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染料废水 被引量:8
1
作者 苏晓丽 刘汉湖 +1 位作者 鲁璐 秦伟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2,共4页
以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和粉末活性炭(PAC)-SBR工艺处理染料废水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PAC-SBR工艺比传统SBR工艺所需的缺氧搅拌、曝气时间更短,出水水质和污泥沉降性... 以染料废水为处理对象,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和粉末活性炭(PAC)-SBR工艺处理染料废水进行对比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运行参数。结果表明:PAC-SBR工艺比传统SBR工艺所需的缺氧搅拌、曝气时间更短,出水水质和污泥沉降性能更好,更耐冲击负荷。PAC-SBR工艺在相对较短的周期内处理染料废水的效果更好,COD去除率达84.5%,色度去除率达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废水 序批式活性污泥 粉末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强化SBR法处理有机化工废水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玉华 任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94-2097,共4页
在实际工程中,有机工业废水水质、水量变动幅度较大,经常含有毒害性物质,采用常规SBR工艺容易出现污泥膨胀.在对PAC(粉末活性炭)的吸附特性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粉末活性炭强化的SBR工艺对原有SBR工艺进行强化,近两个月的实际... 在实际工程中,有机工业废水水质、水量变动幅度较大,经常含有毒害性物质,采用常规SBR工艺容易出现污泥膨胀.在对PAC(粉末活性炭)的吸附特性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采用粉末活性炭强化的SBR工艺对原有SBR工艺进行强化,近两个月的实际运行结果表明,CODcr去除率达90.2%-98.5%,BOD,去除率达91.8%。98.4%,NH,-N去除率达83.4%-94.8%,各项处理效果均优于SBR工艺.通过对比PAC—SBR工艺对CODcr,BOD,去除效果的改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微生物与PAC存在相互加强的关系是PAC—SBR工艺对有机物去除的改善作用机理.此外污泥性能得到改善,有效避免了污泥膨胀、泡沫等异常现象的发生,因此对于现有的SBR工艺是一种简单易行、灵活高效的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工业废水 粉末活性炭 强化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FB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金波 陶虎春 李绍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63,共5页
利用生物活性炭流化床(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Fluidized Bed,BAC-FB)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CAS)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对启动时间、处理效果以及沉降性能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同等工... 利用生物活性炭流化床(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Fluidized Bed,BAC-FB)与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Conventional Activated Sludge,CAS)对生活污水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对启动时间、处理效果以及沉降性能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同等工况下两工艺相比,BAC-FB启动时间更短,污染物去除率更高,处理效果更加稳定,且可以有效脱除氨氮,不易出现污泥膨胀等问题。BAC-FB出水基本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CAS出水仅达国家二级排放标准。BAC-FB技术对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技术升级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炭流化床(BAC—FB) 传统活性污泥(CAS) 生活污水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粉末活性炭去除水中的Cr(Ⅵ)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文强 王爱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60,共5页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的Cr(Ⅵ),利用基于单因素实验的响应面法优化了Cr(Ⅵ)的去除条件。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验数据。当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由响应面法得到的Cr(Ⅵ)最佳去除条件是:pH=3、吸附时间... 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的Cr(Ⅵ),利用基于单因素实验的响应面法优化了Cr(Ⅵ)的去除条件。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拟合实验数据。当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时,由响应面法得到的Cr(Ⅵ)最佳去除条件是:pH=3、吸附时间为21.56 min、PAC投加质量浓度为2.40 g/L,相应的Cr(Ⅵ)的去除率为86.00%。实验值和预测值的相对偏差仅为1.07%,证实模型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粉末活性炭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改性活性炭强化活性污泥处理混合污水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健 王学江 +1 位作者 赵建夫 张荣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3-87,共5页
