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铝改性粉煤灰漂珠吸附水溶液中砷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许效天 霍林 +3 位作者 左叶颖 霍聪 盛络毅 翟建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00-1305,共6页
采用湿法与干法相结合的方法合成铝改性粉煤灰漂珠环境材料,借助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吸附剂量、pH值、离子强度、共存离子、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其吸附水溶液中砷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铝改性粉煤灰漂珠吸附水中A... 采用湿法与干法相结合的方法合成铝改性粉煤灰漂珠环境材料,借助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吸附剂量、pH值、离子强度、共存离子、反应时间和温度对其吸附水溶液中砷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铝改性粉煤灰漂珠吸附水中As(V)的最佳pH值范围为中性偏酸;混合离子和H2PO4-对As(V)的吸附影响较大,CO32-次之;离子强度对As(V)吸附的影响不明显;在温度298K、吸附剂量2.5g/L和反应时间24h的条件下,最大吸附容量约5000μg/g;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单层吸附模型;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漂珠 铝改性粉煤灰漂珠 五价砷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包覆粉煤灰漂珠外墙隔热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文丹 陈建华 +1 位作者 陆洪彬 冯春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9-71,共3页
为研制出低成本、高热反射率的外墙隔热涂料,采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了TiO2包覆粉煤灰漂珠隔热填料。对包覆材料进行了XRD、SEM和白度分析,并对隔热涂料的热反射率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TiO2包覆粉煤灰漂珠材料反射近红外辐射与阻止热传... 为研制出低成本、高热反射率的外墙隔热涂料,采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了TiO2包覆粉煤灰漂珠隔热填料。对包覆材料进行了XRD、SEM和白度分析,并对隔热涂料的热反射率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TiO2包覆粉煤灰漂珠材料反射近红外辐射与阻止热传导的效果显著。反应6h所制备的包覆材料,其表面的TiO2分布均匀,且白度较高;在基本配方中添加3g该包覆填料所制备的隔热涂料,其热反射率达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涂料 热反射率 非均相沉淀法 粉煤灰漂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钛包覆粉煤灰漂珠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陆洪彬 陈建华 +2 位作者 李文丹 冯春霞 焦宝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200-202,共3页
以硫酸钛为钛源,采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二氧化钛包覆粉煤灰漂珠,并利用已包覆二氧化钛的粉煤灰配制外墙隔热涂料,研究了水解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理论包覆厚度对二氧化钛包覆粉煤灰漂珠隔热性能的影响。反应温度和pH值对二氧化钛... 以硫酸钛为钛源,采用非均相沉淀法制备二氧化钛包覆粉煤灰漂珠,并利用已包覆二氧化钛的粉煤灰配制外墙隔热涂料,研究了水解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理论包覆厚度对二氧化钛包覆粉煤灰漂珠隔热性能的影响。反应温度和pH值对二氧化钛包覆粉煤灰漂珠的隔热性能影响显著;当水解温度为70℃、pH为7、反应时间6 h、理论包覆厚度为1.0μm时,二氧化钛在粉煤灰漂珠表面分布均匀,白度达60.4°,在900℃煅烧2 h二氧化钛开始由锐钛矿转变为金红石,利用其制备的隔热涂料与黑漆的温差达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粉煤灰漂珠 隔热涂料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漂珠负载Bi_2WO_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进 崔皓 翟建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57-2862,共6页
以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漂珠(fly ash cenospheres,FACs)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新颖的漂珠负载Bi2WO6复合材料(Bi2WO6/FACs),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技术对其进行... 以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漂珠(fly ash cenospheres,FACs)为载体,采用水热法制备了新颖的漂珠负载Bi2WO6复合材料(Bi2WO6/FACs),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XRD数据显示了正交相Bi2WO6的特征衍射峰。DRS结果证实了引入FACs后Bi2WO6对可见光的吸收增强。在可见光的照射下,以亚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评价了Bi2WO6/FACs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Bi2WO6/FACs的光催化性能优于纯Bi2WO6的,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为后者的2.4倍。尤其是由于漂珠质轻中空的特性,Bi2WO6/FACS复合光催化剂可长时间漂浮于水面,既能充分吸收光能,又有利于催化剂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Bi2WO6 粉煤灰漂珠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粉煤灰漂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特性 被引量:8
