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类氦离子V^(21+)精细能级结构及跃迁光谱的相对论计算 被引量:4
1
作者 盛勇 李向东 +3 位作者 谭明亮 朱正和 唐永健 赵永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59-665,共7页
采用加轨道极化修正的相对论多组态Dirac Fock方法 ,计算了类氦离子V2 1+的跃迁几率和跃迁波长 ,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比较了极化对能级、能级间隔和不同类型跃迁的影响 ,并讨论了轨道极化修正函数。
关键词 跃迁光谱 类氦离子 精细能级结构 相对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氦离子(Z=3~16)的光谱数据及Mg的高阶离化势的多组态相对论计算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天丽 谭明亮 +3 位作者 李向东 易有根 朱正和 赵永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03-708,共6页
根据相对论多组态理论 ,采用“多功能相对论原子结构计算程序”GRASP2 ( 1992 ) ,计算了类氦离子 (Z =3- 16)的 1s2 ( 1S0 ) - 1s2 p( 1P1) ,1s2 ( 1S0 ) - 1s3p( 1P1)的跃迁波长、自发跃迁系数、加权振子强度和Mg的各阶电离势 ,其中考... 根据相对论多组态理论 ,采用“多功能相对论原子结构计算程序”GRASP2 ( 1992 ) ,计算了类氦离子 (Z =3- 16)的 1s2 ( 1S0 ) - 1s2 p( 1P1) ,1s2 ( 1S0 ) - 1s3p( 1P1)的跃迁波长、自发跃迁系数、加权振子强度和Mg的各阶电离势 ,其中考虑了电子相关能。计算得到的各值与实验值和文献值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氦离子 离化势 光谱 多组态 相对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lleraas-Breit变换在类氦离子Schrdinger方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郑伟英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3-259,共7页
给出了Hylleraas Breit变换 (HBT)的具体形式 ,并用之将类氦离子不动核问题的六维Schr dinger方程化为三维的形式。
关键词 类氦离子 Hylleraas-Breit变换 SCHROEDINGER方程 角动量 不动核问题 三维能量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稠密铬等离子体类氦kα线漂移的诊断
4
作者 胡峰 杨家敏 +2 位作者 王传珂 张继彦 蒋刚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采用离子球自洽玻尔兹曼方程和泊松方程,得到了类氦Cr离子kα线系的两条电偶极辐射光谱能量随不同等离子体环境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光谱能量漂移量和kα线交换能随等离子体环境变化的关系,给出了光谱能量漂移量随等离子体环境参数变化的... 采用离子球自洽玻尔兹曼方程和泊松方程,得到了类氦Cr离子kα线系的两条电偶极辐射光谱能量随不同等离子体环境的变化关系。分析了光谱能量漂移量和kα线交换能随等离子体环境变化的关系,给出了光谱能量漂移量随等离子体环境参数变化的公式。结果表明,光谱能量漂移量随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变化呈现出很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氦离子 离子球模型 光谱漂移 离子体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氦Ar^(16+)离子的高双激发态的俄歇宽度
5
作者 芶秉聪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239-2246,共8页
本文采用有限的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两电子主量子数均很大(N≥6)的类氦Ar^(16+)高双激发态的能量,俄歇宽度。讨论了俄歇跃迁率随内电子主量子数N,以及俄歇宽度随双Rydberg系列和转动系列的变化规律。对可能跃迁的末态,指出俄歇过程... 本文采用有限的组态相互作用方法计算了两电子主量子数均很大(N≥6)的类氦Ar^(16+)高双激发态的能量,俄歇宽度。讨论了俄歇跃迁率随内电子主量子数N,以及俄歇宽度随双Rydberg系列和转动系列的变化规律。对可能跃迁的末态,指出俄歇过程有近似的选择定则△v=v_f-v_i=0这儿v是双激发态的带振动量子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氦离子 激发态 俄歇宽度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的电离势及类氦Cr^(22+)的E2和M1光谱跃迁的全相对论计算
6
作者 张志红 李向东 +3 位作者 谭明亮 朱正和 唐永建 赵永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1-447,共7页
