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粒子图像测速法的大米抛光机内米粒运动规律分析
1
作者 段丰 刘晓鹏 +3 位作者 胡鹏 张永林 谢泽良 裴后昌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1-87,140,共8页
[目的]通过研究抛光机运行参数、米粒运动规律、产生碎米率之间的关系,寻求抛光机的较优参数调控依据。[方法]通过分析抛光室内米粒的运动过程、开展全因素试验以及应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IV)对米粒运动轨迹进行分析,明确米粒的运动状态... [目的]通过研究抛光机运行参数、米粒运动规律、产生碎米率之间的关系,寻求抛光机的较优参数调控依据。[方法]通过分析抛光室内米粒的运动过程、开展全因素试验以及应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IV)对米粒运动轨迹进行分析,明确米粒的运动状态、碎米率与抛光机转速及压力门开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当压力门开度20 mm时,在试验转速范围内均不能形成有规律的米粒运动形态,此时不能达到米粒抛光要求。当压力门开度4 mm、转速为600~1400 r/min时,米粒呈现出螺旋升角较小且高低速区域交替出现的运动形态。当压力门开度8 mm、转速1400 r/min时,米粒呈现出高低速(速度差>3 m/s)区域交替出现的运动形态。上述两种工况下,米粒因过度揉搓或压力过大导致碎米率较高(>4%)。在试验范围内的其余工况下,米粒均呈现出螺旋角大小适中的高低速(速度差为2~3 m/s)区域交替出现的运动形态,此时碎米率为2%~4%,能够达到较好的抛光效果。[结论]不同工况下米粒形成的运动形态与产生的碎米率不同,在合适的压力门开度和转速下,米粒呈现出适当的运动形态,能达到较好的抛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光机 米粒 粒子图像测速法 运动形态 碎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粒子图像测速法的微肋阵通道内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志刚 董开明 +2 位作者 吕明明 季璨 江亚柯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094-5101,共8页
采用微观粒子图像测速法(Micro-PIV),实验研究了Reynolds数(Re)=50~800范围内去离子水在微肋直径D=0.4 mm微肋阵内的绕流流场特性,获得了不同Re下错排和顺排微肋阵内的流线分布与速度场,分析了Re与微肋排布方式对旋涡结构、流速分布等... 采用微观粒子图像测速法(Micro-PIV),实验研究了Reynolds数(Re)=50~800范围内去离子水在微肋直径D=0.4 mm微肋阵内的绕流流场特性,获得了不同Re下错排和顺排微肋阵内的流线分布与速度场,分析了Re与微肋排布方式对旋涡结构、流速分布等流场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Re=50~700范围内,错排和顺排微肋阵内均出现涡结构,当Re=800时错排微肋阵内开始发生旋涡脱落;错排微肋阵内旋涡长度随着Re的增大而增加,而对于顺排微肋阵,在低Re时旋涡长度随着Re的增大而增加,当Re≥300后,旋涡长度保持微肋间距不再增加;顺排微肋阵内主流区顺流速度较错排微肋阵大,而错排微肋阵内横向速度大于顺排微肋阵且最大值比顺排微肋阵高约25%,微肋错排布置增强了流体的掺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肋阵 微观粒子图像测速法 流场 旋涡 流线 微通道 微流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V技术的几种实现方法 被引量:22
3
作者 孙鹤泉 沈永明 +2 位作者 王永学 康海贵 李广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PIV技术是一种基于流场图像互相关分析的二维流场非接触式测试技术。在介绍利用Fourier变换的互相关特性及其快速算法实现PIV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可提高分析效率的实序列Fourier变换的实现方法,并进而提出了一种更高效的基于Hartley变... PIV技术是一种基于流场图像互相关分析的二维流场非接触式测试技术。在介绍利用Fourier变换的互相关特性及其快速算法实现PIV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可提高分析效率的实序列Fourier变换的实现方法,并进而提出了一种更高效的基于Hartley变换的分析法,给出了分离式内核的Hartley变换互相关特性的明确表达式。从算法复杂性理论与实际分析时间两方面对3种方法进行的比较,充分说明了Hartley变换在PIV技术应用中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V技术 二维流场 粒子图像测速法 FOURIER变换 HARTLEY变换 水质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IV方法研究四气门汽油机缸内滚流运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健 刘德新 +2 位作者 刘书亮 冯洪庆 胡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33-437,共5页
