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全面分析1975-2024年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研究的国际动态和趋势,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未来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目的全面分析1975-2024年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研究的国际动态和趋势,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未来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相关研究文献。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及关键词的共现和聚类分析,从而评估研究动态和知识结构。结果分析了共1506篇文献,文章发表量自2000年以来显著增长,在2021年达到高峰。美国、日本和中国在该研究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关键词共现分析揭示“RANKL”“骨密度”“氧化应激”等为研究热点。聚类分析显示RA与OP之间的复杂联系,以及生物标志物在疾病管理中的潜在价值。结论RA与OP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和不断演化的研究热点。中国研究者在该领域的贡献显著,未来应加强国际合作,深化对疾病机制的理解,促进疾病管理和治疗策略的创新。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地舒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症(O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地舒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质疏松症(O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查找从建库至2021年10月国内外正式期刊发表的有关地舒单抗治疗RA患者O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前瞻性和回顾性比较研究,将检索到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并按照Cochrane 5.1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8篇,共1399例患者,其中试验组735例,对照组66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地舒单抗治疗12个月后,能够有效提高未接受过BPs类药物治疗的RA患者腰椎BMD水平(MD=3.08,95%CI:1.73~4.42,P<0.00001),但与BPs类药物相比,地舒单抗改善腰椎BMD效果无明显差异(MD=0.02,95%CI:-0.03~0.06,P=0.49);地舒单抗还可保护关节,降低Sharp评分(MD=-0.53,95%CI:-0.77~-0.29,P<0.0001)和关节间隙狭窄评分(MD=-0.12,95%CI:-0.17~-0.06,P<0.0001),抑制骨侵蚀,降低关节骨侵蚀评分(MD=-0.49,95%CI:-0.84~-0.15,P<0.0050),且安全性较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似(一般不良事件:RR=1.05,95%CI:0.76~1.45,P=0.75;严重不良事件:RR=0.73,95%CI:0.52~1.04,P=0.08;死亡事件:P=0.36)。结论:地舒单抗能够显著提高腰椎BMD,降低关节损伤及骨侵蚀评分,缓解关节间隙狭窄,抑制骨侵蚀破坏,最大程度保护关节,维持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好,但本研究结论仍需更大样本量验证以及进一步延伸研究。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ue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在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接受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的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ue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在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接受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的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资料,DXA检测的部位包括腰椎L_(1~4)、左股骨颈和左全髋,以T值、Z值最低处作为诊断,并与同期体检人群进行对照。分别统计两组中骨量正常、低骨量、骨质疏松及严重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以及各检测部位BMD值,分析两组各部位BMD随年龄变化特点。结果 RA患者427例,骨量正常者占40.7%(174/427),低骨量者占34.0%(145/427),骨质疏松者占19.7%(84/427),严重骨质疏松者占5.6%(24/427);对照组人群1343例,骨量正常者占57.6%(773/1343),低骨量者占34.0%(456/1343),骨质疏松者占7.6%(102/1343),严重骨质疏松者占0.9%(12/1343)。经χ~2检验,两组人群BMD检测结果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73,P=4.918E-21),RA组BMD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6.794,P=1.313E-9)。RA组腰椎L_(1~4)、左股骨颈、左全髋BMD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现象在40~79岁年龄段的RA患者中尤为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对照组相比,40岁以上的RA患者左股骨颈、左全髋BMD的下降趋势尤为明显。结论 RA患者骨质疏松阳性率较高,40岁以上的RA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BMD下降尤为明显,应尽早进行DXA检查并定期随访,积极防治OP及其并发症。展开更多
