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Mg-Al类水滑石衍生镍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氨分解性能
1
作者 连敏丽 苏佳欣 +5 位作者 黄鸿杨 嵇玉寅 邓海帆 张彤 陈崇启 李达林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0,共8页
氨分解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现场制氢技术,关键在于开发出廉价、高性能的催化剂。本研究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系列Ni_(x)Mg_(75–x)Al_(25)类水滑石化合物(HTlc)作为前驱体,经过焙烧和还原处理制备负载型高分散Ni/Mg(Al)O催化剂并用于氨分解制... 氨分解作为一种很有前景的现场制氢技术,关键在于开发出廉价、高性能的催化剂。本研究通过共沉淀法合成系列Ni_(x)Mg_(75–x)Al_(25)类水滑石化合物(HTlc)作为前驱体,经过焙烧和还原处理制备负载型高分散Ni/Mg(Al)O催化剂并用于氨分解制氢,采用不同研究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Ni含量和氨还原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HTlc前驱体经过焙烧分解形成Mg(Ni,Al)O固溶体,Ni物种与载体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经750℃氨还原得到高分散Ni金属纳米颗粒,其平均晶粒尺寸为5.9~7.7 nm。质谱分析表明,氨还原过程中无氮氧化物(NOx)生成,同时750℃氨还原与氢还原催化剂的活性相当,说明氨是一种合适的还原气。催化剂活性随着Ni含量和还原温度升高而增加。其中,750℃氨还原Ni_(20)Mg_(55)Al_(25)催化剂在30000 m L·g^(–1)cat·h^(–1)、600℃下的氨转化率为98%,且在100 h反应过程中转化率保持不变,Ni金属无明显烧结现象,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和抗烧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氢 氨分解 催化剂 滑石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类水滑石为前躯体的铜镍基催化剂催化糠醛液相加氢 被引量:4
2
作者 郑良科 徐成华 +1 位作者 刘建英 刘盛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78-1082,1085,共6页
该文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经500℃焙烧得到铜镍基催化剂(Cu11.2Ni4.7-MgAlO)及相应的单组分铜基(Cu11.2-MgAlO)或镍基催化剂(Ni4.7-MgAlO),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糠醛液相加氢为探... 该文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经500℃焙烧得到铜镍基催化剂(Cu11.2Ni4.7-MgAlO)及相应的单组分铜基(Cu11.2-MgAlO)或镍基催化剂(Ni4.7-MgAlO),并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糠醛液相加氢为探针反应,考察了3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并详细研究了催化剂还原活化温度、加氢反应温度、加氢压力、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Cu11.2Ni4.7-MgAlO催化糠醛液相加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Cu11.2Ni4.7-MgAlO的催化性能均优于Cu11.2-MgAlO和Ni4.7-MgAlO;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以Cu11.2Ni4.7-MgAlO为催化剂的糠醛转化率和糠醇选择性均可分别达到95.6%和93.1%,Cu11.2Ni4.7-MgAlO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性能无明显下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前驱体 催化剂 糠醛 液相催化加氢 糠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自热重整制氢用类水滑石衍生Zn-Ni-Al-Fe-O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浩 李辉谷 +3 位作者 谢星月 王巧 段义平 黄利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52-1358,共7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_(2.4)Ni_(0.6)Al_xFe_(1-x)O_(4.5±δ)(x=1/0.5/0)系列类水滑石型镍基催化剂,用于乙酸自热重整制氢,并利用XRD、H_2-TPR、BET、XP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_(2.4)Ni_(0.6)Al_(0.5)Fe_(0.5)...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Zn_(2.4)Ni_(0.6)Al_xFe_(1-x)O_(4.5±δ)(x=1/0.5/0)系列类水滑石型镍基催化剂,用于乙酸自热重整制氢,并利用XRD、H_2-TPR、BET、XPS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_(2.4)Ni_(0.6)Al_(0.5)Fe_(0.5)O_(4.5±δ)催化剂在乙酸自热重整中乙酸转化率维持在100%,氢气产率为2.39 mol-H_2/mol-HAc。Zn-Al水滑石前驱体经焙烧后形成了ZnO为骨架的复合氧化物,铁的适量添加增大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经还原后形成Fe NiZn合金,Fe以及Zn的给电子作用提高了Ni的抗氧化能力,催化剂的抗氧化烧结和抗积炭能力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iZn合金 类水滑石型镍基催化剂 乙酸自热重整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类)离子液体的镍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晨韵 张国新 +3 位作者 沈璟虹 金建交 许铭星 辛炳炜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6-324,共9页
