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燕麦籽粒多组分营养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赵丽那
严俊
+4 位作者
薛文韬
阮景军
程剑平
邝刘辉
赵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3-630,共8页
为了挖掘利用燕麦籽粒高营养物质含量的基因和种质资源,以引进的意大利78份野生和栽培燕麦为研究材料,种植于四川成都崇州市羊马镇、安徽来安县广大乡汪庄、安徽来安县广大乡红旗组共3个环境并对收获的籽粒总类黄酮、总酚、植酸、无机...
为了挖掘利用燕麦籽粒高营养物质含量的基因和种质资源,以引进的意大利78份野生和栽培燕麦为研究材料,种植于四川成都崇州市羊马镇、安徽来安县广大乡汪庄、安徽来安县广大乡红旗组共3个环境并对收获的籽粒总类黄酮、总酚、植酸、无机磷、氨基和可溶性蛋白质6个营养性状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发现,6个营养性状可分为微量、常量和大量;网络相关性分析表明燕麦籽粒单粒重与各营养性状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PCA)显示燕麦籽粒总类黄酮、总酚具有特殊性。对3个环境的燕麦籽粒营养成分基因型筛选发现,基因型ITAO2、ITAO3等燕麦籽粒营养组分含量较高,而基因型ITAO6、ITAO11等燕麦籽粒营养组分含量较低。本研究可为燕麦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在遗传育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籽粒营养性状
网络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倍体小麦籽粒多组分营养物质含量的QTL定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凡迪
薛文韬
+3 位作者
严俊
赵钢
FAHIMA Tzion
程剑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11-1618,共8页
为了寻找改良普通栽培小麦营养物质含量的基因资源,以野生二粒小麦G18-16和硬粒小麦Langdon杂交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6代群体为研究材料,种植于黔中地区并对该群体籽粒可溶性蛋白质、总类黄酮、总酚、植酸和黄色素5个营养性状含量进行测...
为了寻找改良普通栽培小麦营养物质含量的基因资源,以野生二粒小麦G18-16和硬粒小麦Langdon杂交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6代群体为研究材料,种植于黔中地区并对该群体籽粒可溶性蛋白质、总类黄酮、总酚、植酸和黄色素5个营养性状含量进行测定。共检测到6个相关的QTLs,分别分布在染色体2A、3A、4A、6B和7A上。除小麦籽粒总酚性状外,其余四个性状均呈正态分布。网络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营养性状与农艺性状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仅黄色素与农艺性状无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也显示总酚和黄色素与其他营养性状有显著差异,并且是造成群体分布差异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小麦总酚和黄色素性状在其生理代谢中可能存在特殊性。另外,PCA还筛选出2组在5个营养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基因池家系各4株,为回交和精细定位提供了较可靠的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倍体硬粒小麦
野生二粒小麦
籽粒营养性状
网络相关性
数量
性状
基因位点(QT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燕麦籽粒多组分营养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赵丽那
严俊
薛文韬
阮景军
程剑平
邝刘辉
赵钢
机构
贵州大学麦作研究中心
成都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23-630,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2013DFA32200)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外G字(2012)7011]~~
文摘
为了挖掘利用燕麦籽粒高营养物质含量的基因和种质资源,以引进的意大利78份野生和栽培燕麦为研究材料,种植于四川成都崇州市羊马镇、安徽来安县广大乡汪庄、安徽来安县广大乡红旗组共3个环境并对收获的籽粒总类黄酮、总酚、植酸、无机磷、氨基和可溶性蛋白质6个营养性状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发现,6个营养性状可分为微量、常量和大量;网络相关性分析表明燕麦籽粒单粒重与各营养性状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PCA)显示燕麦籽粒总类黄酮、总酚具有特殊性。对3个环境的燕麦籽粒营养成分基因型筛选发现,基因型ITAO2、ITAO3等燕麦籽粒营养组分含量较高,而基因型ITAO6、ITAO11等燕麦籽粒营养组分含量较低。本研究可为燕麦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在遗传育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燕麦
籽粒营养性状
网络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Keywords
oat
grain nutrition characters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分类号
S512.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倍体小麦籽粒多组分营养物质含量的QTL定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凡迪
薛文韬
严俊
赵钢
FAHIMA Tzion
程剑平
机构
贵州大学麦作研究中心
成都大学生物产业学院
海法大学进化研究所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11-1618,共8页
基金
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黔科合外G字(2012)7011]
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项目(12GH0093)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S2013ZR0452)
文摘
为了寻找改良普通栽培小麦营养物质含量的基因资源,以野生二粒小麦G18-16和硬粒小麦Langdon杂交所构建的重组自交系F6代群体为研究材料,种植于黔中地区并对该群体籽粒可溶性蛋白质、总类黄酮、总酚、植酸和黄色素5个营养性状含量进行测定。共检测到6个相关的QTLs,分别分布在染色体2A、3A、4A、6B和7A上。除小麦籽粒总酚性状外,其余四个性状均呈正态分布。网络相关性分析表明,所有营养性状与农艺性状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仅黄色素与农艺性状无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也显示总酚和黄色素与其他营养性状有显著差异,并且是造成群体分布差异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小麦总酚和黄色素性状在其生理代谢中可能存在特殊性。另外,PCA还筛选出2组在5个营养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的基因池家系各4株,为回交和精细定位提供了较可靠的研究材料。
关键词
四倍体硬粒小麦
野生二粒小麦
籽粒营养性状
网络相关性
数量
性状
基因位点(QTL)
Keywords
Tetraploid durum wheat
Wild emmer wheat
Grain nutrition-related traits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燕麦籽粒多组分营养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赵丽那
严俊
薛文韬
阮景军
程剑平
邝刘辉
赵钢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倍体小麦籽粒多组分营养物质含量的QTL定位及相关性分析
凡迪
薛文韬
严俊
赵钢
FAHIMA Tzion
程剑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