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值化粒子成象流速测量系统研究
1
作者 刘杰 刘昌文 +1 位作者 黄河振 王仕康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62-267,共6页
本文提出了数字PIV技术中采取二值化数值采样思想,并对二值化粒子成象流速测量系统的实现及其程控光源、二值化采样、图象处理各部分工作原理作了介绍。论述了在CCD工作原理基础上提高系统测速上限的方法。论文还介绍了利用该系... 本文提出了数字PIV技术中采取二值化数值采样思想,并对二值化粒子成象流速测量系统的实现及其程控光源、二值化采样、图象处理各部分工作原理作了介绍。论述了在CCD工作原理基础上提高系统测速上限的方法。论文还介绍了利用该系统对转盘速度径向分布的测量结果及对方管内圆柱扰流流场的测量结果,并给出了流场速度矢量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值化 粒子数字成像 流速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PIV技术在圆柱振荡流中的应用
2
作者 戴光清 王滨蓉 杨庆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6期1-5,共5页
用数字粒子成像测速仪 (DPIV)对圆柱体在静水中作正弦运动而产生的振荡流场进行了实测研究。通过相位锁定技术和互相关分析法 ,分别获得了圆柱体在一个运动周期中 8个不同相位的流场速度矢量及涡量强度等值线分布。实测表明 ,当KC=12 ,... 用数字粒子成像测速仪 (DPIV)对圆柱体在静水中作正弦运动而产生的振荡流场进行了实测研究。通过相位锁定技术和互相关分析法 ,分别获得了圆柱体在一个运动周期中 8个不同相位的流场速度矢量及涡量强度等值线分布。实测表明 ,当KC=12 ,β=2 0 0时 ,圆柱振荡流中将存在一个有明显周期性且很规则的斜向涡街。该涡街主要由一股较强的二次流及其两侧的非对称的涡对构成 ,涡街与圆柱体振动方向约成± 4 5°夹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IV 圆柱振动流 涡街 数字粒子成像测速仪 振荡流场 相位锁定 互相关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水翼非定常空化流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彪 王国玉 +2 位作者 王复峰 剧冬梅 高德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1-407,共7页
为了研究绕水翼非定常空化流动的流场特性,以Clark-Y型水翼为研究对象,采用粒子成像测速系统(PIV)对不同空化阶段,绕水翼空化流场的形态结构、速度场和涡量场等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绕水翼空化流场在发展过程中,随着... 为了研究绕水翼非定常空化流动的流场特性,以Clark-Y型水翼为研究对象,采用粒子成像测速系统(PIV)对不同空化阶段,绕水翼空化流场的形态结构、速度场和涡量场等流动特性进行了实验观测。实验结果表明:绕水翼空化流场在发展过程中,随着空化数的降低而呈现不同的阶段型特征,主要表现为:空化数决定了非定常流场结构,随着空化数的降低,空化区域逐渐扩大,并出现了大尺度空泡团脱落的非稳定脉动特性;并且,由于空化流场结构的改变,速度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特性差异,低速高频脉动区域随着空化数的降低而逐渐扩大,该区域的范围基本上对应于空化区域;在空化的各个阶段,涡量主要集中在翼型中、后部的漩涡分离区域内。当处于云状空化阶段时,水汽混合相的频繁转换使得翼型尾缘处的空化漩涡结构逐渐显现,涡量聚集区由最初的涡带转化为大涡量团的分散分布,而且影响区域明显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水翼 非定常空化 数字粒子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绕带空化器回转体空化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复峰 王国玉 +2 位作者 张敏弟 高德明 付细能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0-924,共5页
为推动超空泡在水下兵器减阻领域的应用,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绕超空泡回转体的自然空化流场特性.试验中,采用高速全流场流动显示技术获得了不同空化数下绕回转体的空泡形态,并运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PIV)测量了相应工况下流场的时均速... 为推动超空泡在水下兵器减阻领域的应用,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绕超空泡回转体的自然空化流场特性.试验中,采用高速全流场流动显示技术获得了不同空化数下绕回转体的空泡形态,并运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DPIV)测量了相应工况下流场的时均速度和涡量分布.结果表明:随着空化数的降低,绕回转体空化区域不断增大,不同空化数下的空化区均为低速高湍流脉动区域,该区域的速度远小于主流速度,但存在大的湍流脉动;云状空化阶段,涡量聚集区由头部向后延伸的涡带逐步转化为涡团分布,且区域明显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 回转体 数字粒子成像测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