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型断面周围流场的粒子图像测速试验及数值模拟
1
作者 刘祖军 贾明晓 杨詠昕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1-5,共5页
采用粒子图像设备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进行了雷诺数为9×104的H断面的绕流试验,揭示了作用在H型断面上的旋涡演化过程.选取基于雷诺时均方法(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RANS)的Realize k-e模型和三维... 采用粒子图像设备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进行了雷诺数为9×104的H断面的绕流试验,揭示了作用在H型断面上的旋涡演化过程.选取基于雷诺时均方法(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 Equations,RANS)的Realize k-e模型和三维大涡模型(3D-LES)这两种湍流模型进行了断面的绕流计算,并比较了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差别.三维大涡模型能够充分地挖掘湍流信息,而Realize k-e模型的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体现旋涡的最主要特征,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综合考虑计算的经济性和效率的前提下采用Realizek-e模型进行数值模拟能够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断面周围流场 雷诺时均湍流模型 三维大涡模型 粒子图像测试技术 旋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相物质组成对泥石流固相流速特征的影响
2
作者 何晓英 张展 +1 位作者 于泽清 王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17-6625,共9页
固相颗粒流速是研究泥石流冲击力和防治结构荷载取值的关键问题。基于水槽模型试验,采用粒子图像测试技术提取黏性泥石流表面固相颗粒流速,基于两相流模型探讨浆体黏度、固相体积浓度与颗粒粒径对泥石流固相粗颗粒流速特征的影响。结果... 固相颗粒流速是研究泥石流冲击力和防治结构荷载取值的关键问题。基于水槽模型试验,采用粒子图像测试技术提取黏性泥石流表面固相颗粒流速,基于两相流模型探讨浆体黏度、固相体积浓度与颗粒粒径对泥石流固相粗颗粒流速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泥石流龙头现象随浆体黏度与固相体积浓度增大而减弱;固液相相对运动随浆体黏度增加而减弱,大黏度与小粒径组合条件下消失;固相颗粒流速随浆体黏度与固相体积浓度呈正相关,与颗粒粒径呈负相关。两相物质组成影响固相颗粒间的摩擦力与/或碰撞力、浆体施加的黏滞阻力、拖曳力与虚拟质量力,其对流速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固相颗粒流速 两相流理论 粒子图像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孔桥墩墩后水动力特性PIV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斌 唐瑶 +2 位作者 蒋昌波 赵兵兵 王刚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14,共7页
为探讨桥墩上设置开孔对墩后水流结构的影响,采用粒子图像测试技术(PIV)对矩形开孔桥墩墩后的水平面和立面流场进行了测量,并对墩后的水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矩形开孔桥墩能够改变开孔位置所在水深处尾流的运动规律,贯穿方孔的... 为探讨桥墩上设置开孔对墩后水流结构的影响,采用粒子图像测试技术(PIV)对矩形开孔桥墩墩后的水平面和立面流场进行了测量,并对墩后的水流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矩形开孔桥墩能够改变开孔位置所在水深处尾流的运动规律,贯穿方孔的高速水流与墩侧绕流以及墩后低速区水流形成强烈的剪切作用,抑制了大尺度旋涡的发展与运动,并且切断了墩后底部水流的上升运动轨迹;墩后瞬时流场存在周期性的运动规律,具有高度间歇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桥墩 水动力特性 瞬时流场 粒子图像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组分层不对称撞击流流场能量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建伟 马繁荣 +1 位作者 冯颖 张志刚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31-839,共9页
采用二维高速粒子图像测试技术(TR-PIV)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测量了双组分层不对称撞击流流场,利用POD分析方法提取流场含能大尺度结构,分解瞬时流场得出主要模态能量,考察了双层撞击流在不同射流Re、不同间距及不同直径比下不... 采用二维高速粒子图像测试技术(TR-PIV)和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PLIF)测量了双组分层不对称撞击流流场,利用POD分析方法提取流场含能大尺度结构,分解瞬时流场得出主要模态能量,考察了双层撞击流在不同射流Re、不同间距及不同直径比下不对称流场能量的变化规律。主要结论如下:同喷嘴直径下,不对称流场能量总是大于对称流场,在上下撞击驻点形成交叉时,流场整体能量较高,同时流场能量随喷嘴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喷嘴直径下,流场能量随直径比K增大而增大,直径比K>1时,不对称流场能量也总是大于对称流场。综上所述,流场的这种不对称性有利于整体提高流场能量及流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组分层不对称撞击流 二维高速粒子图像测试技术 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流场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