选取一台Cagiva350单缸四气门汽油机作为试验样机,重新设计了具有透明活塞顶和透明缸套的加长部分,并使之与丰田8A汽油机的基本参数接近,以二氧化钛为示踪粒子,采用激光粒子图像速度法(PIV)研究了该样机在进气和压缩冲程缸内滚流流场的... 选取一台Cagiva350单缸四气门汽油机作为试验样机,重新设计了具有透明活塞顶和透明缸套的加长部分,并使之与丰田8A汽油机的基本参数接近,以二氧化钛为示踪粒子,采用激光粒子图像速度法(PIV)研究了该样机在进气和压缩冲程缸内滚流流场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滚流在进气过程中开始形成,逐渐演变成与缸径同大的大尺度旋涡,并在实验所能实测的曲轴转角范围内一直保持,在60°CABTDC时旋涡发生严重畸变,但仍未破碎为小尺度的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气门汽油机 滚流运动 粒子图像测速法(P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条件下裂隙边坡滑动失稳的试验分析及机理研究
5
作者 卢功臣 虞子楠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37,共7页
为深入分析降雨作用下裂隙的存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边坡中广泛存在的竖向、内部等裂隙形态进行缩尺模型降雨实验,并结合数值计算及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进行稳定性分析及边坡失稳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深入分析降雨作用下裂隙的存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边坡中广泛存在的竖向、内部等裂隙形态进行缩尺模型降雨实验,并结合数值计算及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进行稳定性分析及边坡失稳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缘竖向裂隙的存在加速了雨水入渗及地下水位抬升,坡内裂隙会使雨水聚集,进而水分顺裂隙迁移并加速了裂隙上缘块体的滑落,含裂隙边坡失稳时间较无裂隙边坡提前了18%~40%;当上缘裂隙和内部裂隙均考虑时,边坡稳定性系数骤降,在计算稳定性系数小于1后短时间内滑坡迅速发生;PIV结果显示带裂隙边坡失稳时粒子运动速度更快、诱发滑动区域更广、破坏性更强.相关结果可作为降雨条件下边坡安全判定及滑坡预警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 裂隙 模型试验 稳定性系数 粒子图像测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F方法与滑移网格方法对离心血泵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6
作者 林子祺 于勇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52-452,共1页
目的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离心血泵内的流场,对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方法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提供的血泵标模进行数值仿真,针对2号工况(转子转速3500 r/min,... 目的使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离心血泵内的流场,对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计算方法的可靠性。方法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提供的血泵标模进行数值仿真,针对2号工况(转子转速3500 r/min,入口体积流量2.5 L/min),分别用SRF旋转参考坐标系方法和滑移网格方法进行定常和非定常流动的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FDA通过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获得的流场数据进行比对,探究数据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离心血泵 粒子图像测速法 SRF 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 参考坐标系 滑移网格 体积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结构对电除尘器内电流体场影响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庆 郭朋朋 +3 位作者 武磊 张银楠 乔音音 何寿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172-5181,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该文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电极结构对电除尘器内电场特性及电流体场分布的影响。使用高速离子射流耦合电流体场的模拟方法建立了数值模型,分析了电除尘器内电流体状态及阳极板附近流...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该文采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电极结构对电除尘器内电场特性及电流体场分布的影响。