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泡中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卵泡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9
1
作者 潘伯臣 冯翼飞 叶莹心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34-1036,1049,共4页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过程中产生的卵泡中是否存在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的表达及其与卵泡发育的关系。方法选择42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孕症的患者,超促排卵结束穿刺取卵时收集废弃的卵泡液及黄素化颗粒细胞,采... 目的探讨超促排卵过程中产生的卵泡中是否存在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的表达及其与卵泡发育的关系。方法选择42例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不孕症的患者,超促排卵结束穿刺取卵时收集废弃的卵泡液及黄素化颗粒细胞,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卵泡液中溶解型HB-EGF(sHB-EGF)和颗粒细胞中的膜结合型HB-EGF(proHB-EGF)。结果所有卵泡中均检测到sHB-EGF和proHB-EGF蛋白;同一卵泡的卵泡液中sHB-EGF含量明显大于颗粒细胞中proHB-EGF的表达量(P<0.05);大卵泡卵泡液中sHB-EGF和颗粒细胞中proHB-EG含量明显大于小卵泡(P<0.05);但小卵泡中sHB-EGF与proHB-EGF比值明显高于大卵泡。结论超促排卵过程中产生的卵泡中存在HB-EGF的表达,其表达量与卵泡的发育成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超促排卵 卵泡 生长因子 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可能通过调控ABCC1和CDC37的表达促进破骨细胞分化
2
作者 谭欣 张子元 刘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71-2179,共9页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趋势,探究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信号通路及关键基因。方法 从24只6~8周龄健康SPF级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19~21g)中提取骨髓来源巨噬细胞,随后采用M-CSF和RANKL共刺激构建小鼠破骨细胞分化模型,并用TRAP染色法、RT-qPCR检测破骨细胞分化状况及EGFR的表达量变化。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鉴定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EGFR相关基因,并通过RT-qPCR和EGFR激活及抑制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体外破骨细胞分化模型显示,EGFR在小鼠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持续上升(P<0.01)。RNA-seq数据表明,EGFR表达与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呈显著相关(P<0.05)。通过WGCNA及PPI分析,鉴定出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ATP 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C member 1, ABCC1)和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cell division cycle 37, CDC37)与EGFR之间存在共表达及相关性(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ABCC1(P<0.05)和CDC37(P<0.01)在分化过程中表达量显著上升,且在激活EGFR时二者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抑制EGFR时二者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激活EGFR信号可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并上调ABCC1和CDC37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破骨细胞分化 ATP结合盒亚家族C成员1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多肽配体GE11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结合能力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妍 李宗海 +1 位作者 顾健人 徐宇虹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18-1321,共4页
应用亲和毛细管电泳(ACE)分析方法,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新多肽配体GE11之间的结合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GFR与多肽配体GE11之间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考察EGFR在不同浓度GE11溶液中的迁移情况,采用非线性、双倒数、Y-倒数和X-倒... 应用亲和毛细管电泳(ACE)分析方法,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新多肽配体GE11之间的结合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GFR与多肽配体GE11之间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考察EGFR在不同浓度GE11溶液中的迁移情况,采用非线性、双倒数、Y-倒数和X-倒数4个数据处理方法得到较好的数据拟合,并测得结合常数。该文为筛选多肽配体以及测定受体与多肽配体之间的结合常数提供了简便的方法,将有力推动肿瘤靶向药物输送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多肽配体 亲和毛细管电泳 结合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的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何杨 吉兆宁 王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8期898-901,共4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IGFBP-2和ER、PR的表达水...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2例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IGFBP-2和ER、PR的表达水平。结果在不同大小原发灶、年龄和类型乳腺癌组织中IGFBP-2的表达率无显著差异(P>0.05);IGFBP-2在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乳腺癌(P<0.05)。IGFBP-2与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中度正相关(P<0.01,rs=0.486);与PR在乳腺癌中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rs=0.271)。结论IGFBP-2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展和侵袭转移可能起重要作用,并与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IGFBP-2的高表达可能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对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 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阴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汤绚丽 杜园园 +4 位作者 余瑾 叶田 朱虹 陈银凤 李晓虹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目的探讨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THSD7A)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NELL1)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14至2021年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LA2R... 