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解春霞 刘敏 +2 位作者 江芳超 谢小超 宋彩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62-236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0例,并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患者60例,并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强的松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补益脾肾方治疗,1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指标及ESR、CRP、R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或P<0.01),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Pa O2和Sa O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a CO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RF、ESR和CR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RA并发肺间质纤维化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体征,并能改善患者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水平,降低ESR、CRP、R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并发肺间质纤维化 中西医结合 功能 血气指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秦晓娟 奚娜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致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9年12月—2022年3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RA致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分... 目的 探讨活血通络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致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和疾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于2019年12月—2022年3月在汉中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6例RA致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63例。A组给予强的松,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活血通络汤。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肺功能及血清细胞因子,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结果 B组和A组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30%(55/63)、69.84%(44/63),与A组相比,B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与A组相比,B组较低;两组晨僵时间均比治疗前短,且与A组相比,B组较短;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肺总量及弥散量均比治疗前高,且与A组相比,B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4%(5/63) vs 12.70%(8/63),P>0.05]。结论 活血通络汤可有效缓解RA致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进一步改善患者肺功能,进而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纤维 强的松 活血通络汤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总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邢清桦 李松伟 +2 位作者 龚晓红 胡文盈 陆超群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0-863,共14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试验探究白芍总苷(TGP)主要药物成分与类风湿关节炎(RA)肺间质纤维化之间的作用靶点,揭示白芍总苷治疗RA肺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根据2个ADEM参数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试验探究白芍总苷(TGP)主要药物成分与类风湿关节炎(RA)肺间质纤维化之间的作用靶点,揭示白芍总苷治疗RA肺间质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多个数据库,根据2个ADEM参数口服生物利用度(oral bioavailability, OB)>30%、类药性(drug likeness, DL)>0.18,筛选出白芍总苷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的基因靶点;检索DrugBank、GeneCards、OMIM、TTD、DisGenet等数据库筛选RA和肺间质纤维化的基因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蛋白的基因名转换,收集白芍总苷治疗RA和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靶点。获取化合物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制作韦恩图;将靶点交集导入到STRING数据库绘制PPI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深入分析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机制。将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芍总苷组和托法替布组,通过测定肺脏指数反映肺脏组织的水肿炎症反应,HE染色观察各组肺组织和踝关节滑膜租住的炎症反应,Masson染色观察肺脏组织的胶原沉积状况。[结果]检索TCMSP数据库,筛选得到85种白芍总苷的药物成分,根据OB>30%、类药性>0.18,共筛选9种主要成分;从DrugBank、DisGenet、OMIM、TTD和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RA疾病靶点1 625个,肺间质纤维化的疾病靶点1 930个。通过GO功能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分子功能65条目,细胞组分37条目,生物过程350条目和141个富集通路。通过中药-靶点-通路网络图,将Degree排名前十的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AKT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转录因子Jun(JUN)、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胱天蛋白酶3(CASP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作为白芍总苷治疗RA肺间质纤维化的关键作用靶点。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关节炎评分和肺脏指数降低;HE染色发现,白芍总苷组的关节和肺脏组织炎性细胞的浸润减少;Masson染色发现,白芍总苷可减少条索状的纤维化灶,表明白芍总苷不但可治疗RA,还能延缓肺间质纤维化的胶原沉积和减少炎症反应。[结论]白芍总苷通过多种成分作用于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和细胞分化增殖等方面的多靶点和多通路,通过靶点和通路间的协同相互作用来延缓RA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白芍总苷 类风湿关节炎 纤维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炳森 李桓 +3 位作者 宰炎冰 李秦 王广霞 李松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7-12,221,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筛选出黄芪中的潜在活性成分,整合TCMSP数据库、靶点预测网站(Swiss Target Prediction)、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芪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筛选出黄芪中的潜在活性成分,整合TCMSP数据库、靶点预测网站(Swiss Target Prediction)、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GCBI文献数据库和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预测和筛选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靶点,运用韦恩图(Venny 2.1.0)对药物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匹配。通过Systems Dock Web Site对主要活性成分和作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绘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用DisGeNET数据库对作用靶点进行类型归属。采用DAVID数据库对黄芪核心作用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和代谢通路分析,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核心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果筛选得到黄芪25个潜在活性成分,涉及9个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有关的活性成分有3个,主要通过调控TNF、NF-κB、MAPK、Toll样受体、TGF-β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结论黄芪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为阐释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类风湿关节炎 纤维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情况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宋彩霞 张茂全 +2 位作者 夏璐 孙潇君 解春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537-539,共3页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强的松0.5~0.6 mg/(k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活血化瘀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ESR、CRP、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幅度均比对照组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ESR、CRP、Ig G水平及观察组患者Ig 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ESR、CRP、Ig G水平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各肺功能上升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免疫指标紊乱和肺功能低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瘀法 类风湿关节炎 纤维 临床疗效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