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水量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靳正忠 李东广 +1 位作者 齐军仓 曹连莆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8-20,共3页
研究在大田条件下灌水量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对大麦籽粒蛋白质性状的效应不明显;品种与灌水量的互作对大麦籽粒醇溶蛋白的作用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种间在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 研究在大田条件下灌水量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对大麦籽粒蛋白质性状的效应不明显;品种与灌水量的互作对大麦籽粒醇溶蛋白的作用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品种间在蛋白质及其各组分含量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说明大麦籽粒蛋白质性状的水分生理不敏感,对水分条件的适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 灌水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靳正忠 郭艳丽 +2 位作者 王鹏 齐军仓 曹连莆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B11期126-129,共4页
选取了10个大麦品种种植在三种氮肥施用时期下,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品种间蛋白质及其三种组分含量差异均极显著;谷蛋白含量的氮肥施用时... 选取了10个大麦品种种植在三种氮肥施用时期下,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显著;品种间蛋白质及其三种组分含量差异均极显著;谷蛋白含量的氮肥施用时期与品种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蛋白质含量其二者互作效应也显著。同时,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醇溶蛋白含量和谷蛋白含量分别存在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盐溶蛋白含量与谷蛋白含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氮肥 施用时期 籽粒 蛋白质 组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比例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池忠志 赵广才 +3 位作者 常旭虹 刘利华 杨玉双 杨丽珍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5-69,共5页
为研究高有机质土壤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比例的影响,以强筋小麦品种临优145和郑麦9023及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和宝丰949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施氮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 为研究高有机质土壤条件下施氮量对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和比例的影响,以强筋小麦品种临优145和郑麦9023及弱筋小麦品种宁麦9号和宝丰949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施氮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以提高籽粒蛋白质及其各组分的含量。总蛋白质、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显著提高,N2处理较N0处理分别提高0.78、0.12、0.31和0.35个百分点;清蛋白含量也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不同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贮藏蛋白含量差异显著,但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品种间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加大,但贮藏蛋白含量差异减小。氮肥施用量对小麦籽粒各蛋白组分在总蛋白中所占的比例影响不大,不同品种籽粒中各蛋白组分在总蛋白中所占比例受施氮量的影响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施氮量 蛋白质含量 蛋白组分含量 蛋白组分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分胁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变化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申玉香 郭文善 +3 位作者 周影 朱新开 封超年 彭永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0-103,共4页
为了明确盐分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分析了3种不同盐分含量的土壤上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表现为S3(土壤盐分含量1.6129 g/kg)>S2(土壤盐... 为了明确盐分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分析了3种不同盐分含量的土壤上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表现为S3(土壤盐分含量1.6129 g/kg)>S2(土壤盐分含量1.2656 g/kg)>S1(土壤盐分含量0.674 g/kg);小麦籽粒蛋白质积累量随盐分浓度的提高而下降,S2与S1处理间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积累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S3与S2和S1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盐分胁迫条件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呈高-低-高的“V”型变化,与正常生长条件下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一致。小麦籽粒蛋白质各组分含量随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从各组分占总蛋白的比例来看,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的比例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下降,醇溶蛋白的比例则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加,谷/醇比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土壤盐分 白质及其组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态条件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靳正忠 齐军仓 +3 位作者 石国亮 王鹏 汪飞 曹连莆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538-542,共5页
