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6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简化脉冲耦合神经网络实现交通标志图像的类Euclidean距离变换类内特征提取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蒙军 阳路 +1 位作者 王霞 刘剑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751-2758,共8页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提取的特征序列的旋转不变性降低了道路交通标志类内匹配识别的准确性,为了提取更有利于形状分类的特征向量,本文利用PCNN的自动波扩散特性,简化了PCNN模型。采用简化PCNN模型产生的类Euclidean距离图像作为分类...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提取的特征序列的旋转不变性降低了道路交通标志类内匹配识别的准确性,为了提取更有利于形状分类的特征向量,本文利用PCNN的自动波扩散特性,简化了PCNN模型。采用简化PCNN模型产生的类Euclidean距离图像作为分类特征,利用最小方差值进行匹配分析,并通过实验选取了最佳PCNN参数。针对道路交通标志图像库GB5768-1999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获得的类Euclidean距离图像作为特征向量进行分类匹配,在选定边缘图像的迭代次数N为16,反馈输入固有电势VF为0.65,动态门限固有电势VT为100,卷积核矩阵为5×5时,最小方差值均出现在对应的标准图像位置。结果表明,简化PCNN的类Euclidean距离变换能够有效提取二值边缘图像的形状信息。该方法优于传统PCNN熵序列的特征向量方法,类内区分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标志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自动波扩散 类euclidean距离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距离裁剪策略的改进k均值聚类量化算法
2
作者 查坤 安永丽 +1 位作者 刘英超 宋文丰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78-1086,共9页
为进一步提高物理层密钥生成过程中量化阶段的密钥一致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的样本筛选策略。该策略通过测量样本与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差,评估分类不确定性,剔除高不确定度样本以减少噪声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k均值量化算法... 为进一步提高物理层密钥生成过程中量化阶段的密钥一致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的样本筛选策略。该策略通过测量样本与聚类中心的欧氏距离差,评估分类不确定性,剔除高不确定度样本以减少噪声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k均值量化算法和补偿k均值量化算法中引入该策略后,当单个样本量化为5比特时,分类不一致率分别降低8.1%和11.7%;量化为单比特时,分别降低63.4%和8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密钥生成 信道量化:k均值聚 距离裁剪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反射强度的改进欧式距离聚类钢轨点云分割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段晓峰 高伟伟 韩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1,共8页
线路点云数据结构化是深化专业计算与分析的技术前提。点云分割是点云数据结构化的基础。钢轨作为轮轨走行面,其空间位置的连续及平顺情况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此轨道结构分割中,首先需对钢轨进行分割处理。针对传统欧式距离聚类中线路... 线路点云数据结构化是深化专业计算与分析的技术前提。点云分割是点云数据结构化的基础。钢轨作为轮轨走行面,其空间位置的连续及平顺情况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因此轨道结构分割中,首先需对钢轨进行分割处理。针对传统欧式距离聚类中线路全景点云数据遍历导致距离阈值难统一、难界定,造成分类过多不易查找,或人工选取初始点及调参带来的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情况,提出基于反射强度的改进欧式距离聚类钢轨点云分割方法。在对轨道结构特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布料滤波算法进行地面滤波,区分地面点与地物点,精简线路点云为轨道结构点云;融合点云反射强度属性,提出提取率概念,确定钢轨高反射强度区间,进行钢轨顶面点云预分割,进而以轨顶面预分割点作为初始点,根据钢轨断面轨头高和轨头宽构造对角线长度来计算距离阈值,由Kd-Tree找到小于轨头距离阈值的点进行欧式距离聚类,实现对轨头凸集点云的分割。多路段钢轨点云分割试验,精确率及召回率均大于90%,说明该方法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 点云分割 反射强度 欧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光谱解混与动态加权扩散映射的高光谱图像聚类算法
4
作者 黄远程 高欣雨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1,共7页
