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类群划分 被引量:52
1
作者 赵久然 郭景伦 +2 位作者 郭强 尉德铭 孔艳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7,共6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目前25个主要玉米自交系进行亲缘关系类群划分。本项研究建立了从玉米种子、幼芽以及叶片组织中提取微量DNA的方法。从RAPD引物试验盒A至O共计300个引物中,筛选出对玉米扩增产物具有多...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目前25个主要玉米自交系进行亲缘关系类群划分。本项研究建立了从玉米种子、幼芽以及叶片组织中提取微量DNA的方法。从RAPD引物试验盒A至O共计300个引物中,筛选出对玉米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的引物40个,其中具有特别明显多态性的引物10个。它们是F3、O20、A19、M2、M6、N11、N12、N19、C7和G14等。依据10个引物扩增谱带建立0,1型数据,计算25个自交系间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25个自交系共可划分为5个类群。Ⅰ类为四平头血缘系统:包括黄早四、吉853、黄野四、四自四、196、81515、404、H21等共8个;Ⅱ类为瑞德黄马齿血缘系统:包括478、488、3189、7922、8112、B尖8、5005等共7个自交系:Ⅲ类为兰卡斯特血缘系统:包括Mo17、早49、多22等共3个;Ⅳ类为旅大红骨血缘系统:只有E28一个自交系;Ⅴ类共有P78、9502、178、P138、007、P17等6个自交系。这一类群都是由杂交种P78599后代选系而来,与美国另外两个类群瑞德黄马齿系统和兰卡斯特系统关系较远,它们之间选配的杂交组合大多具有较强的杂交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玉米 类群划分 自交系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PD进行玉米自交系种质类群划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田曾元 王懿波 +3 位作者 王振华 王永普 张新 陆利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1-37,共7页
对 31个玉米自交系进行了RAPDs分析 ,结果表明 :31个玉米自交系可分为 5大群 ,即旅群 (Ⅳ - 1组 ) ,Lan .Ⅱ群 (Ⅳ - 2A亚组 )、Reid群 (Ⅳ - 2B亚组 )、Lan .Ⅰ群 (Ⅳ - 1组 )和黄改群(Ⅳ - 5和Ⅳ - 6两组 )和 4个小群 :Ⅰ组的P138、... 对 31个玉米自交系进行了RAPDs分析 ,结果表明 :31个玉米自交系可分为 5大群 ,即旅群 (Ⅳ - 1组 ) ,Lan .Ⅱ群 (Ⅳ - 2A亚组 )、Reid群 (Ⅳ - 2B亚组 )、Lan .Ⅰ群 (Ⅳ - 1组 )和黄改群(Ⅳ - 5和Ⅳ - 6两组 )和 4个小群 :Ⅰ组的P138、Ⅱ组的郑 2 2、Ⅲ组的综 31和Ⅳ - 4组的郑 32和U8112。依据RAPDs的划分结果同依据系谱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质类群划分 自交系 RAPD分析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NA指纹技术进行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新方法——遗传背景分析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郭景伦 赵久然 +5 位作者 王元东 段民孝 邢锦丰 王继东 张静梅 任洁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65,共5页
对52个待测玉米自交系和15个对照自交系进行DNA指纹分析,计算待测玉米自交系与各类群对照自交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不用聚类分析方法,直接根据遗传距离进行类群划分,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相比,遗传背景分析方法是十分有效的玉米... 对52个待测玉米自交系和15个对照自交系进行DNA指纹分析,计算待测玉米自交系与各类群对照自交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不用聚类分析方法,直接根据遗传距离进行类群划分,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聚类分析方法相比,遗传背景分析方法是十分有效的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新方法,将52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分为5大类群,即瑞德群,黄改群,P群,旅大红骨群和兰卡斯特群,未发现新的优势类群,除了自交系黄C以外,其他所有玉米自交系的类群划分结果与系谱来源相吻合,并指出黄C属于瑞德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指纹技术 玉米 自交系 类群划分 遗传背景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的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 被引量:4
4
作者 石海春 柯永培 +5 位作者 牛应泽 袁继超 余学杰 刘帆 赖仲铭 杨志荣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2-65,共4页
用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对目前玉米生产上常用的7份自交系和本课题组选育的7份新自交系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入选的5个主成分因子对总变异的贡献达83.191%,自交系698-3和109可以作为较好的品质育种亲本;而48-2和226则是较好的... 用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对目前玉米生产上常用的7份自交系和本课题组选育的7份新自交系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入选的5个主成分因子对总变异的贡献达83.191%,自交系698-3和109可以作为较好的品质育种亲本;而48-2和226则是较好的高产育种亲本.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变异范围为0.342~21.910,根据遗传距离可将14份自交系分为7类,其分类结果与育种实践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产量 品质 氨基酸含量 类群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个玉米品种在新疆吐鲁番旱区表现和抗旱类群划分 被引量:3
