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泛素化蛋白酶1基因的表达与肝癌细胞株侵袭转移的关系
1
作者 刘延 李湘竑 杨定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研究类泛素化蛋白酶-1(sentrin-specific protease-1,SENP-1)基因在不同侵袭潜能肝细胞肝癌细胞株及人永生化肝细胞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关系。方法:使用RT-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 目的:研究类泛素化蛋白酶-1(sentrin-specific protease-1,SENP-1)基因在不同侵袭潜能肝细胞肝癌细胞株及人永生化肝细胞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关系。方法:使用RT-PCR、Real-time 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方法对肝癌细胞株MHCC97L(低侵袭性)、MHCC97H和HCCLM3(高侵袭性)、SMMC-7721和HepG2(无明显侵袭性)SENP-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以人永生化肝细胞株HL-7702为对照,分析SENP-1的表达与肝癌细胞株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结果:RT-PCR和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SENP-1 mRNA(F=5.658;P=0.042)和蛋白(F=88.909,P=0.000)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随着肝癌细胞株侵袭潜能的增高而增高;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5种肝癌细胞株SENP-1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人永生化肝细胞株;免疫荧光法观察发现,SENP-1蛋白在肝癌细胞株内主要为胞质表达,部分胞核表达。结论:SENP-1基因在肝癌细胞株中的高表达可能具有促进肝癌细胞侵袭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泛素化蛋白酶-1基因 肝细胞癌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F130通过促进PARP1的泛素化改善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2
作者 陈果 刘命珩 +5 位作者 王瀞 苏家宝 韦敏 孙海建 朱雪雪 陆清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0,共10页
目的探讨环指蛋白130(ring finger protein 130,RNF130)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4组(n=6):假手术(Sham)组、模型(MI/RI)组、心肌缺血-再灌... 目的探讨环指蛋白130(ring finger protein 130,RNF130)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分为4组(n=6):假手术(Sham)组、模型(MI/RI)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空载体质粒(MI/RI+Vector)组、心肌缺血-再灌注+RNF130过表达(MI/RI+RNF130OE)组。心肌缺血-再灌注24 h后,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小鼠心功能,采用IHC、DHE和TUNEL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蛋白质组学分析RNF130调控的下游蛋白,通过免疫沉淀(IP)实验检测蛋白互作。结果与给予Vector空载体质粒的模型组小鼠相比,小鼠心肌细胞RNF130过表达后,心脏功能显著改善,表现为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的数值增加,同时心肌梗死区域显著缩小,NOX-2与BAX蛋白的表达水平也观察到明显的下降(P<0.05)。DHE和TUNEL染色表明,RNF130过表达后,相比于MI/RI+Vector组的小鼠,其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蛋白质组学分析与IP实验发现蛋白PARP1与RNF130有明显的蛋白互作。同时发现其与RNF130蛋白的表达变化相反。结论RNF130可能通过调控PARP1泛素化途径减轻MI/RI损伤,为靶向干预提供了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泛素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 PAR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基因在贲门腺癌中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洪亮 郭炜 +3 位作者 郭艳丽 邝钢 杨植彬 董稚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6-530,共5页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factor-1,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蛋... 目的:探讨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optosis protease activatingfactor-1,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检测GCA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CA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paf-1和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GCA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9.6%(62/125)vs 4.0%(5/125),P<0.01],Ⅲ期和Ⅳ期GCA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58.8%vs 38.6%,P<0.05),但GCA组织中Apaf-1基因甲基化率与GCA的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GCA组织中Apaf-1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相应癌旁组织(39.2%vs 96.0%,P<0.01),且与Apaf-1基因甲基化状态相关。