为了明确不同种植条件下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选取了7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麦品种种植在新疆3个生态条件差异明显的试点。方差分析及其多重比较与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多点种植处理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3种组分... 为了明确不同种植条件下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选取了7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麦品种种植在新疆3个生态条件差异明显的试点。方差分析及其多重比较与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多点种植处理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3种组分含量影响显著;环境与品种的互作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极显著;不同品种间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显著。大麦抽穗—成熟期间的气象因子中,日较差与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3种组分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相关性,而平均日照时数与日平均相对湿度也与3种蛋白质组分有不同程度的明显相关性。说明选取特定品种种植在适宜的生态条件下对调节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是可行的,尤其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调控作用十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多点种植 白质及其组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晶 王姣爱 +1 位作者 党建友 张定一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61,共4页
以临优7287为材料,研究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供氮水平条件下,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现高-低-高的趋势。蛋白质组分含量呈现高-低和低-高两种... 以临优7287为材料,研究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供氮水平条件下,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现高-低-高的趋势。蛋白质组分含量呈现高-低和低-高两种类型,其中清蛋白含量和球蛋白含量呈现高-低的变化趋势,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呈现低-高的变化趋势。施氮量对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动态变化及积累规律影响较小,对其积累量均有一定的提高效应。对成熟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差异研究发现,当施氮量为225 kg/hm2时,籽粒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不同供氮水平 蛋白质 蛋白质组分 积累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雪峰 靳正忠 +1 位作者 齐军仓 曹连莆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5,20,共5页
为明确不同播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选取了10个不同的大麦品种在石河子地区于3个不同时期种植。方差分析及其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品种间蛋白质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播期处理、品种特性以及播期处理与品种互... 为明确不同播期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选取了10个不同的大麦品种在石河子地区于3个不同时期种植。方差分析及其多重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播期下品种间蛋白质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播期处理、品种特性以及播期处理与品种互作效应对籽粒盐溶蛋白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播期主处理对籽粒醇溶蛋白含量的效应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而品种副处理以及二者之间的互作对籽粒醇溶蛋白含量的效应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播期处理对籽粒谷蛋白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逐步回归分析可见:在大麦抽穗-成熟期间的诸多气象因子中,日平均最高温度、日较差、日平均相对湿度是影响蛋白质含量的关键气象因子;盐溶蛋白含量的关键气象因子为日较差和平均日照时数;日平均最低温度、日较差和日平均相对湿度成为影响醇溶蛋白含量的关键气象因子;而日较差和日平均相对湿度是谷蛋白的关键气象因子。说明外部环境条件对大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有一定调节作用,生产上可通过调整播期来实现大麦籽粒蛋白质性状的有效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播期 籽粒 白质及其组分含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棱皮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性与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宋志航 洪益 +4 位作者 朱娟 吕超 郭宝健 王菲菲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8-831,共14页
为了解二棱皮大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性与稳定性,以来源不同的334份二棱皮大麦品种(系)为材料,测定了6个环境下成熟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二棱皮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在品种(系)间、试点间及试点与品种(系)互作间均存在显著... 为了解二棱皮大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性与稳定性,以来源不同的334份二棱皮大麦品种(系)为材料,测定了6个环境下成熟籽粒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二棱皮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在品种(系)间、试点间及试点与品种(系)互作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依据10级分类分布频次法则,籽粒蛋白含量均主要分布在3~8级,趋于正态分布。通过计算籽粒蛋白质含量BILPs值及AMMI模型分析Di值,筛选到稳定性好的高蛋白质品种(系)浙大96-6和华大麦8,稳定性好中等蛋白质品种(系)川52209和Nasonijo,以及稳定性好的低蛋白质品种(系)区146V025W和9919(中国新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棱皮大麦 籽粒蛋白质含量 差异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还田对中国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的Meta分析
