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灰活性对中空硬硅钙石二次粒子球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贞尧 吴梅梅 +1 位作者 黄毓敏 薛国强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研究了石灰CaO晶粒尺寸和消解速度对合成中空硬硅钙石二次粒子球的影响。CaO对晶粒尺寸小,石灰消解速度快。CaO晶粒对合成硬硅钙石晶体没有影响,但影响硬硅钙石二次粒子球的形貌。CaO晶粒尺寸小能形成中空二次粒子球,球尺寸随CaO晶... 研究了石灰CaO晶粒尺寸和消解速度对合成中空硬硅钙石二次粒子球的影响。CaO对晶粒尺寸小,石灰消解速度快。CaO晶粒对合成硬硅钙石晶体没有影响,但影响硬硅钙石二次粒子球的形貌。CaO晶粒尺寸小能形成中空二次粒子球,球尺寸随CaO晶粒尺寸增大有所增大。CaO晶粒一旦烧结变粗则形成的是硬硅钙石堆积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 硬硅钙石 活性 粒子球 隔热材料 耐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硅钙石中空二次粒子球形成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11
2
作者 吴梅梅 蔡红 王贞尧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 ,对SiO2 CaO H2 O反应保温过程中产物的各种形态进行了研究。认为 :硬硅钙石针状晶体是平衡反应的最终产物 ,在适当的温度、压力下 ,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就能生成。而中空二次粒子球的形成则是一个动力... 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 ,对SiO2 CaO H2 O反应保温过程中产物的各种形态进行了研究。认为 :硬硅钙石针状晶体是平衡反应的最终产物 ,在适当的温度、压力下 ,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就能生成。而中空二次粒子球的形成则是一个动力学控制过程 ,在整个成球反应过程中 ,石英粉的溶解速度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硅钙石 保温 中空二次粒子球 石英粉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核热推进粒子球床堆堆芯设计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夺玉 江新标 +2 位作者 王立鹏 潘孝兵 张信一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5期107-112,共6页
基于空间核热推进(SNTP)粒子球床堆的物理模型,研究了控制鼓外径与反射层厚度、10 B富集度及厚度、栅径比与高径比、燃料球体积填充率等对粒子球床堆堆芯设计参数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射层厚度取决于控制鼓外径的选择;10B富集度及... 基于空间核热推进(SNTP)粒子球床堆的物理模型,研究了控制鼓外径与反射层厚度、10 B富集度及厚度、栅径比与高径比、燃料球体积填充率等对粒子球床堆堆芯设计参数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射层厚度取决于控制鼓外径的选择;10B富集度及厚度对堆芯可控性影响较小;对于所选堆芯,存在最优栅径比,增大堆芯高径比可增加堆芯径向中子泄漏率,进而提高控制鼓的控制价值;随着燃料球体积填充率的增大,堆芯keff增大,中子泄漏减少,能谱变硬,燃料球体积填充率的变化对堆芯轴向、径向中子注量率不均匀因子影响较小。本文研究结果对粒子球床堆堆芯设计参数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核热推进 粒子球床堆 敏感性分析 堆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壳粒子悬浮系模型化研究——内部相参数对介电谱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4
作者 赵孔双 疋田巧 +2 位作者 李子杰 雷建平 裘乐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50-853,共4页
在Hanai理论基础上对球壳粒子悬浮系的介电模型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用C++的复数类对理论公式的程序化,建立了介电谱的介电参数与体系内部相参数的关系。所得的解析解可方便地模拟介电弛豫谱依不同相参数的变化曲线,计算并分析了内部参... 在Hanai理论基础上对球壳粒子悬浮系的介电模型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用C++的复数类对理论公式的程序化,建立了介电谱的介电参数与体系内部相参数的关系。所得的解析解可方便地模拟介电弛豫谱依不同相参数的变化曲线,计算并分析了内部参数对介电谱的模式以及介电参数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弛豫谱 型介电模型 Hanai理论 粒子悬浮系 模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元醇热法制备SrHfO_3∶Ce超微球发光粒子
5
作者 李晓龙 马伟民 +2 位作者 孙杨 史树君 韩锋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6-542,共7页