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类)离子液体)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蒸气压低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公认的绿色、环保溶剂。近年来,利用(类)离子液体制备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镍基催化剂在电解水领域受到普遍关注。(类)离子液体在制备镍基催化剂... 离子液体和低共熔溶剂((类)离子液体)独特的结构使其具有蒸气压低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公认的绿色、环保溶剂。近年来,利用(类)离子液体制备结构新颖、性能优异的镍基催化剂在电解水领域受到普遍关注。(类)离子液体在制备镍基催化剂过程中可作为介质、模板甚至反应物,不但能够获得性能优异的催化剂,而且可以简化反应体系、减少排放,实现原子经济。结合课题组的工作,按照镍基催化剂的种类,详细综述了镍基水裂解催化剂在(类)离子液体中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该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离子液体 低共熔溶剂 ()离子液体 催化裂解 催化析氢 催化析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驱体结构及Cu含量对CuFe基催化剂CO_(2)加氢制C_(2+)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晨 温月丽 +4 位作者 王斌 张倩 贾雅珍 周森森 黄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2-40,共9页
采用类水滑石(HTLC)的制备方法制备了CuFeMg、CuFeZn和CuFeZnMg催化剂前驱体,考察了前驱体结构以及催化剂碱性强度对CO_(2)加氢制C_(2+)醇性能的影响。结合表征结果和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数据发现,相对于类水滑石前驱体结构,碱性强度对CO_... 采用类水滑石(HTLC)的制备方法制备了CuFeMg、CuFeZn和CuFeZnMg催化剂前驱体,考察了前驱体结构以及催化剂碱性强度对CO_(2)加氢制C_(2+)醇性能的影响。结合表征结果和催化剂的活性评价数据发现,相对于类水滑石前驱体结构,碱性强度对CO_(2)加氢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弱碱性位有利于C_(2+)醇的生成。以性能最优的CuFeZn催化剂为基础,考察了活性金属Cu含量(物质的量)对CO_(2)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Cu含量会影响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的相互作用、Cu^(0)的晶粒尺寸以及Fe物种的价态。当n(Cu):n(Fe):n(Zn)=0.5:1.0:2.0时,催化剂中各物种分散均匀,Cu^(0)晶粒尺寸适宜,且低价Fe物种较多,因而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此时CO_(2)转化率为7.70%,总醇选择性为37.78%,C_(2+)醇占比达94.26%,C_(2+)醇的时空收率为46.08 mg/(m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Fe催化剂 CO_(2)加氢 C_(2+)醇 滑石结构 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稳定甲烷干重整Ni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黄艳丽 李晓东 黄伟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23,38,共7页
制备高稳定的Ni基催化剂一直是甲烷干重整(DRM)研究的重点。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通过调变n(HMT)/n(Ni+Mg+Al)制备了一系列Ce、Zr和Mo改性的Ni Mg Al类水滑石前驱体,再经过焙烧和还原处理后得到Ni/MoCeZr-MgAl(O)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 制备高稳定的Ni基催化剂一直是甲烷干重整(DRM)研究的重点。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通过调变n(HMT)/n(Ni+Mg+Al)制备了一系列Ce、Zr和Mo改性的Ni Mg Al类水滑石前驱体,再经过焙烧和还原处理后得到Ni/MoCeZr-MgAl(O)催化剂。将该催化剂用于催化甲烷干重整制合成气,考察了制备时不同n(HMT)/n(Ni+Mg+Al)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借助XRD、BET、H2-TPR、CO脉冲吸附、CO2-TPD和O2-TPO等技术对各个阶段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n(HMT)/n(Ni+Mg+Al),当比值为2时制备的催化剂性能最佳,在反应温度为900℃,GHSV=60000 mL/(g·h)时,其甲烷转化率能维持在95%左右长达600 h,且积炭速率仅有0.20 mg/(g·h)。高的金属分散度(15.7%)、较大的比表面积、较多的可还原物种及较少的积炭是其高活性和稳定性的原因。该研究为合成稳定高效的DRM催化剂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次甲四胺 甲烷干重整 热法 滑石 NI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助剂对乙酸自热重整制氢用CoxAl3FeyOm±δ催化剂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巧 周庆 +2 位作者 安爽 杨浩 黄利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1-816,共6页