5
作者 赵龙 刘翔宇 +5 位作者 徐江 朱莉 李玉斌 买买提·艾合买提 李群 阿力木·阿不迪力木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182-2190,共9页
【目的】基于形态指标和产量指标,将43份引进玉米品种划分为不同群体,并筛选出适合新疆旱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方法】以4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在干旱胁迫下株高、穗位高、茎粗、单株穗数、穗长、穗粗、穗行数、穗粒重、百粒重、籽... 【目的】基于形态指标和产量指标,将43份引进玉米品种划分为不同群体,并筛选出适合新疆旱区种植的玉米品种。【方法】以4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测定其在干旱胁迫下株高、穗位高、茎粗、单株穗数、穗长、穗粗、穗行数、穗粒重、百粒重、籽粒产量以及茎叶鲜重和茎叶干重等12项指标。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多个玉米品种的抗旱性能。【结果】12项数量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和信息的重叠,35对数量性状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21对数量性状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水平。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43个玉米品种的12项数量性状71.02%的信息,其贡献率分别为27.49%、27.41%和16.12%。其中,第一主成分是营养体生长状况,包括株高、穗位高、茎粗和茎叶重量;第二主成分是生殖生长状况,包括穗数、穗长、穗粒重、百粒重和产量;第三主成分是穗行数和穗粗。当类间距离为4.5时,43个玉米品种被聚为5大类。其中,第Ⅱ类属于高产品种,包含3个品种;第Ⅲ类属于中高产品种,包含7个品种;第Ⅳ类属于中产品种,包含10个品种;第V类属于中低产品种,包含19个品种;第Ⅰ类属于低产品种,包含4个品种。42个玉米品种被正确判别,判对概率为97.67%;1个玉米品种被误判,误判率为2.33%。【结论】类群划分的结果准确可靠,选育的第Ⅱ类和第Ⅲ类玉米品种能够显著的增产,玉米育种在抗旱性方面进展明显。玉米正播模式引种,辽单145和辽单1211;复播玉米品种郑单958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旱性 类群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标记用于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凌雨 榎宏征 +3 位作者 浓沼圭一 佐藤尚 闫彩清 王学雄 《山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4期19-22,共4页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 10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 ,初步进行了杂种优势群划分。 10对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 4 0个等位基因变异 ,每对引物检测出等位基因 2~ 5个 ,平均检出4个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值为 0 .6 5,10个自交系间平均遗传... 利用SSR标记研究了 10个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 ,初步进行了杂种优势群划分。 10对SSR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 4 0个等位基因变异 ,每对引物检测出等位基因 2~ 5个 ,平均检出4个 ,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值为 0 .6 5,10个自交系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 0 .2 7。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供试自交系可归为两个类群 ,每个类群又分别由两个亚群组成。利用SSR标记可以对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进行初步分析 ,并可用于杂种优势群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标记 玉米 自交系 类群划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质玉米种质资源的种质类群划分 被引量:6
7
作者 董海合 李凤华 +3 位作者 杨兆顺 张旭 楼辰军 钱芳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5年第1期19-21,共3页
通过聚类分析对29个糯质玉米品种资源进行了种质类群划分。结果表明,29个糯质玉米品种资源可以划分为4个种质类群,第1类群可用于选育长穗大粒的鲜食糯玉米品种、高产加工用糯玉米品种;第2类群用于选育白色籽粒品种较理想;第3类群品种应... 通过聚类分析对29个糯质玉米品种资源进行了种质类群划分。结果表明,29个糯质玉米品种资源可以划分为4个种质类群,第1类群可用于选育长穗大粒的鲜食糯玉米品种、高产加工用糯玉米品种;第2类群用于选育白色籽粒品种较理想;第3类群品种应用价值不大;第4类可以进一步分为3个亚群,第1亚群淀粉含量较高可用于改良籽粒食味品质,第3亚群可用于选育长穗、大穗型品种和多彩玉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质玉米 类群划分 选育 品种资源 种质资源 籽粒 大粒 亚群 应用价值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原生、引入和育成苹果品种的类群划分及亲本溯源 被引量:8
