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石墨碳基薄膜对风电轴承抗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侯健 杨明宣 +1 位作者 杨更生 郝文路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0-148,212,共10页
针对风电轴承微动磨损失效的问题,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100CrMnMoSi8-4-6钢表面沉积Cr-GLC和Cr-CrN-GLC 2种类石墨碳基薄膜,通过扫描电镜和Raman光谱仪分析2种薄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采用纳米压痕仪、划痕仪测试薄膜的力学性能,采用摩擦磨... 针对风电轴承微动磨损失效的问题,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100CrMnMoSi8-4-6钢表面沉积Cr-GLC和Cr-CrN-GLC 2种类石墨碳基薄膜,通过扫描电镜和Raman光谱仪分析2种薄膜的微观形貌和结构,采用纳米压痕仪、划痕仪测试薄膜的力学性能,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未镀膜试样和2种类石墨碳基薄膜试样进行微动磨损试验,并对比分析其磨损机制。结果表明:Cr-CrN-GLC的非晶碳层因CrN过渡界面的影响,柱状生长被打断,形成缺陷更少的碳键结构,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弹性模量;2种类石墨碳基薄膜均能大幅提高基体的抗微动磨损性能,其中Cr-CrN-GLC薄膜的磨损率为8.39×10^(-17)m^(3)/(N·m),相较于未镀膜试样的磨损率5.64×10^(-15)m^(3)/(N·m),降低了98.51%,这得益于Cr-CrN-GLC薄膜较强的抗塑性变形能力及其承载过渡层CrN自身较高的硬度。在微动过程中,3种试样表现出不同的磨损机制,未镀膜试样发生了严重的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Cr-GLC薄膜发生了严重的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剥落,Cr-CrN-GLC薄膜磨损机制为磨粒磨损和轻微的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轴承 类石墨碳基薄膜 微动磨损 非平衡磁控溅射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结构设计对类石墨碳基薄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范恒华 李迎春 +2 位作者 聂傲男 邱明 庞晓旭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93-100,共8页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15-5PH钢样片上制备Cr/GLC单层膜和具有6个交替结构的Cr/GLC多层膜。利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仪(Raman)对薄膜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纳米压痕仪、划痕仪等测试其力学性能;利用MFT-5000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薄...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法在15-5PH钢样片上制备Cr/GLC单层膜和具有6个交替结构的Cr/GLC多层膜。利用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仪(Raman)对薄膜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纳米压痕仪、划痕仪等测试其力学性能;利用MFT-5000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薄膜在大气及海水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分析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多层结构设计提高了薄膜的致密度和石墨化程度,降低了内应力,Cr/GLC多层膜的膜基结合力、硬度及弹性模量均高于Cr/GLC单层膜。中、低载荷时,两种类石墨碳基薄膜的磨损形式以磨粒磨损为主,Cr/GLC多层膜在大气环境及海水环境下较Cr/GLC薄膜具有更好的摩擦学性能。高载荷下,Cr/GLC多层膜在大气环境下仍具有较好的摩擦学性能,但在海水环境下的耐磨性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类石墨碳基薄膜 摩擦磨损性能 多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轴承钢基体沉积Ti-GLC薄膜的高温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聂傲男 李迎春 +3 位作者 范恒华 毕明龙 邱明 尹津龙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7-195,共9页
针对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服役工况恶劣和类石墨碳基薄膜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研究不足等问题,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不同轴承钢基体(M50钢、M50NiL钢和W9Cr4V2Mo钢)上沉积Ti-GLC薄膜,探究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学性能。采用SEM、Raman分析薄膜的... 针对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服役工况恶劣和类石墨碳基薄膜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研究不足等问题,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不同轴承钢基体(M50钢、M50NiL钢和W9Cr4V2Mo钢)上沉积Ti-GLC薄膜,探究在不同温度下的摩擦学性能。采用SEM、Raman分析薄膜的微观结构,采用纳米压痕仪、划痕仪等测试其力学性能,利用MFT-5000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所镀薄膜在不同温度下(室温、200℃、250℃和300℃)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轴承钢基体沉积的Ti-GLC薄膜,其硬度和弹性模量变化不大,结合力从大到小依次为M50>M50NiL>W9Cr4V2Mo。随着温度的升高,三种钢基体沉积Ti-GLC薄膜的摩擦因数均逐渐增大,而磨损率则先减小后增大,且表现出不同的磨损形式。三种轴承钢基体沉积Ti-GLC薄膜的最佳工作温度区间为室温~200℃,M50钢基体所镀薄膜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其结合力达到80 N以上,300℃时的平均摩擦因数为0.125,磨损率仅为3.05×10^(−17) m^(3)/(N·m)。研究成果为类石墨碳基薄膜在高温环境下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类石墨碳基薄膜 高温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50钢表面磁控溅射Ti-GLC薄膜高温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迎春 谷守旭 +2 位作者 邱明 范恒华 聂傲男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93,共7页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下轴承钢基体上Ti掺杂类石墨碳基薄膜的实际应用,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M50钢表面制备Ti-GLC膜,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线速度下与Al2O3陶瓷球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其高温摩擦学性能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下轴承钢基体上Ti掺杂类石墨碳基薄膜的实际应用,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M50钢表面制备Ti-GLC膜,分别在不同温度、不同线速度下与Al2O3陶瓷球进行摩擦磨损试验,研究其高温摩擦学性能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Ti-GLC膜中的sp2键含量逐渐增大,石墨化程度加重,硬度和弹性模量逐渐降低,膜基结合力也有所降低。在室温~200℃,所制备的Ti-GLC薄膜保持优异的低摩擦与耐磨损性能,为Ti-GLC薄膜的最佳服役温度区域。在200 mm/s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磨损形式由轻微的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逐渐转变为严重的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类石墨碳基薄膜 高温 摩擦磨损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保护轴承热特性研究及减摩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迎春 聂傲男 +3 位作者 杨明宣 朱定康 邱明 杨更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6-655,共10页
针对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AMBs)转子跌落过程中转子与保护轴承碰摩产生巨大冲击、振动和大量摩擦热,易使保护轴承失效的问题,对立式转子跌落到保护轴承过程中的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转子跌落对保护轴承造成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 针对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AMBs)转子跌落过程中转子与保护轴承碰摩产生巨大冲击、振动和大量摩擦热,易使保护轴承失效的问题,对立式转子跌落到保护轴承过程中的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转子跌落对保护轴承造成破坏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了一种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保护轴承关键表面沉积固体润滑薄膜(类石墨碳基薄膜,GLC)的减摩方法,并对镀膜、未镀膜的保护轴承进行了转子跌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跌落转速为20000 r/min时,保护轴承的最高温度为210.60℃,出现在转子与轴承内圈端面高速碰摩阶段,该温度超过了轴承钢160℃的回火温度,导致轴承烧伤而失效。在跌落试验中,镀有GLC薄膜的自润滑保护轴承试验后的沟道和端面外观明显优于未镀膜保护轴承,由碰摩发热导致的内圈端面硬度下降也较轻,质心轨迹和轴向位移更加平稳,温升更低,GLC薄膜起到了关键的自润滑和减摩功能,提高了保护轴承的使用寿命和服役可靠性,为解决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中保护轴承易失效而发生重大事故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磁悬浮轴承系统 保护轴承 类石墨碳基薄膜 减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