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杂交粳稻亲本遗传背景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昌华 张燕之 +6 位作者 华泽田 徐正进 郑文静 赵家铭 刘欣 王辉 周毓珩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9-494,共6页
为了揭示北方杂交粳稻亲本的遗传背景,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北方杂交粳稻亲本及其高代后续材料进行了遗传差异鉴定和籼性程度分析。2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3个。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进... 为了揭示北方杂交粳稻亲本的遗传背景,利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北方杂交粳稻亲本及其高代后续材料进行了遗传差异鉴定和籼性程度分析。2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71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3个。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供试材料在相似系数0.66处可分成5组,各组间材料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64个恢复系材料的籼性程度参数值(ADi)的变幅为0.056~0.684;24个不育系材料ADi的变幅为0.087~0.381。分析表明,强优势杂交粳稻组合双亲之间遗传距离应在0.30~0.60,恢复系的ADi应在0.26~0.50,不育系的ADi不应高于0.20,杂交组合的ADi应在0.20~0.40,同时杂交粳稻组合优势受母本的遗传背景的影响较大,母本自身应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育系 恢复系 微卫星标记 遗传差异 籼性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