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两款
1
作者 赵军 《农村新技术》 2024年第3期44-45,共2页
一、科优香66。“科优香66”是由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品种来源为“沪科1A”ד荃恢15号”。1.特征特性。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1.8天... 一、科优香66。“科优香66”是由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品种来源为“沪科1A”ד荃恢15号”。1.特征特性。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1.8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晚熟1天。株高118.4厘米,穗长24.4厘米,每亩(667平方米)有效穗数为18.2万穗,每穗总粒数171.1粒,结实率82.9%,千粒重26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育种技术 一季中稻 品种来源 有效穗数 优香 特征特性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丰两优四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39
2
作者 张利华 王建军 +1 位作者 李旭晨 王林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选择14个优良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7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模式对1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测定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粒长、粒... 选择14个优良籼型三系杂交稻亲本(7个不育系和7个恢复系),采用p×q不完全双列杂交(NCII)模式对1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所有测定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中株高、粒长、粒宽、长宽比、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结实率等性状以基因加性效应为主,单株有效穗、主茎剑叶长,穗长、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相对日产量等性状则以基因的非加性效应为主。(2)测定的多数农艺性状受恢复系的影响要比受不育系的影响大,仅穗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等受不育系的影响略大。(3)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不育系以浙农8010A、协青早A和全龙A较好,恢复系以J413、明恢63选、95 13和M105较好。(4)亲本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各性状均是相互独立的,一般配合力与亲本自身的表现型值则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在育种研究中必须注意亲本自身性状的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穗颖花数和茎秆特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雪仁 梁康迳 +1 位作者 黄荣华 陈志雄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5,共7页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 -显性 -加性×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 ,研究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穗颖花数和茎秆特性的遗传特点 .结果表明 ,所研究的 7个性状除了穗颈粗外 ,其余 6个性状均以加性效应和加性×加性... 采用包括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加性 -显性 -加性×加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 ,研究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穗颖花数和茎秆特性的遗传特点 .结果表明 ,所研究的 7个性状除了穗颈粗外 ,其余 6个性状均以加性效应和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占主导地位 ,遗传率较高 ,在杂交早代选择效果较好 .穗颖花数与穗长、茎粗、茎基抗折力间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加性相关关系 .另外 ,穗颖花数除了与秆型指数表现极显著的负向加性×加性上位性相关外 ,与其他 5个性状均呈极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在利用杂种优势方面 ,茎基抗折力和株高这两个性状较明显 ,其次为穗颖花数 ,第三为穗长和茎粗 .从对亲本的综合评价看 ,不育系以冈 4 6 A为最优 ,恢复系以明恢 6 3为最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穗颖花数 茎杆特性 遗传分析 基因 环境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单茎叶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康迳 林文雄 +5 位作者 王雪仁 陈志雄 陈冬梅 梁义元 郭玉春 陈芳育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04-209,共6页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NCⅡ交配设计的两套制型三系杂交水稻单茎叶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阶段单茎叶干物质重以显性效应为主,控制单茎叶干物质重的加性效应基因是间断表达的,显性效应基... 采用数量性状的加性-显性发育遗传模型,分析了按NCⅡ交配设计的两套制型三系杂交水稻单茎叶干物质重的发育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阶段单茎叶干物质重以显性效应为主,控制单茎叶干物质重的加性效应基因是间断表达的,显性效应基因的表达呈连续性,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基因在单茎叶干物质重发育的全过程中是有选择地表达的,随着发育进程的推进,单茎叶干物质重杂种优势趋于减弱,不同发育阶段单茎叶干物质重与最终生物产量之间在生育前期加性相关趋于减弱,而显性相关逐渐增强,生育中期加性相关趋于稳定,而显性相关逐渐减弱,生育后期加性和显性相关均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单茎叶干物质重 发育遗传研究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优Ⅰ686的选育 被引量:1
5
作者 伍豪 杨培忠 +1 位作者 卢升安 刘丕庆 《中国种业》 2013年第3期59-60,共2页
早熟杂交稻主要在广西桂中北作早稻以及广西其他稻作区的晚造秧田的前茬水稻,种植面积很大。然而,目前广西早熟杂交稻主要来自相邻省,每年审定的品种很少,因此,广西的水稻育种家有必要集中精力,培育出更适合广西稻作区的早熟杂交稻。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早熟 选育 杂交 种植面积 水稻育种 稻作区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谭酬志 邹小云 +2 位作者 熊春梅 章彪雄 黄天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629-12631,共3页
[目的]为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8个三系不育系与8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配成的组合为材料,从产量性状上对所配成的38个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杂种F1存在显著的杂种优势,在所考查的10个性状中尤以每穗总粒数、... [目的]为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依据。[方法]以8个三系不育系与8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配成的组合为材料,从产量性状上对所配成的38个组合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杂种F1存在显著的杂种优势,在所考查的10个性状中尤以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株高和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表现明显;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且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结论]多穗、大穗均可作为籼型杂交水稻育种的方向,但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性状的提高,而应同时综合考虑其他性状的表现,优化穗粒结构,才能获得产量的最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产量性状 杂种优势 相关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谷优3301
7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167-5167,共1页
品种来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用谷丰A×闽恢3301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种谷 农业科学院 生物技术 品种来源 研究所 福建省 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金稻优998
8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5210-5210,共1页
品种来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金稻13A×广恢998配组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水稻新品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 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款国审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
9
作者 互联网综合 《农村新技术》 2022年第2期44-46,共3页
