散元模型,基于该模型仿真分析不同阻尼器填充参数下系统耗能;接着基于仿真结果对阻尼器填充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实验分析了各填充材质下的隔声量。实验结果显示,在安装粒子阻尼器后隔声量达到5.33 dB,较大限度优化了外车门的辐射噪声,该结果也证明了将粒子阻尼技术应用于动车组外车门振动噪声抑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外车门 外车门粒子阻尼器离散元模型 振动噪声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子阻尼悬臂管道减振特性试验研究与仿真分析
3
作者 倪秋华 张华芳 +3 位作者 王超 周帅 林磊 陈志林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1-297,共7页
粒子阻尼技术是一种被动减振降噪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以附加在悬臂管道上的粒子阻尼为研究对象,试验验证粒子阻尼器对悬臂管道振动的减振能力,同时仿真模拟研究不同粒子阻尼器参数对悬臂管道的减振特性影响。结果说明粒子阻尼... 粒子阻尼技术是一种被动减振降噪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以附加在悬臂管道上的粒子阻尼为研究对象,试验验证粒子阻尼器对悬臂管道振动的减振能力,同时仿真模拟研究不同粒子阻尼器参数对悬臂管道的减振特性影响。结果说明粒子阻尼器对悬臂管道有显著减振效果。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使算法的有效性得到验证;该研究可为管道减振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粒子阻尼 减振 阻尼 悬臂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推进剂中铝粉粒度对分布燃烧响应和粒子阻尼特性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金秉宁 刘佩进 +2 位作者 杜小坤 刘鑫 关昱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1-1706,共6页
针对不同初始铝粉粒度的含铝复合推进剂,对其燃烧产物粒子阻尼特性和铝粒子分布燃烧响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粒子阻尼的大小取决于流场中的凝相燃烧产物粒径分布和振荡频率,与推进剂中铝粉初始粒度基本无关;粒子阻尼预估... 针对不同初始铝粉粒度的含铝复合推进剂,对其燃烧产物粒子阻尼特性和铝粒子分布燃烧响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粒子阻尼的大小取决于流场中的凝相燃烧产物粒径分布和振荡频率,与推进剂中铝粉初始粒度基本无关;粒子阻尼预估方面,采用单一粒径预估的阻尼值与实际测量的阻尼值相比,仍存在一定的误差(>10%),需要进一步改进;分布燃烧响应方面,在同一振荡频率范围内,分布燃烧响应特性与复合推进剂中初始铝粉粒度有关,即初始铝粉粒度越大,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分布燃烧增益越大,这对于发动机燃烧的稳定性是十分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推进剂 铝粉粒度 分布燃烧响应 粒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阻尼的动力装置基座减振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叶林昌 肖望强 +2 位作者 沈建平 卢大军 林昌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47,共8页
以动力装置安装基座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解释粒子阻尼的减振特性,借助有限元和离散元等仿真工具,确定粒子阻尼的初步设计方案,并通过振动特性及振动能量分析优化其布置位置,并对粒子的材质、粒径、填充率、表面摩擦因数、表面恢复系数... 以动力装置安装基座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解释粒子阻尼的减振特性,借助有限元和离散元等仿真工具,确定粒子阻尼的初步设计方案,并通过振动特性及振动能量分析优化其布置位置,并对粒子的材质、粒径、填充率、表面摩擦因数、表面恢复系数等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设计仿真计算的模型验证试验台,通过减振特性测试,从粒子的材质、粒径、填充率、安装位置等角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粒子阻尼具有明显的减振效果,优化设计方案预期效果,并得到有效验证。该方法为动力装置安装基座的减振增添了新的控制手段,为进一步提升船舶隐身性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装置 安装基座 粒子阻尼 减振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阻尼器的船舶推进轴系减振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田佳彬 黄自杰 +1 位作者 王娟 肖望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97-103,149,共8页
