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XSB狼疮鼠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异常与发病的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志营 毕黎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2-274,共3页
目的 :研究 BXSB自发性狼疮鼠骨髓粒 -巨噬细胞系的增殖情况与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 :雄性 BXSB小鼠按 4、 8、 12、 16及 2 0周龄分组 ,每组 6只 ,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方法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 ,计数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 目的 :研究 BXSB自发性狼疮鼠骨髓粒 -巨噬细胞系的增殖情况与狼疮发病的关系。方法 :雄性 BXSB小鼠按 4、 8、 12、 16及 2 0周龄分组 ,每组 6只 ,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方法体外培养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 ,计数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FU - GM)及小鼠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 ,并检测尿蛋白。相同周龄的 C5 7BL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2周龄雄性 BXSB小鼠尿蛋白 (+) ,2 0周龄时尿蛋白 ( ) ,4、 8周龄 BXSB小鼠及各周龄 C5 7BL小鼠尿蛋白 (- )。 8周龄雄性 BXSB小鼠骨髓 CFU - GM为 (96 .0 0± 18.11) / 2×10 5BMMC,PBMC计数为 (111.33± 10 .97)× 10 6· L- 1 ,均明显高于 4周龄 BXSB小鼠及正常 C5 7BL 小鼠(P<0 .0 5 ) ,随着周龄增加 ,CFU- GM和 PBMC进一步增多。结论 :BXSB小鼠粒 -巨噬细胞系造血异常及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参与了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小鼠 近交系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血移植特性的研究——Ⅰ.人胎盘血粒单系祖细胞体外长期培养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黄绍良 李文益 +2 位作者 杜宏微 侯玲玉 李树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79-182,共4页
本文采用体外甲基纤维素长期培养观察脐血(又称胎盘血)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生长情况。结果:脐血(n=20)7、14、21、28天CFU—GM产率分别为28.78±37.82、143.30±168.64、286.40±497.00、107.93±131.98/2×... 本文采用体外甲基纤维素长期培养观察脐血(又称胎盘血)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生长情况。结果:脐血(n=20)7、14、21、28天CFU—GM产率分别为28.78±37.82、143.30±168.64、286.40±497.00、107.93±131.98/2×10~5,35天(n=13)为93.27±111.20,42天(n=6)为68.67±103.30/2×10~5;14、21、28天脐血与7天骨髓的产率(180.91±134.07)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骨髓CFU-GM产率:14天(n=11)、21天(n=9)、28天(n=6)分别为115.14±87.85、59.81±68.05、25.00±20.45/2×10~5,14天集落产率开始下降,21天后明显减少;14天后集落脐血明显大于骨髓,细胞>1000个细胞,有些特大集落,>5000个细胞;脐血集落细胞于35天开始部分溶解(骨髓为14天,21天时多已完全溶解)。可见脐血造血细胞体外培养维持时间明显长于骨髓造血细胞(4~6^+周/3周~±),表明脐血造血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不同于骨髓造血细胞——富含扩增潜能更强、可维持长期造血重建的早期造血干细胞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血/脐血 长期培养 单系祖细胞 单系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hG-CSF)cDNA于P_RP_L启动子作用下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3
作者 贺福初 邢桂春 +3 位作者 瞿成奎 吴祖泽 薛惠华 刘福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49-153,共5页
hG—CSF cDNA在天然状态下很难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本文以作者克隆的高活性形式hG—CSF 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含hG—CSF信号肽中丙氨酸(Ala)及成熟型全部氨基酸编码序列的cDNA片段,于NcoⅠ、BamHⅠ位点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JLA602中,用... hG—CSF cDNA在天然状态下很难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本文以作者克隆的高活性形式hG—CSF 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出含hG—CSF信号肽中丙氨酸(Ala)及成熟型全部氨基酸编码序列的cDNA片段,于NcoⅠ、BamHⅠ位点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JLA602中,用高活性hG—CSF特异探针菌落原位杂交筛选出阳性克隆。此克隆hG—CSF cDNA在λ噬菌体 P_RP_L串联启动子和大肠杆菌atpE翻译起始区(TIR)共同作用下,阳性菌株热诱导表达后经小鼠骨髓细胞体外CFU-G测试表明,表达产物具明显的粒细胞集落刺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落刺激因子 聚合酶链反应 CDNA克隆 基因表达 集落形成单位 P_RP_L启动子 翻译起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tuximab减少SLE患者B淋巴细胞对骨髓粒巨噬细胞集落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李娟 陆春 罗绍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21-623,627,共4页