基于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 ,计算了CrⅠ至CrⅩⅩⅣ离子的基态能量和各价电离势 ,类氦Cr2 2 +离子的电四极矩和磁偶极矩光谱跃迁数据。计算中考虑了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erit修正、QED修正和轨道极化效应。计算结果与文献的实验和计算... 基于相对论多组态自洽场方法 ,计算了CrⅠ至CrⅩⅩⅣ离子的基态能量和各价电离势 ,类氦Cr2 2 +离子的电四极矩和磁偶极矩光谱跃迁数据。计算中考虑了核的有限体积效应、Berit修正、QED修正和轨道极化效应。计算结果与文献的实验和计算值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势 类氦离子 E2光谱 M1光谱 相对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Ne碘离子的3d-2p跃迁及其伴线结构的理论研究
7
作者 董晨钟 宁雅丽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71-474,共4页
在对类Ne、类Na、类Mg和类Al碘离子的3d-2p跃迁波长和跃迁几率详细计算的基础上,考虑了各个谱线的加宽和谱线间的重迭效应。在局部热动平衡近似和高温条件下,模拟了各离化态离子共同存在时产生的光谱结构,给出了具有带... 在对类Ne、类Na、类Mg和类Al碘离子的3d-2p跃迁波长和跃迁几率详细计算的基础上,考虑了各个谱线的加宽和谱线间的重迭效应。在局部热动平衡近似和高温条件下,模拟了各离化态离子共同存在时产生的光谱结构,给出了具有带状分布特征的伴线峰的中心波长和半最大全宽度。讨论了这种光谱在等离子体状态诊断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伴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16+)离子双激发态的新量子数描述和跃迁规律
8
作者 苟秉聪 邹健 吴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此文采用CI方法计算了类氦Ar16+离子双激发态能级和波函数,并向DESB(Doubly-execitedstatesbasis)做投影,求出表征这些双激发态的新量子数K、T和A。计算和比较了初态n(n-1,0)n+... 此文采用CI方法计算了类氦Ar16+离子双激发态能级和波函数,并向DESB(Doubly-execitedstatesbasis)做投影,求出表征这些双激发态的新量子数K、T和A。计算和比较了初态n(n-1,0)n+1Se的辐射和Auger跃迁率,发现辐射跃迁随初态主量子数n的变化是光滑的,而Auger跃迁则随n的变化是不光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激发态 类氦离子 新量子数 跃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拜模型和自洽场离子球模型屏蔽效应的比较
9
作者 李向富 李高清 +1 位作者 贾利平 蒋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4,共9页
本文分别用德拜模型和自洽场离子球模型研究了等离子体中类氦铝离子1snp[n=2-3](1P1)原子态的能级移动量随电子密度的变化规律,并对二者所计算的能级移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能级移动量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耦合强度为一定值... 本文分别用德拜模型和自洽场离子球模型研究了等离子体中类氦铝离子1snp[n=2-3](1P1)原子态的能级移动量随电子密度的变化规律,并对二者所计算的能级移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能级移动量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耦合强度为一定值时,能级移动量随着电子密度的升高而增大.当电子密度小于1.0×10^23 cm^-3时,不同耦合强度下德拜模型和自洽场离子球模型所计算的能级移动量几乎是相同的.当电子密度大于1.0×10^23 cm^-3时,随着耦合强度的增大,1s2p(1P1)原子态的德拜模型的能级移动量由小于自洽场离子球模型的能级移动量,逐渐转变为大于自洽场离子球模型的能级移动量;1s3p(1P1)原子态的德拜模型的能级移动量始终小于自洽场离子球模型的能级移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德拜模型 自洽场离子球模型 能级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原子激发态1s^2p^2P的光电离
10
作者 钱兴中 冯向华 +1 位作者 韩喜亭 潘守甫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27-228,共2页
使用R-矩阵方法,采用三态密耦图象计算了锂原子激发态的光电离截面,结果很好地揭示了光电离过程中的系列共振。
关键词 锂原子 激发态 光电离截面 光电离过程 电离阈值 光子能量 离子 类氦离子 矩阵方法 内壳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