GCA组织中EZH2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74.4%vs 11.2%,P<0.01),且与Apaf-1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GCA组织中Apaf-1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Apaf-1和EZH2蛋白可能共同参与了GCA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凋亡蛋白酶因子-1基因(Apaf-1) DNA甲基 EZH2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泛素化修饰基因-1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郭胜胜 章根训 +6 位作者 王杨洋 马坚 任红旺 赵桂治 李亚娣 石冰 黄永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讨小泛素化修饰基因-1(SUMO-1)rs6709162、rs7599810和rs758043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O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宁夏地区NSOC患者208例、患者父亲189例、患者母亲176例、完整核心家系(患者及其父母)172个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小泛素化修饰基因-1(SUMO-1)rs6709162、rs7599810和rs758043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O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宁夏地区NSOC患者208例、患者父亲189例、患者母亲176例、完整核心家系(患者及其父母)172个进行研究,并收集正常新生儿284例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SUMO-1基因多态位点rs6709162、rs7599810和rs7580433基因型,并进行病例对照分析、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和以家系为基础的相关性检验(FBAT)。结果病例对照研究发现:SUMO-1基因rs7599810位点的TT基因型频率在唇裂、腭裂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1)。TDT分析结果:rs7599810位点的T等位基因在唇腭裂组中存在过传递(P=0.00);rs6709162位点的C等位基因在腭裂和唇腭裂组中存在过传递(P=0.00,P=0.01);rs7580433位点的G等位基因在唇裂组中存在过传递(P=0.05)。FBAT分析结果:rs7599810位点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0)。结论 SUMO-1基因多态性与NSOC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泛素修饰基因-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的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坤禹 胡豫 +4 位作者 刘莉 张涛 伍钢 Claudia Ruebe Christian Ruebe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肺组织内高水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s)表达的调节,以及MMPs/TIMPs表达紊乱与肺组织纤维化的关系。方法8只TGF-β1转基因小鼠和8只正常对照小鼠在出生后8周... 目的探讨肺组织内高水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s)表达的调节,以及MMPs/TIMPs表达紊乱与肺组织纤维化的关系。方法8只TGF-β1转基因小鼠和8只正常对照小鼠在出生后8周经断头术处死,收集血浆及肺组织标本,测定血浆和肺组织中TGF-β1蛋白浓度,以及MMP-2、MMP-9、MMP-3、MMP-13、TIMP-1、TIMP-2和TIMP-3蛋白的表达,并通过Masson-Goldner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胶原的沉积。结果在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MMP-2的表达显著降低,TIMP-1、TIMP-2和TIMP-3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且转基因小鼠肺组织呈现明显纤维化。结论转基因小鼠肺组织中高浓度的TGF-β1可能通过抑制MMP-2表达,以及增加TIMP-1、TIMP-2、TIMP-3表达,减少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增加细胞外基质的沉积,促进肺纤维化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因子-Β1 基因小鼠 肺纤维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L-10基因干预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胶原、MMP13及TIM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黄月红 陈运新 +2 位作者 张莉娟 陈治新 王小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3-617,共5页
目的:观察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及其抑制物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在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大鼠白介素10(rat interleukin-1... 目的:观察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3,MMP13)及其抑制物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在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大鼠白介素10(rat interleukin-10,rIL-10)基因干预的影响,探讨rIL-10基因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和纤维化模型组。C组每周腹腔注射2次生理盐水,每次0.5 ml,共8周;纤维化模型组每周腹腔注射2次猪血清,每次0.5 ml,共8周。至造模第5周开始模型组随机分为纤维化组(M组),rIL-10基因干预组(I组)及空质粒对照组(P组)。C组和M组大鼠尾静脉注射林格氏液作为试剂对照,I组大鼠尾静脉注射rIL-10质粒pcDNA3-rIL-10,P组大鼠尾静脉注射pcDNA3空质粒,每周1次。于第8周末处死所有大鼠。天狼猩红染色检测各实验组大鼠肝组织胶原沉积情况,S-P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肝脏MMP13及TIMP1表达的情况。结果:天狼猩红染色显示:与C组比较,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M组及空质粒对照P组大鼠肝组织中胶原沉积面积显著增多(P<0.01);与M组和P组比较,rIL-10基因干预I组大鼠肝组织中胶原的沉积面积显著减少(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猪血清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M组及空质粒对照P组大鼠肝组织中MMP13及TIMP1表达明显增强(P<0.01),I组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MMP13表达上调而TIMP1表达显著减少(P<0.01),与M组和P组比较,I组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MMP13及TIMP1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rIL-10基因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胶原沉积与其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TIMP1的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 大鼠白介素10 基因治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产物调控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介导细胞焦亡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赫名扬 王成志 +3 位作者 杨振耀 许宇飞 李东东 刘培民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43-1051,共9页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与炎症小体密切相关,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是最常见的炎症小体,可通过上调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和消皮素D(GSDMD)的表达,启动经典途径激... 