针对传统的高光谱图像聚类算法存在精度不佳、计算成本较高且常用的距离测度计算准则难以准确度量像素之间相似性关系等问题。本文以提升高光谱图像聚类性能为目标,提出了融合光谱解混与动态加权扩散映射的高光谱图像聚类算法,该方法在... 针对传统的高光谱图像聚类算法存在精度不佳、计算成本较高且常用的距离测度计算准则难以准确度量像素之间相似性关系等问题。本文以提升高光谱图像聚类性能为目标,提出了融合光谱解混与动态加权扩散映射的高光谱图像聚类算法,该方法在混合像元分解的基础上,根据扩散映射理论计算得到的扩散距离进行聚类。它同时利用高光谱中观察到的高维几何和丰度结构来解决聚类问题,在两个真实高光谱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有着更高的分类精度,能够成功应用于高光谱图像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图像 扩散距离 混合像元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耦合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和推土机距离的变化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江陵 李轶鲲 +2 位作者 李小军 杨树文 魏易从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4-152,共9页
在遥感影像变化检测领域中,当遥感影像受椒盐、高斯和混合噪声污染时,变化检测精度往往无法得到保证。虽然基于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的有监督变化检测算法能有效实现抗噪声变化检测,但是其人工训练成本和时间成本过高,在实时场景中无法大... 在遥感影像变化检测领域中,当遥感影像受椒盐、高斯和混合噪声污染时,变化检测精度往往无法得到保证。虽然基于空间模糊C均值聚类的有监督变化检测算法能有效实现抗噪声变化检测,但是其人工训练成本和时间成本过高,在实时场景中无法大规模应用。对此,文章将5种空间模糊C均值算法分别与推土机距离(earth mover’s distance, EMD)耦合,实现了5种具有较好抗噪声能力的无监督遥感变化检测算法,能够保证噪声污染下的实时变化检测精度。实验证明,与最近提出的KPCAMNet和GMCD无监督变化检测算法相比,所提出算法能更好地处理受椒盐、高斯和混合噪声污染的遥感影像,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监督 抗噪声 变化检测 空间模糊C均值聚 推土机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近距离煤层类孤岛面布置方式及卸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旭东 乔文俊 +2 位作者 王鹏 董俊亮 赵海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2,共6页
深部矿井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后期在上煤层易产生一侧本煤层采空、一侧下煤层采空的类孤岛工作面,其位置设计对于工作面的采动强度有直接影响。结合新街一井地质及开采条件,通过现场调研与分析,提出了近距离上煤层类孤岛面围岩的“下”型结... 深部矿井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后期在上煤层易产生一侧本煤层采空、一侧下煤层采空的类孤岛工作面,其位置设计对于工作面的采动强度有直接影响。结合新街一井地质及开采条件,通过现场调研与分析,提出了近距离上煤层类孤岛面围岩的“下”型结构,并阐述了其开采隐患因素。根据此类孤岛面与下煤层实体煤的位置关系提出了3类布面方案,并基于离散元数值软件建立了8种类孤岛面布置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类孤岛面布置在内错下煤层实体煤且错距为25 m左右时,巷道实体煤帮峰值应力增高系数降至1.5以下,煤柱帮应力出现明显的下降段,在该位置布置工作面较为适宜。同时考虑到实际此类孤岛面存在厚层坚硬顶板的情况,提出了“合理布面+顶板预裂+卸后再采”技术,为现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距离煤层 孤岛工作面 离散元模拟 卸压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K近邻-密度峰值聚类的多模块PCA过程监测
7
作者 王竞志 徐琛 +1 位作者 陶洪峰 杨慧中 《控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4-673,共10页
聚类方法考虑了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已被广泛应用于多模块过程监测中。但传统方法仍需要一些先验知识,如聚类个数等,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K近邻-密度峰值聚类的多模块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 聚类方法考虑了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已被广泛应用于多模块过程监测中。但传统方法仍需要一些先验知识,如聚类个数等,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K近邻-密度峰值聚类的多模块主元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过程监测方法。首先,引入信息距离,基于变量之间的信息熵构造信息距离矩阵;然后,计算决策值和其下降趋势变化幅值,通过寻找极大值的方式自动确定聚类个数,即模块个数;最后,通过K近邻优化的分配策略完成模块划分,并建立基于PCA的过程监测模型,所有模块的监测结果通过贝叶斯推论进行融合。将所提方法应用在数值仿真和田纳西-伊斯曼(Tennessee-Eastman,TE)过程仿真中,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块 过程监测 信息距离 主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因子与非共享近邻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8
