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质同像置换对磁铁矿吸附Pb(Ⅱ)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谭服鼎 何宏平 +2 位作者 梁晓亮 夏玉林 林枭举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3,共10页
矿物的表面吸附作用影响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和归宿。在自然界,磁铁矿结构中广泛存在类质同像置换。本文从吸附容量、作用机制和吸附形态等方面探讨不同过渡金属(如:Cr,Mn,Co和Ni)对磁铁矿吸附Pb(Ⅱ)性能的影响。上述置换离子显著... 矿物的表面吸附作用影响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和归宿。在自然界,磁铁矿结构中广泛存在类质同像置换。本文从吸附容量、作用机制和吸附形态等方面探讨不同过渡金属(如:Cr,Mn,Co和Ni)对磁铁矿吸附Pb(Ⅱ)性能的影响。上述置换离子显著增加磁铁矿的表面位密度,但等电点(pHpzc)无明显变化。Pb(Ⅱ)的饱和吸附量随p H值的上升而增加,且不受离子强度所抑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各过渡金属对Pb(Ⅱ)吸附量的增强程度为:Co<Mn<Ni<Cr。Pb(Ⅱ)。磁铁矿表面形成内圈(inner-sphere)络合物,空间几何构型为双核三齿共角构型,吸附形态和空间构型不受吸附容量制约。此外,本文还从表面性质变化(表面位密度等)、吸附机制等方面讨论了类质同像置换对磁铁矿吸附Pb(Ⅱ)性能影响的机制。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天然磁铁矿对重金属的净化机制以及铅在水体和土壤环境中的迁移与归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质同像置换 磁铁矿 Pb(Ⅱ) 吸附 XA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类质同像置换对Fe(Ⅱ)与磁铁矿共存体系去除Cr(Ⅵ)活性的制约
2
作者 张才华 张晋华 +2 位作者 李瑛 梁晓亮 何宏平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97-704,共8页
游离态Fe(Ⅱ)与磁铁矿的相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活性。在自然界中,磁铁矿结构中的Fe2+和Fe3+常被过渡金属类质同像置换,显著改变磁铁矿的结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和表面反应性。本研究考察了锌类质同像置换对磁铁矿与Fe(Ⅱ)... 游离态Fe(Ⅱ)与磁铁矿的相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活性。在自然界中,磁铁矿结构中的Fe2+和Fe3+常被过渡金属类质同像置换,显著改变磁铁矿的结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和表面反应性。本研究考察了锌类质同像置换对磁铁矿与Fe(Ⅱ)共存体系去除Cr(Ⅵ)活性的制约及其机制。系列锌置换磁铁矿(Fe3-xZnxO4,x=0,0.25,0.49,0.74和0.99)用共沉淀法制备,并用XRD、TG、比表面积、酸碱滴定等方法进行系统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系列锌置换磁铁矿样品具有尖晶石结构,Zn置换没有明显改变磁铁矿的晶体结构。比表面积和表面位密度随Zn置换量的提高而逐渐增大。在中性条件下,Cr(Ⅵ)快速吸附到磁铁矿表面,然后逐渐被磁铁矿及其表面吸附态Fe(Ⅱ)还原,最终固定在磁铁矿表面。随着Zn置换量的增加,磁铁矿与Fe(Ⅱ)共存体系对Cr(Ⅵ)的去除效率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变化趋势,这主要归因于共存体系对Cr(Ⅵ)还原能力的降低和吸附能力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物 Cr(Ⅵ) 类质同像置换 磁铁矿 Fe(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吉山钨矿中钨铌锰矿与富钨铌锰矿的交生现象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文兰 华仁民 王汝成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65,120,共9页
文章对大吉山钨锰矿矿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 ,发现了一种主要元素为Nb、Ta、Fe、Mn、W的复杂氧化物矿物———钨铌锰矿。这种矿物与富钨铌锰矿交生 ,在成分上与后者呈渐变过渡。证实在自然界中黑钨矿与铌钽铁矿之间可能存在着广泛的W_Nb... 文章对大吉山钨锰矿矿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分析 ,发现了一种主要元素为Nb、Ta、Fe、Mn、W的复杂氧化物矿物———钨铌锰矿。这种矿物与富钨铌锰矿交生 ,在成分上与后者呈渐变过渡。证实在自然界中黑钨矿与铌钽铁矿之间可能存在着广泛的W_Nb(Ta)类质同像置换现象。通过对其成分、形态和共生关系的研究 ,结合大吉山钨矿的形成期次 ,联系矿体与区域内两期花岗岩的内在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电子探针分析 钨铌锰矿 富钨铌锰矿 成因机制 类质同像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