基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将镁盐改性活性炭(MgO-PAC)与传统活性炭(PAC)混合而成MPAC材料,用于处理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通过连续30 d的运行实验,探讨了MPAC材料对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中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污泥的比... 基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将镁盐改性活性炭(MgO-PAC)与传统活性炭(PAC)混合而成MPAC材料,用于处理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通过连续30 d的运行实验,探讨了MPAC材料对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中COD、NH4^+-N和TP的去除效果以及对污泥的比耗氧速率、沉降性能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MPAC材料对污水中COD的去除率提升了12.7百分点,对TP的去除率提升了17.5百分点,对NH4^+-N的去除率超过86.4%。投加MPAC后处理效果更好的重要原因,在于MPAC使得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和比耗氧速率得到明显改善,也提升了污泥的微生物丰度。MPAC对活性污泥处理生活与工业混合污水具有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镁盐改性 序批式活性污泥 混合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粉末活性炭粒子电极及其在三维电化学氧化中处理氨氮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袁梦 郑雅允 +3 位作者 谭小琪 刘淑霞 李天保 罗居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5,221,共6页
利用微波法快速制备粉末活性炭(PAC)负载四氧化三铁(Fe_(3)O_(4))复合材料(Fe_(3)O_(4)/PAC)。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分析了Fe_(3)... 利用微波法快速制备粉末活性炭(PAC)负载四氧化三铁(Fe_(3)O_(4))复合材料(Fe_(3)O_(4)/PAC)。通过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分析了Fe_(3)O_(4)/PAC作为三维(3D)粒子电极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C∶FeSO_(4)=3∶1(质量比),微波功率=1000W,时间=60s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对氨氮的去除率最好。且在电压20V,复合材料投加量为0.3g和初始温度40℃的条件下,电解60min后,氨氮去除率最佳为78.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四氧化三铁/粉末活性炭 粒子电极 氨氮 三维电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樊强 顾平 +1 位作者 袁艳林 张光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共4页
粉末活性炭(PAC)在饮用水脱色除嗅、深度处理及污水回用领域应用广泛。大量吸附污染物后的PAC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至环境,易造成二次污染,若作为污泥处置又将增加处置费用。因此,再生利用废弃PAC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了PA... 粉末活性炭(PAC)在饮用水脱色除嗅、深度处理及污水回用领域应用广泛。大量吸附污染物后的PAC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至环境,易造成二次污染,若作为污泥处置又将增加处置费用。因此,再生利用废弃PAC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了PAC再生时面临的问题,概述了目前PAC再生的传统方法(热法、湿式氧化法)和新方法(微波法、光催化法、磁性复合物法)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各个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 再生 湿式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处理反渗透浓水的吸附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顾平 崔航宇 +1 位作者 赵春霞 张光辉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9-134,共6页
粉末活性炭(PAC)可显著吸附去除反渗透(RO)浓水中的COD和UV254,使其能够达标排放或进一步资源化。首先通过正交实验选择主要吸附影响因素及其水平范围,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COD和UV254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方程,最后通过响应曲面法(... 粉末活性炭(PAC)可显著吸附去除反渗透(RO)浓水中的COD和UV254,使其能够达标排放或进一步资源化。首先通过正交实验选择主要吸附影响因素及其水平范围,再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COD和UV254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方程,最后通过响应曲面法(RSM)实验建立了去除COD和UV254的吸附模型,模型中以PAC投量和吸附时间为自变量。当PAC投量为0.9g.L-1、吸附时间为50min时,COD和UV254的RSM模型预测去除率分别为69.7%和82.4%,实测去除率分别为65.3%和81.8%。可见,RSM模型在设计范围内较好的预测了COD和UV254的去除率,能为工程实践提供全面可靠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粉末活性炭 吸附等温线 吸附动力学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协同活性炭处理海产养殖废水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曾淦宁 张茹霞 +4 位作者 高露露 沈江南 屠美玲 阮慧敏 张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8-253,共6页
该文结合海产养殖废水的盐度效应特点,开展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协同粉末活性炭(powder activated carbon,PAC)处理含盐废水的试验。考察了投加PAC对于MBR污染物去除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盐度变化过程中(0~35 g... 该文结合海产养殖废水的盐度效应特点,开展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协同粉末活性炭(powder activated carbon,PAC)处理含盐废水的试验。考察了投加PAC对于MBR污染物去除性能及膜污染的影响;盐度变化过程中(0~35 g/L)MBR对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氨氮(ammonia nitrogen,NH_4^+-N)、亚硝酸盐氮(nitrite nitrogen,NO_2-N)处理效果;以及含盐废水长期作用下微生物性能、膜通量、絮体粒径的变化情况。重点分析0~5 g/L的盐度变化,本体溶液中的溶解性有机物(soluble microbile products,SMP)和污泥絮体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组成及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MBR-PAC对COD的去除效率比MBR高7.3%,对NH_4^+-N、NO_2-N去除的稳定性优于MBR;两工艺条件下膜通量随盐度变化呈现类似的趋势,即敏感期衰减,稳定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养殖废水长期作用下,MBR-PAC膜通量是MBR的1.5倍,MBR-PAC的污泥粒径相对于MBR增加了52μm。盐度变化过程中,PAC由于其吸附性能及絮凝能力,能吸附本体溶液中的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相对于MBR,蛋白质的含量减少了34.0%。MBR-PAC适用于海产养殖废水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活性污泥 盐度冲击 粉末活性炭 海产养殖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法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文远高 刘宏菊 房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0-42,共3页