8
作者 辛培刚 相法国 +2 位作者 陈学森 沈向 林尚安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本文在参考众多资料的基础上,将已查明的500余个苹果品种划分为我国原生、国外引入和国内选育三大类群,并进一步以生产常见品种为代表追溯其亲缘相关,形成各族品种演化系谱,使众多苹果品种有一个较明晰的亲缘体系。
关键词 苹果树 品种 类群划分 亲本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质类群划分和利用研究对天津市玉米育种的启示 被引量:7
9
作者 王鹏文 高大翔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简述了我国玉米种质类群划分方法和利用研究现状,同时阐述了其对天津市玉米育种研究的启示。
关键词 类群划分 玉米育种 玉米种 种质 利用 中国 启示 天津 简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日葵核心种质资源基础类群划分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郭树春 张艳芳 +5 位作者 孙瑞芬 李素萍 于海峰 刘腊青 王洪波 安玉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7-113,共7页
向日葵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能源植物,其核心种质资源基础类群的划分可为向日葵远缘杂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形态学标记与RAPD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利用UPGMA聚类法对50份向日葵核心种质资源材料亲缘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向日葵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同时也是一种潜在的能源植物,其核心种质资源基础类群的划分可为向日葵远缘杂交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形态学标记与RAPD标记相结合的方法,利用UPGMA聚类法对50份向日葵核心种质资源材料亲缘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态学标记法结果显示,50份供试种质资源可分为三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27份种质,第Ⅱ类群22份种质,第Ⅲ类群只包含1份种质,进一步研究表明,供试种质资源的种质地理分布以及用途与聚类结果关联性较强。同时,分子标记的UPGMA聚类结果也验证了上述结论;RAPD分子标记聚类法也将供试材料分为三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26份种质,第Ⅱ类群23份种质,第Ⅲ类群包含1份种质,形态学与RAPD聚类结果的吻合率为96.30%;形态学标记结果与RAPD标记分类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形态学 RAPD 类群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D标记在日本兵库县20个酒米品种类群划分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余良 吉田晋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6,共3页
应用RAPD分子标记对日本兵库县 2 0个酒米品种的类群进行了研究 .筛选出对不同基因型酒米品种DNA扩增具有较好多态性的引物 11个 ,它们分别是A0 2 、A0 8、B18、C15、D0 3 、D0 8、G0 5、M11、Q16、S13 和T0 6,根据这些随机引物对不同... 应用RAPD分子标记对日本兵库县 2 0个酒米品种的类群进行了研究 .筛选出对不同基因型酒米品种DNA扩增具有较好多态性的引物 11个 ,它们分别是A0 2 、A0 8、B18、C15、D0 3 、D0 8、G0 5、M11、Q16、S13 和T0 6,根据这些随机引物对不同品种总DNA具有特异性的扩增谱带 ,建立不同品种的RAPD多态性标准模式图 ,可以快速鉴别品种和进行纯度分析 ;依据扩增谱带建立 0、1型数据 ,计算 2 0个酒米品种间的遗传距离 ,以此进行聚类 ,结果表明 ,2 0个酒米品种可被划分为 4大类群 ,划分结果与品种系谱较为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分子标记 酒米 类群划分 品种 纯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醇溶蛋白APAGE技术划分玉米自交系类群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文龙 徐如宏 +1 位作者 戴保威 田兴文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4期283-286,共4页
利用改进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技术,对15个白粒玉米自交系籽粒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2条谱带,其中公共谱带2条,多态性谱带20条,单态性谱带(某一自交系特有的带)是4条,平均每个自交系共分离出l.3条多态性谱带,通过对电泳谱带聚类,可将1... 利用改进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技术,对15个白粒玉米自交系籽粒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2条谱带,其中公共谱带2条,多态性谱带20条,单态性谱带(某一自交系特有的带)是4条,平均每个自交系共分离出l.3条多态性谱带,通过对电泳谱带聚类,可将15个自交系分为5类,第一类为(49×木_4)BC_2、白_3、D_(411);第二类为P_(98-1D-3-13)和P_(98-1D)白一号;第二类为唐B;第四类为P(98-4-5-2-2)、P_(98-4-5-1-3)、P_(98-4-21-2)、P_(98-4-4-3-21)、92选_(16-2-1)六-2-1和9237_(2000-1);第五类为20114和(白_3×Di)BC_2。聚类结果与已知系谱基本吻合,表明改进的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在玉米自交系类群划分上基本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溶蛋白 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技术 玉米 自交系 类群划分 系谱 谱带 A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NP标记划分玉米地方种质杂种优势类群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培风 任帅 +7 位作者 孙佩 王蕊 张瑞平 王文洁 马朝阳 李合顺 王学军 周联东 《中国种业》 2023年第2期70-75,共6页
