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类毒液过敏原蛋白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秉宇 彭德良 +2 位作者 黄文坤 彭焕 王高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2-186,共5页
以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为材料,用RACE方法,获得了类毒液过敏原蛋白新基因Dd-vap-2的cDNA全长(GenBank登录号为GU370352)。该cDNA全长序列为1 150 bp,包括1个912 bp的完整ORF,编码1个含303个氨基酸的蛋白,其理论分... 以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为材料,用RACE方法,获得了类毒液过敏原蛋白新基因Dd-vap-2的cDNA全长(GenBank登录号为GU370352)。该cDNA全长序列为1 150 bp,包括1个912 bp的完整ORF,编码1个含303个氨基酸的蛋白,其理论分子质量为31.8 ku,等电点pI为6.76。序列比对分析表明,De-vap-2基因含有保守性结构域,属于富含半胱氨酸分泌蛋白(cysteine-rich secretory protein,CRISP)家族成员,N端具有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马铃薯金线虫(Globodera ros-tochiensis)和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分泌的类毒液过敏原蛋白属于同一支,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腐烂茎线虫 类毒液过敏原蛋白基因 富含半胱氨酸分泌蛋白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松材线虫类毒液过敏原蛋白基因Bm-vap-1的克隆与分析
2
作者 李莉 余婧 +7 位作者 王仁刚 杨春元 林世锋 朱秀 叶子 李国红 陈越男 吴沙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5期599-608,共10页
【目的】克隆拟松材线虫类毒液过敏原蛋白(VAP)基因Bm-vap-1,并进行表达特性分析,为深入研究Bm-vap-1基因在拟松材线虫与寄主互作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拟松材线虫体前端特异cDNA文库构建和测序获得的VAP基因片段为基础,通过... 【目的】克隆拟松材线虫类毒液过敏原蛋白(VAP)基因Bm-vap-1,并进行表达特性分析,为深入研究Bm-vap-1基因在拟松材线虫与寄主互作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拟松材线虫体前端特异cDNA文库构建和测序获得的VAP基因片段为基础,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得到该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将其命名为Bm-vap-1。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Bm-VAP-1蛋白的理化性质、信号肽和跨膜区,并通过生物数据库对其同源性和保守结构域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该基因在拟松材线虫不同虫态中的表达水平,并利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转录组表达定位。【结果】Bm-vap-1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为621 bp,编码206个氨基酸,GenBank登录号为GU451046。编码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22.49 ku,理论等电点为4.61,与松材线虫、豆伞滑刃线虫和冲绳伞滑刃线虫VAP同源蛋白的序列一致性较高,含有1个典型且保守的CAP结构域,存在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属于分泌型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Bm-vap-1基因在拟松材线虫各个虫态中均有表达,但在成虫中的表达量较高。原位杂交结果表明,Bm-vap-1基因在拟松材线虫的食道腺特异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拟松材线虫Bm-vap-1基因,初步推测其编码蛋白在线虫食道腺合成,且在线虫寄生过程中分泌到体外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松材线虫 类毒液过敏原蛋白 生物信息学 表达水平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伞滑刃线虫Bd-VAP-2基因的克隆及原位杂交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林世锋 王仁刚 +5 位作者 李莉 郭凯阳 王自力 李国红 吴沙沙 刘国琴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82,共9页
线虫食道腺的分泌物在植物线虫寄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豆伞滑刃线虫体前端特异cDNA文库与RAC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克隆获得一个双结构域类毒液过敏原蛋白基因Bd-VAP-2,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并通过原位杂... 线虫食道腺的分泌物在植物线虫寄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豆伞滑刃线虫体前端特异cDNA文库与RACE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克隆获得一个双结构域类毒液过敏原蛋白基因Bd-VAP-2,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并通过原位杂交技术进行基因表达定位。结果显示:Bd-VAP-2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大小为1269 bp,编码422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含有2个典型且保守的CAP结构域,存在信号肽和无跨膜结构域,属于分泌型蛋白。RT-PCR结果显示,Bd-VAP-2基因在豆伞滑刃线虫各龄期均有表达,但在雌雄成虫期的表达量较高。原位杂交结果表明,Bd-VAP-2基因在豆伞滑刃线虫的食道腺细胞特异表达。初步推测其编码蛋白在食道腺细胞中合成和分泌,并可能在豆伞滑刃线虫与寄主互作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伞滑刃线虫 类毒液过敏原蛋白 生物信息学 表达分析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