目的 :了解不同浓度Rituximab对SLE患者B淋巴细胞、对正常人及SLE患者骨髓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 CFU)抑制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用终浓度为 0 1、0 5、1、3、6、9μg ml的Rituximab与SLE患者B淋巴细胞共同加入SLE患... 目的 :了解不同浓度Rituximab对SLE患者B淋巴细胞、对正常人及SLE患者骨髓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 CFU)抑制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体外用终浓度为 0 1、0 5、1、3、6、9μg ml的Rituximab与SLE患者B淋巴细胞共同加入SLE患者及正常人骨髓GM CFU的培养体系中 ,观察它们对SLE患者及正常人骨髓GM CFU形成的影响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浓度Rituximab处理前后SLE患者B淋巴细胞上的CD2 0表达水平 ,逆转录PCR法检测与终浓度为 9μg mlRitux imab共同孵育前后SLE患者B淋巴细胞的IL 10mRNA与β actin的比值。 结果 :加入终浓度为 0 1、0 5、1、3、6、9μg ml的Ritux imab和SLE患者B淋巴细胞后 ,正常人骨髓GM CFU产率分别为 180± 37、2 0 0± 5 4、2 2 6± 4 5、2 4 8± 71、2 5 1± 5 6、2 5 8± 6 6个 10 5细胞 ,与不加Rituximab和SLE患者B淋巴细胞的正常人骨髓GM CFU产率 (2 5 6± 80个 10 5细胞 )比较 ,前二组P <0 0 5 ,后四组P >0 0 5 ,与仅加入SLE患者B淋巴细胞的正常人骨髓GM CFU产率 (199± 92个 10 5细胞 )对比 ,前二组P >0 0 5 ,后四组P <0 0 5。加入以上 6种相同浓度的Rituximab和SLE患者B淋巴细胞后 ,SLE患者骨髓GM CFU产率分别为 119± 71、116±78、177± 6 8、2 0 2± 4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淋巴细胞 美罗华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CD20 RITUXI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BB促粒细胞/巨核细胞生长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毛利靖 叶洁瑜 +1 位作者 梁恩瑜 杨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5-561,共7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对体外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生成作用及其对人巨核细胞株CHRF抗凋亡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采用血浆凝固培养法培养小鼠和人骨髓细胞CFU-GM和CFU-MK,探...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对体外粒-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K)的生成作用及其对人巨核细胞株CHRF抗凋亡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采用血浆凝固培养法培养小鼠和人骨髓细胞CFU-GM和CFU-MK,探讨PDGF-BB对两者CFU-GM、CFU-MK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AnnexinV/PI双染、活性Caspase-3表达及JC-1线粒体膜势能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PDGF-BB对人巨核细胞株CHRF的抗凋亡作用机制。结果:PDGF-BB 0-100 ng/ml能够促进小鼠/人CFU-GM和CFU-MK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其中50 ng/ml作用最为明显(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PDGF-BB通过线粒体及Caspase-3通路对人巨核细胞株CHRF发挥抗凋亡作用(P<0.05)。结论:PDGF-BB能够促进体外小鼠和人粒-单核系及巨核系造血生成,且能通过线粒体途径和Caspase-3通路对巨核细胞发挥抗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单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巨核细胞株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免疫抑制治疗后骨髓造血祖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邵宗鸿 郑以州 +4 位作者 张益枝 陈桂彬 李莉 孙娟 储榆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05-408,共4页
为更好地评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程度,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动态观察了48例接受IBT的SA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晚期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mBFU-E)及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 为更好地评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免疫抑制治疗(IST)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程度,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动态观察了48例接受IBT的SAA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晚期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mBFU-E)及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的水平变化。结果表明,IST前所有SAA患者骨髓mBFU-E及CFU-GM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IST后1年,29例有效者骨髓mBFU-E及CFU-GM水平显著增高,增高程度与其临床疗效相关;12例mBFU-E及10例CFU-GM水平恢复正常,其中8例患者mBFU-E及CFU-GM水平同时恢复正常。这表明SAA确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其造血功能衰竭与异常免疫关系密切,若去除这种异常,造血功能可获得部分甚至完全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骨髓造血祖细胞 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造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基质细胞系对造血干、祖细胞的刺激作用
