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类黄酮合成通路介导的木薯对木薯绵粉蚧的防御机理
被引量:
2
1
作者
耿越
陈青
+3 位作者
梁晓
刘迎
伍春玲
陈银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49-2460,共12页
木薯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能源作物和工业原料。木薯绵粉蚧(Phenacoccus manihoti Matile-Ferrero)是一种世界危险性检疫性害虫,培育和利用抗虫木薯品种可以有效阻断其定殖为害。挖掘具有抗虫作用的次生代谢物质及其调控基因是开展抗...
木薯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能源作物和工业原料。木薯绵粉蚧(Phenacoccus manihoti Matile-Ferrero)是一种世界危险性检疫性害虫,培育和利用抗虫木薯品种可以有效阻断其定殖为害。挖掘具有抗虫作用的次生代谢物质及其调控基因是开展抗虫育种的重要策略之一。而类黄酮是植物抵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特有次生代谢物质,但类黄酮及其合成通路基因在木薯抗木薯绵粉蚧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据此,本研究分析了抗虫木薯品种(C1115、SC9、缅甸)和感虫木薯品种(KU50、SC205、面包)被木薯绵粉蚧为害不同时间(0、1、4、8d)后,叶片中类黄酮合成通路相关基因(CHS、CHI、FLS、LAR、DFR、F3H、CCoAOMT、C4H、C3’H、ANR)表达量以及类黄酮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木薯绵粉蚧取食后,叶组织中CCoAOMT、C3’H、ANR、C4H虽然上调表达,但与为害前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且抗、感木薯品种间的表达量也无显著差异;与之相对,CHS、CHI、FLS、F3H、DFR、LAR基因表达量均比为害前显著提高,并且在相同的为害时间内,这6个基因在抗虫木薯品种中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感虫木薯品种。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CHS、CHI、FLS、F3H、LAR基因的表达量与木薯品种的抗虫性呈显著正相关。此外,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木薯绵粉蚧为害1 d时总黄酮含量与为害前相比均显著上升,为害4 d后抗虫木薯品种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感虫木薯品种。相关性分析显示,总黄酮含量也与木薯品种的抗虫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推测,类黄酮含量的上升及其调控基因CHS、CHI、FLS、F3H、LAR在抗虫木薯品种中的显著上调表达与其对木薯绵粉蚧的抗性有关。本研究为深入解析类黄酮合成基因调控木薯对木薯绵粉蚧的抗虫防御反应分子机制,以及木薯抗虫分子设计育种提供重要的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木薯品种
木薯绵粉蚧
类黄酮合成途径
基因表达
抗虫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豆种子颜色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2
作者
邱红梅
陈亮
+8 位作者
侯云龙
王新风
陈健
马晓萍
崔正果
张玲
胡金海
王跃强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99-2313,共15页
大豆种子颜色是重要的形态标记和进化性状,在驯化过程中种皮从黑色逐渐演变成黄、绿、褐及双色,子叶从绿色进化出黄色。深色种子中含有较多的天然色素——花色素,具有药用和营养价值。因此,种子颜色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对进化理论和实际...
大豆种子颜色是重要的形态标记和进化性状,在驯化过程中种皮从黑色逐渐演变成黄、绿、褐及双色,子叶从绿色进化出黄色。深色种子中含有较多的天然色素——花色素,具有药用和营养价值。因此,种子颜色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对进化理论和实际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种子中色素含量及组分构成导致多样的种皮颜色,其分子调控机制复杂。本文主要阐述了控制大豆种子颜色的遗传位点、相关基因与调控机制、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9个经典遗传位点I、R、T、O、W1、K1、G、D1、D2和相关分子标记,以及位点间的相互作用;23个调控种子颜色的相关基因,与部分基因等位变异的调控机制;相关基因参与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和主要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通过综述归纳了大豆种皮、种脐、子叶颜色的遗传调控研究进展,利用遗传位点、基因、等位基因调控机制及类黄酮代谢途径绘制出调控网路,以期为种子外观品质及花色苷组分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种子颜色
遗传调控
相关基因
类
黄
酮
生物
合成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然彩棉纤维色素形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3
作者
任慧敏
汤寿伍
+3 位作者
宋武
柯丽萍
孙玉强
刘海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2-360,共9页
天然彩棉是纤维含有天然色素类物质的特殊类型棉花。目前公认的商用天然彩棉主要是棕色和绿色两大类,颜色比较单一。为了丰富天然彩棉的品种和满足人们对色彩的需求,研究者们对彩色棉纤维色素的成分以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该文...