细胞焦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与炎症小体密切相关,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是最常见的炎症小体,可通过上调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和消皮素D(GSDMD)的表达,启动经典途径激活细胞焦亡。天然产物具有来源广泛、结构多样等特点,大量研究证明,天然产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如皂苷类化合物柴胡皂苷-D、重楼皂苷VI等;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黄芩苷等;生物碱类化合物苦参碱、紫杉醇等;多糖类化合物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等;酚类化合物姜黄素、大黄酚;萜类化合物葫芦素B以及天花粉蛋白、黄独素B等均具有通过调节NLRP3抑制肿瘤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产物 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细胞焦亡 肿瘤 胱天蛋白酶-1 消皮素D 皂苷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胶质瘤中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研究
8
作者 吕涛 关俊宏 +2 位作者 陈铎 魏翔泰 刘云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方法分析37例脑胶质瘤及9例瘤旁非肿瘤脑组织中Apaf-1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37例...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方法分析37例脑胶质瘤及9例瘤旁非肿瘤脑组织中Apaf-1基因表达及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37例胶质瘤中23例Apaf-1mRNA表达下调,而瘤旁脑组织未发现Apaf-1mRNA表达明显下调或者上调;在Apaf-1基因表达明显下调的23例胶质瘤中15例出现甲基化,表达水平无明显下调的14例胶质瘤中仅4例出现甲基化,而瘤旁非肿瘤的9例脑组织中未检测到Apa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结论Apaf-1基因与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相关,启动子区甲基化是该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凋亡蛋白酶因子1基因 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冠状病毒PLpro蛋白酶对泛素样分子的DUB活性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晓娟 杨宇东 +3 位作者 孙莉 胡日查 邢雅玲 陈忠斌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64-670,共7页
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中非结构基因nsp3编码的木瓜样蛋白酶(PLpro)在病毒基因组复制及逃避宿主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研发抗病毒药物的重要靶标.SARS冠状病毒PLpro是一种病毒编码的去泛素化酶(DUB).为深入研究SARS冠状病毒PLpro对泛... SARS冠状病毒基因组中非结构基因nsp3编码的木瓜样蛋白酶(PLpro)在病毒基因组复制及逃避宿主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研发抗病毒药物的重要靶标.SARS冠状病毒PLpro是一种病毒编码的去泛素化酶(DUB).为深入研究SARS冠状病毒PLpro对泛素样分子(ubiquitin-likeprotein,UBL)的DUB特性,本研究构建缺失PLpro N末端泛素样结构域(Ubl)和下游跨膜结构域(TM)的PLpro构建体(constructs),并构建3种缺失蛋白酶催化活性的突变体,检测PLpro对泛素样分子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及SUMO-1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PLpro和PLpro-TM在细胞内具有很强的去ISG(DeISGylation)活性;缺失PLpro N末端泛素样结构域(Ubl)对PLpro的去ISG15活性没有影响;对PLpro蛋白酶活性位点C1651和H1812突变后,PLpro-TM的去ISG15活性消失,而对D1826位点突变后不影响此活性.PLpro不具有去SUMO(DeSUMOylation)活性,而PLpro-TM具有一定的去SUMO活性;PLpro催化活性相关的3个关键氨基酸残基Cys-His-Asp突变后对去SUMO活性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SARS PLpro除了具有DUB的活性,还具有体内去ISG活性和去SUMO活性;PLpro蛋白酶活性与其去ISG活性之间有一定相关性;PLpro去SUMO-1活性具有TM依赖性.SARS冠状病毒PLpro对泛素样分子作用特性的研究为阐明病毒逃避宿主天然免疫机制和开发新型抗病毒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冠状病毒 木瓜样蛋白酶(PLpro) 泛素 干扰素刺激基因15(ISG15) SUM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泛素化降解蛋白质技术的应用
10
作者 马怡晖 张强 陈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3-127,共5页
利用真核细胞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特异性降解蛋白质原理发展而来的靶向泛素化降解蛋白质技术,可通过合成融合蛋白E3或Protacs小分子,特异性敲减某种选定的蛋白底物,有望成为基因或蛋白功能研究的一种新方法,与DNA/RNA水平的基因沉默技... 利用真核细胞内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特异性降解蛋白质原理发展而来的靶向泛素化降解蛋白质技术,可通过合成融合蛋白E3或Protacs小分子,特异性敲减某种选定的蛋白底物,有望成为基因或蛋白功能研究的一种新方法,与DNA/RNA水平的基因沉默技术共同在基础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蛋白质降解 泛素 泛素连接酶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NP-1和HIF-1α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延 李湘竑 +5 位作者 杨定华 刘萧 钟克波 毕民平 李光辉 廖晓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65-470,共6页