以Sr(NO3)2和HfOCl2·8H2O为原料,乙醇/水作溶剂,KOH为矿化剂,Ce(NO3)3·6H2O作为激活剂,用一元醇热法制备了掺杂Ce3+的SrHfO3超微球粒子。用XRD、SEM、荧光光度计分析了粒子合成过程的物相变化、形貌特征及激发和发射光谱。结... 以Sr(NO3)2和HfOCl2·8H2O为原料,乙醇/水作溶剂,KOH为矿化剂,Ce(NO3)3·6H2O作为激活剂,用一元醇热法制备了掺杂Ce3+的SrHfO3超微球粒子。用XRD、SEM、荧光光度计分析了粒子合成过程的物相变化、形貌特征及激发和发射光谱。结果表明:在nSr∶nHf=1∶1,VC2H5OH∶VH2O=4∶1,水热合成温度140℃,反应时间4 h,pH=13.5的条件下,获得SrHfO3∶Ce形貌为微球、分散均匀的粒子,粒径约900 nm。当Ce3+掺杂浓度为0.7mol%时发光强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元醇热法 SrHfO3 Ce超微粒子 物相变化 激发光谱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微粉表面结构对硬硅钙石中空二次粒子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蔡红 王贞尧 +2 位作者 张干诚 吴梅梅 黄毓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31-436,共6页
利用TEM、SED和EDS方法,检测石英微粉表面非晶态层的厚度,估算出非晶态二氧化硅所占的体积和质量百分含量,并着重研究石英微粉表面非结晶层对水热反应合成硬硅钙石中空二次粒子球形貌的影响.通过XRD和XEM方法鉴别反应料浆的晶相组... 利用TEM、SED和EDS方法,检测石英微粉表面非晶态层的厚度,估算出非晶态二氧化硅所占的体积和质量百分含量,并着重研究石英微粉表面非结晶层对水热反应合成硬硅钙石中空二次粒子球形貌的影响.通过XRD和XEM方法鉴别反应料浆的晶相组成和形貌.结果表明:石英微粉表面存在少量非晶态二氧化硅时,未影响硬硅钙石中空二次粒子球的合成;而非晶态二氧化硅的含量较高时,会阻碍硬硅钙石中空二次粒子球的合成,最终形成硬硅钙石晶体和托贝莫来石晶体的堆积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非晶态 二氧化硅 硬硅钙石 中空二次粒子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Ag/聚乳酸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辉 张恒源 +2 位作者 咸玉龙 周传凯 于斌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为赋予聚乳酸(PLA)纤维高效的抗菌性能,采用熔融共混纺丝法分别制备了不同质量配比的二氧化钛接枝银纳米介孔微球(TiO_2-Ag)/PLA纳米复合纤维和一定组成的TiO_2/PLA纳米复合纤维,并对2种纤维的结构、热性能和抗菌性能等进行表征和分析... 为赋予聚乳酸(PLA)纤维高效的抗菌性能,采用熔融共混纺丝法分别制备了不同质量配比的二氧化钛接枝银纳米介孔微球(TiO_2-Ag)/PLA纳米复合纤维和一定组成的TiO_2/PLA纳米复合纤维,并对2种纤维的结构、热性能和抗菌性能等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当TiO_2-Ag和TiO_2这2种纳米粒子添加质量分数不超过3%时,可在PLA基体中较均匀地分散; 2种粒子的加入均不影响PL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结构,但会使其熔融温度和热稳定性下降,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TiO_2后,导致PLA的结晶温度略有下降;随着TiO_2-Ag质量分数的增加,TiO_2-Ag/PLA纳米复合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不断增加;添加相同量的2种纳米粒子时,TiO_2-Ag/PLA复合纤维对2个菌种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TiO_2/PLA复合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TiO2-Ag纳米介孔微粒子 纳米复合纤维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2FePO4F/C composite synthesized via a simple solid state rout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4
8
作者 HU Hai WANG Yu +2 位作者 HUANG Yan SHU Hong-bo WANG Xian-you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521-1529,共9页
