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镍纹蛋白样蛋白和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王春雨 吴小芬 +2 位作者 杜军 徐进 赵金英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索血清镍纹蛋白样蛋白(Metrnl)和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收治的120例RA合... 目的探索血清镍纹蛋白样蛋白(Metrnl)和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3年10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收治的120例RA合并OP患者(RA+OP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116例RA患者(RA组)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etrnl、sRANKL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RA合并OP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etrnl、sRANKL检测对RA合并OP的诊断价值。结果RA+OP组患者血清Metrnl、sRANKL水平高于RA组(t=9.185,8.561,P<0.01),RA+OP组患者年龄、病程、骨折史人数、红细胞沉降率(ESR)、RA患者病情评价(DAS28评分)、RA影像评分(Sharp评分)高于RA组患者,补充钙剂人数少于RA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2.035,95%CI=1.232~3.361)、补充钙剂(OR=0.508,95%CI=0.289~0.892)、DAS28评分(OR=2.143,95%CI=1.136~4.044)、Sharp评分(OR=2.113,95%CI=1.102~4.050)及血清Metrnl(OR=2.547,95%CI=1.305~4.969)、sRANKL(OR=2.687,95%CI=1.385~5.212)水平是RA合并OP的影响因素(P<0.05);Metrnl与s RANKL联合诊断RA合并OP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Metrnl单独诊断的AUC(Z=3.794,P<0.001)和s RANKL单独诊断的AUC(Z=3.787,P<0.001)。结论RA合并OP患者血清Metrnl、sRANKL水平升高,是RA合并OP的影响因素,联合检测能够为RA合并OP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纹蛋白样蛋白 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伴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患者状况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红 杨静 +4 位作者 邹晋梅 邓代华 刘丹 肖纯玥 邓兰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伴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患者的状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7例RA合并O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伴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者36例。...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伴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患者的状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7例RA合并O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伴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者36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患者情绪状况;采用简易McGill疼痛量表(simple McGill pain scale,SF-MPQ)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包括疼痛评定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和现有疼痛强度(present pain intensity,PPI);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 scale,GAF)评价患者社会功能;采用健康状态调查问卷(the 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伴或不伴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患者SAS和SDS评分、PRI和PPI评分、GAF评分及SF-36量表评分。结果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患者SAS、SDS、PRI和PPI评分均显著高于无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者(均P<0.05);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患者GAF量表和SF-36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无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均P<0.05)。结论RA合并OP伴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患者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且患者疼痛明显,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躯体疼痛和功能受限 情绪状态 疼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动态和趋势
3
作者 许云 张智海 +3 位作者 梅曼 胡文仲 张啟维 吕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6-483,共8页
目的全面分析1975-2024年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研究的国际动态和趋势,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未来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 目的全面分析1975-2024年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研究的国际动态和趋势,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未来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相关研究文献。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及关键词的共现和聚类分析,从而评估研究动态和知识结构。结果分析了共1506篇文献,文章发表量自2000年以来显著增长,在2021年达到高峰。美国、日本和中国在该研究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关键词共现分析揭示“RANKL”“骨密度”“氧化应激”等为研究热点。聚类分析显示RA与OP之间的复杂联系,以及生物标志物在疾病管理中的潜在价值。结论RA与OP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和不断演化的研究热点。中国研究者在该领域的贡献显著,未来应加强国际合作,深化对疾病机制的理解,促进疾病管理和治疗策略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文献计量学 热点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双鹿健骨丸治疗骨质疏松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4