推进器激励力经轴系传递至船体的振动是影响船舶艉部声学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实现衰减该传递路径振动量级的目的,于螺旋桨与推力轴承间轴段布置粒子阻尼减振器,通过仿真获得配置不同方案阻尼器的推进轴系的耗能结果,分析阻尼器配置... 推进器激励力经轴系传递至船体的振动是影响船舶艉部声学性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实现衰减该传递路径振动量级的目的,于螺旋桨与推力轴承间轴段布置粒子阻尼减振器,通过仿真获得配置不同方案阻尼器的推进轴系的耗能结果,分析阻尼器配置对船舶推进轴系系统动特性的影响。基于轴系机理试验台架进行试验,以推力轴承基座振动加速度响应量级作为评价指标,充分评判了粒子阻尼减振器在推进轴系减振的适用性与实际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位置安装粒子阻尼器可以获得显著的减振效果,同时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粒子阻尼 轴系传动 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过载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粒子阻尼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游艳峰 吴治昌 +3 位作者 张雷岳 刘贝贝 刘佩进 杨文婧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0-279,共10页
针对大过载条件下(30 g)固体火箭发动机粒子阻尼预估问题,采用离散元法(DEM)对大过载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的粒子阻尼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工作。通过考虑粒子空间分布的粒子阻尼预估方法来计算不均匀分布下的粒子阻尼,进而分析获得了过载... 针对大过载条件下(30 g)固体火箭发动机粒子阻尼预估问题,采用离散元法(DEM)对大过载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的粒子阻尼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工作。通过考虑粒子空间分布的粒子阻尼预估方法来计算不均匀分布下的粒子阻尼,进而分析获得了过载下燃烧室内不同直径粒子的空间分布及阻尼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0 g的大过载会显著影响燃烧室内粒子的空间分布及粒子阻尼特性,且不同大小的粒子受影响程度显著不同。横向过载下,燃烧室内粒径大于30μm的粒子在极短的时间内即会在局部区域形成聚集带和真空带。采用与空间分布相关粒子阻尼预估方表征粒子阻尼,发现非均匀分布下粒子的阻尼值比均匀分布时小;在横向大过载下,粒子阻尼的减小(可达30%)发生在极短时间(5 ms)内,且粒径越大的粒子其阻尼减小得越早、越快,这对发动机燃烧的稳定性是十分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大过载 离散元算法(DEM) 空间分布 粒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车体端墙粒子阻尼器减振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肖望强 叶淑祯 +3 位作者 王兴民 贾尚帅 潘德阔 卢大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1-489,共9页
动车组车体端墙的振动及其带来的辐射噪声会直接影响动车乘坐的舒适性以及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甚至造成结构疲劳失效。针对端墙结构在40 Hz激励频率处异常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阻尼技术的端墙减振方法。建立端墙粒子阻尼器... 动车组车体端墙的振动及其带来的辐射噪声会直接影响动车乘坐的舒适性以及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甚至造成结构疲劳失效。针对端墙结构在40 Hz激励频率处异常振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阻尼技术的端墙减振方法。建立端墙粒子阻尼器的离散元模型,并根据粒子系统耗能大小,对阻尼器布置方案和分层数进行优化,通过实验分析了各减振方案下端墙的加速度响应。实验数据表明,安装粒子阻尼器后,端墙在40 Hz激励频率处主振方向的减振率可达80%以上,该结果也验证了理论和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粒子阻尼 端墙 离散元法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阻尼的高速动车组侧墙蒙皮减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肖望强 邵堃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251-3261,共11页
高速动车组高速运行时,振动、冲击及气动效应复杂,随着动车组速度的不断提升,侧墙结构振动问题越来越显著。为了解决高速动车组高速行驶时车体侧墙蒙皮的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阻尼技术的高速动车组侧墙蒙皮设计方法,能够在列车高... 高速动车组高速运行时,振动、冲击及气动效应复杂,随着动车组速度的不断提升,侧墙结构振动问题越来越显著。为了解决高速动车组高速行驶时车体侧墙蒙皮的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阻尼技术的高速动车组侧墙蒙皮设计方法,能够在列车高速行驶时提高它的减振特性。首先建立侧墙结构模型,基于侧墙结构的动力学特性,通过模态分析得到侧墙各阶固有频率及其对应的振型从而确定粒子阻尼器的最佳安装位置。然后对粒子阻尼器的外观和结构进行设计以符合安装要求,再基于离散元理论,通过前面模态分析得出的频率以及阻尼器安装位置建立侧墙结构粒子阻尼器的能量耗散模型,分析阻尼器粒子材质、粒子粒径和粒子填充率对侧墙系统耗能的影响,比较各种配置方案最终耗能值的大小,从而得出粒子阻尼器的最佳配置方案。通过动力学分析和离散元模拟发现,设计粒子材质为铁基粒子、粒径为2 mm,填充率为95%的粒子阻尼器耗能值最大,减振效果最好。最后搭建试验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侧墙结构敏感区域安装仿真所设计粒子阻尼器减振效果平均可达65%以上,各阶频率对应峰值降幅明显,证明了粒子阻尼在高铁侧墙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成果为动车组侧墙蒙皮的减振降噪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阻尼 高铁侧墙 离散元法 减振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式空调冷水机组粒子阻尼减振设计