目的探讨肾组织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THSD7A)及神经表皮生长因子样蛋白-1(NELL1)检测在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的诊断及治疗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中医院2014至2021年肾穿刺活检确诊为PLA2R阴性膜性肾病共116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HSD7A及NELL1的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各组间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116例PLA2R阴性膜性肾病中THSD7A阳性23例,NELL1阳性9例,其中两者双阳性1例。THSD7A阳性较阴性者IgG4阳性率更高(P=0.010);膜性肾病Ⅰ期占比更少,Ⅱ期占比更多(P=0.002);基底膜增厚更明显(P=0.034)。NELL1阳性较阴性者C1q及IgG2的阳性率更低(P=0.029,P=0.001);炎细胞浸润更多(P=0.033);多部位沉积物更少(P=0.001);基底膜增厚更不明显(P<0.001);不典型膜性肾病比例更低(P=0.010)。继发因素分析显示THSD7A阳性者有1例确诊为乙状结肠癌,NELL1阳性者均未发现恶性肿瘤。生存分析提示THSD7A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显著低于阴性组(P=0.016),而NELL1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阴性组(P=0.015),两指标单一阳性组间比较显示NELL1单一阳性组肾病复合缓解率显著优于THSD7A单一阳性组(P<0.001)。结论THSD7A及NELL1阳性膜性肾病更倾向于原发性膜性肾病,且无恶性肿瘤提示价值,但对膜性肾病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血小板反应蛋白1型结构7A域 神经表皮生长因子蛋白-1 M型磷脂酶A2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在心脏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彭健豪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17-217,共1页
关键词 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 心脏发育 factor HB-EGF 膜蛋白前体 跨膜区 金属蛋白 受体结合 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其结合蛋白-2、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巫晓强 薛英 +5 位作者 陈壹 于美琴 罗松 邱秀萍 康伦雅 侯建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IGFB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IGFB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4,IGFB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清洁级雌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去卵巢模型组(Ovx组)40只与假手术组(Sham组)10只,同时把去卵巢大鼠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2 m L/d)(Con组)、乳铁蛋白(0.1 g/kg·d)组(LF1)、乳铁蛋白(1 g/kg·d)组(LF2)、乳铁蛋白(2 g/kg·d)组(LF3),每组10只,连续干预治疗6个月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IGF-1R、IGFBP-2、IGFBP-4 mRNA表达的情况,分析其异同。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骨小梁排列密集,细胞数量多;而Con组骨小梁排列稀疏,细胞数量少;LF组介于Sham组和Con组之间,不同的乳铁蛋白干预后,与Con组相比,随着乳铁蛋白剂量增大,其骨小梁排列密度增大,细胞数量增多。与Sham组比较,Con组大鼠骨组织中IGFBP-2、IGFBP-4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IGF-1R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0.01)。与Con组比较,LF1组、LF2组、LF3组大鼠骨组织中IGFBP-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为0.085±0.01、0.013±0.00、0.012±0.00,IGFBP-4 mRNA下降为0.329±0.07、0.040±0.01、0.032±0.01,二者下降量均与乳铁蛋白浓度正相关(均P<0.01);而IGF-1R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为1.977±0.55、3.139±0.53、3.600±2.46,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结论乳铁蛋白可能抑制去卵巢大鼠骨组织IGFBP-2、IGFBP-4 mRNA的表达,促进其IGF-1R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去卵巢大鼠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的调节 被引量:1
8
作者 裘佳 马晓骊 +2 位作者 王欣 陈虹 黄秉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1,222,共7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作用的调节。方法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检测IGFBP-3与TRα1之...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作用的调节。方法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检测IGFBP-3与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采用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过表达IGFBP-3对甲状腺素T3激活的生长激素启动子的影响。结果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结果证明IGFBP-3与TRα1在体内和体外都可以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GFBP-3和TRα1可以共定位于HEK-293细胞的细胞核。通过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到过表达IGFBP-3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对生长激素启动子的激活作用(P<0.01)。结论 IGFBP-3通过与TRα1相互作用抑制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的转录,为IG-FBP-3在核内发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非依赖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甲状腺激素受体α1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生长激素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苏进 许新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2-174,共3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配体自从1962年被发现就引起了广泛重视。