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压缩粉末烧结材料塑性变形与屈服条件 被引量:10
1
作者 华林 秦训鹏 +1 位作者 毛华杰 赵玉民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2-65,共4页
本文分析了粉末烧结材料塑性变形的基本规律 ,指出了现有粉末烧结材料屈服条件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通过烧结铜圆柱体试样单向压缩实验 ,确定了粉末烧结材料真实应力应变关系 ,建立了普适的粉末烧结材料屈服条件和塑性本构关系。本... 本文分析了粉末烧结材料塑性变形的基本规律 ,指出了现有粉末烧结材料屈服条件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问题。通过烧结铜圆柱体试样单向压缩实验 ,确定了粉末烧结材料真实应力应变关系 ,建立了普适的粉末烧结材料屈服条件和塑性本构关系。本文的屈服条件不仅用统一的函数形式表示了粉末烧结材料初始屈服和后继屈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烧结材料 塑性变形 屈服条件 塑性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粉末烧结材料泊松比模型的探讨 被引量:14
2
作者 屠挺生 林大为 《金属成形工艺》 2001年第2期4-7,共4页
分析了粉末烧结材料泊松比与屈服准则的关系 ,指出了泊松比Kuhn模型的等价假设 ,比较了几种泊松比模型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能反映致密过程中密度较大时泊松比增长率减缓的特点的箕舌线函数型泊松比模型。
关键词 金属粉末烧结材料 塑性变形 泊松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烧结材料屈服函数形状
3
作者 华林 秦训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9-42,共4页
正确认识粉末烧结材料屈服函数形状和性质 ,对于其塑性变形分析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空间解析几何分析 ,证明了粉末烧结材料屈服函数在n平面、Pπ 平面和Pσ 平面上的粉末烧结材料屈服面截面轮廓曲线都为椭圆 ,在主应力空间中形状为椭... 正确认识粉末烧结材料屈服函数形状和性质 ,对于其塑性变形分析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空间解析几何分析 ,证明了粉末烧结材料屈服函数在n平面、Pπ 平面和Pσ 平面上的粉末烧结材料屈服面截面轮廓曲线都为椭圆 ,在主应力空间中形状为椭球面。揭示了粉末烧结材料屈服函数与简化屈服函数之间的关系 ,并指出简化屈服函数的形状分别为双椭圆锥面和双六棱锥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烧结材料 塑性变形 屈服条件 屈服函数 几何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铝粉末多孔烧结材料等通道转角挤压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萍 黄科帅 +2 位作者 薛克敏 周明智 韩国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1-886,共6页
以纯铝粉末多孔烧结材料为研究对象,在200℃下采用粉末包套?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制备了完全致密的块体超细晶材料,研究在挤压过程中3种路径(A、BC、C)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路径挤压下均实现了材料的晶粒细化与致密,其中... 以纯铝粉末多孔烧结材料为研究对象,在200℃下采用粉末包套?等通道转角挤压工艺制备了完全致密的块体超细晶材料,研究在挤压过程中3种路径(A、BC、C)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路径挤压下均实现了材料的晶粒细化与致密,其中路径BC和路径A的细化效果优于路径C的;以细化效果最佳的路径BC为例,初始平均粒径为46.8μm,相对密度为0.88的粗大等轴晶组织经过4道次挤压后得到平均粒径为1.5μm完全致密的超细晶组织,且屈服强度比初始时提高了两倍左右;3种路径下显微硬度与挤压道次的关系基本一致,即一次挤压后硬度比初始值提高了75%,之后随着挤压道次的增加,硬度增加趋于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烧结材料 组织 性能 包套-等通道转角挤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钼粉末多孔烧结材料ECAP的数值模拟及实验 被引量:8
5
作者 薛克敏 王晓溪 +2 位作者 李萍 王成 张翔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98-204,共7页
采用DEFORM-3D软件对纯钼粉末多孔烧结材料等径角挤压过程进行单道次三维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研究,获得变形过程中试样的应力、应变、致密行为等相关场量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等径角挤压工艺对粉末材料具有强烈的致密效果,整个变形过程... 采用DEFORM-3D软件对纯钼粉末多孔烧结材料等径角挤压过程进行单道次三维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研究,获得变形过程中试样的应力、应变、致密行为等相关场量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等径角挤压工艺对粉末材料具有强烈的致密效果,整个变形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即初始变形、过渡变形及稳定变形;试样纵横截面上,等效应变均存在不均匀分布现象,靠近模具内角和上表面处试样所获应变较大,相对密度也较高。试样不同部位所处应力状态及应变速率分布状态的不一致是导致其应变分布不均匀的根本原因。单道次挤压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所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烧结材料 等径角挤压 数值模拟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成型粉末材料激光烧结性能研究”项目获奖
6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快速成型粉末材料激光烧结性能研究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高能束流 快速成型蜡粉 快速覆膜陶瓷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40%Cu热加工摩擦因子与换热系数测定 被引量:5
7
作者 李达人 刘祖岩 +1 位作者 于洋 王尔德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8-181,211,共5页
对W-40%Cu(质量分数)粉末烧结材料在热加工数值模拟过程中需要确定的坯料与模具间的界面摩擦因子,以及与空气、模具间的换热系数进行了测定。摩擦因子直接通过圆环镦粗实验来确定。采用DEFORM软件对坯料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进行了模拟... 对W-40%Cu(质量分数)粉末烧结材料在热加工数值模拟过程中需要确定的坯料与模具间的界面摩擦因子,以及与空气、模具间的换热系数进行了测定。摩擦因子直接通过圆环镦粗实验来确定。采用DEFORM软件对坯料传热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得到的温度变化曲线与实际传热实验中获得的温度变化曲线相比较,确定了坯料在不同条件下的换热系数。结果显示,坯料在无润滑时与模具间摩擦因子为0.36,在石墨油润滑时为0.11;与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系数取0.021N/(s.mm.℃),与模具无润滑剂接触时换热系数取0.11N/(s.mm.℃);加石墨油润滑且接触应力很小时取0.62N/(s.mm.℃),随着接触面应力从0.06MPa增大到90MPa,换热系数逐渐从3.4N/(s.mm.℃)增加到11N/(s.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40%Cu粉末烧结材料 摩擦因子 换热系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