作者 何龙 李素美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5,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双鹿健骨丸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疾病活动指数、血液流变学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102例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自拟双鹿健骨丸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患者疾病活动指数、血液流变学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102例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加用碳酸钙D 3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用自拟的双鹿健骨丸,两组均接受治疗6个月。记录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AI28)、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血小板计数(PLR)]、预后指标[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类风湿因子(RF)]、疼痛情况和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DAI28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WBV、PV、EAI、PL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ESR、CRP及RF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双鹿健骨丸辅助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有利于减轻疾病活动度,改善血液流变学状态和预后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双鹿健骨丸 骨质疏松症 类风湿关节炎 疾病活动指数 血液流变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董佩 袁普卫 +5 位作者 康武林 高亚丽 白元帅 王振凯 刘扬 姚彬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6,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易导致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对全球健康状况具有巨大影响。骨质疏松症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合并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自身抗体产生有关。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易导致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对全球健康状况具有巨大影响。骨质疏松症作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合并症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与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和自身抗体产生有关。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辨证论治,治疗主要用经方(独活寄生汤、桂枝附子汤)、中药自拟方、中成药等;西医学根据病因及临床表现抗风湿治疗、抗骨质疏松等治疗;此外,还有中西医结合疗法。笔者经查阅文献,总结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法,以期为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中医药疗法 西医学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IL-6因子与肠道菌群紊乱的交互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的关联分析
6
作者 刘彦洁 李良霄 +2 位作者 陈庆娜 马利娜 肖冉冉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9-966,共8页
目的:探讨IL-2、IL-6因子与肠道菌群紊乱的交互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RA-ILD)的关联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0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肺部CT结果及临床表现分为RA-ILD组(合并ILD,27... 目的:探讨IL-2、IL-6因子与肠道菌群紊乱的交互作用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RA-ILD)的关联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确诊的100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肺部CT结果及临床表现分为RA-ILD组(合并ILD,27例)和RA-noILD组(未合并ILD,73例)。收集所有受试者粪便样本,培养并检测肠道菌群水平;提取粪便样本DNA,PCR扩增细菌16S rDNA,获得肠道菌群DGGE图谱,分析肠道细菌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丰富度指标,对图像进行聚类分析,分析两组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及肠道菌群相关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A患者发生ILD的独立因素。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IL-2、IL-6水平与肠道菌群相关指标的相关性。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RA-ILD患者转归的独立因素。结果:吸烟、年龄≥53.77岁、抗CCP抗体≥334.60 RU/ml、IL-6≥199.47 ng/ml、IL-2<3.10 ng/ml、丰富度<18.39、Shannon-Wiener指数<2.88、双歧杆菌<7.27 CFU/g、脆弱类杆菌<7.75 CFU/g、H_(max)<3.14、菌群均匀度<0.92是RA患者发生ILD的独立影响因素。RA-ILD患者血清IL-6水平与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H_(max)、菌群均匀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血清IL-2水平与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H_(max)、菌群均匀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吸烟、年龄、抗CCP抗体、IL-6、IL-2、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双歧杆菌、脆弱类杆菌、H_(max)、菌群均匀度是影响RA-ILD患者转归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吸烟、年龄、抗CCP抗体、IL-6、IL-2、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双歧杆菌、脆弱类杆菌、H_(max)、菌群均匀度对RA-ILD具有显著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RA-ILD患者肠道微生物群落改变,肠道细菌数量及结构变化可能是RA患者并发ILD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疾病 肠道菌群 IL-2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虚、瘀、痰、郁”探讨绝经后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病机特点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应泉 姜丁铭 +2 位作者 严铮 徐匡英 吴连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0-294,312,共6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好发于绝经后女性的慢性退行性骨病,也是影响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西医关于KOA合并O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二者相关性也存在...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合并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好发于绝经后女性的慢性退行性骨病,也是影响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西医关于KOA合并OP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二者相关性也存在较大争议。该文从KOA与OP的病理特点与绝经后女性生理特点出发,将绝经后KOA合并OP的中医病机特点及演变规律总结为“虚、瘀、痰、郁”4个方面。同时该文依据此理论把与KOA合并OP相关的现代医学进展及科学研究进行了梳理,探求中医病机特点与西医病理机制的相通之处,以期更为全面且科学地理解绝经后KOA合并OP的病机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膝骨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 病因病机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调查及慢性病管理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宇航 庄宇 +5 位作者 叶石保 王志文 辛盼盼 吕志芬 张雪珍 谭志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87-1190,1203,共5页