使用高速离子射流耦合电流体场的模拟方法建立了数值模型,分析了电除尘器内电流体状态及阳极板附近流速,同时使用粒子图像测速法对两种电极结构在不同电压下的电流体状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错位板结构可以增强电晕放电强度,降低起晕电压,相较于线板式结构,起晕电压降低了29.41%,电晕电流提升近一倍。电压越高,电流体场受放电极产生的高速离子射流影响越大。入口风速会影响电流体场状态,当入口风速为0m/s时,电流体状态呈对称的双螺旋结构;入口风速提升至0.1m/s时,涡旋被挤压变形;继续增大入口风速,涡旋变形程度加大,且靠近入口处涡旋消失。错位板结构能显著降低收尘极板附近流速,当入口风速为0.9 m/s时,线板式与错位板除尘器收尘极板前1 cm平均流速分别为1.28 m/s和0.68 m/s。相比于采用普通的多物理场耦合方法,采用高速离子射流耦合电流体场方法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更加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场 错位板 离子风 数值模拟 粒子图像测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旋向对风力机尾流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8
作者 徐文权 东雪青 +3 位作者 韩玉霞 汪建文 高志鹰 郭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4,共8页
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改善风力机尾流效应,提升下游风力机功率。进行叶片旋向对风力机尾流特性的试验研究,利用低频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对NACA4415翼型的叶片进行扰流流场测试并采集风力机的尾流数据。当2台串列排布的风力机旋... 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来改善风力机尾流效应,提升下游风力机功率。进行叶片旋向对风力机尾流特性的试验研究,利用低频粒子图像测速(PIV)系统对NACA4415翼型的叶片进行扰流流场测试并采集风力机的尾流数据。当2台串列排布的风力机旋向不同时,首先在下游风力机前1D(D为风轮直径)处,叶尖涡涡核位置向中央尾迹区偏移,而外部主流区的流体在叶尖涡诱导区的输运和卷吸作用下持续进入中央尾迹区并与之掺混使得轴向速度恢复得更佳;进而分析下游风力机后1D的流场数据,结果显示:虽然下游风力机叶尖涡几何结构被“打碎”,但涡核能量却未降低;最后探讨影响风力机功率特性的因素,下游风力机入流角的增大促使下游风力机捕获更多风能,在风轮间距为2D时,逆向旋转的功率比比同向旋转时高4.70%,且功率比随间距增加其增幅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旋向 粒子图像测速法 水平轴风力机 气动性能 尾迹流场 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宫流道内固体颗粒运动的CFD模拟及PIV验证 被引量:20
9
作者 喻黎明 吴普特 +2 位作者 牛文全 范兴科 张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5-51,共7页
针对迷宫流道灌水器结构细微复杂的特点,分别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方法和粒子图像测速仪PIV观测方法,对固体颗粒在迷宫流道内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与试验观测,并对2种方法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FD模拟不同直径、不... 针对迷宫流道灌水器结构细微复杂的特点,分别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方法和粒子图像测速仪PIV观测方法,对固体颗粒在迷宫流道内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与试验观测,并对2种方法的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FD模拟不同直径、不同密度的固体颗粒运动时,其模拟轨迹线与实际运动线非常接近;当颗粒直径较小(65μm)或密度较小(镁粒,1 740 kg/m3)时,CFD模拟的颗粒通过的路程与实际运动路程的偏差很小,而直径或密度较大的颗粒偏差比较大,其原因是直径或密度较大的颗粒实际运动时更加靠近主流区;采用CFD模拟颗粒运动速度是可行的,但颗粒实际运动时,保持高速的时间长于CFD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灌水器 颗粒 运动 迷宫流道 计算流体动力学 粒子图像测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P低污染燃烧室两相喷雾燃烧数值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邓远灏 颜应文 +3 位作者 朱嘉伟 李诗 徐华胜 张靖周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361,共9页