Using low-cost FePO4·2H2O as iron source,Na2FePO4F/C composite is prepared by alcohol-assisted ball milling and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The XRD pattern of Na2FePO4F/C composite demonstrates sharp peaks,indica... Using low-cost FePO4·2H2O as iron source,Na2FePO4F/C composite is prepared by alcohol-assisted ball milling and solid-state reaction method.The XRD pattern of Na2FePO4F/C composite demonstrates sharp peaks,indicating high crystalline and phase purity.The SEM and TEM images reveal that diameter of the spherical-like Na2FePO4F/C particles ranges from 50 to 300 nm,and HRTEM image shows that the surface of Na2FePO4F/C composite is uniformly coated by carbon layer with a average thickness of about 3.6 nm.The carbon coating constrains the growth of the particles and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agglomeration of nanoparticles.Using lithium metal as anode,the composite delivers a discharge capacities of 102.8,96.4 and 90.3 mA·h/g at rates of 0.5C,1C and 2C,respectively.After 100 cycles at 0.5C,a discharge capacity of 98.9 mA·h/g is maintained with capacity retention of 96.2%.The Li+diffusion coefficient(D)of Na2FePO4F/C composite is calculated as 1.71×10^–9 cm^2/s.This study reveals that the simple solid state reaction could be a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synthetic route for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Na2FePO4F/C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ies Na2FePO4F/C composite alcohol-assisted ball milling solid state reaction spherical-like partic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e理论的应用的精度探讨
9
作者 张有余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9-66,共8页
球粒子是折射指数为1.3776的酒精液滴,其直径分别为9.30,13.19,17.12,和19.03μm;入射光为波长λ=0.6328μm的激光束,在散射角θ=15°~80°的范围内测定了垂直偏振面内的散射光强度。同时,麦克斯韦方程的精确解——Mie理论被... 球粒子是折射指数为1.3776的酒精液滴,其直径分别为9.30,13.19,17.12,和19.03μm;入射光为波长λ=0.6328μm的激光束,在散射角θ=15°~80°的范围内测定了垂直偏振面内的散射光强度。同时,麦克斯韦方程的精确解——Mie理论被编成程序对某些参数作了计算,对应用Mie理论可能达到的精度作了估计。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的比较表明,在给定范围内,强度脉动的峰值数完全一致,峰值的相对值及相对位置的误差约为4~8%。这表明Mie理论可以用来指导和改进某些现有的激光测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E理论 粒子 激光技术 光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荧光检测功能的太阳能蒸发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佳 李新 +1 位作者 金越波 李赢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85-289,298,共6页
基于碳量子点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系统,将碳量子点的荧光效应与光热效应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利用单宁酸(TA)和氨基硅烷化试剂(APTES)对脱木素木材表面进行修饰,使其表面呈现层级排列的球纳米颗粒,增加表面粗糙度,提... 基于碳量子点材料制备了一种新型太阳能驱动界面水蒸发系统,将碳量子点的荧光效应与光热效应集成到一个系统中。利用单宁酸(TA)和氨基硅烷化试剂(APTES)对脱木素木材表面进行修饰,使其表面呈现层级排列的球纳米颗粒,增加表面粗糙度,提高界面亲水性。然后,用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分散碳量子点,并旋涂于脱木质素木材的上表面,PVA可以有效地阻止碳量子点发生非辐射能量转移导致的荧光猝灭。此外,通过单因素优化实验优化APTES的生长时间和浓度,获得该体系最佳的水蒸发速率和荧光强度。在1个太阳光辐照下,水蒸发速率最高达到了2.5kg/(m^(2)·h),并且具有优异的荧光传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量子点 荧光 水蒸发 纳米粒子 光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