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的表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以及部分的神经胶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均可表达EGFR。生理情况下.EGFR与配体结合使Src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其配体自从1962年被发现就引起了广泛重视。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的表皮细胞和基质细胞以及部分的神经胶质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均可表达EGFR。生理情况下.EGFR与配体结合使Src同源2区蛋白磷酸化,诱导正常的有丝分裂反应、促进细胞分化、迁移和内环境稳定等;而其表达异常与恶性肿瘤细胞增殖、黏附、血管形成、转移、放射敏感性等方面关系密切,也成为目前抗肿瘤分子靶向研究中关注最为广泛、研究最为深入、最有前途的治疗靶点之一。本文就近年来EGFR及EGFR靶向抗肿瘤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细胞增殖 receptor EGFR 神经胶质细胞 配体结合 分子靶向 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亮 郑民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837-840,共4页
最近,一些临床试验的结果肯定了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作为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在结直肠肿瘤的治疗作用。本文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角度综述西妥昔单抗这一EGFR抗体的临床观察结果,回顾分析了多篇近年发表的关于西... 最近,一些临床试验的结果肯定了西妥昔单抗(cetuximab)作为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抗体在结直肠肿瘤的治疗作用。本文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角度综述西妥昔单抗这一EGFR抗体的临床观察结果,回顾分析了多篇近年发表的关于西妥昔单抗在结直肠癌和其它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的文献。西妥昔单抗在转移性结直肠肿瘤的无进展生存期的延长上获得了肯定的疗效(3.9月vs2.56月,P<0.01)。然而,在作为第二线治疗时,西妥昔单抗与依立替康的联合治疗对比依立替康单药治疗并没有使平均生存期得到延长。在副作用方面,痤疮样皮疹的严重程度可以预示肿瘤对西妥昔单抗的应答强弱,外用糖皮质激素和润肤剂可以治疗这一副作用。低镁血症是该药引起的一个比较特殊的副作用,使用静脉补镁是治疗低镁血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结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痤疮皮疹 低镁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β结构域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靖 冯滢滢 +5 位作者 王涛 张柯 李玲 冀全博 徐小洁 叶棋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β亚基胞外结构域(ED)和胞内激酶(PKD)结构域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融合蛋白,并检测其活性。方法用PCR方法从乳腺cDNA文库中扩增IGF1Rβ-ED和GST-IGF1Rβ-PK... 目的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β亚基胞外结构域(ED)和胞内激酶(PKD)结构域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融合蛋白,并检测其活性。方法用PCR方法从乳腺cDNA文库中扩增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基因编码序列,将其正确插入pGEX-KG载体。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ate表达后,用GST-Sepharose 4B珠子纯化融合蛋白,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最后用GST pull-down技术检测纯化蛋白与已知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驱动的细胞运动调节蛋白(MEMO)的相互作用。结果构建得到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鉴定得到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外源基因插入片段,测序后与目的序列一致;在Rossate菌中诱导表达出与预期位置相符的目的蛋白,并经过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成功表达;纯化得到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两个融合蛋白,GST pull-down证明蛋白GST-IGF1Rβ-PKD可以和MEMO相互作用。结论成功克隆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基因,并获得活性良好的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 β亚基胞外结构域 β亚基胞内蛋白激酶结构域 原核表达 纯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驱动的细胞运动调节蛋白(ME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介导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降解 被引量:2
12
作者 修霞 吕志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表皮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可导致受体的二聚化和自我磷酸化,诱发细胞内信号传导,控制细胞的一系列功能。受体激活的同时可引起受体的泛素化和内化,并在溶酶体进行降解以控制受体活性及信号传导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泛素连接酶Cbl及其... 表皮生长因子与其受体结合后,可导致受体的二聚化和自我磷酸化,诱发细胞内信号传导,控制细胞的一系列功能。受体激活的同时可引起受体的泛素化和内化,并在溶酶体进行降解以控制受体活性及信号传导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泛素连接酶Cbl及其相互作用蛋白CIN85,和运输所需要的内涵体分选复合物(ESCRT)在这个负向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或Cbl变异而引起的调节中断,可导致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泛素化 介导 CIN 相互作用蛋白 受体结合 细胞内信号传导 磷酸化 溶酶体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转基因小鼠脑内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贺 勾荣彬 +3 位作者 牛含虚 孙晓红 徐群渊 段德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0-916,共7页