提出一种带有多点燃油直接喷射双环预混旋流(TAPS/MLDI)头部的贫油预混预蒸发(LPP)低污染圆筒燃烧室,为了获得该燃烧室两相喷雾燃烧流场与燃烧性能,利用Fluent数值研究三种LPP燃烧室头部方案和四种进口工况。计算结果表明:(1)LPP燃烧室... 提出一种带有多点燃油直接喷射双环预混旋流(TAPS/MLDI)头部的贫油预混预蒸发(LPP)低污染圆筒燃烧室,为了获得该燃烧室两相喷雾燃烧流场与燃烧性能,利用Fluent数值研究三种LPP燃烧室头部方案和四种进口工况。计算结果表明:(1)LPP燃烧室头部冷态流场存在中心回流区、角落回流区和唇口回流区,流场结果与PIV试验结果吻合较好。(2)在头部方案不变的情况下,工况从100%推力下降到7%推力时,出口平均温度逐渐下降,污染物NOx排放相应减少。(3)在进口工况不变时,头部方案B燃烧性能相对最优。(4)热力型NOx的生成速率与燃气温度超过1950K区域的大小和最高燃气温度直接相关,热力型NOx的生成主要分布在火焰锋面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油预混预蒸发 低污染燃烧室 两相喷雾燃烧 粒子图像测速法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双阀芯电液比例多路阀主阀进口节流流场及阀口压降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晋 朱汉银 +3 位作者 姚静 李建斌 李艳鹏 孔祥东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35-1143,共9页
以某系列双阀芯电液比例多路阀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流场仿真技术和PIV可视化测速技术对不同阀口开度和流量下的主阀沿进口流道、节流口、阀腔的流场进行了流体仿真和试验可视化研究。应用Fluent软件仿真研究了主阀进口节流流场分布并得... 以某系列双阀芯电液比例多路阀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流场仿真技术和PIV可视化测速技术对不同阀口开度和流量下的主阀沿进口流道、节流口、阀腔的流场进行了流体仿真和试验可视化研究。应用Fluent软件仿真研究了主阀进口节流流场分布并得出阀口压降特性;采用PIV试验研究的手段对流场分析结果加以验证,应用2D-PIV技术获得主阀腔内部一个截面上的流场分布,并通过相似理论计算得出阀口压降特性。CFD流场仿真和PIV试验结果表明:该双阀芯电液比例多路阀主阀出油环形腔内会形成较大旋涡,且阀口开度和流量对主阀进口节流内部流场结构和阀口压降特性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定性分析双阀芯电液比例多路阀主阀内能量损失和噪声、主阀的结构和流道的设计以及优化具有重要实际意义,为CFD技术和PIV技术在双阀芯多路阀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阀芯 电液比例多路阀 计算流体动力学 粒子图像测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层结盐水中的羽流运动特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巍 赵亮 +3 位作者 贺治国 林挺 谈利明 蒋后硕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02-608,共7页
采用线性层结盐水发生装置以及喷嘴向下以重盐水注入盐水层结的方法,模拟线性层结盐水中羽流的发展过程;应用时间分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研究线性层结盐水中羽流内部流场结构。羽流的发展过程可以定性地归纳为3个阶段:入射阶段、中... 采用线性层结盐水发生装置以及喷嘴向下以重盐水注入盐水层结的方法,模拟线性层结盐水中羽流的发展过程;应用时间分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研究线性层结盐水中羽流内部流场结构。羽流的发展过程可以定性地归纳为3个阶段:入射阶段、中性浮力层出现阶段和中性浮力层稳定阶段。实验结果显示:羽流流速从中心区域向边缘逐步递减;羽流在下沉到最大深度后回升到中性浮力层,并向四周扩散;在羽流内部及边界存在大量复杂的涡旋结构,说明在羽流发展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羽流与周围环境水体之间的掺混作用。重新拟合确定了羽流最大穿透距离公式中的量纲一常数C,取值为4.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羽流 线性层结盐水 时间分辨粒子图像测速法 速度场 涡量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翼翼型动态失速流场特性PIV试验研究及L-B模型修正 被引量:14
13
作者 王清 招启军 赵国庆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1-635,共5页
为测量翼型动态失速的非定常涡流场特性,采用3D-PIV技术,对典型直升机旋翼翼型SC1095的动态失速流场特性进行测量,发现涡在不同位置处的输运速度不同:位于翼型表面的涡的无量纲速度为0.39,位于尾迹区的涡的无量纲速度为0.55.利用前缘涡... 为测量翼型动态失速的非定常涡流场特性,采用3D-PIV技术,对典型直升机旋翼翼型SC1095的动态失速流场特性进行测量,发现涡在不同位置处的输运速度不同:位于翼型表面的涡的无量纲速度为0.39,位于尾迹区的涡的无量纲速度为0.55.利用前缘涡输运速度变化这一特征,改进了经典的翼型动态失速利什曼--贝多斯(Leishman--Beddoes,L--B)模型,将该模型中固定的涡时间常数修正为可以随涡位置变化的时变函数,修正后的模型计算得到翼型法向力峰值相对原L--B模型提升5%,力矩系数负峰值相对原L--B模型提升13%,与试验值相比更加吻合,表明修正后的翼型动态失速模型更好地体现了翼型前缘涡的物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翼型 前缘涡 动态失速 粒子图像测速法 利什曼--贝多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槽道近壁面附近颗粒尾流特性的高分辨率PIV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志亮 王肖 +4 位作者 吴学成 邱坤赞 樊建人 罗坤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0-818,共9页