5
作者 白春华 樊雪敏 +3 位作者 李光辉 徐志勇 盛军坤 李曙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35-739,745,共6页
以粉煤灰漂珠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混合泥浆法制备了TiO_2/粉煤灰漂珠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以罗丹明... 以粉煤灰漂珠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钛源,采用混合泥浆法制备了TiO_2/粉煤灰漂珠复合材料作为光催化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O_2负载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TiO_2/粉煤灰漂珠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但是,TiO_2负载量过多使得附着在粉煤灰漂珠表面的TiO_2呈蓬松状态,在重复使用过程中容易脱落,导致光催化活性下降;粉煤灰漂珠表面负载的TiO_2为锐钛矿型;TiO_2与粉煤灰漂珠没有发生化学键合,只是以物理吸附的形式相结合。TiO_2/粉煤灰漂珠复合材料的TiO_2最佳负载量为28.57%(质量分数),随着罗丹明B溶液pH升高,光催化活性增强。TiO_2/粉煤灰漂珠复合材料循环使用5次,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基本都保持在70%以上,无机阴离子的加入有利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但是过多的阴离子反而会对光催化活性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粉煤灰漂珠 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漂珠活化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白妮 王爱民 +2 位作者 王金玺 王华 张国涛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3期115-117,共3页
根据漂珠密度小于水的特点,以水为介质从粉煤灰中成功提取漂珠,利用煅烧除炭、酸洗除杂及活化的漂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了煅烧温度、酸洗盐酸的浓度、活化剂的种类及生活污水的浓度等对漂珠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漂珠经... 根据漂珠密度小于水的特点,以水为介质从粉煤灰中成功提取漂珠,利用煅烧除炭、酸洗除杂及活化的漂珠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研究了煅烧温度、酸洗盐酸的浓度、活化剂的种类及生活污水的浓度等对漂珠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漂珠经过700℃高温煅烧后,按照液固比5∶1加入5%的盐酸洗涤,利用6 mol/L的H2SO4进行活化后其吸附性能最好,而且生活污水的COD含量越高,CODcr去除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漂珠 活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铸造对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罗洪峰 翁绍捷 +1 位作者 梁栋 袁成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91,共4页
研究了悬浮铸造对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与基体同种成分不同量的悬浮剂,复合材料(漂珠体积分数为5%)的硬度提高,但强度和塑性有所下降;当加热温度为800℃、加入量为3%时,硬度与耐磨性分别增加13.... 研究了悬浮铸造对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与基体同种成分不同量的悬浮剂,复合材料(漂珠体积分数为5%)的硬度提高,但强度和塑性有所下降;当加热温度为800℃、加入量为3%时,硬度与耐磨性分别增加13.10%和20.10%,强度和伸长率则分别降低了23.80%和43.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铸造 粉煤灰漂珠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姜正武 李助军 陈致水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3-105,共3页
利用熔体发泡法制得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孔隙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发泡时间、发泡温度和发泡剂含量。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的最... 利用熔体发泡法制得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孔隙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发泡时间、发泡温度和发泡剂含量。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发泡时间12 min,发泡温度800℃,发泡剂含量3%。准静态压缩试验表明,粉煤灰漂珠颗粒增强泡沫铝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弹性应变区、屈服平台区和致密压实区3个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方法 性能 粉煤灰漂珠 泡沫铝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漂珠载体在光催化材料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涛 邵淑文 蔡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81-1784,共4页