目的研究神经元特异性启动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β,PDGF-β)介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4,IGFBP4)转基因小鼠脑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情况... 目的研究神经元特异性启动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β(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β,PDGF-β)介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4,IGFBP4)转基因小鼠脑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分化情况。方法PCR扩增并测序鉴定PDGF-β启动子和IGFBP4 c DNA表达框的整合,Isotropic Fractionator细胞计数法分析海马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比例,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生后28 d小鼠海马等部位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factor-1,IGF-1)受体通路激活以及细胞存活相关分子表达,Rotarod实验观察小鼠运动能力。结果 IGFBP4 c DNA稳定整合于小鼠基因组,转基因小鼠海马少突胶质前体细胞数目和成熟细胞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均明显增多,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Neu 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改变不明显; Erk1,2和Akt磷酸化升高,p38的激活不明显; Caspase-3表达下调,β-catenin和Bcl-2表达无明显改变,12月龄小鼠Rotarod运动能力明显增强,其小脑和皮质Neu N表达增多。结论神经元过表达IGFBP4促进小鼠脑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神经分化 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型受体信号通路 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胎盘组织中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燕丽 朱锦明 +4 位作者 张跃辉 栾晓梅 彭凤云 李青 杜长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18-1523,共6页
目的探讨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2(Signal peptide⁃CUB⁃EGF⁃lik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CUBE2)在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58例,其中... 目的探讨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蛋白2(Signal peptide⁃CUB⁃EGF⁃like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SCUBE2)在子痫前期孕妇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住院分娩的子痫前期患者58例,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30例(发病妊娠周数<34周),晚发型子痫前期组28例(发病妊娠周数≥34周);另选取30例足月正常分娩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入院治疗前孕妇的血清样本以及分娩时新鲜胎盘组织标本。ELISA检测三组孕妇血清SCUBE2、VEGFR2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三组胎盘组织中SCUBE2的定位及表达,Western blot实验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实验检测三组胎盘组织中SCUBE2、VEGFR2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SCUBE2主要表达于胎盘合体滋养细胞及胎盘血管内皮细胞中,子痫前期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表达低于晚发型子痫前期组;Western blot及RT⁃qPCR实验检测结果显示,三组孕妇胎盘中SCUBE2和VEGFR2蛋白及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表达量低于晚发型子痫前期组(P<0.05);ELISA法检测显示,三组孕妇血清中SCUBE2及VEGFR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低于对照组,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表达量低于晚发型子痫前期组(P<0.05),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SCUBE2与VEGFR2表达量呈正相关(r=0.6022,P<0.0001)。结论SCUBE2在孕妇血清中及胎盘组织表达量降低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 信号肽⁃CUB⁃表皮生长因子结构域蛋白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背最长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系统基因的发育表达模式 被引量:20
15
作者 顾以韧 张凯 +4 位作者 李明洲 李学伟 朱砺 王金勇 陈磊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37-843,共7页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长白猪和梅山猪的背最长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2(IGF-1和-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和2受体(IGF-1R和-2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和5(IGFBP-3和-5)基因 mRNA丰度在初生(0月龄)、1、2、3、4和5月...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长白猪和梅山猪的背最长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2(IGF-1和-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和2受体(IGF-1R和-2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和5(IGFBP-3和-5)基因 mRNA丰度在初生(0月龄)、1、2、3、4和5月龄间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品种间和不同月龄间基因表达的差异及其对肌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猪种出生后IGF-1 mRNA表达量均表现为逐渐上调,而IGF-2则恰好相反,表现为逐渐下调。这与IGF-2主要在胚胎期发挥作用,而IGF-1则主要在动物个体出生后才发挥促进细胞增殖和个体发育功能的特点相符。IGFRs mRNA与IGFs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并不相似,提示背最长肌组织中IGFRs mRNA的表达可能没有受到组织局部产生的IGFs调节。长白猪的IGF-1R、IGF-2R和IGFBP-3 mRNA表达量均在2月龄时达到最高峰,提示2月龄可能是长白猪IGFs系统发挥作用最为明显的生长发育阶段。以上结果初步揭示猪生长发育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和品种差异,为深入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基因的相互调控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最长肌 荧光实时定量PCR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成员在早期自然流产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王珺 郭颖 +2 位作者 宗实 刘彩霞 张淑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成员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早孕及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mRNA表达,并比较各...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家族成员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正常早孕及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基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mRNA表达,并比较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IGFIR mRNA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绒毛组织(P<0.01);两种绒毛组织中IGFBP3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绒毛组织中IGF2 mRNA表达量与IGF1R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345,P<0.01),与IGFBP3 mRNA表达量无相关性(r=0.22,P=0.292);自然流产绒毛组织中IGF2 mRNA表达量与IGF1R和IGFBP3 mRNA表达量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IGF家族成员IGF2和IGF1R mRNA表达的降低可能与早期自然流产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流产 胰岛素生长因子2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1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7