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SBR法 )对有机磷农药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分两种情况进行 :一种是带有搅拌的情况 ,另一种为投加粉末活性炭的SBR法。结果表明 :该法处理效果良好 ,对进水浓度的变化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且出水水质稳定 ;同时 ... 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SBR法 )对有机磷农药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分两种情况进行 :一种是带有搅拌的情况 ,另一种为投加粉末活性炭的SBR法。结果表明 :该法处理效果良好 ,对进水浓度的变化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且出水水质稳定 ;同时 ,在反应池中投加粉末活性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有机磷农药 粉末活性炭 农药废水 间歇式活性污泥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灰兜巴多肽脱色工艺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锦 许伟 +2 位作者 邵荣 颜秀花 韦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99-204,208,共7页
本文以灰兜巴蛋白的酶解液为原料,首次采用粉末活性炭对多肽液进行脱色处理,去除灰兜巴多肽液中的色素,以利于生物活性多肽的分离纯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灰兜巴酶解液的脱色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脱色剂为粉末活性炭... 本文以灰兜巴蛋白的酶解液为原料,首次采用粉末活性炭对多肽液进行脱色处理,去除灰兜巴多肽液中的色素,以利于生物活性多肽的分离纯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灰兜巴酶解液的脱色工艺。实验结果表明脱色剂为粉末活性炭时脱色效果最佳,其工艺参数为:p H3.3、活性炭用量1.6%、温度44℃、时间53min。在此条件下,灰兜巴蛋白酶解液的脱色率为73.12%,肽回收率为82.49%,与理论值相接近。该脱色工艺简单可靠,脱色效果好,且最大限度的保留了灰兜巴蛋白酶解液中的多肽含量,为开发灰兜巴多肽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兜巴多肽 粉末活性炭 脱色 响应曲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极电Fenton氧化法处理染料废水 被引量:22
12
作者 唐聪 陈泉源 +3 位作者 吕璠璠 卢钧 杜申 刘晓琛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8-33,共6页
采用三维电极电Fenton氧化法处理实际染料废水,探究了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以钌铱镀层钛电极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粉末活性炭为颗粒电极,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2.0 g/L、电流密度为0.5 mA/mm2、极板间距为3 cm... 采用三维电极电Fenton氧化法处理实际染料废水,探究了染料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以钌铱镀层钛电极为阳极、不锈钢板为阴极、粉末活性炭为颗粒电极,在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2.0 g/L、电流密度为0.5 mA/mm2、极板间距为3 cm、pH为2.0、硫酸亚铁投加量为0.50 g/L的最优工艺条件下,反应2 h后COD、TOC、氨氮、色度的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62.80%、41.15%、42.48%和95.00%;粉末活性炭作为颗粒电极可使染料废水COD去除率提高18个百分点;重复使用10次的处理效果与第2次基本持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 粉末活性炭 形稳电极 电FENTON 染料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T+WAR工艺处理石化污水工程实例及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斌 徐冰洁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3-119,共7页
采用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法(PACT)-湿式氧化再生(WAR)工艺处理某石化企业含油、含盐污水,处理规模均为500 m^(3)/h。针对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工程运行监测结果表明:该工艺脱氮除碳能力强且耐负荷冲击;含油污水处... 采用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法(PACT)-湿式氧化再生(WAR)工艺处理某石化企业含油、含盐污水,处理规模均为500 m^(3)/h。针对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优化,工程运行监测结果表明:该工艺脱氮除碳能力强且耐负荷冲击;含油污水处理后出水COD为36.8 mg/L,降低率为87.8%,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0.3 mg/L,平均去除率为97.2%;含盐污水处理后出水COD为48.4 mg/L,降低率为89.9%,氨氮平均质量浓度为0.4 mg/L,平均去除率为98.0%,达到了装置出水水质指标要求;污水处理直接运行成本为3.07元m^(3),且实现了装置废气达标排放、生化剩余污泥近零排放,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法 湿式氧化再生 石化污水 脱氮 除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T工艺研究进展及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34
14
作者 蓝梅 顾国维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0-12,共3页
介绍了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法的产生、工艺流程、特点、作用机理探讨、去除污水中有机优先污染物的动力学模型以及应用PACT工艺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 活性污泥 PACT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克科 杨昌柱 《湖北化工》 CAS 2003年第2期1-3,23,共4页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焦化废水主要的生物处理技术、发展动态和一些具有潜力的新方法。指出焦化废水的处理不是任何单一技术所能解决的,必须将各种技术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才能找到根治焦化废水的既有效又经济的最佳组合。