阐述了以粉煤灰漂珠为载体的不同改性处理的复合光催化剂,探讨了其对环境中抗生素、染料的降解应用,并对以粉煤灰漂珠为载体的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粉煤灰漂珠 改性 光催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粉煤灰漂珠的若干理化性质测定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立群 孙娟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8-112,共5页
本文简述了粉煤灰漂珠的应用领域与前景,对某粉煤灰漂珠进行了若干物理化学性质测定和微观形貌观测。结果表明:该粉煤灰漂珠为灰白色的空心玻璃微球,部分颗粒含有少量磁性成分;其平均含水率为30.74%,pH值为6.9-7.3,安息角为19.54-44.42... 本文简述了粉煤灰漂珠的应用领域与前景,对某粉煤灰漂珠进行了若干物理化学性质测定和微观形貌观测。结果表明:该粉煤灰漂珠为灰白色的空心玻璃微球,部分颗粒含有少量磁性成分;其平均含水率为30.74%,pH值为6.9-7.3,安息角为19.54-44.42度,摩擦角为30.36-45.65度,烧失量为0.40%-5.42%,比重为0.475-0.574 g/cm^3,容重为0.27-0.34 g/cm^3,壁厚为1.44-5.41μm,其结果可为粉煤灰漂珠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漂珠 理化性质 形貌 测试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粉煤灰漂珠/聚苯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悦 雷西萍 +1 位作者 宋学锋 蔺彦梅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1-46,共6页
不同条件下利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粉煤灰漂珠(FAFB)进行有机改性;再以苯胺(An)为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利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改性漂珠/聚苯胺复合材料(FA... 不同条件下利用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粉煤灰漂珠(FAFB)进行有机改性;再以苯胺(An)为单体,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乳化剂和掺杂剂,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利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有机改性漂珠/聚苯胺复合材料(FAFB-CTAB/PAn)。利用FTIR、XRD、SEM、TGA、化学元素分析和四探针技术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试验方法可得到改性效果最佳的FAFB,其中CTAB浓度为0.20mol/L,在80℃反应90min,以及CTAB改性漂珠(FAFB-CTAB)与聚苯胺(PAn)为原位复合;TGA结果说明PAn的包覆量为9.80%,且随着FAFB-CTAB的引入PAn的耐热性能增强,PAn的分解温度滞后了25℃;利用四探针技术测试发现,随着PAn的包覆,FAFB-CTAB/PAn的电导率可达到0.06S/cm,但仍处于半导体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漂珠 聚苯胺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乳液聚合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漂珠耐静水压强度的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中华 帅治芬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3-205,198,共4页
漂珠为燃煤电厂的副产物,作为减轻剂用于入井作业流体如固井水泥浆时,要受三维静水压力的作用.为此研制了一种静水压力仪,测定了2~40 MPa下两种漂珠的破裂率,作为抗静水压强度的指标,并考察了影响因素.实验漂珠A和B的破裂率在静水压力1... 漂珠为燃煤电厂的副产物,作为减轻剂用于入井作业流体如固井水泥浆时,要受三维静水压力的作用.为此研制了一种静水压力仪,测定了2~40 MPa下两种漂珠的破裂率,作为抗静水压强度的指标,并考察了影响因素.实验漂珠A和B的破裂率在静水压力10 MPa下高达28.27%和20.94%,40 MPa下高达49.37%和41.09%,值得注意.粒径与粒径分布对破裂率无影响.CaO含量较高的漂珠A,X射线衍射曲线上显现CaCO3晶体衍射峰,因此高CaO含量是影响漂珠抗静水压强度的一个非主要因素.主要因素应是漂珠的物理-几何参数,包括壁厚、壁厚均匀度、球形度、表面平滑度、熔合不良产生的局部应力集中等.图5表3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漂珠 减轻剂 破裂强度 流体静压力 测定方法 影响因素 固井水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Fe-P/粉煤灰漂珠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3
作者 庞建峰 李琴 翟建平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8,共5页
采用化学镀法在粉煤灰漂珠表面镀覆了Ni-Fe-P合金层,制备了Ni-Fe-P/漂珠磁性复合材料,并对其合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SEM,EDX,XRD及VSM对化学镀前后漂珠的表面形貌、成分、结构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学镀后漂珠表面包覆了均... 采用化学镀法在粉煤灰漂珠表面镀覆了Ni-Fe-P合金层,制备了Ni-Fe-P/漂珠磁性复合材料,并对其合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利用SEM,EDX,XRD及VSM对化学镀前后漂珠的表面形貌、成分、结构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学镀后漂珠表面包覆了均匀致密的Ni-Fe-P镀层;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镀态镀层的非晶相结构转变为晶相结构;Ni-Fe-P/漂珠复合粉体具备软磁材料的特性,且随着镀层中铁含量的增加和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粉体的磁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Fe—P合金 粉煤灰漂珠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煤灰漂珠资源化制备莫来石质多孔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卫桃 李济 胡其国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43,49,共6页