利用1021个SNP标记对20份参照物和100份地方种质资源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21个SNP标记在供试材料中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95,杂合率在0~29.3%之间,平均杂合率为2.5%;缺失率在0~19.4%之间,平均缺失率为1.7%。120份地方... 利用1021个SNP标记对20份参照物和100份地方种质资源的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21个SNP标记在供试材料中的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95,杂合率在0~29.3%之间,平均杂合率为2.5%;缺失率在0~19.4%之间,平均缺失率为1.7%。120份地方种质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453~0.653。根据遗传距离信息,通过NJ聚类分析,将供试的120份地方种质划分为7个杂种优势群,划群结果和系谱来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100份河南地方种质全部聚为一类,被划分为黄源群,表明来自河南的地方种质遗传背景相同,亲缘关系较近,纯合度较高。其中遗传距离最小的2个地方种质资源是短腿玉米和黄马牙,纯合度较高,遗传关系最近,遗传距离为0.010。研究结果可作为杂优模式的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SNP标记 类群划分 杂种优势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开花类群的划分及抗早花烤烟种质资源筛选
14
作者 陈杰 杨静 +5 位作者 陈建军 赵伟才 贺广生 蔡一霞 邓世媛 王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7-44,共8页
【目的】通过对烤烟种质资源开花类群的划分和抗早花遗传资源的筛选,为烤烟抗早花育种材料的挖掘、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设置2个播期(提前20d和正常),对2个播期下41个烤烟品种现蕾期的现蕾时间、着生叶片数、植株高度、最大叶长、最... 【目的】通过对烤烟种质资源开花类群的划分和抗早花遗传资源的筛选,为烤烟抗早花育种材料的挖掘、利用提供依据。【方法】设置2个播期(提前20d和正常),对2个播期下41个烤烟品种现蕾期的现蕾时间、着生叶片数、植株高度、最大叶长、最大叶宽5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测量,通过相关性及聚类分析,对41份烤烟种质资源的开花特性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此作为烤烟品种不同开花特性类群的聚类依据,对烤烟品种进行分类。【结果】在2个不同播期下,除第2播期烤烟着生叶片数与最大叶宽间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他各个指标间均极显著或显著相关,且现蕾时间、着生叶片数、植株高度、最大叶长4项农艺性状指标对烤烟开花类群的划分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现蕾时间和植株高度这2个性状相关性最大,且对烤烟开花特性的影响最大,可以作为鉴定烤烟开花特性的主要指标;着生叶片数和最大叶长这2个指标的相关性结合度也较好,相关性较高,可以作为田间筛选、鉴定烤烟品种开花特性的辅助指标,以进一步印证品种特性。【结论】5个农艺性状指标的聚类结果较好,可以将供试41份烤烟种质资源清晰地划分为抗早花型、早花型、极早花型3大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种质资源 早花 类群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10个骨干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合理划分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锦华 戴保威 +2 位作者 吴盛黎 夏林 王保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5期382-386,共5页
以交51、苏37、苏1-1、77-1等10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方法Ⅳ配成45个组合,以单株产量为依据进行系统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8599-141与035-6之间的优势距离最短,仅为0.14,优势最小,其次是类{78599-141、035-6}与4011,优势... 以交51、苏37、苏1-1、77-1等10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方法Ⅳ配成45个组合,以单株产量为依据进行系统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8599-141与035-6之间的优势距离最短,仅为0.14,优势最小,其次是类{78599-141、035-6}与4011,优势距离为6.6,最大优势距离在类{交51、自330、苏37、78599-141、4011、77-1、苏1-1、035-6}与类{32-2、5311}之间,优势距离达33.9。分析还表明,其10个玉米骨干自交系可以划分为4大杂种优势群:{交51}简称交51类;{自330、78599-141、4011、77-1、035-6}简称改良Lancaster类;{32-2、5311}简称32-2类;{苏37、苏1-1}简称苏37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玉米 自交系 杂种优势群 类群划分 聚类分析 单株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APD标记研究燕麦属不同种的遗传差异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茅雁 傅晓峰 齐秀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28,共5页
