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性文本与粉丝型受众--解析电视剧《蜗居》及其粉丝 被引量:8
1
作者 蔡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75,共5页
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会性文本,电视剧《蜗居》以"房奴"、"小三"、"新移民"等社会问题为叙事核心,在引导民众关注这些问题的同时,也有意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对《蜗居》的解读和参与形成了一种受众参与... 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会性文本,电视剧《蜗居》以"房奴"、"小三"、"新移民"等社会问题为叙事核心,在引导民众关注这些问题的同时,也有意与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对《蜗居》的解读和参与形成了一种受众参与式文化以及一群自称为"蜗牛"的粉丝,他们不仅热爱文本,还具备高度的身份认同感,进而建构了自身的虚拟社区。不过,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蜗牛"内部出现了分化。电视剧通过对"两姐妹"母题进行描述,试图给受众以正确引导。然而,剧中问题的解决模式与结局的悲剧性并不具备普适性,换言之,《蜗居》虽然提出了社会问题,却并未能给出一个真正的解决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蜗居》 “蜗牛” 社会性文本 粉丝型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的偶像崇拜:品牌虚拟形象与受众关系视角 被引量:24
2
作者 邢彦辉 樊雪琛 《当代传播》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8-81,共4页
品牌虚拟形象是企业或组织形象识别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已成为品牌资产。其拥有者和塑造者为满足受众需求,实现推广目标,在虚拟形象形态和性格设计中以各种手法赋予拟人化特征,使其由简单视觉符号转变为拟人化偶像文化符号,粉丝型受... 品牌虚拟形象是企业或组织形象识别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已成为品牌资产。其拥有者和塑造者为满足受众需求,实现推广目标,在虚拟形象形态和性格设计中以各种手法赋予拟人化特征,使其由简单视觉符号转变为拟人化偶像文化符号,粉丝型受众对其的迷恋与推崇表征着数字时代的偶像崇拜。本文着重分析品牌虚拟形象与受众之间偶像崇拜关系的构建,揭示其形成和维系原因,展望偶像崇拜关系未来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像崇拜 品牌虚拟形象 粉丝型受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