10
作者 肖望强 邵堃 +3 位作者 陈辉 张治平 董继鲁 姚伍平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25年第4期782-790,848,共10页
针对离心式空调冷水机组的振动噪声问题,采用粒子阻尼技术进行减振降噪研究。首先,对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了解机组各结构振动情况以及振动传递路径;其次,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对空调机组进行模态分析,研究机组的振动敏感点,获得... 针对离心式空调冷水机组的振动噪声问题,采用粒子阻尼技术进行减振降噪研究。首先,对振动特性进行分析,了解机组各结构振动情况以及振动传递路径;其次,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对空调机组进行模态分析,研究机组的振动敏感点,获得粒子阻尼器的最佳安装位置;然后,基于离散元法,设计冷水机组粒子阻尼器,比较最优粒子材质、粒径以及阻尼器不同布置方案的耗能值,得到最佳配置方案;最后,搭建实验台对所提方案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冷水机组在386 Hz下,采用阻尼器最优方案时,压缩机机脚振动减少了4.89 dB,筏架振动减小了9.29 dB;在300 Hz下,压缩机振动减少了4.74 dB,筏架振动减少了11.39 dB,符合预期目标。笔者将粒子阻尼技术应用于空调冷水机组的振动控制中,为空调冷水机组的减振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冷水机组 粒子阻尼 离散元 力链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尼粒子群优化的地磁场测量误差补偿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婷 张金生 +1 位作者 王仕成 李冬予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446-2452,共7页
针对三轴磁力仪在磁场测量过程中的磁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阻尼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磁测误差补偿方法。建立了磁力仪误差和载体磁干扰的一体化误差补偿模型,分别采用阻尼粒子群算法和Two-step方法对非线性观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以质子磁力... 针对三轴磁力仪在磁场测量过程中的磁干扰问题,提出了基于阻尼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磁测误差补偿方法。建立了磁力仪误差和载体磁干扰的一体化误差补偿模型,分别采用阻尼粒子群算法和Two-step方法对非线性观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以质子磁力仪数据作为真值,借助无磁转台充分连续采样,实验结果显示,阻尼粒子群算法对于磁场测量误差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补偿后,由阻尼粒子群算法和Two-step方法得到的均方根误差分别由1 025.7降至60.304 4、581 n T。结果表明,阻尼粒子群算法取得了更好的补偿效果,补偿精度提高了至少一个数量级,为磁场测量误差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补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三轴磁力仪 测量误差补偿 参数估计 阻尼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phononic crystal vibration isolator in viaduct structure-borne noise reduction
12
作者 SHI Duo-jia ZHAO Cai-you +3 位作者 ZHANG Xin-hao ZHENG Jun-yuan WEI Na-chao WANG 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513-2531,共19页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vibrations of viaducts and low-frequency structural noise radiation caused by train excitation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importance.A new floating-slab track vibration isolator-non-obstructi...