利用RAPD标记对我国8个燕麦种共21份材料的遗传差异及类群划分进行了研究。22个多态性引物在21个基因型间共扩增出114条带,其中97条带具有多态性,占85.1%。用这些条带计算了不同基因型间的遗传距离,发现各种间的遗传距离(0.053~0.510)... 利用RAPD标记对我国8个燕麦种共21份材料的遗传差异及类群划分进行了研究。22个多态性引物在21个基因型间共扩增出114条带,其中97条带具有多态性,占85.1%。用这些条带计算了不同基因型间的遗传距离,发现各种间的遗传距离(0.053~0.510)普遍大于不同种内的遗传距离(0.022~0.087)。聚类结果显示,21份材料可划归为5大类群8个亚群,并与传统的分类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表明,用RAPD标记对燕麦进行遗传关系和分类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标记 遗传差异 燕麦 遗传距离 类群划分 麦种 利用 分类研究 多态性 遗传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标记的玉米自交系S155、PHA458和A01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佩 张培风 +8 位作者 张玉红 周联东 王蕊 王文洁 张瑞平 李祥 马朝阳 李合顺 王学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9期1-7,共7页
为了分析玉米品种新科891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Affymetrix Axiom 10K SNP芯片对玉米品种新科891的双亲自交系(母本S155、父本PHA458)及自交系A01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获得多态性标记4926个。结果表明,群体聚类分析和群体遗传... 为了分析玉米品种新科891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利用Affymetrix Axiom 10K SNP芯片对玉米品种新科891的双亲自交系(母本S155、父本PHA458)及自交系A01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获得多态性标记4926个。结果表明,群体聚类分析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的杂种优势类群划分结果基本一致。母本S155为SS类种质,父本PHA458含有NSS和塘四平头类血缘,自交系A01为塘四平头类血缘,新科891的杂种优势模式为SS×NSS,这为新科891双亲的后续改良与创新奠定基础,并为杂交组配的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科891 SNP标记 类群划分 杂种优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疆早春饲用植物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清斌 雷特生 +4 位作者 达力木 艾合拜 朱忠艳 帕提汗 金国平 《草食家畜》 1996年第S1期25-27,共3页
早春饲用植物为我区独特的一类牧草.据统计,新疆共有14科,50属,91种.本文简述了该类群牧草的群体分布规律、经济类群划分和在新疆北疆草地畜牧业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 早春饲用植物 群体分布规律 经济类群划分 作用和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P标记分析玉米品种新科910的遗传基础和杂种优势模式
19
作者 孙佩 任帅 +9 位作者 张培风 张玉红 王蕊 王文洁 张瑞平 李祥 马朝阳 李合顺 王学军 周联东 《中国种业》 2023年第2期75-80,共6页
为了分析玉米品种新科910的遗传基础和杂种优势模式,利用中玉芯1号芯片对新科910的双亲自交系(母本K381、父本H865)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获得多态性标记4167个,结果显示,遗传相似度分析、群体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基本... 为了分析玉米品种新科910的遗传基础和杂种优势模式,利用中玉芯1号芯片对新科910的双亲自交系(母本K381、父本H865)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获得多态性标记4167个,结果显示,遗传相似度分析、群体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母本K381为改良瑞德类群,父本H865为塘四平头类群,新科910的杂种优势模式为改良瑞德×塘四平头,这为新科910双亲的后续改良与创新奠定了基础,为杂交组配等育种工作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科910 SNP标记 类群划分 杂种优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团队差错管理氛围研究
20
作者 孙灵希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97,共7页
本文以来自24家企业的83个研发团队为样本进行研究,根据他们在差错管理氛围四个维度:差错学习、差错沟通、差错思考、差错胜任上的差异,分析得到四种差错管理氛围类群。根据进一步研究将其分别命名为:陌生知识回避、人际认同导向群。低... 本文以来自24家企业的83个研发团队为样本进行研究,根据他们在差错管理氛围四个维度:差错学习、差错沟通、差错思考、差错胜任上的差异,分析得到四种差错管理氛围类群。根据进一步研究将其分别命名为:陌生知识回避、人际认同导向群。低机敏性应对、质量改进导向群,互助合作障碍、独立承担导向群,差错掩盖沉默、致力避免导向群。基于以上类群划分,在创新行为、知识转化和团队特征方面提出调整研发团队差错管理氛围的政策建议,有助于提高不同类型研发团队的差错应对水平及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团队 差错管理氛围 类群划分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