目的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考察采用慢性病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我院风湿科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与观察组76例。对照组... 目的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及考察采用慢性病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我院风湿科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1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与观察组76例。对照组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予慢性病管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以及1年后复查骨密度情况。采用满意度调查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及疼痛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骨质疏松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观察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干预后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1年后复查骨密度,对照组骨质疏松患者明显多于观察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慢性病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干预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后,能有效减少关节疼痛,改善骨质疏松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各项指标值,提高了患者的整体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继发骨质疏松症 慢性病管理 视觉模拟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21
9
作者 关欣 王秀茹 +3 位作者 王宽婷 韩淑玲 丁艳 董红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41例(年龄均〉50岁),女性106例,男性35例。采用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股骨颈和腰椎1~4骨密度,同时记录患者基础资料、疾病特征和类风... 目的调查和分析门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及治疗情况。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41例(年龄均〉50岁),女性106例,男性35例。采用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股骨颈和腰椎1~4骨密度,同时记录患者基础资料、疾病特征和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情况,评价疾病活动性,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有脆性骨折病史,以及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骨质疏松药物情况。结果确诊骨质疏松症43例,患病率为30.5%。其中男性6例,患病率为17.1%;女性37例,患病率为34.9%。女性、老龄、病程长、临床的疾病活动指数(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高分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应用改善病情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进行规范治疗是保护性因素。并发骨质疏松症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近1年内未接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23例,占53.5%;6例有脆性骨折病史,占14.0%,其中3例未曾接受过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但是超过半数的患者未接受正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或者治疗不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蔡晓燕 董光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95-1497,共3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相关性,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选取RA患者和正常人群各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检测两组的骨密度值,同时观察RA继发OP组及非OP组的临床症...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继发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相关性,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选取RA患者和正常人群各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检测两组的骨密度值,同时观察RA继发OP组及非OP组的临床症状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60例RA患者腰椎L1-4、髋部的骨密度检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例RA继发OP患者较非OP组(骨量正常、骨量减少),42例RA患者HAQ积分更高(P<0.01),关节功能更差(P<0.01),炎症指标更高(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较正常人群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RA继发OP患者的HAQ评分、关节功能、炎症指标等较RA骨量正常者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实教授以益肾通络法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帆 曹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60-1163,共4页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金实教授认为该病始于先天肾精亏虚,长期病程中因气血化生乏源,运行不畅,滋生凝痰败瘀,药物使用及肢体残疾亦会加重这一本虚标实之证。骨络是运行气血的细微结构,常因气血虚弱而发生虚损...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全身免疫性疾病,金实教授认为该病始于先天肾精亏虚,长期病程中因气血化生乏源,运行不畅,滋生凝痰败瘀,药物使用及肢体残疾亦会加重这一本虚标实之证。骨络是运行气血的细微结构,常因气血虚弱而发生虚损,亦易为凝痰败瘀所痹阻;骨络功能缺失,骨髓失以濡养,以致骨枯髓减,从而继发骨质疏松症。金实教授以肾精亏虚、骨络痹阻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核心病机,采用益肾通络的治则治法进行遣方用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肾虚络阻 益肾通络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临床防治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子涵 商玮 +3 位作者 赵智明 陆乐 沈俊逸 蔡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0-584,595,共6页