作者 段鑫杰 马燕 +1 位作者 黄慧 王斌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8-285,共8页
对于密度分布不均匀的数据集,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在确定聚类中心和分配数据点时容易出错。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因子和非共享近邻的聚类算法。根据数据点的稀疏因子动态调整其截断距离,再利用测地距离计算数据点的局部密... 对于密度分布不均匀的数据集,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在确定聚类中心和分配数据点时容易出错。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稀疏因子和非共享近邻的聚类算法。根据数据点的稀疏因子动态调整其截断距离,再利用测地距离计算数据点的局部密度,使得聚类中心受数据集稀疏分布的影响较小;根据数据点的相对非共享近邻,计算聚类中心所在路径上相关联点对的不一致因子;删除最小生成树上最大不一致因子所对应的边,得到聚类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性能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 截断距离 共享近邻 最小生成树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马氏聚类的中红外光谱异常样本检测方法研究
9
作者 胡瑞 李玉军 +2 位作者 焦尚彬 孙鹏程 吴晨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816-2821,共6页
在烷烃类混合气体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人工标定样本制备流程复杂(需精确调控多组分气体浓度、环境温度及气体压力等参数),操作偏差容易导致光谱数据与标定浓度的偏离,产生异常样本。传统单一异常检测方法难以有效处理高维、非线性数据... 在烷烃类混合气体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人工标定样本制备流程复杂(需精确调控多组分气体浓度、环境温度及气体压力等参数),操作偏差容易导致光谱数据与标定浓度的偏离,产生异常样本。传统单一异常检测方法难以有效处理高维、非线性数据中的复杂异常模式。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将核马氏距离(KMD)和K-means聚类协同的混合异常检测框架,创新性地将核化特征映射与动态密度聚类相结合,克服了在高维样本场景下的矩阵奇异问题及局部异常敏感度不足的缺陷。利用核马氏距离(KMD)构建非线性高维特征空间,通过协方差矩阵量化光谱-浓度映射关系异常度,设置95%置信度阈值(χ^(2)_{0.95})筛选潜在异常候选样本。结合K-means算法,将训练集划分为7个优化子簇(依据肘部法则确定),并通过测试样本到最近质心距离的标准差设置动态阈值剔除异常样本。最终通过逻辑与(AND)机制实现双阈值联合决策。实验采用德国Bruker Tensor27光谱仪采集938组样本(波长2.5~25μm,分辨率4 cm^(-1)),以甲烷、乙烷组分气体为重点分析对象。通过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验证,与传统马氏距离(MD)方法对比。结果表明,剔除异常样本后,甲烷浓度预测相对误差(MRE)从38.29%降至18.77%,较MD方法(30.44%)多降低11.52个百分点;乙烷MRE从54.51%降至26.03%,较MD方法(39.42%)多降低13.39个百分点,模型分析准确度均提高了50%以上。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在理论上突破了高维空间中异常检测的瓶颈,亦在实际应用中证明了其在复杂气体混合物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的有效性。相比传统方法,核马氏距离与K-means聚类的混合检测框架在应对非线性和多维数据时表现出显著的鲁棒性。该方法为烷烃类混合气体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异常数据清洗提供了一种可靠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光谱 核马氏距离 K-MEANS聚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权共享近邻优化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10
作者 张文杰 谢娟英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944,共16页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的样本局部密度定义随数据集规模大小不同而不同,样本局部密度受到截断距离dc影响,且其一步分配策略会带来样本分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影响聚类结果。提出基于加权共享近邻优化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WSN-DPC)... 密度峰值聚类算法DPC的样本局部密度定义随数据集规模大小不同而不同,样本局部密度受到截断距离dc影响,且其一步分配策略会带来样本分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严重影响聚类结果。提出基于加权共享近邻优化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WSN-DPC)。