生物质转化获得的生物质油可作为重要的制氢原料,选取生物质油的主要成分乙酸作为模型化合物,开展了乙酸自热重整催化制氢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促进的类水滑石型钴基催化剂,用于乙酸自热重整制氢体系,并利用XRD、H2-TPR、N2低温... 生物质转化获得的生物质油可作为重要的制氢原料,选取生物质油的主要成分乙酸作为模型化合物,开展了乙酸自热重整催化制氢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铁促进的类水滑石型钴基催化剂,用于乙酸自热重整制氢体系,并利用XRD、H2-TPR、N2低温物理吸脱附、TG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共沉淀法获得了以类水滑石结构为前驱体的(Co/Fe)xAl2CO3(OH)y·z H2O物相;该前驱体经焙烧后获得的氧化物,其主要物相为氧化铝担载的尖晶石结构,包括CoAl2O4、Co3O4、Fe3O4、FeAl2O4等,BJH模型计算显示CoxAl3FeyOm±δ催化剂形成了介孔结构,其中Co0.45Al3Fe0.4O5.55±δ孔径分布集中在4nm左右,H2-TPR及XRD测试显示添加助剂Fe提升了催化剂还原度,并在还原过程中形成了CoFe合金;所获催化剂在乙酸自热重整反应中,氢气产率达到2.72 mol-H2/mol-HAc,并保持稳定。表征结果还显示,该催化剂在反应中结构稳定, CoFe合金稳定存在,并未出现积炭,表明催化剂具有抗氧化、抗积碳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铁合金 滑石 催化剂 氢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共沉淀法制备Ni-Mg-Al-LDHs/γ-Al_2O_3催化前驱体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体系中的性能评价(英文)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晓晴 徐艳 +3 位作者 杨春辉 张燕平 印永祥 尚书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8-954,共7页
通过原位共沉淀的方法在γ-Al2O3表面上合成了Ni-Mg-Al-LDHs(水滑石),合成的Ni-Mg-Al-LDHs/γ-Al2O3作为催化前驱体经过不同的热处理还原方式得到催化剂Cat-1、Cat-2和Cat-3.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测试(BET)以... 通过原位共沉淀的方法在γ-Al2O3表面上合成了Ni-Mg-Al-LDHs(水滑石),合成的Ni-Mg-Al-LDHs/γ-Al2O3作为催化前驱体经过不同的热处理还原方式得到催化剂Cat-1、Cat-2和Cat-3.用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测试(BET)以及热重-差热分析(TG-DTA)对催化剂的形貌结构和抗积碳能力进行了表征测试;通过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体系对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前驱体的预处理方式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Ni-Mg-Al-LDHs/γ-Al2O3直接经过H2/Ar常压高频冷等离子体炬的分解还原所获得的催化剂Cat-3表现出了最佳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TEM表征表明催化活性组分在Cat-3上的分散性更好,颗粒粒径更小.BET结果证明Cat-3具备较大的比表面积(195.8 m2?g-1).Ni-Mg-Al水滑石的结构赋予了催化剂活性组分在载体γ-Al2O3上均匀的分散性,同时常压高频冷等离体炬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以及活性组分的还原具有进一步的优化作用,两者的协同作用使Ni-Mg-Al-LDHs/γ-Al2O3在甲烷二氧化碳反应体系中具备优良的催化活性和抗积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 滑石 催化剂 催化活性 稳定性 抗积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新专利文摘
9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30-1330,共1页
用于液化天然气重整的镍基催化剂 该专利涉及一种用于液化天然气重整反应的以类水滑石为前体的镍基催化剂。通过镁与活性镍的交换使镍均匀地分散在载体的表面和内部,而且为有效地利用活性金属镍,该催化剂具有最优的镍、镁和铝的摩尔... 用于液化天然气重整的镍基催化剂 该专利涉及一种用于液化天然气重整反应的以类水滑石为前体的镍基催化剂。通过镁与活性镍的交换使镍均匀地分散在载体的表面和内部,而且为有效地利用活性金属镍,该催化剂具有最优的镍、镁和铝的摩尔比。由于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较大,因此在液化天然气重整反应中可高收率地生产富氢气体,同时该催化剂具有抗积碳性、活性高、运转周期长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文摘 催化剂 液化天然气 重整反应 比表面积 滑石 富氢气体 运转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