【目的】探讨SENP-1和HIF-1α在肝细胞肝癌组织,癌边缘组织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癌发展的关系和在肝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肝癌组织,癌边缘组织,非癌组织中SENP-1和HIF-... 【目的】探讨SENP-1和HIF-1α在肝细胞肝癌组织,癌边缘组织及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肝癌发展的关系和在肝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肝癌组织,癌边缘组织,非癌组织中SENP-1和HIF-1α的表达,用CD34多克隆抗体标记新生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及与相关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与癌边缘组织SENP-1、HIF-1αmRNA表达显著高于非癌组织,SENP-1和HIF-1α在癌边缘组织及癌组织细胞的胞浆内有明显表达,癌边缘组织的表达强度及阳性率显著高于癌组织(P<0.05),且表达阳性率随肝癌组织分化程度降低而增高,而在非癌组织的实质细胞中则不表达;在癌边缘组织及癌组织中SENP-1与HIF-1α蛋白表达正相关(r=0.761,P=0.000;r=0.346,P=0.008),HIF-1α蛋白表达与MVD负相关(r=-0.684,P=0.000;r=-0.808,P=0.000)。【结论】SENP-1和HIF-1α的表达可能是肝癌细胞适应缺氧微环境的重要调节机制,与肝癌新生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1 缺氧诱导因子1-Α 微血管密度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增强因子重组质粒对肝纤维化大鼠的实验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青 张丽梅 +3 位作者 刘殿武 贺宇彤 肖永红 何海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60-763,共4页
目的 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真核表达质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制作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Col)、ALR治疗1组(ALR1 )、ALR治疗2组(ALR2 ) ,分... 目的 研究肝再生增强因子真核表达质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制作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秋水仙碱治疗组(Col)、ALR治疗1组(ALR1 )、ALR治疗2组(ALR2 ) ,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秋水仙碱、pcDNA3 ALR重组质粒治疗。用药4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标本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测定Ⅰ、Ⅲ型胶原、TIMP 1和ALR在肝组织的表达,RT PCR测定TIMP 1mRNA的表达。结果 两个ALR治疗组的肝纤维化分级明显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Ⅰ、Ⅲ型胶原和TIMP 1在肝组织的表达在两个ALR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而ALR的表达要明显强于模型组。TIMP 1mRNA在两个ALR治疗组肝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ALR重组质粒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有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抑制TIMP 1活性表达而促进肝细胞外基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 大鼠 肝再生增强因子 基因治疗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外泌体源性miR-335-5p可作为三阴性乳腺癌诊断指标并抑制免疫逃逸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涛 董亚萍 吴晓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7-356,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浆外泌体源性miR-335-5p调控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收集TNBC患者血浆与健康人血浆,之后分离血浆外泌体,实时定量PCR检测外泌体中miR-335-5p的相对表达。双荧光素酶报...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浆外泌体源性miR-335-5p调控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收集TNBC患者血浆与健康人血浆,之后分离血浆外泌体,实时定量PCR检测外泌体中miR-335-5p的相对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335-5p与USP22的相互作用。调节外泌体、MDA-MB-436细胞中miR-335-5p与USP22的表达,将其与CD8^(+)T淋巴细胞共培养并将其分为不同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细胞凋亡情况,ELISA检测各组细胞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USP22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1(PD-L1)稳定性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检测miR-335-5p与PD-L1在体内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TNBC外泌体样本中miR-335-5p的表达下调。USP22被证实为miR-335-5p的一个靶基因,此外,USP22可以抑制PD-L1蛋白泛素化。过表达miR-335-5p能抑制TNBC的免疫逃逸。抑制miR-335-5p可以促进TNBC的免疫逃逸,该作用可以通过下调USP22得到部分挽救。敲低miR-335-5p能促进体内肿瘤生长,加入PD-L1抗体后肿瘤生长被抑制。结论外泌体源性miR-335-5p通过下调USP22,促进USP22对PD-L1的泛素化,并抑制PD-L1介导的TNBC免疫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35-5p 外泌体 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2(USP22) 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1(PD-L1) 泛素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蛋白S9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对其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宋鹍鹏 舒鹏 +2 位作者 马炬雷 王兵 陈博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5-182,共8页
