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株型水稻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 Ⅰ.新株型水稻物质生产与灌浆特性 被引量:32
1
作者 郭玉春 林文雄 +2 位作者 梁义元 余高镜 陈鸿飞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21,共6页
1997- 1998两年对新株型 (NPT)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籽粒灌浆特性及其形态解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NPT水稻全生育期的物质积累呈现两次高峰 ,黄熟期后植株仍具有较强的物质生产能力 ,但茎鞘物质转化率低 ,导致生物产量潜力未能... 1997- 1998两年对新株型 (NPT)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籽粒灌浆特性及其形态解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NPT水稻全生育期的物质积累呈现两次高峰 ,黄熟期后植株仍具有较强的物质生产能力 ,但茎鞘物质转化率低 ,导致生物产量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NPT水稻的强势粒在开花后 14d达到灌浆高峰 ,弱势粒表现两次灌浆现象 .籽粒中三磷酸腺苷 (ATP)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特青和汕优 6 3,且 NPT水稻穗颈维管束数总面积较小 ,影响了物质向穗部运转 .此外 ,本文还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株型水稻 物质生产 籽物质生产 粒灌浆 ATP酶活性 穗颈维管束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