天然彩棉是纤维含有天然色素类物质的特殊类型棉花。目前公认的商用天然彩棉主要是棕色和绿色两大类,颜色比较单一。为了丰富天然彩棉的品种和满足人们对色彩的需求,研究者们对彩色棉纤维色素的成分以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该文以天然彩色棉纤维为论述对象,详细介绍了彩色棉纤维的发育、色素沉积和色素成分。通过对色素成分的研究,发现彩棉纤维色素与植物中重要的次生代谢途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因此,对该途径中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因子综合已有研究结果展开论述,这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和培育彩色棉新品种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彩棉
纤维颜色
类黄酮合成途径
结构基因
转录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类黄酮合成通路介导的木薯对木薯绵粉蚧的防御机理
被引量:
2
1
作者
耿越
陈青
梁晓
刘迎
伍春玲
陈银华
机构
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热带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海南省南繁生物安全与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49-2460,共12页
基金
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虫害防控岗位科学家专项(No.CARS-11-HNCQ)
农业农村部农业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专项(No.NFZX-2021)
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No.Qhys2022-80)。
文摘
木薯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能源作物和工业原料。木薯绵粉蚧(Phenacoccus manihoti Matile-Ferrero)是一种世界危险性检疫性害虫,培育和利用抗虫木薯品种可以有效阻断其定殖为害。挖掘具有抗虫作用的次生代谢物质及其调控基因是开展抗虫育种的重要策略之一。而类黄酮是植物抵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的特有次生代谢物质,但类黄酮及其合成通路基因在木薯抗木薯绵粉蚧中的功能尚不清楚。据此,本研究分析了抗虫木薯品种(C1115、SC9、缅甸)和感虫木薯品种(KU50、SC205、面包)被木薯绵粉蚧为害不同时间(0、1、4、8d)后,叶片中类黄酮合成通路相关基因(CHS、CHI、FLS、LAR、DFR、F3H、CCoAOMT、C4H、C3’H、ANR)表达量以及类黄酮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木薯绵粉蚧取食后,叶组织中CCoAOMT、C3’H、ANR、C4H虽然上调表达,但与为害前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且抗、感木薯品种间的表达量也无显著差异;与之相对,CHS、CHI、FLS、F3H、DFR、LAR基因表达量均比为害前显著提高,并且在相同的为害时间内,这6个基因在抗虫木薯品种中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感虫木薯品种。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CHS、CHI、FLS、F3H、LAR基因的表达量与木薯品种的抗虫性呈显著正相关。此外,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木薯绵粉蚧为害1 d时总黄酮含量与为害前相比均显著上升,为害4 d后抗虫木薯品种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感虫木薯品种。相关性分析显示,总黄酮含量也与木薯品种的抗虫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推测,类黄酮含量的上升及其调控基因CHS、CHI、FLS、F3H、LAR在抗虫木薯品种中的显著上调表达与其对木薯绵粉蚧的抗性有关。本研究为深入解析类黄酮合成基因调控木薯对木薯绵粉蚧的抗虫防御反应分子机制,以及木薯抗虫分子设计育种提供重要的前期基础。
关键词
抗、感木薯品种
木薯绵粉蚧
类黄酮合成途径
基因表达
抗虫机理
Keywords
insect-resistant and insect-susceptible cassava cultivars
Phenacoccus manihoti
flavonoid biosynthetic pathway
gene expression
resistance mechanism
分类号
S435.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豆种子颜色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9
2
作者
邱红梅
陈亮
侯云龙
王新风
陈健
马晓萍
崔正果
张玲
胡金海
王跃强
邱丽娟
机构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农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99-2313,共15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重点专项(2016YFD01100201)资助。
文摘
大豆种子颜色是重要的形态标记和进化性状,在驯化过程中种皮从黑色逐渐演变成黄、绿、褐及双色,子叶从绿色进化出黄色。深色种子中含有较多的天然色素——花色素,具有药用和营养价值。因此,种子颜色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对进化理论和实际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种子中色素含量及组分构成导致多样的种皮颜色,其分子调控机制复杂。本文主要阐述了控制大豆种子颜色的遗传位点、相关基因与调控机制、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三方面的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9个经典遗传位点I、R、T、O、W1、K1、G、D1、D2和相关分子标记,以及位点间的相互作用;23个调控种子颜色的相关基因,与部分基因等位变异的调控机制;相关基因参与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和主要代谢产物的生理功能。通过综述归纳了大豆种皮、种脐、子叶颜色的遗传调控研究进展,利用遗传位点、基因、等位基因调控机制及类黄酮代谢途径绘制出调控网路,以期为种子外观品质及花色苷组分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
种子颜色
遗传调控
相关基因
类
黄
酮
生物
合成
途径
Keywords
soybean
seed color
genetic regulation
related gene
flavonoid biosynthesis pathway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然彩棉纤维色素形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3
作者
任慧敏
汤寿伍
宋武
柯丽萍
孙玉强
刘海峰
机构
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
出处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2-360,共9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M653803)
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项目(ZGCMJTBSH2017001)
+1 种基金
新疆自治区优秀博士后项目(RSSQ0006546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LY18C020007)
文摘
天然彩棉是纤维含有天然色素类物质的特殊类型棉花。目前公认的商用天然彩棉主要是棕色和绿色两大类,颜色比较单一。为了丰富天然彩棉的品种和满足人们对色彩的需求,研究者们对彩色棉纤维色素的成分以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该文以天然彩色棉纤维为论述对象,详细介绍了彩色棉纤维的发育、色素沉积和色素成分。通过对色素成分的研究,发现彩棉纤维色素与植物中重要的次生代谢途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因此,对该途径中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因子综合已有研究结果展开论述,这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和培育彩色棉新品种提供全面的理论基础,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天然彩棉
纤维颜色
类黄酮合成途径
结构基因
转录调节因子
Keywords
naturally colored cotton
fiber color
flavonoid biosynthesis pathway
structural genes
transcription regulator factors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类黄酮合成通路介导的木薯对木薯绵粉蚧的防御机理
耿越
陈青
梁晓
刘迎
伍春玲
陈银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豆种子颜色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邱红梅
陈亮
侯云龙
王新风
陈健
马晓萍
崔正果
张玲
胡金海
王跃强
邱丽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天然彩棉纤维色素形成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任慧敏
汤寿伍
宋武
柯丽萍
孙玉强
刘海峰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