该算法利用基于标准差加权的距离代替传统欧氏距离,强化样本不同特征对距离的贡献;利用共享近邻信息定义样本相似度,进而定义样本局部密度和相对距离,以尽可能体现数据集中样本的真实分布信息。同时,采用不同分配策略对离群点和非离群点依次进行分配,使得每个样本能够尽可能地分配到正确类簇。多个数据集的实验测试和统计性检验结果表明,WSN-DPC算法优于DPC及其改进算法,有效地解决了DPC算法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近邻 局部密度 加权距离 簇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混合型属性数据的改进谱聚类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晓曼 陈玉 苏欢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混合型属性数据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数据集类型,针对该类型数据的聚类算法是聚类分析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谱聚类算法具有适合于任意形状数据的聚类问题且能收敛于全局最优解的优势,因而从相似性度量的角度出发,基于杰卡德(Jaccard)距离、... 混合型属性数据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数据集类型,针对该类型数据的聚类算法是聚类分析的研究热点之一。由于谱聚类算法具有适合于任意形状数据的聚类问题且能收敛于全局最优解的优势,因而从相似性度量的角度出发,基于杰卡德(Jaccard)距离、马氏(Mahalanobis)距离的思想,设计一种适用于混合型属性数据的相似性度量,并利用其实现谱聚类的混合型属性数据扩展,构建一种改进的谱聚类算法(IJM-SC)。将构建的算法应用于UCI机器学习数据库中心脏病数据集等3个混合型属性数据集进行聚类,验证算法对混合型属性数据聚类的优越性,通过与现有一些算法比较效果指标,结果表明提出算法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混合型属性数据的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型属性数据 谱聚 Jaccard距离 马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类功率放大器的四线圈中距离无线输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12
作者 刘羽 余豪华 +1 位作者 彭博 苏国栋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4-102,共9页
E类功率放大器由于具有拓扑简单、适用频率高、电能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是高频MHz级无线输电系统的理想电源。研究分析了四线圈无线输电系统的传输特性,提出传输效率的优化设计方法。同时,考虑到E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提出通过激励线... E类功率放大器由于具有拓扑简单、适用频率高、电能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是高频MHz级无线输电系统的理想电源。研究分析了四线圈无线输电系统的传输特性,提出传输效率的优化设计方法。同时,考虑到E类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提出通过激励线圈与发射线圈的距离调节,实现输入电阻的完美匹配,搭建了采用2.81 MHz的E类功率放大器的四线圈中距离无线输电系统。当传输距离为传输线圈边长的3.6倍时,系统电源端到负载端的整体电能传输效率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功率放大器 距离无线输电系统 阻抗匹配 效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群优化联合鲁棒距离度量的公平性K-means算法
13
作者 谢一涵 毕鹏飞 王爱萍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133,共13页
随着聚类算法在智能测量系统、多源传感数据分析与嵌入式状态识别等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在保证聚类质量的同时兼顾敏感属性的公平性,已成为制约聚类算法在关键测量任务中应用效果的瓶颈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种群优... 随着聚类算法在智能测量系统、多源传感数据分析与嵌入式状态识别等场景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在保证聚类质量的同时兼顾敏感属性的公平性,已成为制约聚类算法在关键测量任务中应用效果的瓶颈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的种群优化联合鲁棒距离度量的公平性K-means聚类算法(PODM-Kmeans)。该方法在构建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敏感属性的公平性与聚类质量之间的平衡性,引入改进的布谷鸟搜索算法以实现初始聚类中心选择过程中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局部搜索能力的平衡,有效增强了聚类效果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在聚类迭代目标函数的构建上,该方法有效采用了公平性约束和簇大小约束机制,并融合了灵活的加权欧氏范数作为距离度量方法,合理抑制了异常值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助力了公平性的提升。通过在5个合成数据集和5个真实数据集上进行的大量实验结果表明,PODM-Kmeans在同类方法中具有较优的性能表现,尤其在Adult、Bank、Census1990和CreditCard 4个数据集上,在维持一定的聚类效果的同时,PODM-Kmeans的公平性比率(FR)指标均超过0.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聚 公平性 种群优化 鲁棒距离度量 布谷鸟搜索算法 欧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光通信网络数据深度挖掘研究