骨质疏松症是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合并症之一,RA疾病进展及治疗过程皆会对骨质结构、骨代谢造成影响,导致RA患者有较高的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病率。RA继发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成为目前临床工作中的难点。近年来,新型药物的研发不断深入... 骨质疏松症是类风湿关节炎主要的合并症之一,RA疾病进展及治疗过程皆会对骨质结构、骨代谢造成影响,导致RA患者有较高的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病率。RA继发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已成为目前临床工作中的难点。近年来,新型药物的研发不断深入为RA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带来新的选择。本文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对骨骼健康的影响和RA继发骨质疏松的防治药物的角度,对现有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药物防治 生物制剂 双膦酸盐 特立帕肽 地舒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舒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姜平 赵佳男 +4 位作者 魏凯 金晔华 常岑 许玲夏 何东仪(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8-1933,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地舒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症(O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地舒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症(O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从建库至2021年10月国内外正式期刊发表的有关地舒单抗治疗RA患者O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前瞻性和回顾性比较研究,将检索到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并按照Cochrane 5.1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共1399例患者,其中试验组735例,对照组6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地舒单抗治疗12个月后,能够有效提高未接受过BPs类药物治疗的RA患者腰椎BMD水平(MD=3.08,95%CI:1.73~4.42,P<0.00001),但与BPs类药物相比,地舒单抗改善腰椎BMD效果无明显差异(MD=0.02,95%CI:-0.03~0.06,P=0.49);地舒单抗还可保护关节,降低Sharp评分(MD=-0.53,95%CI:-0.77~-0.29,P<0.0001)和关节间隙狭窄评分(MD=-0.12,95%CI:-0.17~-0.06,P<0.0001),抑制骨侵蚀,降低关节骨侵蚀评分(MD=-0.49,95%CI:-0.84~-0.15,P<0.0050),且安全性较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一般不良事件:RR=1.05,95%CI:0.76~1.45,P=0.75;严重不良事件:RR=0.73,95%CI:0.52~1.04,P=0.08;死亡事件:P=0.36)。结论:地舒单抗能够显著提高腰椎BMD,降低关节损伤及骨侵蚀评分,缓解关节间隙狭窄,抑制骨侵蚀破坏,最大程度保护关节,维持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好,但本研究结论仍需更大样本量验证以及进一步延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舒单抗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赖霞 曾邕萍 +2 位作者 杨有国 刘媛 熊健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37-1441,共5页
目的分析定量CT(QCT)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OP)诊断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以及QCT评定RA患者骨量流失的影响因素,探讨QCT在RA患者合并OP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12例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QCT组(56例),双... 目的分析定量CT(QCT)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OP)诊断中的特异性和灵敏度,以及QCT评定RA患者骨量流失的影响因素,探讨QCT在RA患者合并OP诊断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12例确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QCT组(56例),双能X线组(56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QCT及DXA检测骨密度。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病程(月)、既往疾病和用药情况。同时收集患者的RA相关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骨密度检查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QCT诊断OP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多重线性回归分析QCT组患者骨量流失与RA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的相关性。结果经过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XA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44.6%,QCT测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为51.9%。ROC曲线分析显示QCT对RA合并OP诊断的灵敏度为0.739,特异度为0.618;(3)QCT组研究对象的骨量流失与RA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活动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RA特异性抗体抗核周因子抗体(APF)相关。结论QCT对RA合并OP的检出率高于DXA,有着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作为RA合并OP诊断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质疏松 骨密度 定量CT 特异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蔡鑫 唐芳 +3 位作者 马武开 蒋总 金泽旭 樊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6-391,402,共7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系。方法通过Genecards、OMIM、TTD等数据库查找RA和OP的疾病基因,对两组疾病的基因取交集,将共同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图,使用R软件筛选出PPI网络中...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与骨质疏松症(OP)的关系。方法通过Genecards、OMIM、TTD等数据库查找RA和OP的疾病基因,对两组疾病的基因取交集,将共同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图,使用R软件筛选出PPI网络中的关键基因,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检索数据库筛选出RA相关基因5388个、OP相关基因4587个,取交集后获得共同靶点基因1899个,PPI网络图显示IL-6、INS、AKT1、TNF、TP53、VEGFA、EGFR等为RA与OP的共同关键基因,GO富集主要与受体配体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囊泡、T细胞活化、肽分泌的调节等相关,KEGG信号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细胞凋亡、Th17细胞分化等。结论所获得RA与OP的共同关键基因和涉及的信号通路,有助于理解两者在疾病过程中的相关性,为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生物信息学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倩 陈昉 +1 位作者 王暖凤 贾会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56-1058,共3页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给予唑来膦酸的治疗,观察及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指标,评价唑来膦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均静脉输注5 mg唑来膦酸注射液,第6、12个月回访,复查DXA、ESR、血清RF、CRP,以及通过FRAX计算未来1...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患者,给予唑来膦酸的治疗,观察及分析治疗后的临床指标,评价唑来膦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有患者均静脉输注5 mg唑来膦酸注射液,第6、12个月回访,复查DXA、ESR、血清RF、CRP,以及通过FRAX计算未来10年的髋部骨折概率。