9
作者 唐志伟 翁颖 +7 位作者 尹春 张琪南 赵佳凝 何逸飞 唐璇 郑宝强 李金才 陈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6,共11页
有机物料(秸秆、有机肥)还田会影响小麦籽粒的营养质量。本研究基于中国各试验站点2023年9月30日前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综合了65篇文献中393个观测值,以施氮量、土壤本底有机质、年均温、年均降雨量等亚组,评估有机物料还田对... 有机物料(秸秆、有机肥)还田会影响小麦籽粒的营养质量。本研究基于中国各试验站点2023年9月30日前发表的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综合了65篇文献中393个观测值,以施氮量、土壤本底有机质、年均温、年均降雨量等亚组,评估有机物料还田对中国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提升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grain protein content,GPC)。综合比对秸秆还田不同亚组发现,151~200 kg·hm^(-2)施氮量下秸秆还田对小麦GPC提升效果最佳,秸秆还田量>9000 kg·hm^(-2)对小麦GPC提升最大,秸秆还田下土壤本底有机质≥21 g·kg^(-1)可显著提升小麦GPC,水稻和玉米秸秆还田对提升小麦GPC有显著的正向效应,21~25℃年均温和>800 mm年均降雨量下秸秆还田对小麦GPC提升最好。有机肥还田降低了小麦GPC,其中有机肥替代75%和100%无机肥显著降低小麦GPC,有机肥替代25%和50%无机肥对小麦GPC降幅较小。综合比对有机肥还田下不同亚组发现,151~200kg·hm^(-2)和251~300 kg·hm^(-2)施氮量下,有机肥替代25%和50%无机肥可提升小麦GPC,高比例有机肥替代无机肥下土壤本底有机质≥21 g·kg^(-1)可降低对小麦GPC的部分损失,且有机肥替代50%无机肥在年均温21~25℃和年均降雨量>800mm下均可提升小麦GPC。秸秆还田对于中国小麦GPC的响应均呈正效应,而有机肥还田以负效应为主。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有机物料还田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小麦籽粒 蛋白质含量 秸秆还田 有机肥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麦44/济麦229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蛋白质含量QTL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单宝雪 刘秀坤 +9 位作者 肖延军 展晓孟 黄金鑫 刘百川 张玉梅 李豪圣 刘建军 高欣 曹新有 赵振东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加工特性的关系密不可分。本研究在2020—2021年济南试验基地(E1)及2021—2022年济南试验基地(E2)和济阳试验基地(E3)三个环境下,以“济麦44×济麦229”构建的包含28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面团流变学特性及加工特性的关系密不可分。本研究在2020—2021年济南试验基地(E1)及2021—2022年济南试验基地(E2)和济阳试验基地(E3)三个环境下,以“济麦44×济麦229”构建的包含28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F2∶6RILs)为材料,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QTL分析。结果共筛选到2344个SNP标记用于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总长度3349.95 cM,平均标记密度为1.43 cM/标记。通过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QTL分析,共检测到18个籽粒蛋白质含量相关QTL,分布在1A、1B、2B、3D、4B、4D、5A、5B、5D、7A、7B共11条染色体上。Qpc.saas.4B-1在E1、E2和E3三个环境和BLUE(最佳线性无偏估计)值中均被稳定检测到,可以解释3.26%~23.79%的表型变异。Qpc.saas.4D和Qpc.saas.5A在两个环境和BLUE值中被检测到,分别解释2.42%~11.18%和2.48%~5.47%的表型变异,且Qpc.saas.4D与小麦矮秆基因Rht-D1b物理位置重合。本研究中检测到的QTL新位点Qpc.saas.4B-1、Qpc.saas.4D和Qpc.saas.5A是控制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主效基因,具有高表型变异解释率。本研究结果可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分子标记及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蛋白质含量 QTL分析 重组自交系 55K SNP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肥力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月福 于振文 +1 位作者 李尚霞 余松烈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318-1324,共7页
研究了基础土壤肥力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肥力土壤栽培的小麦比低肥力土壤栽培的小麦 ,其籽粒蛋白质及各组分含量都显著提高 ,但清蛋白和球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比例为低肥力土壤高于高肥力土壤 ,... 研究了基础土壤肥力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及加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肥力土壤栽培的小麦比低肥力土壤栽培的小麦 ,其籽粒蛋白质及各组分含量都显著提高 ,但清蛋白和球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比例为低肥力土壤高于高肥力土壤 ,而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为高肥力土壤高于低肥力土壤 ;低肥力土壤栽培的小麦籽粒醇溶蛋白开始形成的时间比高肥力的早 ,高肥力土壤栽培小麦的籽粒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的提高主要源于灌浆后期合成的快 ;高肥力土壤种植的小麦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断裂时间和评价值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或长于低肥力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小麦籽粒 蛋白质组分含量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处理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9
12
作者 赵广才 常旭虹 +5 位作者 刘利华 杨玉双 李振华 周双月 郭庆侠 刘月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828-1833,共6页
