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漆酶在纳米金溶胶/多重壁碳纳米管复合载体上固定方法的比较及粒子尺寸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曾涵 尹筱莉 +2 位作者 杨忠丽 徐江玲 张永全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29-835,共7页
以纳米金溶胶(NGS)和多重壁碳纳米管(MWCNTs)的共混物(NGS/MWCNTs)作为固定漆酶的载体,研究了3种固定漆酶方法在酶固定量、比活力上的差异。研究了不同的固定方法对固定酶热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及纳米金溶胶颗粒粒径对酶固定量和固定酶... 以纳米金溶胶(NGS)和多重壁碳纳米管(MWCNTs)的共混物(NGS/MWCNTs)作为固定漆酶的载体,研究了3种固定漆酶方法在酶固定量、比活力上的差异。研究了不同的固定方法对固定酶热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及纳米金溶胶颗粒粒径对酶固定量和固定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GS/MWCNTs具有良好的固定漆酶能力和高固酶比活力,NGS/MWCNTs(NGS粒径37nm)通过简单物理吸附法固定漆酶的量和固酶的比活力最高,分别可达33.80mg/g和9.433U/mg。在NGS/MWCNTs上采用化学键合方法固定的漆酶在70℃放置2h后仍然保持初始活力的75%,重复使用20次后仍保持初始活力的70%。纳米金溶胶粒子越小(24nm),底物和固定漆酶间亲和力越好(KM=0.027mmol/L),表观速率常数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酶固定 纳米金溶胶 粒子尺寸效应 热稳定性 重复使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骨料模型的EPS混凝土粒子尺寸效应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胡俊 王杰 +1 位作者 李兆瑞 吴德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146-3153,共8页
建立基于随机分布的EPS混凝土细观力学模型,对EPS混凝土的受压损伤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EPS混凝土的损伤破坏过程。研究表明,EPS混凝土的损伤破坏有两种形态,即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延性破坏与EPS颗粒的面积占有率、断裂过程区长... 建立基于随机分布的EPS混凝土细观力学模型,对EPS混凝土的受压损伤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EPS混凝土的损伤破坏过程。研究表明,EPS混凝土的损伤破坏有两种形态,即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延性破坏与EPS颗粒的面积占有率、断裂过程区长度有关;脆性破坏与EPS颗粒的面积占有率、粒径大小以及颗粒间距有关。在EPS颗粒面积占有率较低的情况下,EPS混凝土的粒子尺寸效应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较明显,在较高面积占有率的情况下,粒子尺寸效应对其影响较小。随着EPS颗粒面积占有率的增加,EPS混凝土损伤破坏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建立基于损伤力学与断裂力学的粒子尺寸效应数学模型,用数值模拟进行验证,发现两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混凝土 随机骨料 粒子尺寸效应 断裂过程区 几何特征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S混凝土静态压缩和劈裂性能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俊 丁克伟 韦璐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741,共5页
试验研究了4种(表观)密度的EPS(发泡聚苯乙烯)混凝土的静态压缩性能和劈裂性能,建立了较低密度EPS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赋予了各参数相应的物理意义.结果表明:当EPS混凝土密度较高时,其呈现出明显的准脆性材料特性;当EPS混凝土密... 试验研究了4种(表观)密度的EPS(发泡聚苯乙烯)混凝土的静态压缩性能和劈裂性能,建立了较低密度EPS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赋予了各参数相应的物理意义.结果表明:当EPS混凝土密度较高时,其呈现出明显的准脆性材料特性;当EPS混凝土密度较低时,其呈现出明显的泡沫吸能材料特性.所建立的较低密度EPS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试验结果.相同相对密度的EPS混凝土,其相对劈裂强度表现出明显的粒子尺寸效应.随EPS混凝土相对密度的降低,其相对劈裂强度粒子尺寸效应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混凝土 准脆性材料 劈裂试验 粒子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