14
作者 梁波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为了从光通信网络海量数据中获取目标信息,优化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光通信网络数据深度挖掘方法。使用概率和邻近值分类法,分离实时与历史数据流,获取实时有效数据流集合;使用点密度函数改进模糊聚类算法,确... 为了从光通信网络海量数据中获取目标信息,优化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改进模糊聚类的光通信网络数据深度挖掘方法。使用概率和邻近值分类法,分离实时与历史数据流,获取实时有效数据流集合;使用点密度函数改进模糊聚类算法,确定最佳初始聚类中心,再通过类间距离合并聚类点,加快迭代速度,基于有效性函数得出聚类中心数量;计算两个离散采样周期内实时有效数据流在二维空间中累计的高阶密度谱,修正数据流更新轨迹,利用差分进化优化模糊聚类迭代,实现光通信网络数据深度挖掘。经过实验证明,改进模糊聚类算法数据挖掘效果好,能精准从网络中获取有价值的目标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模糊聚 光通信网络 数据挖掘 概率分 点密度函数 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度分段线性近似和改进密度峰值聚类的户变关系识别
15
作者 赵耀 付皖皖 +1 位作者 陈冉 张涛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5,共13页
为解决因排查效率低、数据更新不及时等因素导致低压配电网户变关系连接形式与实际不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角度分段线性近似(anglepiecewiselinearrepresentation,APLR)和改进密度峰值聚类(improved 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find of... 为解决因排查效率低、数据更新不及时等因素导致低压配电网户变关系连接形式与实际不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角度分段线性近似(anglepiecewiselinearrepresentation,APLR)和改进密度峰值聚类(improved 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find of density peaks,ICFSFDP)相结合的户变关系识别方法。首先,根据电压曲线中相邻线段的角度变化量提取曲线的转折点,利用APLR对曲线进行自适应降维重构;随后,使用ICFSFDP算法对降维数据组展开聚类分析,在决策图中由拟合函数与坐标轴围成面积的最小值得到最优类簇数目,进而得到聚类和非聚类中心用户;最后,使用动态时间弯曲(dynamic time warping,DTW)距离计算聚类和非聚类中心用户之间的距离相似度,进而得到户变关系。将所提方法应用于模拟和真实数据中,均可证实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对时间间隔不同、不等维的序列进行分析,且不需要人为设定聚类算法的参数,户变关系识别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户变关系 改进分段线性近似 动态时间弯曲距离 最小面积法 密度峰值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距离法选取初始簇中心的K-means文本聚类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10
16
作者 翟东海 鱼江 +2 位作者 高飞 于磊 丁锋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3-715,719,共4页
由于初始簇中心的随机选择,K-means算法在聚类时容易出现聚类结果局部最优、聚类结果不稳定、总迭代次数较多等问题。为了解决K-means算法所存在的以上问题,提出了最大距离法选取初始簇中心的Kmeans文本聚类算法。该算法基于这样的事实... 由于初始簇中心的随机选择,K-means算法在聚类时容易出现聚类结果局部最优、聚类结果不稳定、总迭代次数较多等问题。为了解决K-means算法所存在的以上问题,提出了最大距离法选取初始簇中心的Kmeans文本聚类算法。该算法基于这样的事实:距离最远的样本点最不可能分到同一个簇中。为使该算法能应用于文本聚类,构造了一种将文本相似度转换为文本距离的方法,同时也重新构造了迭代中的簇中心计算公式和测度函数。在实例验证中,对分属于五个类别的1 500篇文本组成的文本集进行了文本聚类分析,其结果表明,与原始的K-means聚类算法以及其他的两种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相比,新提出的文本聚类算法在降低了聚类总耗时的同时,F度量值也有了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聚算法 最大距离 文本聚 文本距离 测度函数 F度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最小距离法的多中心聚类算法 被引量:72
17
作者 周涓 熊忠阳 +1 位作者 张玉芳 任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25-1427,共3页