目的明确核糖体蛋白S9(RPS9)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情况,并明确其对骨髓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相应机制。方法 选取10例健康志愿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ON组)与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CD138+细胞(CD138+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PS9在... 目的明确核糖体蛋白S9(RPS9)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情况,并明确其对骨髓瘤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相应机制。方法 选取10例健康志愿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ON组)与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CD138+细胞(CD138+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PS9在mRNA水平的表达,并选取3例CON与11例CD138+细胞,Westernblot检测RPS9在蛋白水平的变化,同时选取GSE19784数据集,检测RPS9的表达与患者总体生存率、核因子-κB(NF-κB)、类泛素蛋白修饰分子(SUMO)、泛素通路之间的关系。随后构建RPS9-短发夹RNA(shRNA)敲低载体,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blot检测敲低效率后。RPMI8226分为CON与RPS9-shRNA组,使用膜联蛋白V别藻青蛋白/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的变化、PI染色法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并构建类泛素蛋白修饰分子特异蛋白酶1(SENP1)过表达载体,Westernblot确定过表达效率后,检测RPS9抑制后SENP1表达的变化,并在RPS9-shRNA中转染SENP1过表达载体,Westernblot检测CON、RPS9-shRNA、RPS9-shRNA-SENP1细胞中NF-κB通路P65、抑制因子κBα(IκBα)磷酸化水平的变化,膜联蛋白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RPS9在10例健康志愿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ON)以及3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CD138+细胞中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12和5.45±0.71(t=4.291,P=0.0036),Westernblot中大多数骨髓瘤CD138+细胞中RPS9呈现高表达,RPS9的高表达同时与患者髓外浸润相关,并在GSE19784数据集中与患者总体生存率相关。RPMI8226在感染CON与RPS9-shRNA慢病毒48h后,流式细胞仪证实两组细胞感染效率均在90%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blot证实RPS9在mRNA与蛋白水平的表达均受到抑制。RPMI8226CON与RPS9-shRNA感染病毒48h后,CON与RPS9-shRNA组细胞膜联蛋白V阳性细胞比例分别为3.47±0.37和18.60±1.64,RPS9-shRNA组显著高于CON组(t=9.015,P=0.0008)。在增殖中,CON组与RPS9-shRNA组在72h时增殖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6,P=0.0024)。而在细胞周期中,CON与RPS9-shRNA组在感染病毒48h时,G2期细胞比例分别为(29.28±3.42)%和(10.43±1.43)%,CON组显著高于RPS9-shR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29,P=0.0007)。RPS9的表达在GSE19784数据集中与SENP1正相关,并与IκBα编码基因NFKBIA呈负相关,Westernblot进一步证实RPS9的敲低能够抑制SENP1的表达,并抑制NF-κB亚基P65、抑制因子IKBα的磷酸化,促进IKBα的表达,而SENP1的过表达不仅能够阻碍这一效应,也能够使RPS9诱导的凋亡减少。结论 RPS9在多发性骨髓瘤CD138+细胞中高表达,且与患者总体生存率、髓外浸润相关。RPS9的抑制能够促进骨髓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并抑制增殖。RPS9能够通过SENP1影响NF-κB通路的活化,并影响细胞的凋亡,提示SENP1可能为RPS9生物学效应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蛋白S9 多发性骨髓瘤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泛素蛋白修饰分子特异蛋白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DCAF8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孙浩 王可飞 +1 位作者 方腾 郝牧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90-997,共8页
目的:寻找多发性骨髓瘤(MM)基因芯片数据集中的潜在致病基因、疾病诊断和预后相关因子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获取基因芯片数据集GSE13591和Zhan Myeloma,使用R语言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对共同高表达基因进行Meta分析,得到P值中位秩... 目的:寻找多发性骨髓瘤(MM)基因芯片数据集中的潜在致病基因、疾病诊断和预后相关因子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获取基因芯片数据集GSE13591和Zhan Myeloma,使用R语言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对共同高表达基因进行Meta分析,得到P值中位秩次TOP10基因。CCLE数据库分析TOP10基因在各肿瘤细胞系中的mRNA表达情况,筛选出蛋白酶体通路相关基因8(DCAF8)。cBioPortal数据库中分析DCAF8基因在各肿瘤细胞系的突变率。WB检测DCAF8蛋白在骨髓瘤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SPSS和Graph Pad软件分析DCAF8表达量和MM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绘制和生存分析。R语言Custer Profiler Package和Metascape数据库对DCAF8互作蛋白基因和共表达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数据集GSE13591和Zhan Myeloma的上调基因取交集得到477个共同高表达基因。在合并数据集中对上述基因进行Meta分析,得到P值中位秩次TOP10基因,DCAF8在MM细胞系中的平均表达水平最高。DCAF8基因在浆细胞骨髓瘤中的突变率位于各肿瘤细胞系的第一位。DCAF8蛋白在多种MM细胞系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DCAF8表达量与MM患者的肿瘤负荷显著正相关,1q21扩增阳性组的DCAF8的表达量显著高于1q21阴性组。ROC曲线显示DCAF8的表达水平可以很好地区分MM患者和正常人(P<0.01)。DCAF8高表达组比DCAF8低表达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缩短。蛋白互作网络显示DCAF8可与XPO1蛋白直接相互作用。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DCAF8与蛋白酶体功能、剪切体活性、组蛋白乙酰化酶活性、RNA转运等功能相关。结论:DCAF8在MM中显著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可以很好地区分MM患者和正常人;其高表达与MM患者的生存预后显著负相关,且与1q21扩增和XPO1蛋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蛋白酶体通路相关基因8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XPO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