采用PIV测量方法,对不同雷诺数下球形颗粒的尾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中颗粒是10mm的不锈钢球,距壁面高度G/D(28)0、0.25、0.5和1.0,Rep(28)900、2500和5000,气相示踪粒子为峰值粒径2.5?m的雾化液滴。通过对实验得到的瞬态速度场进行分... 采用PIV测量方法,对不同雷诺数下球形颗粒的尾流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中颗粒是10mm的不锈钢球,距壁面高度G/D(28)0、0.25、0.5和1.0,Rep(28)900、2500和5000,气相示踪粒子为峰值粒径2.5?m的雾化液滴。通过对实验得到的瞬态速度场进行分析,得到时均流线图和速度场。结果表明,G/D(28)0时,整体涡脱落强度明显减小,颗粒下部的漩涡脱落完全被抑制,在颗粒尾部形成一个顺时针回流区,大小约为颗粒尺寸的1.5倍。0.25?G/D?0.5时,壁面的存在使得颗粒尾流结构出现了不对称,呈一定的角度向上倾斜。随着颗粒与壁面距离的增加,壁面对颗粒尾流的影响减弱,在颗粒后缘会出现一对回流区,上方呈顺时针旋转,而下方呈逆时针,且回流区的长度先减小后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颗粒 尾流结构 水平槽道 近壁面 粒子图像测速法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热工测试技术实验室的设计与搭建 被引量:3
15
作者 邓宏武 徐国强 +1 位作者 王佳仁 王开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8年第4期148-150,155,共4页
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热工测试技术实验室设置的必要性和建设的情况。实验室设立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液晶测温、红外测温及PIV测速等先进测试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从事科研实验的... 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进热工测试技术实验室设置的必要性和建设的情况。实验室设立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使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液晶测温、红外测温及PIV测速等先进测试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从事科研实验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红外热像仪 粒子图像测速法 实验教学 实验室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刺线–板式电除尘器内离子风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闫东杰 贡浩 +1 位作者 张子昂 玉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250-3258,共9页
利用3D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测定不同放电电压、不同板间距下芒刺线-板电除尘器内部离子风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电除尘器通道内离子风最大速度出现在距离芒刺尖端25±3mm处,且加速区内离子风速度V... 利用3D粒子图像测速法(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测定不同放电电压、不同板间距下芒刺线-板电除尘器内部离子风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电除尘器通道内离子风最大速度出现在距离芒刺尖端25±3mm处,且加速区内离子风速度V与距离芒刺尖端的长度L、放电电压U符合一非线性方程。对近壁区离子风速度进行分析,发现离子风的X向分速度关于芒刺线对称,最大值出现位置与Y向分速度一致,均出现在正对芒刺尖端的极板处;Z向分速度占比最大,是决定近壁区离子风速度大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离子风 粒子图像测速法 芒刺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速度和湍流强度随时间变化的PIV测量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以斌 宣晓燕 +1 位作者 党宏斌 崔鑫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5-289,共5页