结果腰3、Ward区、大转子、股骨颈12个月时BMD与治疗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余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存在提高的趋势。未口服激素的RA病人在12个月时髋骨骨折概率与治疗前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合并OP的RA病人在应用唑来膦酸后,随着治疗的进行,炎性指标下降,病情活动评分下降,血沉和C反应蛋白与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唑来膦酸能在短期内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的骨质量,提高骨密度,减低骨折概率,并对类风湿病情活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FR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7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阳性率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徐子涵 郭郡浩 +3 位作者 杨路昕 林彤彤 赵智明 蔡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573-1576,1581,共5页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ue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在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接受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的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ue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在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接受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的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资料,DXA检测的部位包括腰椎L_(1~4)、左股骨颈和左全髋,以T值、Z值最低处作为诊断,并与同期体检人群进行对照。分别统计两组中骨量正常、低骨量、骨质疏松及严重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以及各检测部位BMD值,分析两组各部位BMD随年龄变化特点。结果 RA患者427例,骨量正常者占40.7%(174/427),低骨量者占34.0%(145/427),骨质疏松者占19.7%(84/427),严重骨质疏松者占5.6%(24/427);对照组人群1343例,骨量正常者占57.6%(773/1343),低骨量者占34.0%(456/1343),骨质疏松者占7.6%(102/1343),严重骨质疏松者占0.9%(12/1343)。经χ~2检验,两组人群BMD检测结果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73,P=4.918E-21),RA组BMD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6.794,P=1.313E-9)。RA组腰椎L_(1~4)、左股骨颈、左全髋BMD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现象在40~79岁年龄段的RA患者中尤为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对照组相比,40岁以上的RA患者左股骨颈、左全髋BMD的下降趋势尤为明显。结论 RA患者骨质疏松阳性率较高,40岁以上的RA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BMD下降尤为明显,应尽早进行DXA检查并定期随访,积极防治OP及其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双能X线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重症肌无力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邹耀红 王宏智 +1 位作者 高恺言 俞可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5-536,共2页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合并 重症肌无力 RA 系统性的自身免疫病 MG 神经肌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骨性关节炎64例
19
作者 李志军 范晓云 +1 位作者 陈琳洁 李茂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9期755-756,共2页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骨性关节炎(O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990年1月~1999年6月确诊的64例RA合并OA 患者与同期随机抽取的另64例未合并OA的RA患者的临床和有关检查资料逐一加以比较,... 目的: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骨性关节炎(O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990年1月~1999年6月确诊的64例RA合并OA 患者与同期随机抽取的另64例未合并OA的RA患者的临床和有关检查资料逐一加以比较,并作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RA合并OA患者有下列特点:(1)年龄较大,体重较重,病程较长;(2)发热等全身症状、某些关节外表现以及晨僵等症状较少见;(3)伴有严重活动障碍的不对称性关节症状较多见;(4)有显著骨质疏松者较多见;(5)合并其它疾病者较常见;(6)对一般抗炎药物的治疗反应较差。结论:RA合并OA患者在临床表现、有关实验室检查、X线片所见以及对一般抗炎药物的反应等方面与一般RA患者有所不同,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时应予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合并 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武艳梅 彭守春 +1 位作者 沈健 吴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筛选出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初步分析。方法:用WCX2(弱阳离子交换芯片)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 目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筛选出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初步分析。方法:用WCX2(弱阳离子交换芯片)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um,SELDI-TOF-MS)检测19例RA-ILD患者,15例单纯RA、未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患者,13例相对健康的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样本,应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Biomarker Pattern软件以及SPSS13.0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初步构建分类树模型并随机选取部分病例进行验证。结果:患者血清中共检测出142个蛋白峰,经方差分析,发现了4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质荷比分别为3382.59、3453.39、11886.0、5825.48,Biomarker Pattern软件对所检测的所有数据分析后,发现以质荷比11689.4、2266.49、1020.22、4392.28、5074.38、2764.69为最适合建立分类树模型,灵敏度为92.31%(12/13),特异度为91.18%(31/34)。随机选取RA-ILD、RA、相对健康的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样本各10例进行模型验证,灵敏度为90%(9/10),特异度为90%(18/20)。结论:SELDI-TOF-MS技术可筛选出RA-ILD患者血清中差异性表达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其诊断敏感度高,特异度好,对其测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健康成人 血清 SELDI-TOF-M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