作者 范海健 王勇 吴效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8期746-750,共5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由具有特定功能的配体、受体和结合蛋白组成,在胚胎分化和个体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正常生理活动中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已发现,许多疾病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紊乱、癌症、营养不良和多囊卵巢综合...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由具有特定功能的配体、受体和结合蛋白组成,在胚胎分化和个体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正常生理活动中也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已发现,许多疾病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内分泌紊乱、癌症、营养不良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与IGF系统密切相关。作者对IGF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 受体 结合蛋白 信号通路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s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倪健 徐瑛 +4 位作者 陈斌 苏春霞 唐亮 赵印敏 徐建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3-1208,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和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PC9、A549、H1975细胞和患者血清IGF-1水平,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法...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株和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 ELISA法检测PC9、A549、H1975细胞和患者血清IGF-1水平,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的表达;MTT法检测吉非替尼和IGF-1受体拮抗剂BMS536924处理后的细胞增殖;收集84例接受EGFR-TKIs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GF-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期的相关性。结果同吉非替尼敏感细胞株PC9相比,耐药细胞株H1975和A549中IGF-1表达增加(P<0.05),IGFBP表达降低;加入不同浓度的BMS536924可促进吉非替尼对耐药细胞株的增殖抑制(P<0.05)。在接受EGFR-TKIs治疗的患者中,疾病进展者的IGF-1水平较疾病控制者有所增高(P=0.052);原发性耐药者较获得性耐药者的IGF-1水平升高(P=0.02)。IGF-1表达阴性患者的生存期高于阳性患者(P=0.002)。结论 IGF-1在耐药NSCLC细胞株及患者血清中均有高表达,使用IGF-1R拮抗剂可逆转耐药细胞对EGFR-TKIs的反应;IGF-1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肿瘤抗药性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与角膜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静(综述) 周庆军(审校) 谢立信(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8-242,共5页
近年来,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研究的越来越深入。除了其经典的调节细胞增生和分化、增强代谢活性、抗细胞凋亡、促细胞生存的作用外,IGF系统在肿瘤生长、细胞自噬、长寿与衰老、氧化应激方面的作用更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针对IG... 近年来,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研究的越来越深入。除了其经典的调节细胞增生和分化、增强代谢活性、抗细胞凋亡、促细胞生存的作用外,IGF系统在肿瘤生长、细胞自噬、长寿与衰老、氧化应激方面的作用更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针对IGF信号通路中相应靶点的药物也逐渐进入试验阶段。本文简要概括了IGFs及其主要信号通路在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对该系统成分与角膜疾病关系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胰岛素受体底物 角膜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在NSCLC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毓洲 宁小红 周建凤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816-820,共5页
世界范围内,肺癌已居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位。近年来,针对肿瘤重要分子途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靶向药物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其中,抗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 世界范围内,肺癌已居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位。近年来,针对肿瘤重要分子途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靶向药物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其中,抗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干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制剂已进入临床,并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但是,影响肺癌发病机制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研究表明细胞膜表面受体和细胞核受体途径的信号交互作用具有控制肺癌细胞增长的重要作用,并决定了肿瘤细胞对靶向治疗的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系统 NSCLC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 RECEPTOR 治疗效果 肿瘤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