目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筛选出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初步分析。方法:用WCX2(弱阳离子交换芯片)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目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筛选出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初步分析。方法:用WCX2(弱阳离子交换芯片)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um,SELDI-TOF-MS)检测19例RA-ILD患者,15例单纯RA、未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患者,13例相对健康的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样本,应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Biomarker Pattern软件以及SPSS13.0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初步构建分类树模型并随机选取部分病例进行验证。结果:患者血清中共检测出142个蛋白峰,经方差分析,发现了4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质荷比分别为3382.59、3453.39、11886.0、5825.48,Biomarker Pattern软件对所检测的所有数据分析后,发现以质荷比11689.4、2266.49、1020.22、4392.28、5074.38、2764.69为最适合建立分类树模型,灵敏度为92.31%(12/13),特异度为91.18%(31/34)。随机选取RA-ILD、RA、相对健康的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样本各10例进行模型验证,灵敏度为90%(9/10),特异度为90%(18/20)。结论:SELDI-TOF-MS技术可筛选出RA-ILD患者血清中差异性表达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其诊断敏感度高,特异度好,对其测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全面分析1975-2024年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研究的国际动态和趋势,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未来研究方向和治疗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相关研究文献。使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进行国家、机构、作者、期刊及关键词的共现和聚类分析,从而评估研究动态和知识结构。结果分析了共1506篇文献,文章发表量自2000年以来显著增长,在2021年达到高峰。美国、日本和中国在该研究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关键词共现分析揭示“RANKL”“骨密度”“氧化应激”等为研究热点。聚类分析显示RA与OP之间的复杂联系,以及生物标志物在疾病管理中的潜在价值。结论RA与OP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和不断演化的研究热点。中国研究者在该领域的贡献显著,未来应加强国际合作,深化对疾病机制的理解,促进疾病管理和治疗策略的创新。
文摘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hue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阳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在解放军南京总医院接受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的RA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资料,DXA检测的部位包括腰椎L_(1~4)、左股骨颈和左全髋,以T值、Z值最低处作为诊断,并与同期体检人群进行对照。分别统计两组中骨量正常、低骨量、骨质疏松及严重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以及各检测部位BMD值,分析两组各部位BMD随年龄变化特点。结果 RA患者427例,骨量正常者占40.7%(174/427),低骨量者占34.0%(145/427),骨质疏松者占19.7%(84/427),严重骨质疏松者占5.6%(24/427);对照组人群1343例,骨量正常者占57.6%(773/1343),低骨量者占34.0%(456/1343),骨质疏松者占7.6%(102/1343),严重骨质疏松者占0.9%(12/1343)。经χ~2检验,两组人群BMD检测结果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73,P=4.918E-21),RA组BMD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6.794,P=1.313E-9)。RA组腰椎L_(1~4)、左股骨颈、左全髋BMD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现象在40~79岁年龄段的RA患者中尤为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对照组相比,40岁以上的RA患者左股骨颈、左全髋BMD的下降趋势尤为明显。结论 RA患者骨质疏松阳性率较高,40岁以上的RA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BMD下降尤为明显,应尽早进行DXA检查并定期随访,积极防治OP及其并发症。
文摘目的: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筛选出类风湿关节炎并发间质性肺疾病(RA-ILD)患者血清中的差异蛋白,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初步分析。方法:用WCX2(弱阳离子交换芯片)蛋白芯片结合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um,SELDI-TOF-MS)检测19例RA-ILD患者,15例单纯RA、未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患者,13例相对健康的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样本,应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Biomarker Pattern软件以及SPSS13.0对测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初步构建分类树模型并随机选取部分病例进行验证。结果:患者血清中共检测出142个蛋白峰,经方差分析,发现了4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质荷比分别为3382.59、3453.39、11886.0、5825.48,Biomarker Pattern软件对所检测的所有数据分析后,发现以质荷比11689.4、2266.49、1020.22、4392.28、5074.38、2764.69为最适合建立分类树模型,灵敏度为92.31%(12/13),特异度为91.18%(31/34)。随机选取RA-ILD、RA、相对健康的对照组患者的血清样本各10例进行模型验证,灵敏度为90%(9/10),特异度为90%(18/20)。结论:SELDI-TOF-MS技术可筛选出RA-ILD患者血清中差异性表达蛋白,作为生物标志物,其诊断敏感度高,特异度好,对其测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