通过使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IV)测量手段,对垂直方形管道内喷粉过程中产生的气流速度和湍流强度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计算得到了气流速度和湍流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管道中气流平均速度在喷粉结束之前... 通过使用粒子图像测速法(PIV)测量手段,对垂直方形管道内喷粉过程中产生的气流速度和湍流强度进行了测量,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计算得到了气流速度和湍流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管道中气流平均速度在喷粉结束之前与时间基本成线性增加。喷粉结束后,气流平均速度急剧减小。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湍流强度在喷粉结束后0~350 ms内均成负指数衰减,350 ms后管道中湍流强度随时间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速度 湍流强度 粒子图像测速法 负指数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泵内部盐析颗粒流场PIV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高波 杨敏官 +1 位作者 冯浪 于学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1-84,共4页
为探索旋流泵内盐析颗粒的流动规律,利用PIV粒子图像速度场仪对泵内颗粒流场进行了测量,获得了颗粒准三维速度场分布,初步掌握了泵内不同工况下颗粒的流动特征。结果表明,叶轮各轴截面上速度分布差异显著,无叶腔中速度分布呈现强迫涡旋... 为探索旋流泵内盐析颗粒的流动规律,利用PIV粒子图像速度场仪对泵内颗粒流场进行了测量,获得了颗粒准三维速度场分布,初步掌握了泵内不同工况下颗粒的流动特征。结果表明,叶轮各轴截面上速度分布差异显著,无叶腔中速度分布呈现强迫涡旋和自由涡旋的特征;流量增加,颗粒流在叶轮进口处相对速度增大,出口处相对液流角也增大,无叶腔小半径处颗粒径向速度分量随之增大;颗粒流存在纵向涡旋,涡旋中心位于叶轮流道中部,且随流量变化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泵 盐析颗粒 粒子图像测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式缩放管内液固颗粒群浓度分布与汇聚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德其 冯源 +3 位作者 王依然 谭卓伟 俞天兰 吴淑英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662-4672,共11页
为分析颗粒群在立式缩放管内的运动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CFD-DEM)耦合方法模拟研究缩放比γ、肋高e和颗粒进口浓度α对管内颗粒群浓度分布与汇聚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颗粒群的轴向浓度分布较为均匀,管下... 为分析颗粒群在立式缩放管内的运动规律,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CFD-DEM)耦合方法模拟研究缩放比γ、肋高e和颗粒进口浓度α对管内颗粒群浓度分布与汇聚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参数范围内,颗粒群的轴向浓度分布较为均匀,管下部颗粒滞留相对较多;颗粒群径向相对浓度遵循管中心区域浓度低,近壁面颗粒相对浓度较高的规律;肋高e=1.0mm的缩放管在颗粒进口浓度α≤2%时,管壁附近颗粒浓度最高。在管段中上部颗粒运动相对稳定阶段,在肋高e=2.0mm与缩放比γ≤1.0、颗粒进口浓度α≥3%工况下,颗粒群易出现汇聚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计算流体力学-离散单元 粒子图像测速法 缩放管 颗粒汇聚 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刺线–板式电除尘器内流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东杰 贡浩 +1 位作者 张子昂 玉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6707-6715,共9页
电除尘器内气流流动影响微细粒子的运动与捕集。利用3D-粒子图像测试技术测定不同放电电压、电场风速以及线间距下芒刺线–板电除尘器内部的复合流场。实验结果表明:单电晕线放电时,放电电压的增加使粒子运动更加复杂,通道内的涡旋会带... 电除尘器内气流流动影响微细粒子的运动与捕集。利用3D-粒子图像测试技术测定不同放电电压、电场风速以及线间距下芒刺线–板电除尘器内部的复合流场。实验结果表明:单电晕线放电时,放电电压的增加使粒子运动更加复杂,通道内的涡旋会带动近壁区部分粒子远离极板,影响粒子捕集。电场风速的增加会弱化流场中的涡旋运动,使近壁区粒子的x向分速度占比减小,z向分速度占比增大;电场风速为0.8m/s时,y向分速度占比达到最大。线间距的增加会降低涡旋强度,气流偏转程度减弱,沿电场力方向的y向分速度则会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离子风 粒子图像测速法 芒刺线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