7
作者 高春记 何一心 +1 位作者 任红光 宋增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57-62,共6页
TC-1基质细胞系是从小鼠骨髓细胞长期液体培养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系,其条件培养液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被认为多因子分泌的细胞系。TC-1条件培养液与正常小鼠骨髓细胞共同孵育,然后通过粒、单系祖细胞(CFU-GM)半固体培养试验,脾结节形... TC-1基质细胞系是从小鼠骨髓细胞长期液体培养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系,其条件培养液中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被认为多因子分泌的细胞系。TC-1条件培养液与正常小鼠骨髓细胞共同孵育,然后通过粒、单系祖细胞(CFU-GM)半固体培养试验,脾结节形成试验,放射保护试验及流式细胞仪测定骨髓细胞的周期特点,证实了TC-1细胞系能分泌粒、单系集落刺激活性物质(GM-CSA)及体外对多能造血干细胞具有保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基质细胞系 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 脾结节形成单位 放射保护试验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STI571提高β1整合素介导的Ph(+)慢性髓性白血病髓系祖细胞增殖抑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白任奎 陈珊珊 +2 位作者 刘艳荣 李金兰 付家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7-211,共5页
为探讨ABL酪氨酸激酶特异性抑制剂STI5 71(CGP5 7148B)对Ph(+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疗效机制 ,观察了STI5 71预处理 (0 .1μmol/L× 30 - 60min)前后 β1整合素活化剂及纤连蛋白 (FN)单独或联合作用以及STI5 71预处理本身对正常及... 为探讨ABL酪氨酸激酶特异性抑制剂STI5 71(CGP5 7148B)对Ph(+ )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疗效机制 ,观察了STI5 71预处理 (0 .1μmol/L× 30 - 60min)前后 β1整合素活化剂及纤连蛋白 (FN)单独或联合作用以及STI5 71预处理本身对正常及CML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FU GM )的影响 ,并结合阻断实验观察了VLA 4及VLA 5整合素在其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①STI5 71预处理、β1整合素活化剂单独或联合作用或FN单独作用对CML及正常CFU GM均无明显抑制作用 ,STI5 71预处理对活化剂或FN的作用也无直接影响 ;② β1整合素活化剂 +FN对CMLCFU GM抑制作用明显低于对正常CFU GM的作用 ;③经STI5 71预处理后 ,活化剂 +FN对CMLCFU GM抑制作用明显提高达正常水平 ;④阻断VLA4 +VLA5整合素或总 β1整合素可阻断STI5 71的上述作用。研究结果提示STI5 71提高Ph(+ )CML祖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 整合素 CFU-GM 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血小板生成素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巨核祖细胞的作用
9
作者 梅巍 贾志凌 杨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36-238,共3页
应用重组血小板生成素(rTpo)对1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进行CFU-MK和CFU-GM培养。研究结果表明:①Tpo 10ng/ml为CFU-MK培养的最佳浓度;②AA患者CFU-GM和CFU-MK增殖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③AA患者CFU-MK增殖较CFU-GM更低(CFU-M... 应用重组血小板生成素(rTpo)对1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进行CFU-MK和CFU-GM培养。研究结果表明:①Tpo 10ng/ml为CFU-MK培养的最佳浓度;②AA患者CFU-GM和CFU-MK增殖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0.001;③AA患者CFU-MK增殖较CFU-GM更低(CFU-MKx 3.2,CFU-GMx 17.5);④Tpo对骨髓小剂量照射后CFU-MK的增殖有促进恢复,对血小板的减少起到积极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生成素 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核祖细胞 巨核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巨噬祖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CFU-GM Do值推断人体辐射敏感性
10
作者 葛忠良 刘秀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本文研究了动物与人体CFU-GM辐射敏感性与整体辐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给小鼠全身1次照射不同剂量后取骨髓培养CFU-GM,与体外直接照射骨髓细胞的结果相比较,它们的D_O值分别为1.33Gy和1.23Gy,二者十分相近。通过对小鼠与人体各个个... 本文研究了动物与人体CFU-GM辐射敏感性与整体辐射敏感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给小鼠全身1次照射不同剂量后取骨髓培养CFU-GM,与体外直接照射骨髓细胞的结果相比较,它们的D_O值分别为1.33Gy和1.23Gy,二者十分相近。通过对小鼠与人体各个个体CFU-GM辐射敏感性的测定,它们的D_O值差异很大,最大值与最低值相差2倍多。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经全身^(60)Coγ—射线照射治疗的经过中,以及在骨髓移植的病例中,都观察到CFU-GM D_0值的大小能反映出全身照射后的辐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辐射敏感性 人体辐射敏感性 D0 骨髓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细胞介素3基因克隆、表达及产物的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民吉 王嘉玺 +6 位作者 赵春文 苗继红 段聚宝 张明伟 毛宁 唐佩弦 马贤凯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69-374,共6页
