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建筑物下粉煤灰膏体充填采煤控制地表沉陷效果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何荣军
张天模
骆大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71,75,共5页
粉煤灰膏体充填采煤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建筑物下采煤技术,也是绿色采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某矿区建筑物下采煤为例,通过对粉煤灰膏体充填采煤控制地表沉陷的数值模拟预测,采用分层全部充填开采3个分层,累计最大下沉量为125 mm,最大倾斜变...
粉煤灰膏体充填采煤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建筑物下采煤技术,也是绿色采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某矿区建筑物下采煤为例,通过对粉煤灰膏体充填采煤控制地表沉陷的数值模拟预测,采用分层全部充填开采3个分层,累计最大下沉量为125 mm,最大倾斜变形量为0.39 mm/m,最大曲率变形量为0.003×10^(-3)m^(-1),最大水平移动量为56 mm,最大水平变形量为0.3 mm/m,倾斜变形量、水平变形量、曲率变形量均处于Ⅰ级破坏变形允许的范围内。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建筑物下粉煤灰膏体充填采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为建筑物下煤矿开采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下
充填开采
粉煤灰膏体
地表沉陷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粉煤灰膏体充填主要参数对上覆岩层控制的模拟研究与比较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何荣军
熊云威
+1 位作者
陈玉涛
杜运夯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19,共4页
粉煤灰膏体充填开采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控制上覆岩层破坏的开采技术之一。结合邢台矿区实际情况,建立数值模型,就充填体强度和充填率这2个最主要充填参数对上覆岩层控制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比较分析了两者对地表下沉值的影响...
粉煤灰膏体充填开采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控制上覆岩层破坏的开采技术之一。结合邢台矿区实际情况,建立数值模型,就充填体强度和充填率这2个最主要充填参数对上覆岩层控制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比较分析了两者对地表下沉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充填体强度对地表的最大下沉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保证足够高的充填率是分层膏体充填开采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前提。当充填体强度为1.5~3.0 MPa时,地表最大下沉值随强度的减小呈线性增大,而充填体强度小于1.5 MPa时,地表最大下沉值迅速增大;充填率减小,地表下沉值逐渐增大,且变化的幅度基本是均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采矿
粉煤灰膏体
充填
体
强度
充填率
岩层控制
地表下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水化放热特性的微量热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
22
3
作者
毋林林
康天合
+1 位作者
尹博
杜明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01-2806,共6页
采用TAM Air等温微量热仪对8种配比的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热进行了微量热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水化放热速率明显表现出起始、诱导、加速、快速降速、缓慢降速和稳定等6个阶段;随粉煤灰和煤矸石...
采用TAM Air等温微量热仪对8种配比的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热进行了微量热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水化放热速率明显表现出起始、诱导、加速、快速降速、缓慢降速和稳定等6个阶段;随粉煤灰和煤矸石掺量的增加,水化诱导和加速阶段时间延长、但放热速率和水化热降低;在所测材料配比范围内,水胶比对水化放热速率无明显影响,而添加剂仅加速了水化诱导阶段的水化放热速率。基于测试结果,在不考虑与外界热交换的理想条件下,计算出纯水泥、水泥∶粉煤灰=1∶3+添加剂和水泥∶粉煤灰∶煤矸石=1∶3∶5+添加剂等3种材料充填体7 d温度升高的理论预测值分别为69,22.9和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膏体
充填材料
水化放热速率
水化热
微量热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筑物下粉煤灰膏体充填采煤控制地表沉陷效果预测与分析
被引量:
11
1
作者
何荣军
张天模
骆大勇
机构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8-71,75,共5页
文摘
粉煤灰膏体充填采煤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建筑物下采煤技术,也是绿色采矿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某矿区建筑物下采煤为例,通过对粉煤灰膏体充填采煤控制地表沉陷的数值模拟预测,采用分层全部充填开采3个分层,累计最大下沉量为125 mm,最大倾斜变形量为0.39 mm/m,最大曲率变形量为0.003×10^(-3)m^(-1),最大水平移动量为56 mm,最大水平变形量为0.3 mm/m,倾斜变形量、水平变形量、曲率变形量均处于Ⅰ级破坏变形允许的范围内。预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建筑物下粉煤灰膏体充填采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为建筑物下煤矿开采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
建筑物下
充填开采
粉煤灰膏体
地表沉陷
预测
Keywords
under buildings
mining with filling
fly ash paste
surface subsidence
prediction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粉煤灰膏体充填主要参数对上覆岩层控制的模拟研究与比较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何荣军
熊云威
陈玉涛
杜运夯
机构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19,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4206)
文摘
粉煤灰膏体充填开采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控制上覆岩层破坏的开采技术之一。结合邢台矿区实际情况,建立数值模型,就充填体强度和充填率这2个最主要充填参数对上覆岩层控制的影响程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比较分析了两者对地表下沉值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充填体强度对地表的最大下沉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保证足够高的充填率是分层膏体充填开采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前提。当充填体强度为1.5~3.0 MPa时,地表最大下沉值随强度的减小呈线性增大,而充填体强度小于1.5 MPa时,地表最大下沉值迅速增大;充填率减小,地表下沉值逐渐增大,且变化的幅度基本是均匀的。
关键词
绿色采矿
粉煤灰膏体
充填
体
强度
充填率
岩层控制
地表下沉
Keywords
green mining
fly ash paste
filling strength
filling rate
strata control
surface subsidence
分类号
TD3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水化放热特性的微量热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
22
3
作者
毋林林
康天合
尹博
杜明泽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采煤工艺研究所
出处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01-2806,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141
50974093)
文摘
采用TAM Air等温微量热仪对8种配比的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的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热进行了微量热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水化放热速率明显表现出起始、诱导、加速、快速降速、缓慢降速和稳定等6个阶段;随粉煤灰和煤矸石掺量的增加,水化诱导和加速阶段时间延长、但放热速率和水化热降低;在所测材料配比范围内,水胶比对水化放热速率无明显影响,而添加剂仅加速了水化诱导阶段的水化放热速率。基于测试结果,在不考虑与外界热交换的理想条件下,计算出纯水泥、水泥∶粉煤灰=1∶3+添加剂和水泥∶粉煤灰∶煤矸石=1∶3∶5+添加剂等3种材料充填体7 d温度升高的理论预测值分别为69,22.9和10℃。
关键词
粉煤灰膏体
充填材料
水化放热速率
水化热
微量热测试
Keywords
Additives
Cement additives
Cements
Filling
Fly ash
Heat transfer
Hydration
分类号
TD823.7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建筑物下粉煤灰膏体充填采煤控制地表沉陷效果预测与分析
何荣军
张天模
骆大勇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粉煤灰膏体充填主要参数对上覆岩层控制的模拟研究与比较分析
何荣军
熊云威
陈玉涛
杜运夯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粉煤灰膏体充填材料水化放热特性的微量热测试与分析
毋林林
康天合
尹博
杜明泽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