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氮、钾水平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22
1
作者
邹铁祥
戴廷波
+2 位作者
姜东
荆奇
曹卫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90,共5页
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材料,在江苏南京和安徽泾县两个地点,研究了不同氮、钾施肥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与开花期叶片氮、钾营养的关系。结果表明,增施氮、钾均极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及面团形成...
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材料,在江苏南京和安徽泾县两个地点,研究了不同氮、钾施肥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与开花期叶片氮、钾营养的关系。结果表明,增施氮、钾均极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及面团形成时间;施氮极显著提高了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但极显著降低了淀粉含量,而施钾对淀粉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的影响较小;氮钾互作对籽粒产量、淀粉与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对沉淀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不显著。氮、钾肥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两地点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增施氮、钾提高了开花期叶片氮、钾含量,使氮/钾比在施氮下增加,在施钾下降低。开花期叶片氮/钾比与籽粒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及沉淀值呈二次曲线关系,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增加开花期叶片氮、钾含量并保持适宜的氮/钾比有利于弱筋小麦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氮、钾施肥水平分别在225和75 kg.ha-1、开花期叶片氮/钾比达1.5时,弱筋小麦可实现高产与优质的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氮素水平
钾素水平
籽粒产量和品质
氮/钾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施氮量对高密春玉米籽粒关键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孟瑶
刘赵月
+2 位作者
李晶
顾万荣
魏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6-1152,共7页
【目的】探究玉米在高种植密度下,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籽粒关键酶活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16-2017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以东农253为材料,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设4个不同氮肥水平(0、195、279和362 kg&...
【目的】探究玉米在高种植密度下,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籽粒关键酶活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16-2017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以东农253为材料,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设4个不同氮肥水平(0、195、279和362 kg·hm^-2,分别记为0-N、70-N、100-N和130-N)。【结果】不同施氮量籽粒中ADPG、SSS和GBSS酶活性2年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各时期均表现为100-N处理下酶活性最高。玉米籽粒中粗淀粉、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及籽粒产量同样表现为100-N处理下含量最高,其中玉米籽粒产量100-N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在黑龙江地区90 000株·hm^-2超高密度种植下,施氮量279 kg·hm^-2能有效促进籽粒中关键代谢酶活性、提高籽粒品质从而提高了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
施氮量
籽粒产量和品质
淀粉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施氮水平对夏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7
3
作者
尹新华
曹翠玉
史瑞和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A04期126-128,共3页
高粱是 C<sub>4</sub>作物,增产潜力大,综合利用价值高,又具有抗旱、耐瘠等优良特性,适应范围较广。我国江淮流域多系夏高粱,为小麦后作,一般产量不高。如何提高夏高粱的产量,实为当务之急。国内外对春播高粱的研究较多,而...
高粱是 C<sub>4</sub>作物,增产潜力大,综合利用价值高,又具有抗旱、耐瘠等优良特性,适应范围较广。我国江淮流域多系夏高粱,为小麦后作,一般产量不高。如何提高夏高粱的产量,实为当务之急。国内外对春播高粱的研究较多,而对夏高粱的研究甚少。本文着重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夏高粱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施氮水平
氮肥用量
籽粒产量和品质
干物质积累
叶面积指数
产量
结构
施氮量
叶绿素含量
每穗粒数
蛋白质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减少灌水次数对河北冬性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1
4
作者
郭振清
刘添
+5 位作者
张敏
徐东娜
安浩军
姚红英
李清瑶
蔡瑞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1-737,共7页
为明确不同生态环境下减少灌水次数对冬性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冬性强筋小麦品种农优3号和中麦998为材料,分别在冀中北生态区的徐水区和冀东生态区的昌黎县进行大田试验,设3个灌水次数处理(CK:越冬水+拔节水+开花水;W2:越冬水+...