在小麦全生育期降水47.9 mm的条件下,对7个强筋小麦品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籽粒产量、蛋白质组分和沉降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以春季灌3水(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分别灌水40 m3)处理最高... 在小麦全生育期降水47.9 mm的条件下,对7个强筋小麦品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灌水处理对籽粒产量、蛋白质组分和沉降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籽粒产量和千粒重均以春季灌3水(春2叶露尖、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分别灌水40 m3)处理最高,与灌1水(春5叶露尖灌水40 m3)处理差异显著。烟农19的产量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显著。不同灌水处理对醇溶蛋白含量的影响较大,以灌3水处理最高,与灌1水和2水(春5叶露尖和开花期分别灌水40 m3)处理差异显著。不同品种各蛋白质组分差异均显著,品种间谷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不同品种在不同灌水条件下均表现为谷蛋白含量>醇溶蛋白>清蛋白>球蛋白,其比例约为3.6∶2.7∶1.7∶1。不同灌水处理间沉降值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极显著。综合考虑小麦产量和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以春季灌3次水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 强筋小麦 籽粒产量 蛋白质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灌浆期蛋白质组分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赵勇 张树华 +4 位作者 王杰 杨学芳 李晓云 鞠晓影 杨学举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1,17,共5页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和比例与加工品质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小麦DH群体168个品系为材料,在2年3点种植,研究灌浆期间的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积累动态。结果表明;清蛋白含量呈现"始高—快降—慢降"的变化;球蛋白含量呈现"...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和比例与加工品质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小麦DH群体168个品系为材料,在2年3点种植,研究灌浆期间的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积累动态。结果表明;清蛋白含量呈现"始高—快降—慢降"的变化;球蛋白含量呈现"始高—快降—慢降—略升"的动态规律;醇溶蛋白含量呈现"始低—慢升—快升"的趋势;麦谷蛋白含量呈"始低—稳升—稳升"的规律。各个蛋白质组分含量在2年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可为改善小麦品质和培育优质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灌浆期 蛋白质组分 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源库改变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冬云 郭天财 +3 位作者 宋晓 岳艳军 查菲娜 韩巧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2-116,共5页
通过剪叶和去穗处理进行源库改变试验,研究了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198"的蛋白质含量及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成熟期两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为去穗处理>去叶处理>对照,豫麦49-198去叶... 通过剪叶和去穗处理进行源库改变试验,研究了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198"的蛋白质含量及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成熟期两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为去穗处理>去叶处理>对照,豫麦49-198去叶、去穗处理较对照分别高0.31%和1.16%,兰考矮早八去叶、去穗分别较对照高0.79%和2.01%;源库改变对籽粒蛋白组分的影响效应不同,醇溶蛋白含量以去叶处理最低,而谷蛋白含量则在对照中最低。两个品种的千粒质量均表现为去穗处理>对照>去叶处理;其中豫麦49-198和兰考矮早八去叶处理较对照下降的最大幅度分别为24.4%和7.6%;去穗处理较对照增加的最大幅度分别为11.1%和12.2%。蛋白质积累量表现为去穗处理>对照>去叶处理,豫麦49-198减源和缩库处理后单粒籽粒蛋白积累量降低和增加的幅度均大于兰考矮早八,表明不同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及组分对源库调节的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库改变 小麦 籽粒 蛋白质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QTL定位 被引量:7
15
作者 石培春 曹连莆 +1 位作者 王光利 张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50-554,共5页
为了给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依据,以小麦杂交组合99G44×京771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进行了QTL分析,结果检测出1个与清蛋白含量有关的显著加性效应QAlb-3A,位于3A染... 为了给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依据,以小麦杂交组合99G44×京771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进行了QTL分析,结果检测出1个与清蛋白含量有关的显著加性效应QAlb-3A,位于3A染色体,位点总贡献率为1.65%;检测出1个与球蛋白含量有关的显著加性效应QGlo-2A,位于2A染色体,位点的总贡献率为7.08%;检测出2个与醇溶蛋白含量有关的显著加性效应QGli-1B和QGli-6D,分别位于1B、6D染色体,位点总贡献率为16.11%;检测出2个与谷蛋白含量有关的显著加性效应QGlu-2D和QGlu-5A,分别位于2D、5A染色体,位点总贡献率为1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蛋白质组分含量 QTL 染色体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阳系列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与SDS-沉降值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学琴 胡尚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90,共4页