关键词 焦化废水处理 生物处理 COD 氨氮 延时曝气 活性污泥-活性炭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与膨润土强化SBR工艺处理含氨氮河水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于群 佘宗莲 +1 位作者 李茜 高孟春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84,共4页
研究了室温条件下粉末活性炭(PAC)和天然膨润土静态吸附氨氮的能力;通过对氨氮、TN和污泥硝化活性指标的分析,对比分别考察了PAC和膨润土强化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强化系统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PAC和膨润土对氨氮均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研究了室温条件下粉末活性炭(PAC)和天然膨润土静态吸附氨氮的能力;通过对氨氮、TN和污泥硝化活性指标的分析,对比分别考察了PAC和膨润土强化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强化系统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PAC和膨润土对氨氮均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后者的吸附效果明显好于前者;与传统SBR工艺相比,SBR反应器中投加PAC和膨润土后,氨氮去除率分别提高12%和8%,脱氮率分别提高30%和24%;PAC和膨润土可以促进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增殖,增强硝化和反硝化功能,从而提高系统的脱氮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式活性污泥 粉末活性炭 膨润土 脱氮 硝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DMBR复合工艺的运行特性及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琪媛 胡以松 王晓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2-115,120,共5页
采用3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分别投加不同量的粉末活性炭(PAC)同时运行平行实验的方法,考察投加PAC对长期运行的PAC-DMBR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及对污泥混合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PAC后强化了PAC-DMBR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 采用3组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分别投加不同量的粉末活性炭(PAC)同时运行平行实验的方法,考察投加PAC对长期运行的PAC-DMBR复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及对污泥混合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PAC后强化了PAC-DMBR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COD、氨氮、TP、UV_(254)和色度的去除率均有提升。PAC投加量为3g/L时运行效果最好,稳定通量增加且运行周期延长,浊度在30 min内即降至1 NTU以内,且出水水质更好。投加PAC后改善了污泥混合液特性,促进了动态膜的形成过程及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投加PAC后污泥粒径均有增大,污泥混合液沉降性能更好,EPS含量降低且比好氧速率有轻微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PAC)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 运行特性 过滤性能 活性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化工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李喜林 张颖 +1 位作者 曹娟 王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5-138,共4页
以辽宁某氟化工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在污水水质、水量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物化预处理采用"粗格栅+调节池+细格栅+反应池+斜管初沉池"工艺,生化段处理采用"厌氧水解池+A/O池+平流二沉... 以辽宁某氟化工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在污水水质、水量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该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物化预处理采用"粗格栅+调节池+细格栅+反应池+斜管初沉池"工艺,生化段处理采用"厌氧水解池+A/O池+平流二沉池"工艺,生化深度处理采用"生物滤池+臭氧消毒"工艺。对主要单元工艺进行了参数设计、工程特点及运行效果分析。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出水BOD_5、COD、SS、TN、TP、F^-含量满足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及GB 8978-1996一级标准要求,去除率分别达到96%、92.9%、95%、52.0%、90%、96.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废水 粉末活性炭-活性污泥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R工艺用于制药废水处理的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忠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9-72,共4页
论述了采用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 ,进行单一处理工艺及强化处理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①曝气时间对SBR工艺系统最终的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 ;②设置缺氧段 ,尤其是缺氧与好氧交替重复设计 ,可明显提高SBR工艺... 论述了采用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 ,进行单一处理工艺及强化处理工艺处理制药废水的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①曝气时间对SBR工艺系统最终的处理效果有很大影响 ;②设置缺氧段 ,尤其是缺氧与好氧交替重复设计 ,可明显提高SBR工艺的处理效果 ;③反应池中投加PAC(粉末活性炭 )的SBR强化处理工艺 ,可明显提高系统的去除效果 ,而投加PAM(聚丙烯酰胺 )、氯化铁 (FeCl3 ·6H2 O)对处理效果没有明显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活性污泥 制药废水 强化处理工艺 粉末活性炭 聚丙烯酰胺 氯化铁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般性问题
20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43-62,共20页
关键词 环图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去除率 环境科学研究 技术研究 活性炭 重金属 活性污泥 反应器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