以粉煤灰漂珠、α-Al2O3为原料,AlF3和V2O5为添加剂,经混料、挤制成型、坯体干燥、固相烧结制备出莫来石质多孔陶瓷材料,研究了原料配比和煅烧温度对莫来石质陶瓷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粉煤灰漂珠与α-Al2O3质量配比从35... 以粉煤灰漂珠、α-Al2O3为原料,AlF3和V2O5为添加剂,经混料、挤制成型、坯体干燥、固相烧结制备出莫来石质多孔陶瓷材料,研究了原料配比和煅烧温度对莫来石质陶瓷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粉煤灰漂珠与α-Al2O3质量配比从35∶65变化至55∶45,煅烧温度在1100℃与1200℃时,石英衍射峰在增强,刚玉衍射峰在减弱,莫来石衍射峰变化不明显;在1300℃时,石英衍射峰消失,刚玉衍射峰变得更弱,莫来石衍射峰明显增强;扫描图片发现莫来石的长径比在逐渐减小;2)当质量配比从35∶65变化至55∶45,陶瓷材料的气孔率先增大后减少,体积密度和耐压强度先减少后增大;3)在质量配比为45∶55时,1300℃可获得性能较佳的莫来石质多孔陶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漂珠 质量配比 多孔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A-粉煤灰漂珠体系凝胶注模成型制备陶瓷复合膜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晓亮 余阳 陈仕俊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63,共7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有机单体,粉煤灰漂珠为骨料,采用非水基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在支撑体表面制备膜层。主要考察了单体添加量对膜层的影响及烧结温度对陶瓷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浆料中MMA预聚液的质量分数为50%时,其...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有机单体,粉煤灰漂珠为骨料,采用非水基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在支撑体表面制备膜层。主要考察了单体添加量对膜层的影响及烧结温度对陶瓷复合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合浆料中MMA预聚液的质量分数为50%时,其黏度为1019.4m Pa·s,可以在支撑体表面聚合成膜。当烧结温度从950℃升高至1100℃,膜层的孔隙率下降,抗弯强度随之增强,耐酸碱腐蚀性大幅提升;复合膜的纯水通量和平均孔径显著下降,且提高烧结温度使孔径分布变窄。在1050℃下烧结2h,可以得到抗弯强度为38.2 MPa,平均孔径为0.86μm的陶瓷复合膜,其纯水通量为1061.9 L·m^(-2)·h^(-1),对聚乙二醇20000和分散大红染料分子的截留率分别达到31.7%和47.2%(0.2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粉煤灰漂珠 非水基凝胶注模成型 陶瓷复合膜 膜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漂浮型粉煤灰漂珠负载Pt-BiVO_4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73-75,78,共4页
以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漂珠(FACs)为载体,采用金属有机沉积法联合光还原法制备了新颖的复合材料Pt-BiVO4/FACs。利用XRD、SEM、XPS和DRS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主要以游离态分散在材料的表面;Pt-BiVO4为单斜相结构;复合... 以工业固体废弃物粉煤灰漂珠(FACs)为载体,采用金属有机沉积法联合光还原法制备了新颖的复合材料Pt-BiVO4/FACs。利用XRD、SEM、XPS和DRS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主要以游离态分散在材料的表面;Pt-BiVO4为单斜相结构;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区的吸收增强。在λ>400nm的可见光照射下,研究了所制备的材料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效能。研究发现:同BiVO4、BiVO4/FACs样品相比,Pt-BiVO4/FACs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大为提高,其中2wt.%Pt-BiVO4/FACs的复合材料显示了最高的光催化效能,其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1)是BiVO4的6.6倍,是BiVO4/FACs的2.8倍。由于漂珠质轻中空的特性,该材料可漂浮于水面,既能充分吸收光能,又利于催化剂的回收和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催化剂 粉煤灰漂珠 BIVO4 PT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漂珠光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朱敬林 刘少敏 +2 位作者 葛建华 武慧君 王兴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22-224,共3页
改性粉煤灰漂珠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不仅解决了传统光催化剂易失活、易凝聚的问题,而且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可处理难降解的高浓度废水。对改性粉煤灰漂珠光催化氧化的影响因素、提高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途径、改性粉煤灰漂珠光催化... 改性粉煤灰漂珠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剂,不仅解决了传统光催化剂易失活、易凝聚的问题,而且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性能,可处理难降解的高浓度废水。对改性粉煤灰漂珠光催化氧化的影响因素、提高催化氧化处理废水的途径、改性粉煤灰漂珠光催化剂负载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今后研究重点应该为拓宽改性粉煤灰漂珠光催化剂可见光光谱响应、制备悬浮型和磁性改性粉煤灰漂珠光催化剂、结合催化剂本身吸附性能定量预测废水浓度、复杂废水体系下以及多种催化剂并存条件下光催化氧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粉煤灰漂珠 废水处理 光催化氧化 负载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掺杂TiO_2/粉煤灰漂珠光催化降解DMF的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樊雪敏 白春华 +3 位作者 李光辉 徐志勇 盛军坤 郭振坤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36-742,共7页