为明确不同生态环境下减少灌水次数对冬性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冬性强筋小麦品种农优3号和中麦998为材料,分别在冀中北生态区的徐水区和冀东生态区的昌黎县进行大田试验,设3个灌水次数处理(CK:越冬水+拔节水+开花水;W2:越冬水+拔节水;W1:越冬水),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对冬性强筋小麦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水次数减少,两个供试小麦品种孕穗期叶面积系数呈下降趋势,W1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减少灌水次数导致2个冬性强筋小麦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而对收获指数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其中农优3号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而中麦998以W2处理最大。减少灌水次数使冬性强筋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导致产量显著降低。灌水次数减少造成冬性强筋小麦籽粒容重和蛋白质含量提高,稳定时间延长,但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下降。本研究条件下,徐水点农优3号的产量较高,而昌黎点中麦998的产量较高;相同灌水处理下,同一品种在昌黎点的品质指标优于徐水试验点。综上,在河北冬性强筋小麦种植区可以选用灌越冬水和拔节水协调其籽粒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性强筋小麦
灌水次数
籽粒产量和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氮、钾水平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22
1
作者
邹铁祥
戴廷波
姜东
荆奇
曹卫星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作物生长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9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0016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5212)
文摘
以弱筋小麦宁麦9号为材料,在江苏南京和安徽泾县两个地点,研究了不同氮、钾施肥水平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与开花期叶片氮、钾营养的关系。结果表明,增施氮、钾均极显著提高了籽粒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及面团形成时间;施氮极显著提高了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但极显著降低了淀粉含量,而施钾对淀粉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的影响较小;氮钾互作对籽粒产量、淀粉与蛋白质及湿面筋含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对沉淀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不显著。氮、钾肥对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两地点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增施氮、钾提高了开花期叶片氮、钾含量,使氮/钾比在施氮下增加,在施钾下降低。开花期叶片氮/钾比与籽粒产量、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及沉淀值呈二次曲线关系,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增加开花期叶片氮、钾含量并保持适宜的氮/钾比有利于弱筋小麦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氮、钾施肥水平分别在225和75 kg.ha-1、开花期叶片氮/钾比达1.5时,弱筋小麦可实现高产与优质的协调。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氮素水平
钾素水平
籽粒产量和品质
氮/钾比
Keywords
Weak gluten wheat
Nitrogen rate
Potassium rate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Ratio of nitrogen to potassium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6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施氮量对高密春玉米籽粒关键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9
2
作者
孟瑶
刘赵月
李晶
顾万荣
魏湜
机构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6-1152,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50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103)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级资金资助项目(GX18B029)
东北农业大学“学术骨干”基金项目(17XG23)。
文摘
【目的】探究玉米在高种植密度下,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籽粒关键酶活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试验于2016-2017年在东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以东农253为材料,种植密度为90 000株·hm^-2,设4个不同氮肥水平(0、195、279和362 kg·hm^-2,分别记为0-N、70-N、100-N和130-N)。【结果】不同施氮量籽粒中ADPG、SSS和GBSS酶活性2年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各时期均表现为100-N处理下酶活性最高。玉米籽粒中粗淀粉、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及籽粒产量同样表现为100-N处理下含量最高,其中玉米籽粒产量100-N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结论】在黑龙江地区90 000株·hm^-2超高密度种植下,施氮量279 kg·hm^-2能有效促进籽粒中关键代谢酶活性、提高籽粒品质从而提高了籽粒产量。
关键词
高密度
施氮量
籽粒产量和品质
淀粉合成酶
Keywords
High density
Nitrogen application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Amylosynthease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施氮水平对夏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7
3
作者
尹新华
曹翠玉
史瑞和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A04期126-128,共3页
文摘
高粱是 C<sub>4</sub>作物,增产潜力大,综合利用价值高,又具有抗旱、耐瘠等优良特性,适应范围较广。我国江淮流域多系夏高粱,为小麦后作,一般产量不高。如何提高夏高粱的产量,实为当务之急。国内外对春播高粱的研究较多,而对夏高粱的研究甚少。本文着重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夏高粱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关键词
不同施氮水平
氮肥用量
籽粒产量和品质
干物质积累
叶面积指数
产量
结构
施氮量
叶绿素含量
每穗粒数
蛋白质组分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减少灌水次数对河北冬性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1
4
作者
郭振清
刘添
张敏
徐东娜
安浩军
姚红英
李清瑶
蔡瑞国
机构
河北省逆境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保定市农业科学院
昌黎县安山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出处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31-737,共7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ED0300402-2)
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计划项目(202002B007)。
文摘
为明确不同生态环境下减少灌水次数对冬性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冬性强筋小麦品种农优3号和中麦998为材料,分别在冀中北生态区的徐水区和冀东生态区的昌黎县进行大田试验,设3个灌水次数处理(CK:越冬水+拔节水+开花水;W2:越冬水+拔节水;W1:越冬水),研究了不同灌水次数对冬性强筋小麦叶面积系数、干物质积累、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水次数减少,两个供试小麦品种孕穗期叶面积系数呈下降趋势,W1处理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减少灌水次数导致2个冬性强筋小麦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而对收获指数的影响因品种而异,其中农优3号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而中麦998以W2处理最大。减少灌水次数使冬性强筋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显著降低,导致产量显著降低。灌水次数减少造成冬性强筋小麦籽粒容重和蛋白质含量提高,稳定时间延长,但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下降。本研究条件下,徐水点农优3号的产量较高,而昌黎点中麦998的产量较高;相同灌水处理下,同一品种在昌黎点的品质指标优于徐水试验点。综上,在河北冬性强筋小麦种植区可以选用灌越冬水和拔节水协调其籽粒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冬性强筋小麦
灌水次数
籽粒产量和品质
Keywords
Strong gluten winter wheat
Irrigation frequency
Grain yield and quality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氮、钾水平对弱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邹铁祥
戴廷波
姜东
荆奇
曹卫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施氮量对高密春玉米籽粒关键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孟瑶
刘赵月
李晶
顾万荣
魏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施氮水平对夏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尹新华
曹翠玉
史瑞和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减少灌水次数对河北冬性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郭振清
刘添
张敏
徐东娜
安浩军
姚红英
李清瑶
蔡瑞国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