一、隆晶优44561.特征特性。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3.5天,比对照“天优华占”晚熟3.9天。株高104.5厘米,穗长24.8厘米,每667平方米(1亩)有效穗数16.6万穗,每穗总粒数147.5粒,结实率89.1%,千粒重26.7克。
关键词 双季早稻 特征特性 天优华占 有效穗数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每穗总粒数 全生育期 晚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籼型杂交水稻品种恒丰优28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10
作者 文守云 张向辉 冉小蓉 《农家科技》 2024年第37期40-41,共2页
恒丰优28是由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9年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90065。该品种分蘖强,产量高,米质优,饭好吃,适应性广,在长江上游地区和中下游地区种植,表现稳定。一、特征特性1.在... 恒丰优28是由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19年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190065。该品种分蘖强,产量高,米质优,饭好吃,适应性广,在长江上游地区和中下游地区种植,表现稳定。一、特征特性1.在长江上游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恒丰优28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8.7天,比对照F优498短1.2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中稻 杂交水稻 特征特性 丰优28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长江上游地区 栽培要点 高产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稻扬籼优68
11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55-1655,共1页
扬籼优6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品种来源:扬籼6A×R814特征特性: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9 d,比对照Ⅱ优838长1.3 d。株型紧凑,剑叶较长易披,... 扬籼优68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金土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品种来源:扬籼6A×R814特征特性: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5.9 d,比对照Ⅱ优838长1.3 d。株型紧凑,剑叶较长易披,子粒有芒,每公顷有效穗数252万穗,株高127.2 cm,穗长24.6 cm,每穗总粒数153.1粒,结实率82.3%,千粒重29.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江苏里下河地区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农业科学研究所 长江中下游 Ⅱ优838 每穗总粒数 品种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香型高档一级杂交稻品种——Q香优252
12
作者 文守云 樊恩达 《农家科技》 2024年第31期39-39,共1页
Q香优252是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22年经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渝审稻20220010。该品种米质优(一级优质米)、香味浓、颗粒大、米粒长、出米率高、做饭好吃、... Q香优252是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2022年经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渝审稻20220010。该品种米质优(一级优质米)、香味浓、颗粒大、米粒长、出米率高、做饭好吃、适应性强。在重庆各适生区域示范种植效果好,表现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品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适生区域 农业科学院 出米率 一级优质米 示范种植 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稻内5优39 被引量:1
13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64-864,共1页
品种来源:内江杂交水稻科技开发中心用内香5A×内恢2539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特征特性:该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5 d,比对照Ⅱ优838短1.2 d。株高112.2 cm,穗长25.6 cm,每公顷有效穗数229.5万穗,
关键词 杂交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品种来源 Ⅱ优838 科技开发 长江上游 全生育期 有效穗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稻F优498 被引量:1
14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19-1319,共1页
品种来源: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省江油市川江水稻研究所用江育F32Ax蜀恢498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关键词 杂交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品种来源 江油市 四川省 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稻Ⅱ优508 被引量:1
15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6-456,共1页
品种来源:宿州市种子公司用Ⅱ-32A×宿恢2058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特征特性: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6.2 d,比对照Ⅱ优838长2.0 d。株高123.5 cm,穗长22.9 cm,每公顷有效穗数235.5万穗,每穗总粒... 品种来源:宿州市种子公司用Ⅱ-32A×宿恢2058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特征特性: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6.2 d,比对照Ⅱ优838长2.0 d。株高123.5 cm,穗长22.9 cm,每公顷有效穗数235.5万穗,每穗总粒数184.6粒,结实率84.8%,千粒重26.7 g。株型适中,群体整齐,稃尖紫色,熟期转色好。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6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品种来源 Ⅱ-32A 长江中下游 Ⅱ优838 每穗总粒数 种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稻谷优明占
16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588-2588,共1页
谷优明占系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杂交稻谷 农业科学研究所 水稻研究所 农业科学院 福建省 明市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稻欣荣优5号
17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84-1384,共1页
品种来源: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用欣荣A×先恢5号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特征特性:该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6.2 d,比对照金优402长1.8 d。株高93.0 cm,
关键词 杂交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品种来源 长江中下游 金优402 双季早稻 全生育期 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稻H优158
18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938-1938,共1页
H优158系抚州市临川区绿江南农业新产品研究所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品种来源:香H2A×R158特征特性:在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1.1d,与对照金优207相当。株型紧凑,稃尖无色,
关键词 杂交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长江中下游 金优207 晚稻种植 品种来源 全生育期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稻谷优627
19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87-1987,共1页
谷优627系福建省福安市种子管理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省宁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关键词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杂交稻谷 农业科学研究所 种子管理站 水稻研究所 农业科学院 福建省 福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杂交稻冈优900
20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15-1415,共1页
品种来源:成都天府农作物研究所用冈46A×天恢900配组而成的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特征特性:该品种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2 d,比对照Ⅱ优838短0.6 d。株高114.0 cm,
关键词 杂交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 品种来源 Ⅱ优838 冈46A 长江上游 全生育期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