以粉煤灰漂珠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偏钒酸铵为钒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V掺杂TiO_2/粉煤灰漂珠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RD、UV-Vis/DRS、XPS、SEM、ED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有机污染物对其光催化活... 以粉煤灰漂珠为载体、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偏钒酸铵为钒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V掺杂TiO_2/粉煤灰漂珠光催化复合材料。采用XRD、UV-Vis/DRS、XPS、SEM、ED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以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有机污染物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漂珠表面负载的TiO_2为锐钛矿型;掺杂的V以V^(5+)、V^(4+)的形式存在于TiO_2晶格中,V的掺杂能够促使TiO_2产生可见光响应(红移)而且能够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但是,掺杂过量的V会导致光催化活性降低;确定了当最佳V掺杂量为1%,加入量为0.5 g时,暗反应30 min、光催化180 min后对浓度为50 mg/L、p H=3的DMF溶液的去除率达88.2%,循环使用4次后,对DMF溶液的去除率仍在65%以上,显示出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漂珠 溶胶凝胶法 V掺杂TiO2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相结合粉煤灰漂珠轻质隔热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董博 闵昌胜 +7 位作者 陈博 邓承继 谢哲 杨千秋 丁军 祝洪喜 杨昕雨 余超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315-3323,共9页
以钾长石和粉煤灰漂珠为主要原料,矾土为调质剂,在空气气氛下经900~1150℃保温1 h制备得到轻质隔热材料,并研究了烧成温度与矾土含量对轻质隔热材料服役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提升烧成温度或增加矾土含量,能够有效优... 以钾长石和粉煤灰漂珠为主要原料,矾土为调质剂,在空气气氛下经900~1150℃保温1 h制备得到轻质隔热材料,并研究了烧成温度与矾土含量对轻质隔热材料服役性能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提升烧成温度或增加矾土含量,能够有效优化轻质隔热材料的常温物理性能。当烧成温度为1100℃、调质剂矾土质量分数为20%时,试样具有最佳物理性能,其体积密度约为(0.97±0.01)g·cm^(-3),真气孔率约为(63.7±0.5)%,常温耐压强度达到(9.42±0.21)MPa,同时其300℃和600℃下的高温热导率分别约为0.147 W/(m·K)和0.229 W/(m·K),与一般轻质隔热材料相比同样具有优异服役性能,且制备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石 粉煤灰漂珠 轻质隔热材料 物理性能 高温热导率 孔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分析优化改性粉煤灰漂珠对水中氟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严博文 叶长文 +2 位作者 龚锐 黄艳采 谢燕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9-717,共9页
为提升粉煤灰漂珠对水溶液中氟的吸附性能,以氧化钙为原料,采用煅烧法制备钙改性粉煤灰漂珠吸附材料.通过响应曲面分析中的Box-Behnken设计吸附氟试验,探讨各吸附因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条件.利用SEM(扫描电镜)... 为提升粉煤灰漂珠对水溶液中氟的吸附性能,以氧化钙为原料,采用煅烧法制备钙改性粉煤灰漂珠吸附材料.通过响应曲面分析中的Box-Behnken设计吸附氟试验,探讨各吸附因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条件.利用SEM(扫描电镜)、EDS(能量散射光谱)、XRD(X射线衍射)以及BET比表面积等手段对吸附材料进行表征,并结合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试验探讨钙改性粉煤灰漂珠吸附剂的除氟机制.结果表明:①初始ρ(F-)和吸附温度对改性粉煤灰漂珠吸附水中F-的去除率有显著影响,当p H为5. 0、初始ρ(F-)为125 mg/L、吸附温度为40℃时,改性粉煤灰漂珠对水中F-的吸附效果最佳.②动力学试验显示,改性粉煤灰漂珠对水中F-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说明该吸附过程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相比,Temkin吸附等温模型更适合于描述该吸附平衡过程.③SEM、EDS和BET比表面积分析显示,改性后的粉煤灰漂珠内部生成了具有不规则表面和多孔结构的含钙团簇物质,从而增加了BET比表面积,改善了孔隙结构. XRD分析显示,钙改性粉煤灰漂珠主要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去除水中的F-.研究显示,以工业废物为原料制备的钙改性粉煤灰漂珠吸附剂的最大除氟率为93. 59%,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低成本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漂珠 响应曲面分析 含氟废水 吸附动力学模型 吸附等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