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了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TALEs)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生物技术应用前景,重点介绍TALEs的结构特征、作用机理、广谱抗性基因的人工构建及利用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 like effector nucleases,TALENs)进行...综述了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TALEs)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生物技术应用前景,重点介绍TALEs的结构特征、作用机理、广谱抗性基因的人工构建及利用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 like effector nucleases,TALENs)进行基因组定点修饰的策略。展开更多
目的: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构成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HGSC)的预后和靶向治疗密切...目的: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构成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HGSC)的预后和靶向治疗密切相关。本研究力求通过简单易行的检测手段,评估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在卵巢HGSC中的预后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73例卵巢HGSC的病理切片进行磷酸化STAT3(pSTAT3)和磷酸化STAT5(pSTAT5)染色,并对二者的染色强度及染色范围进行定量评估。以此为标准,将HGSC病例分为pSTAT3低/高表达组以及pSTAT5低/高表达组,并对不同分组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探究pSTAT3和pSTAT5的表达与HGSC预后的关系。结果:部分卵巢HGSC存在pSTAT3和pSTAT5蛋白的高表达,且二者的表达与HGSC的预后相关。pSTAT3和pSTAT5蛋白的表达水平在预后较好组(生存期≥3年)和预后较差组(生存期<3年)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有pSTAT3高表达、或pSTAT5高表达、或pSTAT3和pSTAT5皆高表达的HGSC病例预后更差,表现为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总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对应的低表达组(P<0.001)。结论:通过pSTAT3、pSTAT5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实现对卵巢HGSC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可协助判断预后同时筛选高危人群,为STAT抑制剂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的适用人群提供有益的参考指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OCS3)/非受体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通路的影响。方法32只高血压大鼠造模成功后,分成模型组、白藜芦醇组、肝X受体(LXR)组、白藜芦醇+LXR组,...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OCS3)/非受体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通路的影响。方法32只高血压大鼠造模成功后,分成模型组、白藜芦醇组、肝X受体(LXR)组、白藜芦醇+LXR组,每组8只;正常大鼠8只作为对照组。模型成功后和给药第二天,检测大鼠血压和心脏超声;给药结束第二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脏组织形态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心脏组织中心房钠尿肽(ANP)、B型钠尿肽(BN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脏组织中SOCS3、JAK1、STAT1蛋白水平。结果建模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白藜芦醇组、LXR组、白藜芦醇+LXR组收缩压显著升高,舒张期/收缩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厚(P<0.05)。给药结束后,心脏组织形态学显示,模型组出现病理损伤,心肌出现病理性肥厚现象;白藜芦醇组、LXR组、白藜芦醇+LXR组可观察到心脏结构、病理性肥大减缓,且白藜芦醇+LXR组观察到细胞排列较整齐。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LXR组、白藜芦醇+LXR组心脏组织中ANP mRNA、BNP mRNA、STA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2.15±0.11、2.36±0.12、1.84±0.09 vs 2.96±0.25,1.39±0.06、1.36±0.05、1.19±0.08 vs 1.69±0.12,P<0.05),白藜芦醇+LXR组JAK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0.49±0.05 vs 0.84±0.06,P<0.05)。与白藜芦醇组和LXR组比较,白藜芦醇+LXR组心脏组织中ANP mRNA、BNP mRNA、JAK1、STA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舒张期/收缩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变薄(P<0.05),SOCS3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上调SOCS3的表达,SOCS3负调控JAK-STAT通路从而缓解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现象。展开更多
文摘综述了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TALEs)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生物技术应用前景,重点介绍TALEs的结构特征、作用机理、广谱抗性基因的人工构建及利用类转录激活因子效应物核酸酶(Transcription activator like effector nucleases,TALENs)进行基因组定点修饰的策略。
文摘目的: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signal 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STAT)构成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HGSC)的预后和靶向治疗密切相关。本研究力求通过简单易行的检测手段,评估JAK/STAT信号通路的活化在卵巢HGSC中的预后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73例卵巢HGSC的病理切片进行磷酸化STAT3(pSTAT3)和磷酸化STAT5(pSTAT5)染色,并对二者的染色强度及染色范围进行定量评估。以此为标准,将HGSC病例分为pSTAT3低/高表达组以及pSTAT5低/高表达组,并对不同分组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探究pSTAT3和pSTAT5的表达与HGSC预后的关系。结果:部分卵巢HGSC存在pSTAT3和pSTAT5蛋白的高表达,且二者的表达与HGSC的预后相关。pSTAT3和pSTAT5蛋白的表达水平在预后较好组(生存期≥3年)和预后较差组(生存期<3年)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有pSTAT3高表达、或pSTAT5高表达、或pSTAT3和pSTAT5皆高表达的HGSC病例预后更差,表现为疾病无进展生存期以及总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对应的低表达组(P<0.001)。结论:通过pSTAT3、pSTAT5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以实现对卵巢HGSC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可协助判断预后同时筛选高危人群,为STAT抑制剂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的适用人群提供有益的参考指标。
文摘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及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3(SOCS3)/非受体酪氨酸激酶(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通路的影响。方法32只高血压大鼠造模成功后,分成模型组、白藜芦醇组、肝X受体(LXR)组、白藜芦醇+LXR组,每组8只;正常大鼠8只作为对照组。模型成功后和给药第二天,检测大鼠血压和心脏超声;给药结束第二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心脏组织形态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心脏组织中心房钠尿肽(ANP)、B型钠尿肽(BNP)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脏组织中SOCS3、JAK1、STAT1蛋白水平。结果建模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白藜芦醇组、LXR组、白藜芦醇+LXR组收缩压显著升高,舒张期/收缩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增厚(P<0.05)。给药结束后,心脏组织形态学显示,模型组出现病理损伤,心肌出现病理性肥厚现象;白藜芦醇组、LXR组、白藜芦醇+LXR组可观察到心脏结构、病理性肥大减缓,且白藜芦醇+LXR组观察到细胞排列较整齐。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LXR组、白藜芦醇+LXR组心脏组织中ANP mRNA、BNP mRNA、STA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2.15±0.11、2.36±0.12、1.84±0.09 vs 2.96±0.25,1.39±0.06、1.36±0.05、1.19±0.08 vs 1.69±0.12,P<0.05),白藜芦醇+LXR组JAK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0.49±0.05 vs 0.84±0.06,P<0.05)。与白藜芦醇组和LXR组比较,白藜芦醇+LXR组心脏组织中ANP mRNA、BNP mRNA、JAK1、STAT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舒张期/收缩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期/收缩期左心室后壁厚度变薄(P<0.05),SOCS3蛋白水平升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上调SOCS3的表达,SOCS3负调控JAK-STAT通路从而缓解高血压大鼠心肌肥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