以14个绵阳系列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组分和SDS-沉降值的变化规律,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与SDS-沉降值的关系,为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不... 以14个绵阳系列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蛋白组分和SDS-沉降值的变化规律,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与SDS-沉降值的关系,为绵阳系列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不同,变幅为7.30%-13.09%,多数品种属于低蛋白质含量类型。多数品种的SDS-沉降值分布在20-30mL范围内。不同品种籽粒蛋白组分各异。籽粒蛋白质含量、贮藏蛋白含量、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都与SDS-沉淀值成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谷蛋白与醇溶蛋白含量是绵阳系列小麦品种获得较好烘烤品质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蛋白质含量 蛋白组分 SDS一沉降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对春小麦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有庆 马辉 +1 位作者 朱惠琴 刘敬阳 《青海农林科技》 1997年第1期5-8,共4页
以阿勃、青春533两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氮肥几种施用量和追肥时期对西宁地区春小麦产量、产量结构因素、籽粒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春小麦产量增加。亩施21kg和14kg尿素时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高... 以阿勃、青春533两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氮肥几种施用量和追肥时期对西宁地区春小麦产量、产量结构因素、籽粒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春小麦产量增加。亩施21kg和14kg尿素时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不施氮肥和亩施7kg尿素时的含量,不施氮肥反而比亩施7kg尿素时籽粒蛋白质含量高。随着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清蛋白在蛋白质中所占比例有所减少,醇溶蛋白和谷蛋白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追肥时期对春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的组分影响均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籽粒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组分 氮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地区春小麦籽粒中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有庆 马辉 +1 位作者 朱惠琴 刘敬阳 《青海农林科技》 1998年第2期15-17,共3页
分析了阿勃等四个春小麦品种(品系)在青海西宁地区籽粒中蛋白质及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开花至成熟,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呈"U"形二次曲线。在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四种组分的含量变化各不相同。籽... 分析了阿勃等四个春小麦品种(品系)在青海西宁地区籽粒中蛋白质及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开花至成熟,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呈"U"形二次曲线。在籽粒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四种组分的含量变化各不相同。籽粒成熟时蛋白质组成以麦谷蛋白为主,其次是醇溶蛋白和清蛋白,球蛋白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蛋白质 组分 西宁地区 籽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条件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积累及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5
19
作者 许振柱 于振文 +1 位作者 王东 张永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2-687,共6页
利用防雨池栽方式研究土壤水分对 2个品质类型品种蛋白质积累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呈“V”字型曲线。花后 7d和 14d均以水分亏缺严重处理最高 ,但至花后 35d ,济南 17以水分亏缺最严重的最低 ,鲁麦... 利用防雨池栽方式研究土壤水分对 2个品质类型品种蛋白质积累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动态变化呈“V”字型曲线。花后 7d和 14d均以水分亏缺严重处理最高 ,但至花后 35d ,济南 17以水分亏缺最严重的最低 ,鲁麦 2 1则以该处理最高。干旱能促进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在灌浆初期的积累 ,但至灌浆末期转为降低。土壤水分亏缺严重或过多均不利于贮藏蛋白的积累。籽粒中谷蛋白大聚合体 (GMP)含量在开花 7d后随着灌浆进程而增加 ,花后 14d土壤水分亏缺有促进积累的作用 ,而后 ,土壤水分严重亏缺或过多均不利于形成较多的GMP。适宜的灌水处理有利于籽粒积累较多的贮藏蛋白和GMP ,从而改善品质。严重水分亏缺降低籽粒容重、面筋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 ,但一定程度土壤水分亏缺反而促其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条件 小麦 籽粒 蛋白质 组分积累 品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营养水平对冬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21
20
作者 王月福 于振文 +1 位作者 李尚霞 余松烈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43-748,共6页
通过氮素营养水平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的 3个小麦品种的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研究表明 :增加施氮量能够提高氮素同化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 ,降低旗叶蛋白质水解酶的活性。增加施氮量提... 通过氮素营养水平对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的 3个小麦品种的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研究表明 :增加施氮量能够提高氮素同化关键酶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 ,降低旗叶蛋白质水解酶的活性。增加施氮量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主要与促进开花后氮素吸收同化能力有关。不同品种间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是开花后氮素吸收同化和再运转综合作用的结果。认为选择开花后氮素吸收同化和再运转能力强的品种 ,既有利于提高籽粒产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籽粒蛋白质含量 冬小麦 氮素营养 氮代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