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vibrations of viaducts and low-frequency structural noise radiation caused by train excitation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importance.A new floating-slab track vibration isolator-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phononic crystal vibration isolator is proposed herein,which uses the particle damping vibration absorption technology and bandgap vibration control theory.The vibration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PD-PCVI wa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bration control.The paper explores the structure-borne noise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PD-PCVIs installed on different bridge structures under varying service conditions encountered in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The load transferred to the bridge is obtained from a coupled train-FST-bridge analytical model considering the different structural parameters of bridges.The vibration responses are obtain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while the structural noise radiation is simulated using the frequency-domain boundary element method.Using th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the parameters of the NOPD-PCVI are optimized so that its frequency bandgap matches the dominant bridge structural noise frequency range.The noise reduc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OPD-PCVIs is compared to the steel-spring isolation under different service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 phononic crystal vibration isolator band gap optimization floating-slab track bridge structure-borne noise contro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煤厂节能降噪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红名 李峰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05-208,共4页
在煤炭分选加工过程中,由于物料间的碰撞与摩擦、设备高速运行等原因,导致噪声成分复杂且相互叠加,尤其是筛分、破碎、运输等环节,噪声通常超过90 dB,对作业人员产生较大职业健康危害。为降低选煤厂噪声,研究选煤厂设备运行时噪声的产... 在煤炭分选加工过程中,由于物料间的碰撞与摩擦、设备高速运行等原因,导致噪声成分复杂且相互叠加,尤其是筛分、破碎、运输等环节,噪声通常超过90 dB,对作业人员产生较大职业健康危害。为降低选煤厂噪声,研究选煤厂设备运行时噪声的产生和传递机理,根据工程经验和国内外噪声治理研究现状,借鉴航空航天、深地深海等领域噪声治理优秀成果,在安装防护罩、设置积煤台、改变溜槽结构形状、使用降噪胶条等传统方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破碎机、筛机、刮板机、胶带机、溜槽等设备和车间墙壁等,进一步利用粒子阻尼技术、柔性超材料、空气弹簧和永磁电机等新材料、新技术,从源头上减少噪音产生量,使选煤厂车间内噪声由原来的90 dB降至85 dB以下,有利于降低噪声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煤厂 降噪 永磁电机 空气弹簧 粒子阻尼 柔性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载条件下固体发动机声能共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儒儒 张翔宇 +1 位作者 甘晓松 赵天泉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6,共9页
从声学角度出发,将粒子阻尼转化为声腔介质的声衰减系数,探究不同过载条件下固体发动机粒子阻尼对声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声学响应传递函数评估发动机声不稳定性;通过划分不同计算域,计算各区域粒子阻尼及对应声衰减系数,并将其添加到声... 从声学角度出发,将粒子阻尼转化为声腔介质的声衰减系数,探究不同过载条件下固体发动机粒子阻尼对声学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声学响应传递函数评估发动机声不稳定性;通过划分不同计算域,计算各区域粒子阻尼及对应声衰减系数,并将其添加到声场中进行声学计算;对比分析了过载为3 g、6g、9g、12g、15g工况下粒子的空间分布特性及声学响应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粒径不变的前提下,随着横向过载的不断增加,发动机内粒子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显著增加,各监测点声学响应传递函数随横向过载的增大呈增大趋势,表明在横向大过载下,粒子阻尼对发动机内压力振荡的抑制作用减弱,这对发动机稳定性极其不利;在同一工况下,发动机头部声学响应值高于喷管喉部附近,将对声不稳定产生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不稳定燃烧 声能共振 数值计算方法 粒子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