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穗部和粒型性状相关分析及QTL定位
1
作者 马明 王掌军 +2 位作者 李清峰 刘凤楼 刘彩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70-174,共5页
为了促进小麦优良穗型的选育,利用穗部性状有显著差异的小麦品种宁春44号和密穗小麦进行杂交组合,并对其F2代穗部和粒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结果表明:该F2群体穗部性状和粒型性状变异系数为8.52%~38.00%,穗密... 为了促进小麦优良穗型的选育,利用穗部性状有显著差异的小麦品种宁春44号和密穗小麦进行杂交组合,并对其F2代穗部和粒型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结果表明:该F2群体穗部性状和粒型性状变异系数为8.52%~38.00%,穗密度与穗粒重、粒长、粒宽和粒重成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4、-0.57、-0.38和-0.22,说明穗密度越高,结实籽粒越小,粒重越低;本研究共定位到4个控制穗长的QTL,分别位于1D、2D、3D和6D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16.91%~31.20%的穗长变异;定位到3个控制穗密度的QTL,与2D、3D和6D上控制穗长的QTL重合;在2D和1B染色体上,分别定位到1个控制粒长和粒厚的QTL,分别可解释14.27%和13.05%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部性状 粒型性状 相关分析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稞品种资源粒型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分析与评价
2
作者 牛小霞 赵锋 +3 位作者 柳小宁 包奇军 徐银萍 向莉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8-63,共6页
本研究测定了121份青稞品种资源在2个不同地点的6个籽粒表型性状和11个品质性状,通过对青稞粒型和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为我国青稞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1份青稞品种资源千粒重、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戊聚糖、不溶性膳食... 本研究测定了121份青稞品种资源在2个不同地点的6个籽粒表型性状和11个品质性状,通过对青稞粒型和品质性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为我国青稞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21份青稞品种资源千粒重、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戊聚糖、不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的变异系数比较大,多样性丰富。相关分析表明,千粒重、籽粒表面积、周长、籽粒长、籽粒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品质性状无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把17个性状筛选为6个主要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6.5%。聚类分析将121份青稞品种资源划分为5类,第Ⅰ类群淀粉含量高,第Ⅱ类群品质性状比较好,第Ⅲ类群粒重、粒型和品质好,第Ⅴ类群粒重和粒型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粒型性状 品质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产量性状、粒型性状及穗型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王绍林 王心哲 +3 位作者 李海 宋晓波 李春江 张战 《北方水稻》 CAS 2022年第1期12-16,共5页
以265份粳稻品种为试材,分析了品种产量性状、粒型性状、穗型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3个性状变异系数在5.22%~37.70%,产量性状、粒型性状、穗型性状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7.70%、14.01%、24.71%,粒型因子、粒重因子、产量因子... 以265份粳稻品种为试材,分析了品种产量性状、粒型性状、穗型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3个性状变异系数在5.22%~37.70%,产量性状、粒型性状、穗型性状各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7.70%、14.01%、24.71%,粒型因子、粒重因子、产量因子及粒数因子是影响性状综合表现的主要因子。产量性状、粒型性状、穗型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分别对4个穗型性状与4个产量性状、4个穗型性状与5个粒型性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型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第1和第2典型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穗型性状中的穗长、二次枝梗数对产量性状中的穗粒数变化起主要作用;穗型性状中的穗立形状对产量性状中的穗粒数、结实率变化起主要作用。穗型性状与粒型性状间的第1典型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穗型性状中的穗长对粒型性状中的谷粒形状变化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产量性状 粒型性状 性状 主成份分析 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米的密度与千粒重及粒型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琳 刘艺 +5 位作者 张斯威 杨川航 郭庆 钦鹏 王玉平 黄廷友 《中国稻米》 2019年第1期80-83,87,共5页
测定了161份不同类型水稻材料的谷粒、糙米的密度及其粒型参数。结果表明,谷粒的密度与谷粒千粒重、谷粒粒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谷粒长宽比和谷粒百粒体积显著正相关;糙米的密度与糙米千粒重、糙米粒长、糙米百粒体积、糙米粒厚均呈极显... 测定了161份不同类型水稻材料的谷粒、糙米的密度及其粒型参数。结果表明,谷粒的密度与谷粒千粒重、谷粒粒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谷粒长宽比和谷粒百粒体积显著正相关;糙米的密度与糙米千粒重、糙米粒长、糙米百粒体积、糙米粒厚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糙米宽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谷粒和糙米的千粒重对密度的直接正效应最大;百粒体积和粒宽对密度的直接负效应较大;谷粒其他性状也多是通过谷粒千粒重和百粒体积来间接影响谷粒密度的;而糙米不同性状的间接效应较复杂。谷粒回归模型表明,需增加合理解释谷粒密度变异的预测变量;而糙米回归模型表明,糙米千粒重、粒厚、百粒体积可解释糙米密度因变量的7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密度 糙米 粒型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半野生小麦粒型性状的QTL定位
5
作者 周小鸿 马建 +9 位作者 罗伟 蒋云峰 孙敏 杨宇杰 江千涛 刘亚西 陈国跃 魏育明 郑有良 兰秀锦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7-35,共9页
为了解西藏半野生小麦粒型性状的QTL差异,以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和郑麦9023(ZM9023)杂交后获得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于2012、2013和2015年分别在四川农业大学温江试验田种植,对其粒型性状(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籽粒... 为了解西藏半野生小麦粒型性状的QTL差异,以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和郑麦9023(ZM9023)杂交后获得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试验材料,于2012、2013和2015年分别在四川农业大学温江试验田种植,对其粒型性状(粒长、粒宽、粒厚、长宽比、籽粒大小)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自交系群体粒型性状均呈正态分布,对籽粒大小的影响依次为粒宽、粒厚、粒长。在三个年度环境中,总共检测到33个控制小麦粒长、粒宽、粒厚、籽粒大小和长宽比的QTL位点。其中,13个控制粒长的QTL分布在1B、2B、2D(3个)、3A、4A、5B、6A、6B、7A(3个)染色体上,每个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5.37%~11.57%。6个控制粒宽的QTL分布在2B、2D、4A、5B、6A、7A染色体上,可以解释表型变异的6.43%~12.69%。3个控制粒厚的QTL位于2B和2D(2个)上,表型贡献率分别为12.75%、10.00%和8.49%。9个控制籽粒大小的QTL分别位于2B、2D(2个)、4A、5B、6A、7A(3个)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6.26%~14.69%的表型变异。另外,本研究还在2B、2D、4A、5B、6A、7A染色体上共发现7个QTL富集区,这些染色体上的QTL和富集区与籽粒性状密切相关,在育种中值得关注。其中,2B染色体上xwPt-3561~XwPt-6932分子标记区间内有控制粒长、粒宽、粒厚、籽粒大小的遗传位点,6A染色体上标记wpt一730109与wpt-7063之间有控制增加籽粒宽度和籽粒大小的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粒型性状 QTL 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