人白细胞介素3(IL-3)作用于早期造血并具有广谱效应。为了制备足量高纯度的IL-3,本研究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构建了三株重组IL-3表达菌株,其中一株表达水平为16%。菌体裂解物对人粒-巨噬系祖细胞有刺激增生的作用;对小鼠早期与晚期红系... 人白细胞介素3(IL-3)作用于早期造血并具有广谱效应。为了制备足量高纯度的IL-3,本研究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构建了三株重组IL-3表达菌株,其中一株表达水平为16%。菌体裂解物对人粒-巨噬系祖细胞有刺激增生的作用;对小鼠早期与晚期红系祖细胞亦有刺激作用,对晚期的作用强;但是对小鼠粒-巨噬系祖细胞无刺激作用,提示人IL-3的造血刺激作用可能具有种属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介素3 -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系集落形成单位 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对造血基质细胞造血调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鹤长 雷军 +1 位作者 蒋德昭 王绮如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造血基质细胞 -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过程细胞克隆的变化
13
作者 张辉 梁锦华 +1 位作者 廖适生 陈运贤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4期56-58,共3页
18例未治或复发ANLL,2例慢粒急变及10例完全缓解(CR)的ANLL患者作L-CFU,CFU-E及CFU-GM骨髓体外造血祖细胞培养。ANLL未治和复发组的L-CFU、CFU-E及CFU-GM集落数与正常对照有非常显著差异。ANLL的CR组,CFU-E和CFU-GM恢复正常,但L-CFU仍... 18例未治或复发ANLL,2例慢粒急变及10例完全缓解(CR)的ANLL患者作L-CFU,CFU-E及CFU-GM骨髓体外造血祖细胞培养。ANLL未治和复发组的L-CFU、CFU-E及CFU-GM集落数与正常对照有非常显著差异。ANLL的CR组,CFU-E和CFU-GM恢复正常,但L-CFU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多,提示CR后,骨髓中仍残留有白血病细胞。初步认为PHA-MNCCM作为L-CFU的生长因子,有助于CR后ANLL残留白血病细胞检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集落形成单位 -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复温后细胞输入剂量对植入的预测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洁莹 廖灿 +7 位作者 陈劲松 许遵鹏 李焱 孙新 吴韶清 汤雪薇 陆琰 谢闺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754-758,共5页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供者脐带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中复温后供者细胞输入剂量对植入和造血重建的预测作用。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10年4月间接受单份UCBT的97例儿童恶性及非恶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冷... 本研究探讨非血缘供者脐带血移植(unrelated cord blood transplantation,UCBT)中复温后供者细胞输入剂量对植入和造血重建的预测作用。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10年4月间接受单份UCBT的97例儿童恶性及非恶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冷冻前和复温后检测的总有核细胞(total nucleated cells,TNC)、CD34+细胞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granulocyte-macrophage,CFU-GM)的输入剂量对受者的植入及造血重建速度的影响,供者脐带血均来自广州脐血库。结果表明,冷冻前TNC(/kg)(mean±SD:7.65×107±4.26×107;median:6.34×107)、CD34+细胞(/kg)(mean±SD:4.64×105±4.47×105;median:3.03×105)及CFU-GM(/kg)(mean±SD:0.79×105±1.09×105;median:0.57×105)与其对应的复温后TNC(/kg)(mean±SD:6.98×107±4.12×107;median:6.00×107)、CD34+(/kg)(mean±SD:6.86×105±8.56×105;median:4.17×105)、CFU-GM(/kg)(mean±SD:0.52×105±0.52×105;Median:0.39×105)均显著相关(r=0.952,p<0.001;r=0.794,p<0.001;r=0.478,p<0.001)。植入组(n=70)的冷冻前和复温后CFU-GM输入剂量均高于未植入组(n=22)(p=0.023;p=0.011),而二者的冷冻前和复温后的TNC、CD34+细胞输入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冷冻前TNC、CD34+细胞、CFU-GM输入剂量与受者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呈负相关(r=-0.285,p=0.018;r=-0.396,p=0.002;r=-0.373,p=0.002),复温后TNC与CD34+细胞数亦与之呈负相关(r=-0.260,p=0.031;r=-0.483,p<0.001),而只有冷冻前CD34+细胞数与血小板植入时间负相关(r=-0.352,p=0.013)。结论 :CFU-GM输入剂量对预测植入有一定帮助,而冷冻前和复温后的各项指标相比,前者与植入及造血重建速度的相关性更为密切,提示脐带血在提供搜寻或发放用于移植之前,完善相应的造血功能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血移植 造血重建 细胞输入剂量 CD34+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