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蛭弧菌粉对养殖水体中弧菌总数和副溶血弧菌含量的控制效果
1
作者 曹海鹏 何莉 安健 《当代水产》 2025年第8期72-72,共1页
随着水产动物养殖密度的增大,投饵量增加,未被利用的残饵、粪便极易滋生大量的有害微生物,不仅释放二氧化硫、氨氮等有害物质,而且破坏养殖水体微生物菌群平衡,诱导养殖动物发病。因此,如何控制养殖水体中有害菌的数量是促进水产养殖业... 随着水产动物养殖密度的增大,投饵量增加,未被利用的残饵、粪便极易滋生大量的有害微生物,不仅释放二氧化硫、氨氮等有害物质,而且破坏养殖水体微生物菌群平衡,诱导养殖动物发病。因此,如何控制养殖水体中有害菌的数量是促进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类蛭弧菌是一类与噬菌蛭弧菌一样具有独特噬菌特性的益生菌,对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拟态弧菌、腐败希瓦菌、铜绿假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等多种革兰氏阴性有害菌具有良好的噬菌效果(Li et al.,2011;Bratanis et al.,2020),对改善养殖水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具有重要应用价值(Shemesh et al.,2004),被誉为养殖水体微生物菌群平衡的“天然驱动剂”(Johnke et al.,2020)。鉴于此,本实验在江苏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补助专项(连农复[20275]37号)、连云港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项目(连农复[2025]81号)的资助下,评价了类蛭弧菌粉对养殖水体中弧菌总数和副溶血弧菌含量的控制效果,旨在为类蛭弧菌粉作为水产养殖调水用品控制养殖水体有害菌的可行性奠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弧菌总数 养殖水体 类蛭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湖泊中类蛭弧菌的分离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曾佳 梁小兵 陆婷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7-82,共6页
从贵州阿哈湖、百花湖及云南滇池不同深度的湖水中筛选出2株宿主菌株。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这2株宿主菌分别鉴定为肠杆菌(Enterobacteriales)和黄色单胞菌(Xanthomonadales)。分别利用这2株宿主菌,从湖水样品中获得到了类蛭弧菌噬菌... 从贵州阿哈湖、百花湖及云南滇池不同深度的湖水中筛选出2株宿主菌株。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这2株宿主菌分别鉴定为肠杆菌(Enterobacteriales)和黄色单胞菌(Xanthomonadales)。分别利用这2株宿主菌,从湖水样品中获得到了类蛭弧菌噬菌斑。通过吸光度分析、用淡水类蛭弧菌的特异性引物进行基因扩增、DNA序列分析等一系列方法,证实了所分离的菌株为类蛭弧菌。建立了用同一生长环境中的宿主菌来分离类蛭弧菌的方法,并用该方法从淡水湖泊中分离出了不同类群的类蛭弧菌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蛭弧菌 分离 宿主菌 PCR DNA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