针对k-means算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多中心聚类算法。运用两阶段最大最小距离法搜索出最佳初始聚类中心,将原始数据集分割成小类后用合并算法形成最终类,即用多个聚类中心联合代表一个延伸状或者较大形状的簇。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 针对k-means算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多中心聚类算法。运用两阶段最大最小距离法搜索出最佳初始聚类中心,将原始数据集分割成小类后用合并算法形成最终类,即用多个聚类中心联合代表一个延伸状或者较大形状的簇。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智能地确定初始聚类种子个数,对不规则状数据集进行有效聚类,聚类性能显著优于k-means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最小距离 多中心 抽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uclidean距离的纸张z向截面中墨层图像分割 被引量:5
18
作者 梁巧萍 徐永建 +1 位作者 杨保宏 张新宇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26-130,共5页
目的通过图像分割方法得到纸张z向截面中印刷墨层区域的图像,利于更好地分析研究油墨在纸张中的分布。方法利用物理切割方法和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得到高分辨率的纸张z向截面彩色图像,将该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IS空间,采用欧式距离作... 目的通过图像分割方法得到纸张z向截面中印刷墨层区域的图像,利于更好地分析研究油墨在纸张中的分布。方法利用物理切割方法和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得到高分辨率的纸张z向截面彩色图像,将该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IS空间,采用欧式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实现油墨层的分割。结果在HIS空间对油墨层图像进行分割时,分割阈值选取为3倍样本标准差最大值时,分割图像精确;当分割阈值取4倍或者2倍、1倍时,出现了过度分割或者欠分割。结论分割得到的油墨层图像有利于定量计算油墨的渗透深度及渗透分布,为进一步定量研究油墨与纸张的相互作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clidean距离 纸张z向截面 墨层图像 颜色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预分割和高低精度距离重构的彩色浮选泡沫图像分割 被引量:26
19
作者 阳春华 杨尽英 +2 位作者 牟学民 周开军 桂卫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86-1290,共5页
该文针对矿物浮选过程泡沫图像质量不理想、气泡大小形状灰度不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预分割和高低精度距离重构的泡沫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利用k-均值聚类进行前景泡沫与背景矿浆彩色图像分割,依据灰度分布和形状分布特征对提取到... 该文针对矿物浮选过程泡沫图像质量不理想、气泡大小形状灰度不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聚类预分割和高低精度距离重构的泡沫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利用k-均值聚类进行前景泡沫与背景矿浆彩色图像分割,依据灰度分布和形状分布特征对提取到的泡沫图像进行滤波;然后,基于形态重构提出结合高低精度距离变换对距离图像进行重构,同时利用面积重构h顶改进变换为分水岭变换提取准确的特征标识;最后利用分水岭算法得到分水线,从而完成浮选泡沫的分割。由分割后的泡沫图像可统计分析出气泡个数与尺寸等物理特征参数从而为浮选控制提供依据。仿真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图像 K-均值聚 面积重构 距离变换 分水岭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不等式的K-medoids聚类算法 被引量:16
20
作者 余冬华 郭茂祖 +3 位作者 刘扬 任世军 刘晓燕 刘国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15-3128,共14页
研究加速K-medoids聚类算法,首先以PAM(partitioning around medoids)、TPAM(triangular inequality elimination criteria PAM)算法为基础给出两个加速引理,并基于中心点之间距离不等式提出两个新加速定理.同时,以O(n+K^2)额外内存空... 研究加速K-medoids聚类算法,首先以PAM(partitioning around medoids)、TPAM(triangular inequality elimination criteria PAM)算法为基础给出两个加速引理,并基于中心点之间距离不等式提出两个新加速定理.同时,以O(n+K^2)额外内存空间开销辅助引理、定理的结合而提出加速SPAM(speed up PAM)聚类算法,使得K-medoids聚类算法复杂度由O(K(n-K)~2)降低至O((n-K)~2).在实际及人工模拟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PAM,TPAM,FKMEDOIDS(fast K-medoids)等参考算法均有改进,运行时间比PAM至少提升0.82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算法 K-medoids 距离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